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达标检查评价标准
一台扣2分;未建立特种设备年检 信息台帐,扣1分。
租赁 a) 扣3分。
与劳 b) 未建立租赁设备、劳务协作队自
11.3 务协 带设备台帐,扣2分。
5
作队 c) 租赁设备未对出租方进行评价,
自带 每次扣2分;未签订租赁合同,每
设备 一次扣3分;租赁合同中未明确双
总分:500分 标准分/满分
(分) 15 25 25 15
30
30 90
20 100
20 30 40 30 30
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达标检查评价标准
编号 项目
评分标准
满分 扣分 得分
5 安全生产方针与目标(15分)
a) 未制定、发布安全生产方针,扣
5分;
b) 未组织学习、宣传国家、局安全
生产方针及其内涵,扣2分;有
c) 在年度内未对本单位安全生产、
文明施工措施费使用情况进行汇
总分析并建立台帐,扣3分。
a) 未建立意外伤害保险制度或规
定,扣3分。
意外 b) 未按规定办理意外伤害保险或未
8.2 伤害 对项目办理意外伤害保险情况进 5
保险
行监督检查,扣5分;对检查发
现的问题未整改闭环,扣1~3
分。
9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措施(30分)
a) 未按文件管理制度或程序对安全
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编
制、发布、传阅、办理、使用、
评审、修订、作废处理等进行管
理,每项扣1分;
文 b) 未建立在用有效文件清单,每一
件、 处扣1分。
7.4
5
记录 c) 未按记录管理制度或程序文件规
管理 定建立安全生产记录资料台帐,
扣2分;安全生产记录记录有关
要求及时整理和编目,扣1分。 d) 记录资料保存环境、方式不当,
b) 未按规定召开安全工作例会,或
主要负责人未主持安全工作例
会、安全例会无记录,每次扣2
分;会议无实质性内容(无有关
安全工作进展、现状、问题、下
沟
一步工作重点等),扣1~5分。
通、 c) 未与有关安全生产的外部相关方
6.3 参
建立相关安全生产信息的沟通渠 5
与、 道,每一起扣1分;未就相关安全
协商 生产信息与相关的外部相关方进
评审,并根据评审结果进行更
新、完善,扣1~3分。
高风 险工
a) 未根据危险源辨识结果、工程项 目的规模与技术特点等确定本单 位的高风险工程,扣10分;确定 的高风险工程有遗漏,扣1~5 分。
b) 未建立高风险工程项目动态信息 台帐,扣5分;未按季更新、公
9.6 程的 布,扣1~4分。
10
确 c) 对高风险工程项目未实行领导挂
a) 未定期对法律法规、规章制度、 操作规程执行情况及其适宜性进 行评审,或无评审记录,扣3分; 无评审结论,扣2分。
评 b) 发生一般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后 7.3 价、 未对相关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执 5
修订 行情况及其适宜性进行评价,每 一起扣2分。
c) 未按评审结果修订安全生产规章 制度和操作规程,扣2分/单位; 无修订记录资料,每一项扣1分。
b) 未建立、发布适用的安全生产法 律法规、标准规范清单,扣2分; 适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 范清单年度内未审核更新,扣1 分;
法律 c) 发现适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未 获取,或使用失效、过期的法
法 7.1 规、 规、规程、标准规范,每一处扣1 5
分; 标准 规范 d) 未对新识别、获取的法律法规、
a) 未成立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委员
会,扣5分;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
成员构成不符合要求,或成员名
单未及时更新,扣1~3分;安全
生产管理委员会未定期召开会
议,或会议未总结分析、部署、
协调安全工作并形成会议纪要发
布,每次扣3分;
b) 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时未及
时召开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会
议,每一起扣2分。
安全 c) 未在领导层明确一名副职负责安
生产
6.2
人员不清楚其安全生产职责,每 10
责任
体系 人扣1~2分。
c) 未通过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
书,对相关职责的履行进行量
化,每缺一级扣5分。
d) 未定期(每年至少一次)对安全
生产职责履行情况进行考核,每
次扣5分。
a) 有关安全生产的相关信息传递/收
集、处理、反馈/答复等不及时、
不完整,扣1~5分。
行沟通、协商,每起扣1分。 d) 对外发布有关安全生产的重大信
息未按规定程序执行,扣2分。 e) 对来自员工有关安全生产、职业
健康的意见、建议未及时处理, 扣1分;未建立员工意见/建议及 其答复情况台帐,或台帐不全, 扣1分。
7 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文件控制(25分)
a) 未建立或获取安全生产法律法 规、标准规范的识别、获取制 度,扣3分;
a) 未建立危险源(危害因素)辨识 与评价管理制度,扣5分;制度内
危险 容不全,扣1~3分。 9.2 源 b) 未进行危险源辨识,扣5分;危险 5
辨识 源辨识范围不全面,每项扣2分; 辨识不及时,每一起扣2分。
c) 未保存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记 录,扣3分。
a) 未对辨识出的危险源的风险进行
评价,并确定风险级别,扣10
分。 e) 机械、传送装置等转动部位未设
置防护设施,每一处扣5分。 f) 未建立设备台账和/或相关证书不
齐全,扣1~3分;台帐未定期更 新,每次扣1分。 g) 未按规定建立固资设备的技术、 履历档案或档案资料不齐全,每 起扣1~3分。
a) 未建立特种设备管理制度或规
定,扣5分;未按规定执行,扣1 ~5分。 b) 未建立特种设备专用台帐,扣5 特种 分;台帐未定期更新,每一次扣1 设备 分。 11.2 专项 c) 未建立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台 10 管理 帐,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未按规定 培训,扣3分。 d) 未建立特种设备年检信息台帐, 未按规定组织特种设备年检,每
a) 未制定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规划,
安全 扣5分。 10.2 文化 b) 未按要求制定安全文化活动策划 5
建设 方案,扣3分;未按方案实施,或 无活动记录,扣1~2分。
c) 主要领导未参加安全活动,每次 扣1分。
11 设备设施、安全防护用品与材料安全管理(90 分)
a) 未配备设备、临电管理的专/兼职 人员,扣10分。
一项扣2分;制度规定的内容有缺
规章 项或缺陷,每一制度扣1分。
制 b) 相关单位、部门、工作岗位的规
7.2 度、 章制度配置不全,每处扣1~2
10
操作 分。
规程 c) 未根据岗位、工种特点,引用或
编制适用的安全操作规程,并发
放到相关岗位,每项扣2分;
d) 岗位操作规程有缺陷或不适用,
每项规程扣2分。
分;无风险评价结果记录,扣3
风险 分;
9.3 评价 b) 风险评价结果。不符合实际的风
5
险特点、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扣1~3分;
c) 未确定并发布高中度风险清单,
扣5分。
风险 a) 未针对确定的高中度风险制定控
制措施,并发布、发放到相关单
控制
9.4 措施
位、场所,扣5分;
5
确定 b) 风险控制措施不完整、不充分,
制指标、隐患治理目标、安全生
产及文明施工管理目标,扣1~5
分;
b) 未针对具体安全生产目标制定相
应的安全生产工作计划或管理方
案,扣5分;计划或方案未明确
安全
职权、具体措施、所需资源、实
生产
话/完成时限等内容,扣1~5
目
分;
5.2
10
标、 c) 未定期对计划或方案实施情况进
计划
行检查、安全生产目标实现情况
方案
进行检查、汇总分析,扣1~3
分;未将安全生产目标纳入安全
生产责任状并进行考核,扣3 分。 d) 未根据检查分析结果和/或有关 变化对目标与计划方案是否需要 修订进行评估,扣1~3分;需要 修订而未及时修订,扣3分;目 标、计划或方案修订后未 及时 审批发布,扣2分。
6 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和责任体系(25分)
每一风险扣1~3分。
a) 在可能影响安全生产的变更实施
前未进行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
价,每项扣3分。
变更 b) 在新增资质的工程项目、“四新”技
控制 术等实施前。未进行危险源辨识
9.5 与补 与风险评价,每项扣3分。
5
充更 c) 未根据隐患排查结果、事故调查
新
结果等对相关原有危险源辨识与
风险评价结果是否需要更新进行
c) 培训计划未实施且未说明原因, 每期/班扣1分。
d) 未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或跟踪验 证,扣1分。
安全 e) 未建立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和档 10.1 培训 案,扣2分,记录档案不全,扣1 25
教育 分。 f) 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 理人员未经安全培训,未持有效 证件,每人扣3分。 g) 未建立特种作业人员持证台帐, 扣3分,未定期更新,扣1分。 h) 未对年度培训教育工作进行总 结,以评价培训计划实施情况及 培训效果、分析存在的问题,扣2 分。
安全生产标准化 企业达标检查评价标准
安质部 2013年
评分构成
评分项目
5 安全生产方针与目标 6 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和责任体系 7 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文件控制 8 安全生产费用管理与意外伤害保 险 9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措 施 10 安全教育培训与安全文化建设 11 设备设施、安全防护用品与材料 安全管理 12 相关方安全管理 13 施工现场与施工作业过程安全控 制 14 职业健康管理 15 应急救援管理 16 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治理 17 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 18 安全绩效评定、考核奖惩和持续 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