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测试卷(含答案)一、填空题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小亮身高125( );一间书房面积有8( );一棵大树是16( );一块手帕的面积是4( )。
2.下图钟表显示的是小华晚上睡觉的时间,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 )。
如果小华在第二天6:30起床,他一共睡了( )小时( )分。
3.小明每分钟能打48个字,7分钟大约能打( )个字。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我国最长的河流是长江,全长6300( );(2)一把牙刷长约16( );(3)系一条红领巾大约需要20( );(4)一头大象约重6000( )。
5.小马虎在计算317加一个数时,不小心把317抄写成137,计算出来的结果是480,那么正确的结果是( )。
6.138比690少( ),比450多150的数是( )。
7.在括号里填上“>”“<”或“=”。
806-509( )3003km50m( )3500m1吨( )999千克8×302( )398×610分( )600秒198厘米( )20分米8.一台电风扇的价格是198元。
后勤处的张老师要为学校买3台这样的电风扇,大约需要( )元。
二、选择题9.参加绘画小组的有26人,参加舞蹈小组的有23人,两个活动都参加的有8人。
(1)在下图中填写相应的人数。
(2)绘画小组和舞蹈小组一共有()人。
10.一批重1吨的货物,运走了600千克,还剩()千克。
A.300 B.400 C.500 D.160011.你认为1分钟最有可能完成下列哪件事()。
A.打一场篮球比赛B.步行一千米C.计算10道口算题D.上一节数学课12.下图中没有涂色的正方形占总数的()(),全部正方形的12是()个。
13.下面的算式中乘积大约是3500的是()。
A.5×629 B.498×7 C.6×612 D.4×895 1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250×4积的末尾只有1个0。
B.小亮到奶奶家有25千米,他去看奶奶步行就可以了。
C.将一张正方形纸对折3次,其中的一份是这张纸的18。
15.如图所示,长方形ABCD的长为5厘米,宽为3厘米,点E是BC上任意一点,现将其AE对折得到一个新的图形,则图中阴影部分的周长是()厘米。
A.6 B.8 C.10 D.1616.某班级调查学生喜欢两种球类的情况如下图,下面的说法错误的是()。
A.喜欢足球的有13人B.一共调查了19人C.只喜欢篮球的有7人17.口算题。
460+250=1000⨯5=314-=398+107≈270-90=99⨯1=2377+=312⨯2≈18.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823-654=248×5=※900-546=690×7=109×5=※532+468=19.脱式计算。
860-60×9(45+18)÷9230×(140-135)20.按要求涂一涂。
涂色部分是空白部分的2倍。
21.电影院有442个座位,一到三年级来了223人,四到六年级来了234人。
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来看电影坐得下吗?下面是三个同学的思考过程:(1)上面三个同学的方法谁的不合理,请在□里打“√”。
(2)你更喜欢哪种方法?这种方法解决问题了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22.彭家河小学组织植树活动,三年级植树152棵,四年级植树185棵,五年级植树的棵数比三、四年级植树的总和少89棵,六年级植树的棵数比四、五年级植树的总数少79棵,三、四、五、六四个年级共植树多少棵?23.环球影城的一个放映厅楼下有260个座位,楼上有9排座位,每排16个。
(1)该放映厅一共有多少个座位?(2)朝阳小学三年级共有8个班,每班人数都在48~50之间,三年级都去看电影,这个放映厅能坐下吗?24.废电池属于有害垃圾,春天小区11月回收58节废电池,12月回收废电池的数量是11月的4倍,12月回收多少节废电池?(1)请你用线段图表示出12月回收废电池的情况。
11月:12月:(2)列式解答。
25.三年级有24人参加美术小组,其中女生占3,女生有多少人?826.李奶奶用竹篱笆围了一块长12米、宽8米的长方形菜地。
围好后,觉得菜地小了点,于是想将长增加3米。
扩建后的菜地一共用了多长的竹篱笆?27.同学们到动物园游玩,参观熊猫馆的有27人,参观金丝猴馆的有30人,两个馆都参观的有12人。
(1)填写下边的图。
(2)去动物园的一共有多少人?【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厘米## cm 平方米## m2米## m 平方分米## dm2【解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小亮身高用“厘米”作单位,计量一间书房面积用“平方米”作单位,计量一棵大树的高度用“米”作单位,计量一块手帕的面积用“平方分米”作单位。
小亮身高125厘米;一间书房面积有8平方米;一棵大树是16米;一块手帕的面积是4平方分米。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地选择。
2. 21:00 9 30【解析】钟面的时间是晚上9时,用24时计时法就将时钟加上12,分钟不变即可;用24时-开始睡觉时间+ 6时30分即可得到小明睡觉总时间,据此解决。
钟表上是晚上9:00,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21:00。
24时-21时=3小时3小时+ 6小时30分= 9小时30分【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时间的计算,关键是熟练掌握普通计时法与24小时计时法的换算,注意加减运算时,分加减分,时加减时。
3.350【解析】每分钟能打48个字,7分钟的话,48乘7即可,48按照50进行估算。
⨯487≈⨯507=(个)350【点睛】当结果不要求精确值时,可以当成整十、整百数进行估算。
4.千米##km##公里厘米##cm 秒千克##kg【解析】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数据的大小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
(1)我国最长的河流是长江,全长6300千米;(2)一把牙刷长约16厘米;(3)系一条红领巾大约需要20秒;(4)一头大象约重6000千克。
【点睛】根据情景选择计量单位,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活常识的掌握。
5.660【解析】用错误的结果减去抄写错的数字,求出其中的一个加数,再加上正确的另一个加数,就是正确的结果。
480-137+317=343+317=660那么正确的结果是660。
【点睛】根据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出不变的加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 552 600【解析】用690减去138求出138比690少多少;用450加上150求出比450多150的数;690-138=552;450+150=600;【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的加减法计算的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解析】(1)先计算出806-509的差,然后再比较;(2)1km=1000m,依此将3km50m化成m后再比较;(3)1吨=1000千克,因此直接比较1000千克与999千克的大小即可;(4)分别计算出括号前、后算式的积,然后再比较;(5)1分=60秒,依此将10分化成秒后再比较;(6)10厘米=1分米,依此将20分米化成厘米再比较。
(1)806-509=297,即806-509<300;(2)3km50m=3050m,即3km50m<3500m;(3)1000千克>999千克,即1吨>999千克;(4)8×302=2416,398×6=2388,即8×302>398×6;(5)10分=600秒;(6)20分米=200厘米,即198厘米<20分米。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各单位之间的换算与比较,以及三位数与三位数的减法计算,三位数与一位数的乘法计算,应熟练掌握。
8.600【解析】把电风扇的价格看作整百数,再乘3即可解答。
198×3≈200×3=600(元)【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乘法估算方法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二、选择题9.A解析:(1)见详解;(2)41【解析】(1)根据题意,用参加绘画小组的人数减去两个活动都参加的人数,求出只参加绘画小组的人数;用参加舞蹈小组的人数减去两个活动都参加的人数,求出只参加舞蹈小组的人数;据此填空即可。
(2)根据题意,用参加绘画小组的人数加上参加舞蹈小组的人数,再减去两个活动都参加的人数,即可求出绘画小组和舞蹈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1)26-8=18(人)23-8=15(人)填空如下:(2)26+23-8=41(人)所以,绘画小组和舞蹈小组一共有41人。
【点睛】解答本题的依据为容斥原理之一:既是A类又是B类的元素个数=属于A类元素个数+属于B类元素个数-A类B类元素个数总和。
10.B解析:B【解析】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是1000,据此将货物总重量换算成千克,再减去运走货物重量,求出还剩下货物重量。
1吨=1000千克1000-600=400(千克)则还剩400千克。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质量单位的换算,关键是明确1吨=1000千克。
11.C解析:C【解析】根据对1分钟时间实际有多长的认识,结合生活实际即可进行选择。
A.打一场篮球比赛需要50分钟,不符合题意;B.步行一千米大约需要20分钟,不符合题意;C.计算10道口算题大约需要1分钟,符合题意;D.上一节数学课需要40分钟,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点睛】解答此题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12.68或34;4【解析】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分母表示平均分的总份数,分子表示没有涂色的份数,依此填空;用正方形的总个数除以2即可。
正方形有8个,没有涂色的为6个,即没有涂色的正方形占总数的68;也可以看成所有的正方形被平均分成4份,没有涂色的为其中的3份,因此没有涂色的正方形占总数的34;8÷2=4(个),即全部正方形的12是4个。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的简单应用,应熟练掌握。
13.B解析:B【解析】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时,应将三位数估成整百十数或整百数再进行计算,依此计算并选择即可。
A.5×629≈3000;B.498×7≈3500;C.6×612≈3600;D.4×895≈3600;故答案为:B【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4.C解析:C【解析】对各个说法进行判断,找出正确的选项即可解答。
A.250×4=1000,积的末尾有3个0,原说法错误。
B.小亮到奶奶家有25千米,距离比较远,所以乘车去比较合适,原说法错误。
C.将一张正方形纸对折3次,就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8份,其中的一份是这张纸的18,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乘法、生活常识和分数意义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