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度下期高二年级第二次月清试卷地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命题人:审题人:第Ⅰ卷(客观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周庄镇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东南30多公里,地处江南水乡,虽经历了900多年沧桑,但由于种种原因,使得周庄仍完整地保留了原来水乡集镇的建筑格局。
周庄也因此成为江南水乡名镇的最典型代表。
周庄1984年开始大力发展旅游业。
从1995年开始,旅游产业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平均每年旅游收入递增35%以上。
1999年客流量达到120万,门票售出80万张,仅此一项收入就超过4 000万。
2000年,门票价格由35元提升至60元,但游客数量反而有所上升。
然而,当地政府却准备修造一条公路,将周庄一分为二,希望利用周庄的品牌来带动周围两个镇的发展。
据此回答1~2题:1.旅游业的作用有①旅游业成为重要的经济收入②促进和繁荣旅游地的经济发展③发展旅游业只会造成破坏④发展旅游业无法带动其他部门和产业的发展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此材料说明A.旅游业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收入,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发展旅游业B.要合理规划,以保护为主,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C.可以再建几个周庄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D.旅游业既然会带来保护问题,就应禁止发展旅游业据报道,到目前为止,已有美国、俄罗斯、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南极旅游大国和智利、阿根廷、日本等开展了南极旅游项目,中国国际旅行总社表示正在筹划到南极旅游的项目开发。
据此回答3--4题。
3. 材料表明现代旅游的特点是A.旅游主体的大众化 B.旅游空间的扩大化C.旅游形式的多样化 D.旅游目的的娱乐化4. 南极旅游的兴起,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A.科学技术的进步 B.人们求知、探秘和猎奇欲望的增长C.交通工具的发展 D.促使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增进友谊黄山以“三奇四绝”而著称于世,据此回答5~7题。
5.黄山位于:A.长江以南B.安徽省的中部 C.地势第二级阶梯 D.温带季风气候区6.黄山“四绝”中属于天象与气候景观的是:A.奇松 B.怪石 C.云海 D.温泉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黄山是典型的高山花岗岩地貌B.黄山是典型的高山玄武岩地貌C.色彩美是黄山自然景观美的核心D.在黄山自然景观中,生物景观最为重要现代城市应具有两个属性:生态化和特色文化。
生态化的中心是人与自然协调融合。
城市特色是城市本质的表现,是城市景观艺术和居民精神气质的统一,城市特色主要受自然背景、社会传统、科学技术三个要素的制约。
据此完成8--9题。
8.北京属于特色文化城市是因为北京A.有传统文化和古老的宫殿建筑 B.钢铁工业在我国占有重要地位C.特色农业发展迅速 D.交通运输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9.桂林成为旅游特色城市是因为A.桂林交通发达,利于旅游业的发展B.桂林工业发达,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C.桂林的田园、方舟、村社,与山水融为一体,构成天人合一的胜境D.桂林的农业发展较快,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10.生态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包括①人类社会对环境质量的普遍重视②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③生态学为生态旅游的形式和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④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1.清朝画家恽田云“春山如笑,夏山如怒,秋山如妆,冬山如睡,四山之意,山不言,人能言。
”反映出旅游资源欣赏时要A.动静结合 B.选择观景位置 C.把握观赏时机 D.移情于景,情景交融读图甲和图乙,图甲中著名的古代建筑由白色大理石筑成。
回答12--13题。
12. 大理石A.因变质作用而形成B.按成因属于岩将岩C.因外力作用而形成D.形成于地壳硅镁层13. 该建筑位于图乙中的A.①B.②C.③D.④2011 年1月,突尼斯民众走上街头,迫使总统本阿里逃亡沙特;随后,埃及等多个非洲国家均爆发大规模反政府示威;科特迪瓦总统之争持续,毫无解决迹象;苏丹结束公投,很可能走向分裂……非洲似乎又走入了一个多事之秋。
这些局势动荡对旅游业可谓是雪上加霜,游览区的游客还没有导游人数多。
“五一”小长假即将来临,这个莺飞草长的季节本该是出境旅游的旺季,但今年由于日本大地震和此后的核辐射危机,使得沪上出境游遭遇“倒春寒”。
一位旅行社老总昨天告诉记者,近来,日本游基本暂停,韩国游也受到波及,埃及及周边的中东区域游非常惨淡,以日韩为核心的部分邮轮均处于不景气状态,“五一”出境游人数预计比往年减少20%,上半年也难有“行情”了。
回答14--15题。
14这些事件说明影响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A.旅游安全 B.旅游形象 C.旅游景观 D.旅游季节15.有关旅游安全的说法,正确的是A.旅游安全就是保证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人身和财产安全B.旅游安全主要靠旅游管理部门来实现C.旅游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旅游者无意识的行为D.旅游过程中偶发的疾病不属于旅游安全问题读全球荒漠分布示意图,回答16~17题。
16.全球荒漠分布地区主要受哪几种气候类型控制()①热带季风气候②热带沙漠气候③温带大陆性气候④亚热带季风气候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7.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约3600万平方千米,而且呈扩大和加剧的趋势,其影响因素中不包括()A.地震、火山、泥石流频发B.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C.乱垦滥伐、砍伐森林D.全球CO2排放量增加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
据此,回答18~20题。
18.“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19.“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A.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20.根据江西丘陵山区自然条件的特点,对“红色荒漠”进行治理工作应当先做好的工作是()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 B.农业生产加强综合开发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D.彻底退耕还林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但同时也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生态系统。
据此回答21~22题。
21.热带雨林生态功能强大的表现是()①维护地球上的碳氧平衡②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③提供大量的优质硬木④维持全球的水循环和水平衡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2.热带雨林的脆弱性表现在()A.生物残体分解快 B.植物生长速度快C.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D.群落以高大的乔木为主读“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回答23—24题。
23.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是图中的A.A B.B C.C D.D24.上图中A、B、C、D表示的地理事物,对应正确的是A.枯枝落叶 B.土壤 C.生物 D.供给养分25.我国能源供求面临的挑战正确的有:①人均资源量少②人均能源消费量高③单位产值能耗低④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⑤能源安全受到威胁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④⑤26.围绕能源开发,山西省构建的产业链是①煤一电一铝②煤一焦一化③煤一气一液④煤一铁一钢⑤煤一电一钢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③④⑤27.田纳西河流域形成了以高耗能工业为骨干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其主要条件是A.矿产资源丰富 B.石油资源丰富 C.科技发达 D.水电、火电、核电丰富28.田纳西河流域的农业发展注重了A.以畜牧业为主 B.以种植业为主 C.农、林、牧、渔综合发展D.美化环境,发展旅游业29.关于田纳西河流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流域内多山,地形起伏大,水力资源丰富,但航运作用小B.流域内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C.田纳西河是密西西比河的一级支流,水量丰富但不稳定D.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铁、铜等30.田纳西河流域进行综合开发的核心是A.河流的利用和治理 B.梯级开发C.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 D.对资源进行综合开发31.下列关于东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土壤有机质含量高②平原地区耕作层厚度大③三江平原西部是黑钙土的主要分布区④地势平坦,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⑤东北三江平原适宜建设商品粮和乳肉等农产品基地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⑤32.东北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主要原因是A.耕地面积广大,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B.宜农荒地多C.人少地多,人均耕地广 D.土壤肥沃33.针对东北地区的土地、森林、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以及良好的工业基础、便利的交通条件,东北地区将建成全国性的()①商品粮基地②商品棉基地③林业基地④畜牧业基地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34.东北林业生产的基础应是A.以营林为基础 B.以综合利用为基础C.以木材深加工为基础 D.以原木生产为基础35.三江平原沼泽面积广的原因是( )①东北地区寒冷的气候和冻土的发育,使土壤中的水分不易排干②降水较少,但洼地积水③地势低平,雨水较多,每当夏季,水洼连串④荒地多,人为影响小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36.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亚太地区的历史发展过程,分析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I阶段 II阶段 III阶段A.玩具制造 B.汽车工业 C.石化工业 D.钢铁工业37.产品生产环节中,附加值最低的环节是()A.加工阶段B.设计阶段C.营销阶段D.以上都不是读“我国能源调运”图,回答38-40题38.图中①、②、③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为A.煤炭、天然气、水电B.石油、天然气、煤炭C.天然气、石油、水电D.煤炭、石油、天然气39.“西气东输”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A.地形类型 B.人口分布C.城市分布 D.交通线路40.“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发展的主要意义是①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及相关工业的发展②有利于改变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③不利于西部农业的发展,降低土壤肥力④减轻东部能源压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⑤“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酸雨会增多⑥“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相关产业拉动,经济优势进一步发展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C、①③⑤⑥D、①②④⑥2011——2012学年度下期高二年级第二次月清试卷地理第Ⅱ卷(主观题共40分)41. 图25为海南岛旅游资源分布图。
读图回答问题。
(13分)(1)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和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属于旅游资源类型中的_________旅游资源,其旅游价值有美学价值、经济价值、康体娱乐价值和________价值。
(2分)(2)从海口到三亚景区的①、②、③三条线路中,_____线路最受欢迎,原因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