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统丙泊酚与中长链丙泊酚的比较

传统丙泊酚与中长链丙泊酚的比较

-----不同丙泊酚乳剂注射痛比较研究
40
VAS 疼痛评分
30 20 10 0 0
P=0.0019
23.5
丙泊酚LCT/MCT
丙泊酚LCT
结论:与丙泊酚LCT比较,丙泊酚LCT/MCT能减少注射痛
Kinoshita M,et al.Masui. 2006 Mar;55(3):338-43
7~14岁儿童诱导麻醉 丙泊酚LCT/MCT的疼痛少于丙泊酚LCT
2.对肝脏的影响
增加肝脏负担
3.对脂肪代谢的影响
长时间输注超过肝脏代偿能力 甘油三酯血症
Paediatric Anaesth 2000; 10(2): 129-32 Anesth Analg 2000; 90(4): 963-9
异丙酚LCT注射痛及预防
• • • • • • 冷却异丙酚 注射异丙酚前先注射利多卡因 20 40 mg 利多卡因/异丙酚合用 注射异丙酚前先用阿片类药物 异丙酚乳剂: 减少疼痛发生率达 50%? 长/中链甘油三酯异丙酚(竟安)
不同丙泊酚剂型游离丙泊酚浓度的比较
丙泊酚LCT & 丙泊酚LCT/MCT 肝脏负荷及血浆甘油三脂水平的影响比较
竟安MCT相比丙泊酚LCT明显降低肝脏负荷
竟安® MCT较少依赖肉毒碱转运,减轻肝脏负荷
AKBR(血酮体比率)是反映肝脏能量代谢状况的敏感指标
8
中位最大疼痛值
6
P < 0.01
4
2
4.5
0
0 丙泊酚LCT/MCT
丙泊酚LCT
结论:靶控输注中(TCI)丙泊酚LCT/MCT疼痛发生率和疼痛程度
显著低于丙泊酚LCT
Suzuki H, Miyazaki H, Andoh T.et al.Acta Anaesthesiol Scand. 2006 ;50(5):568-71
Suzuki H, Miyazaki H, Andoh T.et al.Acta Anaesthesiol Scand. 2006 ;50(5):568-71
靶控输注中(TCI)丙泊酚LCT/MCT 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丙泊酚LCT
未 发 生 疼 痛 患 者 例 数
20
15
10
11
P<0.05
3
5
0
(乳粒内相)
中链甘油三酯 同上 甘油 渗透压调节剂 纯化卵磷脂 pH调节剂 油酸 乳化辅助剂 氢氧化钠 pH调节剂 注射用水 水相
50.0g 22.5g 22.5g 22.5g 12.0g 12.0g 12.0g 0.4-0.8 g 0.4-0.8 0.4-0.8g
0.05-0.11g 加至1000ml 相同 相同 相同 加至1000ml
Can J Anaesth 2003: 50; 964-5
2%丙泊酚MCT/LCT 和2%丙泊酚LCT 等效
2%丙泊酚MCT/LCT 和LCT 随机双盲对比研究
项目
平均丙泊酚剂量mg . kg-1.hr
丙泊酚MCT/LCT
6.48±1.48
丙泊酚LCT
6.39±1.55
丙泊酚累积剂量 mg
累积脂质输入 g 麻醉维持时间 分钟 拔管时间 分钟 天 外科住院时间
丙泊酚LCT/MCT
丙泊酚LCT
结论:
靶控输注中(TCI)丙泊酚LCT/MCT疼痛发生率和疼痛程度显著低于丙泊酚LCT
Suzuki H, Miyazaki H, Andoh T.et al.Acta Anaesthesiol Scand. 2006 ;50(5):568-71
靶控输注中(TCI)丙泊酚LCT/MCT 疼痛严重程度显著低于丙泊酚LCT
将1%溶液加入16%聚氧乙烯蓖麻油 导致严重疼痛和过敏反应
• 1982: 剂型转变为含有10%大豆油 (长链甘油三脂)的脂肪乳剂 (得普利麻®)
没有过敏反应 但仍有32%-62% 的患者感觉注射痛
脂肪乳的代谢途径
M, Ball. JPEN 1988, 12
当前使用的丙泊酚LCT的缺陷
1.注射痛
中度疼痛(VAS:45分) 发生率:70% 原因:游离丙泊酚成分较高
丙泊酚LCT/MCT(竟安® MCT)的特点
溶解度更高
水相游离丙泊酚减少,显著减轻注射痛 较少发生肝脏脂肪浸润 在肝细胞内很少依赖肉毒碱进行转运

肝脏负荷减轻 MCT较LCT代谢更快,长时间使用竟安® 不易发生高甘油三酯血症 可安全用于一个月大小的婴幼儿
药物等效性比较
竟安® MCT与丙泊酚LCT具有等效性
Ohmizo H, Obara S Iwama H. Can J Anaesth. 2005 Jun-Jul;52(6):595-9.
Changes in concentrations of free propofol by modification of the solution ANESTH & ANALG 2005;101:385-388
• 1962年-卡比公司第一个研 制出脂肪乳技术。 • 1975年-丙泊酚被研发,但 因其只能溶于脂溶剂而限制 了其广泛应用。 • 1986年-使用费森尤斯卡比 脂肪乳技术(主要含长链 甘油三酯(LCT)的水包 油乳剂),丙泊酚开始用 于人体。
丙泊酚的原始剂型
• 异丙酚 (2,6-diisopropylphenol) 最早的剂型:
40
疼 30 痛 的 20 发 生 率 10 %
0
P<0.05 25%
10%
丙泊酚LCT/MCT& 丙泊酚LCT*
Larsen R,et al.Anaesthesist. 2001 Sep;50(9):676-8
Mechanism of injection pain with long and long-medium chain triglyceride emulsive propofol Can J Anesth 2005;52:595-599
儿童在接受MRI 时的麻醉,丙泊酚 LCT 和MCT/LCT 等效
接受MRI的儿童患者两种丙泊酚乳剂麻醉效果比较研究
结果:
丙泊酚麻醉成功、安全用于所有的儿童. 诱导和维持麻醉所需得平均和累积剂量丙泊酚 LCT 和 MCT/LCT相等, 药物安全性无差异(例如:血液动力学,自发呼吸、 注射痛实验室检查指标) 结论: 丙泊酚为基础的短期麻醉适合于儿童在接受MRI 时的 麻醉,并且丙泊酚 LCT 和MCT/LCT 无差异
接受MRI的儿童患者两种丙泊酚乳剂麻醉效果比较研究
研究设计:
前瞻性、随机 、双盲对照丙泊酚LCT 和MCT/LCT的比较研究
2x45例,年龄为: 2.4月 ~ 7.3 岁 儿童
研究方法:
麻醉效果评价:诱导麻醉和维持所需的丙泊酚累积剂量 耐受性和安全性评价:注射痛、试验安全值 、生命体征、副作用
Gutmann A, et al. Paediatr Anaesth. 2006 Mar;16(3):266-74
研究表明:
–单次静脉输注丙泊酚2mg/kg后,监测24小时药物浓度, 并根据开放三室模型计算。 –计算结果表明不同乳剂的丙泊酚药代动力学参数没有 差异。 –脑电图记录结果显示不同乳剂丙泊酚的起效时间与持 续时间相同。
Anesth Analg 1997; 85: 1399-403
竟安® MCT与丙泊酚LCT具有同等药代表现
Gutmann A,et al.Paediatr Anaesth. 2006 Mar;16(3):266-74
2%丙泊酚MCT/LCT 和2%丙泊酚LCT 等效
2%丙泊酚MCT/LCT 和LCT 随机双盲对比研究
研究设计
前瞻性、 随机、双盲对比临床研究 69例 接受肺癌外科手术的患者 评估 两种2%丙泊酚乳剂治疗效果的等效性(每公斤 体重每小时平均丙泊酚剂量的基础上)
--------不同丙泊酚乳剂注射痛比较研究
研究设计:
1、 46 患者分为2组 LCT/ MCT丙泊酚+ 0.2 mg x kg(-1) LCT丙泊酚 LCT丙泊酚+ 0.2 mg x kg(-1) LCT/MCT丙泊酚 2、 51 例患者随机分入2组: 分别是 0.4 mg x kg(-1) LCT丙泊酚和 0.4 mg x kg(-1) LCT/MCT丙泊酚组.疼痛等级 VAS 为: 0 - 100 mm
938±449
4.69±2.24 109±49 16±10 6±3
842±333
4.13±1.70 106±44 13±5 7±8
2%丙泊酚MCT/LCT 和LCT麻醉药物剂量和麻醉结果无显著差异,P=NS
结论:研究证实2%丙泊酚MCT/LCT 和2%丙泊酚LCT 等效
Can J Anaesth 2003: 50; 964-5
丙泊酚制剂LCT与LCT/MCT的比较
成分 作用 静安 竟安
2% 1% 20.0g 10.0g 100.0g 50.0g 2% 20.0g 50.0g 50.0g 22.5g 12.0g 0.4-0.8g
相同 相同 (丙泊酚注射液) (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
丙泊酚 大豆油
浓度:1% 10.0g 药物载体 100.0g
不同丙泊酚剂型注射痛的机制研究
丙泊酚LCT/MCT和LCT发生注射痛的机制(续)
丙泊酚LCT和LCT/MCT组缓激肽的产生和 补体的激活相似。丙泊酚 LCT/MCT注射痛少于丙泊酚LCT 可能是由于 水相中的丙泊酚浓度 低
缓激肽浓度 激活的补体C3a浓度
盐水
LCT
LCT/ MCT
盐水
LCT
LCT/ MCT
Anesth Analg 1997; 85:1399-403
由计算机控制的TCI镇静中1%丙泊酚MCT/LCT和 1%丙泊酚LCT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相当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