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秋季学期研究生课程考核
(读书报告、研究报告)
考核科目:土地经济学
学生所在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
学生所在学科:土地资源管理
****:**
学号:12S010165
学生类别:非定向
考核结果阅卷人
城市化进程中旧城改造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摘要
中国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生活水平和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城市把旧城改造也安排到城市建设的日程上来。
旧城改造是经济和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改造是为了使城市的功能更加完善,更加适应人们生活的需要,使城市的形象得到提升。
旧城改造不是简单的重建翻新,在改造过程中,需要平衡政府、社会消费者、开发商等多方面的利益,不仅要加强础设施建设,还要重新调整和规划城市功能,保护和美化城市环境。
因此,为了平衡多方面目标,旧城改造过程中会遇到许多不可避免的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给予具体说明及建议。
1.城市化进程中旧城改造的重要性
1.1旧城改造的定义
旧城改造是根据城市发展的要求和满足城市居民生活的需要,针对城市现存环境中内部功能、建筑、空间、环境等进行的必要的调整和改变,是有选择地保存、保护并通过各种方式提高环境质量的综合性工作,是在城市老化地区有规划地进行城市改造建设,包括再开发、整治、保护三个方面的内容。
旧城改造是对城市中的陈旧、衰退地区实行改造,以便根本改善劳动、生活服务和休息的条件,达到满足社会政治、经济及人民精神生活需要的目的。
它既反映城市的发展过程,城市空间规划组织以及建筑和社会福利设施的完善过程;又表示物质成果,反映当时的建筑和福利设施状况。
旧城改造是个不间断的过程,取决于城市的发展方向和速度。
我国旧城改造的主要内容包括:①更新城市工业区和其他规模大的劳动场所。
②改造旧城居住区。
③改造旧城内落后的市政设施,尤其是交通要道及下水道等。
④改善公用设施,如城市园林绿化、游艺场及运动场所。
川⑤更新、调整城市工业布局。
⑥更新或完善城市道路系统。
1.2旧城改造的作用
(1)旧城改造有利于整合城市土地资源,促进城市发展
我国人口众多,伴随着我国进入快速城市化发展阶段,城市用地规模逐年扩大,但是,由于土地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且数量有限,同时,级差地租的存在,使得城市土地资源更加稀缺。
城市的用地规模的扩大不能仅从外延的角度出发,还要充分利用城市再开发、再整治的机会来加快城市化进程。
因此加快对旧城进行改造,提高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效率,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实现城区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是遏止大城市的过度蔓延的有效措施,缓解城市用地紧张的现状。
(2)旧城改造有利于改善居民居住环境
旧城区由于年代比较久远,往往市政配套设施落后,甚至有很多房屋年久失修,早已成为危房、危楼,如何使这些旧城居民共享我国改革发展成果,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居住水平,不仅考验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而且关乎社会公平,更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旧城改造后城市住宅、城市基础设施、文化娱乐设施和城市整体物质环境会有明显现代化进步,给居民带来更多更好的便捷服务。
(3)旧城改造有利于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
伴随着城市规模得到不断的扩大,同时,我国进入了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时期,城市中大量劳动力转入第三产业,大批国有企业改制、停产甚至破产倒闭,他们遗留在城区的破旧厂房等成为旧城改造的主要对象之一。
现代科技信息技术的进步,使城市率先实现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换。
特别是一些大城市逐渐从制造业的舞台上退下来,成为区域性金融、贸易、信息、科技和文化教育中心。
城市经济结构大调整将导致社会结构的变化,城市软硬件设施必须要通过改建或新建来满足新的城市功能的要求。
2.旧城改造普遍存在的问题
2.1拆迁补偿成为旧城改造进程中最大难点
旧城改建是在拆除旧房的基础上重新建设,从而拆迁人要承担旧房拆迁成本和被拆迁人的安置补助费用。
为了加快旧城改造步伐,旧城拆迁和补偿工作大多数是由政府来推行的。
目前拆迁政策基本有两种:一种是进行货币补偿,被拆迁房屋的货币补偿金额根据房地产市场评估价格确定,另一种是进行产权调整(即房屋安置),这方面各地政府也出台了详细政策,将被拆迁人进行集中安置。
由于旧城改造中涉及拆迁的房屋均处市中心,评估价格相对较高,而且安置房屋位置较偏,所以绝大多数居民会选择货币补偿。
由于补偿价格高,被拆迁居民居住面积大,在旧城改造中用于拆迁补偿的费用,在总建设投资中的比重飞速提高。
无论是实行货币补偿,还是房屋产权调换,拆迁补偿所占的总投资成本都比较高。
而且被拆迁居民由于自身利益原因,在拆迁协议的签订上与拆迁人有着许多矛盾。
一方面,政府要加快旧城改造进度,制定了许多奖励、惩罚措施,希望居民尽快搬迁;另一方面,居民希望得到更多的拆迁补偿费,在要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拒绝搬迁,选择当“钉子户”。
由于旧城拆迁补偿原因而形成的上访事件层出不穷。
2.2旧城改造盲目性大,过分追求城市现代化景观
在当前中国轰轰烈烈的旧城改造大潮中,伴随着城市的大规模发展,“千城一面”现象日渐明显。
现在的旧城改造过程中,开发商只顾提高建筑的容积率以及盈余利润,弃建筑美观和城市环境外贸于不顾,影响了城市整体规划的协调性,也改变了城市本应该有的个性魅力。
如林的高楼在市中心矗立着,再一小部分人去的利益的同时,大部分城市居民受到的是视觉上的冲击、空气质量的降低、交通运输的拥堵。
虽然这些这些问题现在还不够突显,但确实是旧城改造利益后的巨大陷阱。
2.3改造面太大,人力、物力、财力不堪重负
随着城市现代化块节奏发展,遗留城市中心的废弃工厂、无人小区等建筑迫不及待的需要改造。
旧城改造的目的是在城市原有形态基础上,完善基础设施、公共设备、交通运输,改善居住环境及社区服务。
而现在的旧城改造大多都是推行“推旧城,建新城”的理念,这不仅使许多旧城边缘可利用建筑遭到破坏、浪费,而且耗费没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
巨大的改造面积使政府财力不堪重负。
3对旧城改造的建议
3.1充分发挥政府对旧城改造的宏观调控作用
(1)政府需要作出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筹集资金,使政府主导和市场运行相结合;
(2)构建城市拆迁的制度化和法制化运行环境,政府在城市拆迁工作中的主要职能是监督、指导和协调,主要任务是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协调政府与拆迁人、拆迁评估机构、拆迁执行单位、被拆迁人以及拆迁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以保证产前过程顺利进行。
3.2在改造城市的同时美化城市,营造自己的城市风格
旧城改造应该从传统环境出发,与城市原本形态协调共存,保持城市规划整体性,突显城市个性魅力。
只有具有自己的风格和魅力,才有城市生机勃勃的活力和长盛不衰的生命力,才在各方面具有竞争力。
我们的城市建设者应该在旧城改造中应树立营造自身城市风格,塑造城市个性魅力观念,注重协调发展、塑造多元形态,展示城市历史,在传统与现代的对立统一中去创造一种更加富有时代张力和本土生命力的新型城市艺术。
3.3注重改造策略,量力而行
(1)科学确定拆迁规模,把握旧城改造节奏。
(2)旧城改造要量力而行,因势利导地进行改造。
旧城改造的建设标准必须以保证能够在原有基础上提高旧城生态环境质量作为标准,不能盲目扩大规模。
(3)抓住重点,逐个击破,全面推进,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