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育与经济关系

体育与经济关系

体育与经济关系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JIUJIANG UNIVERSITY论文题目体育与经济关系英文题目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ortsand?economy院系体育学院专业社会体育姓名周丽萍年级 A1211班指导教师刘书林二零一四年十二月论体育与径济关系摘要:本文从中国近代体育的发展看体育与经济的关系,认为经济对体育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体育运动的发展又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体育依赖经济,经济借重体育,两者之间的关系为“互动关系”。

同时,对体育与经济的未来发展提出几点设想。

关键词:体育;经济;体育产业一、体育与经济概述所谓经济,从经济学来说是指社会物质生产和再生产的活动,从哲学上来说就是指各阶级的经济关系和一个国家的经济制度。

经济是社会事物发展的根本物质基础和决定因素。

体育(广义的,亦称体育运动)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

它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其发展受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制约并为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服务。

(体育概论,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由两者概念可知,体育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它必然受经济的制约。

从哲学角度来看,社会是人造的,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物质资料的生产是首要的,经济是决定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基础。

因此,经济对体育同样具有决定作用。

二、体育与经济是互动的关系体育具有健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等功能,它能够提高劳动素养,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的发展。

随着体育的进一步发展,体育产业作为第三产业,已经成为社会经济新的增长点,这说明体育对经济具有促进作用。

由此笔者认为,体育与经济的关系是“互动关系。

”(1)经济对体育起决定作用。

社会的物质生产水平从根本上决定着体育运动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决定着体育事业的内部结构和比例。

经济直接制约着社会体育的发展规模和学校体育的发展程度,更制约着竞技体育的发展水平。

国外学者对近届奥运会奖牌分布及获奖的经济状况进行比较研究,发现9G%的奖牌都为经济水平较高、扫盲率较高和人口平均寿命较长的国家所获得。

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总产值、国民平均收入等基本指标是体育运动发展的前提指标。

前者对竞技体育可以起较大作用,后者则对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影响表现得较为直接。

经济的发展决定着体育的结构和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的现代化,劳动者的生活条件改善,劳动时间缩短,人们对体育产生新的需求,同时也为实现这种需要创造了相应的物质条件。

随着经济的发展,体育的结构越来越复杂,与社会各方面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新的科技成果和物质手段不断的被应用到体育之中。

体育运动物质技术手段的发展,必然带来体育运动技术和教学训练方法的更新。

经济制度决定体育的社会性质。

体育的社会性质主要表现在体育的目的上.体育的目的反映该社会体育的性质。

适应于社会生产力一定发展水平的经济制度,决定着该社会体育的物质基础,在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社会,体育的目的是增强人民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满足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和文化需要。

(2)体育运动能促进人的发展。

体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到来,未来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

而体育是在提高劳动者素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从体育的基本功能来看,体育运动能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提高有机体的工作能力,保证在复杂环境下劳动活动的稳定性。

实行市场经济,是现阶段最大限度地发展我国生产力的必然选择。

生产力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最根本动力,具有健康体质和劳动技能的人是生产力诸因素中最活跃并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劳动者身体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所以体育在劳动力再生产中有重要作用,是提高劳动力必不可少的条件。

从体育的娱乐功能看,体育能够缓解现代社会对人造成的各种精神压力,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技水平极大提高。

但提高了生产率,又反过来严重破坏劳动者的精神、心灵和神经。

在美国,神经系统疾病和心理失常症的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0%,在我国患有精神疾病的人数也在增加。

体育运动能调节人的心理,缓解精神紧张,提供消遣娱乐,从而增强人的心理健康,为劳动者更好地工作提供保证。

(3)体育对企业文化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在现代企业中,企业文化建设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企业文化的优劣,关系到企业的形象,职工的素质,工作的效率和企业的利润。

在企业文化中职工体育是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到职工的健康,可以提高出勤率,减少发病率,而且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发挥团队精神,提高企业的整体实力。

它是企业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4)体育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

体育产业是具有新兴的并具有较大发展前途的、主要满足于人们的精神文化健身等需要的产业。

社会的分工、经济的发展使体育产业从非独立行业转而逐步成为独立行业,使该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特定的功能。

体育产业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人们进行各种体育活动的需要和欲念,也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不断提高。

体育产业将是一个长期存在和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是市场经济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它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三、从我国近代体育的发展透视体育与经济的关系1840~1914年:封建社会经济逐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后在封建经济和帝国主义经济的夹缝中艰难成长的时期,体育发展缓慢。

在这个时期,资本主义生活方式对体育娱乐的要求推动了租界体育的兴起。

另外,封建统治者出于军事目的修建演武厅和练兵场,为体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

旧中国留学生创办了体育学校和社团等都推动了近代体育在中国的发展,但其发展是非常缓慢的。

1914~1927年:帝国主义放松对中国的经济压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空前发展,体育进一步发展。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各帝国主义国家开始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压迫。

由于中华民国成立以后颁发了不少鼓励发展工商业的政策,再加上这段时间国内各政权也忙于争权夺利,对国内经济的束缚减轻,民族主义经济得到长足的发展。

体育也由于经济条件的允许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1927-1937年:社会进人相对和平、经济发展较快时期,体育运动得到发展。

社会加强了对各项事业的控制和管理,对体育的重视和资金的投人都明显超过北洋政府。

同时,社会相对和平,社会经济状况好转,人民对体育的消费加强。

这些因素都促进了体育的发展。

1937-1949:抗日战争及国民党统治覆灭时期,经济遭到破坏,体育的发展步人了低潮。

抗日战争开始后,国民政府在全国实行战时经济统治,以“国家至上”,“军事第一”等口号进行经济总动员。

这种超经济的国家干预破坏了市场的自身秩序,使民间资本出现严重萎缩。

体育的发展遭到破坏,许多体育教师另寻出路,社会体育更是遭到严重破坏。

由以上几个发展阶段可知,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较快时期,体育的发展也较快。

在社会经济发展遭到破坏时,体育的发展也遭到破坏。

可见经济对体育其决定作用。

然而,由于近代社会经济总体上发展不太明显,体育也没有得到较大的发展。

体育对经济的作用虽然有,但不太明显。

四、现代体育与市场经济间的关系进人九十年代,在世界范围内体育与经济已完全形成全面结缘的新格局。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体育属于第三产业的界定,为我国现代体育和市场经济开辟了联手共进、同步发展的新领域与新途径。

这样,各大公司和企业就可以利用国际和国内各种大型体育比赛当媒介,利用广告和电视转播权来宣传和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推销产品,占据市场,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人们把它称作“体育搭台,经济唱戏”。

而体育界各代表队的训练与比赛所需经费,又得到了各大公司和企业的赞助与承包,从而使体育的发展获得了活力与后劲,二者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市场经济有着旺盛的开发欲望和拓展及竞争需求,而现代体育具有激烈竞争和强劲的招徕大众功能及广告效应。

两者有内在特质的一致性和各自优势的互补性,形成了如影随形不可分离的关系。

随着市场体制和体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随着体育与经济越来越密切地相互介入、渗透、结缘,现代体育与市场经济必然形成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分彼此,浑然一体”的全新面貌。

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体育市场经济。

竞技体育商业化与全民健身、休闲、娱乐体育的不断发展,使得体育需求与消费日益增多,从而促进了我国体育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近年来我国体育特别是体育用品市场已有了很大发展。

到目前为止,我国体育用品生产企业已发展到500多家,其产品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需求,还有一定出口能力。

1993年10月,在西安举行了中国首届体育用品博览会,有150个厂家到会参展,成交额达1亿2 千万元,引起了海内外体育用品行业的极大关注。

不少有识之士认为,照此发展下去,这种顺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体育市场经济定会加快建立和完善起来。

现代体育的职业化、产业化和商业化已经成为各国体育借以立足扬威的经济动因。

据有关专家研究,一个成功的特别是国际性的综合性运动会,将会为承办国提供巨额经济效益。

回顾1990年在我国北京举办的十一届亚运会,谁能说它只是为中国留下了183枚亚洲级的金牌呢这次亚运盛会,我国除了向社会集资6亿多元外,仅旅游一项就获得了相当可观的收人。

有关人员在当年的9月份,对从北京人境的游客进行了统计,就有九万多人,旅游外汇收人达8100多万美元,还不包括从上海、广州、天津等地人境的旅游者,更没有把广告和电视转播等收费计算在内。

举办这样一次盛会较好地拉动了地方乃至一个国家的经济。

说起竞赛与经济两个方面都获得成功的典范,恐怕要算洛杉矶奥运会了。

1984年,美国商人尤伯罗斯开创了个人企业承办奥运会的先例,他像经营企业那样,经营奥运会的全部工作。

他采取民间集资、收取场地广告费、出卖电视转播权,甚至奥运火炬接力出售,加之广告收人和门票收人以及预定门票款存人银行的利息等一系列商业化手段,结果把二十三届奥运会开成了一个空前成功的体育盛会,而且盈利2亿多美元,改变了奥运会的经济史。

尤伯罗斯的贡献就在于他使体育走向了市场,改写了人们对举办大型运动会的看法,使世界体育领域中最神圣的奥运会,进人了市场经济的轨道。

为此,国际奥委会还特别授予他一枚奥林匹克金质勋章。

同样是在美洲大陆举办的奥运会,蒙特利尔市1976年作为东道主,经费开支达20亿美元,由于经费完全靠政府财政拨款,使得一个300万人口的城市,靠每个市民弥补市场财政赤字而交纳特别税,直到本世纪末才能还清15天奥运会欠下的10亿美元的债款。

这就说明体育必须纳人市场经济,走企业化道路,才有生机,才能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