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施工方案本工程的基坑支护总体思路是采用钢支撑加锚杆喷射混凝土的结构形式,以确保基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具体措施包括:在基坑边缘设置钢支撑,钢支撑之间采用锚杆连接,形成一个整体支撑结构;对于较深的部分,采用喷射混凝土进行加固,以增加基坑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二、基坑支护施工方案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先进行地面标高的测量和确定,然后进行钢支撑的安装和锚杆的固定,以确保基坑的整体稳定;同时,我们将对基坑内部进行逐步开挖,每次开挖深度不超过1.5m,以避免对基坑的影响;在喷射混凝土时,我们将采用机械喷射的方式,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三、基坑支护质量管理措施为确保基坑支护工程的质量,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和管理,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对施工工艺进行全程监控和控制,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四、安全技术及文明施工措施为确保基坑支护工程的安全和文明施工,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和评估,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及时的整改和处理;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对施工现场进行文明施工,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影响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五、基坑围护工程应急预案及应急措施为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我们将制定基坑围护工程应急预案,并采取以下应急措施: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安全隐患;对施工人员进行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与相关部门建立紧急联络机制,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进行协调和处理。
六、附图本文档附有相关图纸和设计文件,包括总平面图、地下室结构图等,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实施基坑支护工程。
根据基坑的挖深、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要求,确定了DE、FGA段基坑侧壁的安全等级为二级,即基坑侧壁重要性系数为1.0,取FGA段周围附加荷载q=40kpa,DE段周围附加荷载q=15kpa,地面下4.0m平台上附加荷载q=40kpa。
其它区段基坑侧壁的安全等级为三级,即基坑侧壁重要性系数为0.9,取坑周附加荷载q=15 kpa。
考虑到地址、环境、挖深等多方面因素,我们的基坑支护结构方案如下:1.GA段采用1:0.5放坡+一级平台+挂网喷砼支护。
2.ABC、CD、EF段采用放坡+一级平台+挂网喷砼支护。
3.DE、FG段采用放坡+一级平台+土钉墙支护。
4.坑中坑(电梯井)采用放坡处理。
基坑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主要施工顺序如下:1.平整场地,按照设计要求平整基坑周边场地。
2.土钉墙支护,按设计要求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工作面,人工修坡,自上而下分层分段施工土钉及面层,挖至坑底标高,浇筑垫层(浇到坡脚边)及混凝土底板。
土钉支护施工方案的具体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如下:1.施工工艺流程包括土钉制作、坑坡壁开挖、清理坡壁面、初喷砼、造孔、安设土钉挂钢筋网、补墙土钉、安设土钉、观测和连接筋安设。
2.施工技术措施包括土方开挖、坡面修整、防止基坑积水、设置导水孔将水排出等。
每层开挖时,要保证坑壁稳定,开挖深度为当层土钉下50cm为宜,开挖后及时修正坡面并防止负坡。
在开挖过程中,遇到积水要及时排除。
造孔时需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和坑壁稳定性进行必要的调整。
首先,开挖出的边壁需要进行人工修整。
根据设计要求,要定出扎位并进行标记。
土钉造扎采用洛阳铲造孔,铲径不小于10CM。
在造孔时,应满足土钉设计孔位、倾角、间距、孔径等要求,并且造孔深度应大于设计长度的5-10cm。
如果在造孔过程中遇到地下管线,不得强行作业通过,应探明情况后,适当挪位置重新造扎或适当下倾土钉扎后重新造扎并增加孔深。
如果在造孔时发现水量较大,要预留导水孔。
同时,要做好造孔的施工记录。
土钉制作和安设时,应按构造设计图纸及技术要求进行。
应保证注浆管、自控封堵止浆装置的工作可靠性和土钉体焊拉牢固。
在组装前,钢筋应平直,除锈去油污。
土钉制作完成后应挂好标志牌,并分别堆放,防止混用或误用。
在安装土钉时,应防止杆体扭压、弯曲,并且应在杆体上间隔2m设置对中支架以确保杆在孔中心。
土钉放入孔内深度不应小于土钉长度的95%,按入后不得随意敲击、悬挂重物。
注浆时,使用一台UBJ-1.8型挤压式灰浆泵、一台砂浆搅拌机,注浆管为¢25*2.5聚氯乙烯管,采用自控止浆全方位注浆技术进行两次注浆作业。
在安设土钉后立即实施注浆,首次注浆采用自重式孔底注浆,第二次采用压力注浆,注浆压力为0.6mpa。
水泥砂浆用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水泥使用普通硅酸盐32.5mpa水泥,细骨料应选用粒径小于2mm的中细砂,砂的含泥量不宜超过3%,其有害物质的含量不宜大于1%,且混合水中不应含有影响正常凝结与硬化的有害物质,不得使用污水。
注浆体为1:0.5水泥浆,掺适量水玻璃,严格掌握水灰比。
注浆液应严格按设计配合比配制,拌合均匀,随用随拌,拌好的浆液应在初凝前用完,并严防石块、杂物混入浆液。
注浆作业结束或中途停止较长时间时,应用清水注浆泵及管路。
在铺设钢筋网时,钢筋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铺设前应先调直钢筋。
钢筋网格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网格采用正方形。
根据施工作业面分层分段铺设钢筋网,钢筋网之间的搭接可采用焊接或绑扎,绑扎的搭接长度应不小于35倍钢筋直径,焊接的搭接长度应不小于5倍钢筋直径。
4) 钢筋网应该与壁面铺设,但距离土面一般不少于3厘米。
5) 边壁的钢筋网应该延伸至地表面,长度为1.0厘米。
六) 喷射混凝土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共18页第6页1) 使用PHC-V混凝土喷射机、0.35立方混凝土搅拌机、10立方/min空压机进行混凝土喷射作业。
在开挖和修整坑壁后立即进行封喷以封固开挖壁面,在安装土钉、钢筋网和连接筋后进行终喷。
2) 喷射混凝土的强度应按C20设定,配比为1:2:2.所有水泥、水和黄砂的规格要求应与注浆材料相同,砂的含水率应控制在5%-7%之间。
石子应采用坚硬、耐久的碎石,最大粒径一般不应大于15毫米。
速凝剂必须采用国家鉴定合格的产品,其掺量为水泥用量的3%。
3) 混合料应该搅拌均匀,颜色一致,随用随加,掺入速凝剂后存放时间不应超过20分钟。
4) 在喷射作业中,应该保持正确的喷射压力。
喷头处的工作风压应该保持在0.3-0.4mpa之间。
5) 喷射应该从下往上进行,喷头运动一般按照螺旋式轨迹一圈压半圈进行均匀缓慢的移动。
6) 钢筋网铺设完毕后进行喷射作业,每次喷射厚度为5-7厘米。
7) 喷射混凝土接缝处应该斜交搭接,搭接长度一般应为喷射厚度的2倍以上。
8) 对于较大局部超挖或小塌方部位,一般采用喷射混凝土加摩擦土钉和钢筋网进行填补,并与其他部位圆滑相接。
9) 回弹物应该及时回收利用,但不应作为喷料进行喷射。
10) 喷射混凝土时,如果发现漏水,应该在渗水的壁面适当增加速凝剂掺量。
七) 基坑降水、排水方案1.本工程基坑底板下土层为2层粉质粘土,该层粘性土渗透系数较小,可视为相对隔水层,因此在设计时不考虑降水措施。
2.排水采用明排水,坑内布设排水沟和集水井,集水井距离坑边不应小于0.5米。
3.土钉墙支护段坡面上设置泄水孔,泄水孔水平间距应为1.5-2.0米。
八) 基坑监测1) 监测内容包括基坑边坡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周围环境的监测以及按照相应规范要求进行的监测项目。
2) 基坑监测应委托有丰富经验的专业监测单位实施。
监测单位应根据设计文件和周围环境特点编写监测方案,并获得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的认可。
基坑开挖期间一般情况下每天应进行一次观测,如果位移、沉降及其变化速率较大,则应增加监测频率。
监测数据应当天填入相应的表格,并及时提供给建设、监理、设计和施工单位。
在挖土至基坑底期间应增加监测次数。
每天应整理基坑变形的监测数据,并制作相应的表格和曲线,包括位移和沉降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同时,监测记录必须包括相应的施工工况描述。
监测人员应对监测数值的发展和变化进行评述,并在接近预警值时及时通报监理,提请有关部门注意。
工程结束时,应有完整的监测报告,其中包括全部的监测项目、监测值全过程的发展和变化情况、相应的工况、监测最终结果及评述。
对于基坑变形的监控值,放坡基坑边坡累计最大水平位移不得超过100mm,水平位移速率不得超过8mm/d。
同时,基坑底部或周围土体出现可能导致剪切破坏或其他影响安全的征兆,建筑物的砌体部分出现宽度大于3mm的变形裂缝或地面处宽度大于50mm的裂缝也应引起注意。
在施工过程中,建筑边缘堆置土方和建筑材料,或沿挖方边缘移动运输工具盒机械,应距基坑上部边缘不少于2m。
基坑边缘8m范围内超载不得超过设计允许值。
同时,在淤泥质土层进行支护施工时,应尽量在跳板上作业,避免扰动坡脚土体。
如果基坑实际开挖深度及平面布置与支护设计不符合,支护设计需作相应的修改,并应及时通知有关单位。
为确保施工质量,现场应建立质量保证体系,项目经理对质量全面负责。
同时,要加强质量教育,树立全员质量意识,通过技术交底让参加施工的职工了解设计意图,关键工序控制。
每天应结合生产进度会,让主要负责人汇报质量情况,防止质量问题发生。
严格按照ISO-9002作业文件要求,做好工序控制,保证质量体系得以顺利运作。
对于质量问题,要严格执行奖罚制度,确保质量事故不发生。
在土钉墙的施工过程中,必须控制土钉、锚杆孔倾角和孔深,注浆必须做到浆液自孔底注起,直至空口冒浆,二次注浆必须在一次注浆初凝后,终凝前进行。
同时,墙体喷射砼严格按配比配料。
辆。
同时,装载时应稳定车身,避免车辆倾翻或滑动。
12、作业结束后,应将机器停放在规定的地点,并清理作业现场,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和安全。
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现场指挥,按照分层、分段开挖的要求进行操作,避免超深或欠挖的情况出现。
同时,每层土方开挖深度及先后次序必须与土钉墙施工协调进行。
在安全技术及文明施工措施方面,开挖前及开挖后需要在基坑开挖线以外1.5m处设置防护栏杆,高度为1.2m,立杆每4米一根,横杆两道,间距为600mm。
在护栏上用白色油漆涂上色标,并挂密目网,在适当醒目位置悬挂警示牌。
另外,在施工现场必须有专人进行巡视发现险情;立即停止施工并报告有关单位及人员,待处理好险情后方可继续施工。
在机械挖土方面,需要严格遵守工地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建筑工程施工规范及安全施工规范,文明施工。
操作规程也必须严格执行,不得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
在作业时,必须正确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严禁赤脚或穿高跟鞋、拖鞋进入施工现场。
同时,反铲挖掘机作业时,履带距工作面边缘距离应大于1米。
作业时反铲挖掘机应保持水平位置,将行走机构制动住,并将履带楔紧。
遇较大的坚硬石块或障碍物时,应待清除后方可开挖,不得用铲斗破碎石块或障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