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 第27章 相似 全章教案 5相似三角形的判定AA

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 第27章 相似 全章教案 5相似三角形的判定AA

E D A E D A (第5节)相似三角形的识别(AA )
目标: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相似三角形的识别方法(AA )。

并能简单应用。

学生初识双垂直
定理
重点:定理“两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的应用。

过程:
一、复习:相似三角形预备定理。

1.在△ABC ,DE ∥BC ,且AD :DB=2:3,DE=1.5,求BC 的长。

2. 在△ABC ,DE ∥BC ,EF ∥AB ,且AD :DB=2:3,△ADE 与△EFC 相似吗?相似比k= .
二、探究:
在△ABC 和△A ’B ’C ’中,如果:∠A=∠A ’, ∠B=∠B ’→
△ABC ∽△A ’B ’C ’(AB>A ’B ’)
在AB 上截取AD=A ’B ’。

做DE ∥BC ,交AC 与E
则△ADE ∽△ABC
又∵∠1=∠B ,∠B=∠B ’ ∴∠1=∠B ’
在△ADE 和△A ’B ’C ’中
∠A=∠A ’
AD=A ’B ’
∠1=∠B ’
∴△ADE ≌△A ’B ’C ’
∴△ABC ∽△A ’B ’C ’
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角分别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练习:1、两个等腰三角形在什么条件下是相似三角形,为什么?
顶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底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2、 如图,DE ⊥AB 于E ,BC ⊥AD 于C ,DE 、BC 相交于F
找出图中的相似三角形
→分离出基本图形
双垂直图形
公共锐角 对顶角
应用:
例1:已知:△ABC 中∠C=90°,ED ⊥AB 于D 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解:∵ED ⊥AB 于D
∴∠1=90° ∴∠1=∠C
又 ∠A=∠A
∴△AED ∽△ABC (里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BC
ED AC AD AB AE == 双垂直图形 ∴AE ·AC=AB ·AD
(点评:①观察图形特征:在两个Rt △必有一旦锐角对应相等,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②看结论,AE ·AC ,AB ·AD 积中的两条线段共线,此时图中不存在平行线,即ED 不可能与CB 平行,等积式的成立应从相似三角形入手③如果比例前项后项共线则必存在平行线;)
例2:将ED 平移,形成Rt △斜边上的高。

又会有什么结论?
这三组相似三角形不仅有公共角还有公共边。

△ACD ∽△ABC AC 2=AD ·AB
△BCD ∽△BAC BC 2=BD ·AB
△ACD ∽△CBD CD 2=AD ·BD 双垂直图形
例3:在△ABC 中,∠ACB=90°,CD ⊥AB 于D 若BC=3,AC=4
试求出AD ·BD 和CD
解:在Rt △ABC 中,∠ACB=90°,AC=4,BC=3
∴5342222=+=+=BC AC AB
∵CD ⊥AB ∴
CD AB BC AC ⋅=⋅2121 ∴5
12=CD ∵∠1=∠ACB=90°,∠B=∠B ∴△BCD ∽△BAC ( )
∴BC :AB=BD :BC ∴AB BD BC ⋅=2
∴9=5BD ∴59=BD ∴5
16595=-=-=BD AB AD
练习:已知,如图:∠ACD=∠B ,且AD=4,BD=5
求:AC 的长
小结:1、两组对应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对应边成比例;
2、在Rt △中,只需一组锐角相等,即可证出相似三角形。

3、 熟识双垂直图形,会证明AC 2=AD ·AB , BC 2=BD ·AB
CD 2=AD ·BD 。

并能应用他们做到六条线段知二求四。

作业:1、△ABC 和△A ’B ’C ’中,∠A=40°,∠B=70°,∠A ’=40°,
∠C ’=70°; 求证:△ABC ∽△A ’C ’B ’
2、已知:△ABC 和△A ’B ’C ’中,∠B=25°,∠C=50°,∠B ’=105°,
∠C ’=25°;这两个三角形相似么?为什么?
3、已知:如图,D 、E 是△ABC 中AB ,AC 上的点
且∠C=85°,∠A=35°,∠AED=60°
求证:AD ·AB=AE ·AC
4、已知:如图,AB ∥A ’B ’,BC ∥B ’C ’,
AC ∥A ’C ’
求证:△ABC ∽△A ’B ’C ’
5、已知△ABC ,在BC 上取一点D 做一直线,与AC 相交于E ,使新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画出图形,说明理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