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
(五)体格检查:
T 36.6℃,P 80次/分,R 22次/分,W34.8kg,神清,精神可,颈部可触及多枚肿大淋巴结,左侧较大约1.0*1.0cm,轻压痛,质中,边缘清,移动度可,表面皮温、颜色均正常,余浅表淋巴结无明显肿大,咽充血,双侧扁桃体I度肿大,无分泌物。颈软,无抵抗,两肺呼吸音稍粗,未闻及干湿罗音,心、腹无殊,双下肢可见少许针尖样丘疹,色淡红。
3遵医嘱予补液抗感染,加强营养。遵医嘱予复方荆芥散中药熏洗,耳尖放血等中医外治方法以促进体温消退。
评价:03.18患儿体温在正常范围内,心率和呼吸频率均在正常范围内
2、03.02—03.28.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代谢旺盛,高热,激素用药有关
目标:患儿营养正常
措施:1.注意观察病人面色血象变化,及时汇报医生作出处理。
2..何为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如何与其他疾病鉴别
主查护士:
辩证分析:患儿于8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发现左侧颈部肿块,大小约3cm,伴压痛明显,无发热、咽痛,无皮疹,无腹痛腹泻,至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不详,予静滴“阿奇霉素”抗感染治疗3天,颈部肿块较前缩小,疼痛减轻,但出现发热,当时测体温38.4℃,无寒战抽搐,体温每在下午2时左右升高,最高体温39℃,热高时伴头痛,予“阿莫西林”口服4天,无好转,仍反复发热,表现同前,口服退热药后可暂退,并出现少许皮疹,伴轻度瘙痒,无咽痛,无咳嗽,无关节肿痛,无腹痛。
(七)护理问题、护理措施、护理效果(专科护理要点):
1、03.02—03.18.体温过高:与感染有关
目标:患儿体温正常,患儿呼吸频率及心率在正常范围内
措施:1。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是体温的变化情况。嘱患儿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量。保持室内通风,室温在18~22℃。
2。鼓励患儿多饮水,每天的饮水量在2000ml左右,患儿体温升高时,遵医嘱使用药物降温并辅助温水擦浴,冰袋外敷等物理降温措施,并及时做好记录和复测体温。出汗后及时清洁皮肤,更换衣裤,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整齐。
•学习特殊疾病的知识,以及对症措施
3、护士长总结:今天通过这次的护理查房,使大家对该类疾病进行了系统回顾与复习,解决责任护士提出的困惑,提高护理专科能力和中医学的运用。健康教育需进一步提高,下一步的护理重点将中医护理康复措施更好地落实在病人身上,并进行个案化的中医护理健康教育与指导,使病人尽快康复回归社会。
2、患者对自身的疾病有一定的了解,但责任护士对于饮食的宣教比较缺乏,特别对于出院后的康复锻炼宣教
(五)关于被查护士提出的困惑: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又名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是一种非肿瘤性淋巴结增大性疾病,属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病变。
•临床表现:1.年长儿,男孩,冬季2.急性或亚急性,前驱感染3.发热,2/3T38~40℃,2~60天,稽留热4,浅表淋巴结肿大,颈部多见,一侧开始,10~20天对侧,活动,软,压痛,1~3月5,咽痛,皮疹,食欲减退,乏力,肝脾大
浙江省中医院护理查房记录
时间
2017-04-18 18:00
地点
十六病区
主持人
吴蔚
主查人
王鹰
被查人
方燕玲
查房形式
护理个案查房
组织形式
全院护理查房
西医诊断
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
参加人员:
汪永坚科片护士长及十六病区护士
护士长介绍:
今天我们查房疾病中风,患者20床,王宇轩,男性,12岁。希望通过对该病人的护理查房使大家对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治疗及观察有系统的掌握,解决责任护士提出的疑难问题,从而完善护理措施,提高专科护理质量的目的。
•治疗原则: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解热镇痛药及非甾体类抗炎药可缓解淋巴结触痛及发热。可以用肾上腺素治疗,抗生素治疗无效。
•预后:自限性,预后好,反复,有报道:死亡,多脏器损伤,消化道出血,脑炎等
淋巴结活检———确诊依据
•二、讨论:哪些方面我们可以做的更好?
•对于高热不降的患儿能运用哪些中医措施
•如何更好的对患儿家属做好心理护理
一:汇报病史:
一、被查护士:
(一)病人的基本情况
患者20床,王宇轩,男性,12岁。
(二)医学诊断:
西医诊断: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
(三)现病史:
•患儿于8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发现左侧颈部肿块,大小约3cm,伴压痛明显,无发热、咽痛,无皮疹,无腹痛腹泻,至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不详,予静滴“阿奇霉素”抗感染治疗3天,颈部肿块较前缩小,疼痛减轻,但出现发热,当时测体温38.4℃,无寒战抽搐,体温每在下午2时左右升高,最高体温39℃,热高时伴头痛,遂至“浙江省儿童医院”就诊,诊断不详,予“阿莫西林”口服4天,无好转,仍反复发热,表现同前,口服退热药后可暂退,并出现少许皮疹,伴轻度瘙痒,无咽痛,无咳嗽,无关节肿痛,无腹痛,今为进一步诊治,遂至我院门诊就诊,门诊拟“急性淋巴结炎”收住入院。
•患儿病来神清,精神可,胃纳尚可,睡眠安,二便无殊。
(四)既往史:患儿既往体质一般,8年前曾因“阴囊疝”,在当地医院手术治疗;5年前曾因“化脓性鼻窦炎”行手术治疗,否认其他手术史,否认“先天性心脏病、肾炎”等重大内科疾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及接触史。有头孢皮试阳性史,否认其他食物、其他药物过敏史。
(六)治疗经过:入院后治疗上予入院后予头孢曲松2.0g QD、更昔洛韦0.15g QD联合静滴抗感染治疗3天,发热暂时减退,后改改阿奇霉素0.33g QD、更昔洛韦0.15g Q12H联合抗感染4天及“丙球”支持治疗2天,无好转,发热间隔缩短。于2017年3月10日请外科会诊后行颈部淋巴结活检术协助诊治,后病理返回示: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于03-16始予甲基强龙20mg Q12H静滴免疫抑制治疗,03-19始改甲泼尼龙8mg TID口服,03-26开始改甲泼尼龙8mg BID口服。03-26因急性胃肠炎予头孢曲松钠(泛生)2.0gQD静滴抗感染。
中医护理操作:
复方荆芥散中药熏洗:清热解毒
清凉膏中药涂擦颈部肿块处清热消肿。
(三)讨论
(四)查体:神清,精神可,颈部可触及多枚肿大淋巴结,左侧较大约1.0*1.0cm,轻压痛,质中,边缘清,移动度可,表面皮温、颜色均正常,余浅表淋巴结无明显肿大,咽充血,双侧扁桃体I度肿大,无分泌物。
专科检查:1、针对责任护士提出的护理问题、目标、措施、评价判断基本正
2.评估患儿每日的进水量,尿量,做好记录,关注患儿的用药(激素)是否过量,夜间睡眠情况,有无烦躁,有无腹痛腹胀等胃肠道反应。
3指导进食高热量高蛋白的半流质饮食,少量多餐。
4.遵医嘱补充液体的种类,并控制液体的速度。
评价:03.28患儿营养正常,无腹痛腹胀,无恶心呕吐等不适
3、03.02—03.16舒适的改变:与淋巴结肿大所致的,避免过度劳累。每天有计划表,恰当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或工作,包括先后顺序,以便节约体能。
4、做到平衡膳食对维持良好的身体状况很重要。建议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富含钙的软食,避免干硬粗糙的食物。
(二)提出困惑的问题:
1.患儿发热一周,体温持续不降,抗生素治疗无效。
措施:1耐心解释该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淋巴结活检术的意义与重要性。
2与家属配合,了解病人的心理与需求,观察病人的情绪反应,给予关心与心理支持。告知患儿家属该疾病的预后以及治疗方案。
3告知患儿家属与其相似病例,鼓励其做好配合
评价:患儿家属对该疾病有所了解,并在住院期间依从性很好
(一)有针对性的康复指导:
1、加强锻炼,预防感冒,保证足够的营养,增强抵抗力。
目标:患儿主诉疼痛减轻
措施:1保持被褥、衣物清洁柔软;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剪短患儿指甲,避免搔抓。
2避免挤压肿大的淋巴结。
3.遵医嘱予清凉膏外敷淋巴结肿大处以消炎止痛治疗。
评价:03.16患儿主诉淋巴结肿大无明显压痛
4、03.02—03.22焦虑:与知识缺乏担心疾病的预后有关
目标:患儿家属对该疾病知识有所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