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七章 世界地理 第一节 世界地理概况(含解析)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七章 世界地理 第一节 世界地理概况(含解析)

【第一节世界地理概况】之小船创作考纲呈现考点解读考情分析1.世界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2.世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3.世界的居民和国家1.七大洲的区域定位及地形特征(重点)2.世界重要海峡(运河)及地理意义(重点)3.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重点)1.以考查空间定位能力为主,考查区域特征,题型以综合题为主2.以热点区域图、分布图、表格等方式呈现材料,突出解读信息和描述特征能力,值得重点关注一、世界的陆地和海洋1.世界海陆分布(1)填图:在方框中填写大洲、大洋的名称(2)填表:对照上图,完成大洲界线对比表大洲分界线亚洲与欧洲⑤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北美洲与南美洲⑥巴拿马运河非洲与亚洲⑦苏伊士运河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南美洲与南极洲德雷克海峡(3)分布规律①从全球来看,地球表面积的71%为海洋,29%为陆地,即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②从半球来看,陆地主要集中于⑧北半球和东半球,海洋相反。

2.陆地地形类型与特征陆地地形特征一般从地势状况、地形类型、特殊地貎、主要地形区、地形类型的排列格局等方面总结。

3.海底地形类型与特征4.板块构造(1)六大板块:A⑱南极洲板块,B⑲印度洋板块,C美洲板块,D非洲板块,E太平洋板块,F亚欧板块。

(2)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⑳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3)两大火山、地震带:○21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板块构造学说: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火山地震多发生在板块交界处,板块交界处分为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两种。

微探究1 与太平洋相邻的大洲和濒临三个大洋的洲分别是哪几个洲?答案与太平洋相邻的大洲有亚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濒临三个大洋的大洲有亚洲、北美洲、南极洲。

二、世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1.气温(1)变化规律(2)分布规律(1)形成条件⎩⎪⎨⎪⎧空气达到过饱和时,气温继续下降有足够的凝结核水滴增大到下降到地面(2)季节变化三、世界的居民和国家 1.世界人口分布(1)人口稠密的四个地区:图中的a ○28亚洲东部、b ○29亚洲南部,c 欧洲,d 北美洲东部。

(2)人种分布基督教○33亚洲西部欧洲、美洲、大洋洲伊斯阿拉伯半岛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兰教佛教○34古印度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2.世界的国家和地区(1)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①国土面积较大的主要国家依次是:○35俄罗斯、加拿大、○36中国、美国、○37巴西、澳大利亚和印度。

②人口数量:人口最多的是○38中国,其次是○39印度。

(2)发展与合作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可以划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40欧洲、北美洲、大洋洲,还有亚洲的日本等;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41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习惯上,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有关政治、经济等方面共同问题的商谈称为“○42南北对话”;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43南南合作”。

微探究2 什么是“南北对话”与“南南合作”?答案由于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主要集中分布于北半球,而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故有时将发达国家称为“北方国家”,而发展中国家称为“南方国家”。

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政治对话和会谈称为“南北对话”,而将广大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学生用书P220考点一七大洲地形特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七大洲的区域定位、地形特征及对气候的影响大洲区域定位地形特征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亚洲地形复杂,起伏大,山地、高原面积广;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地形复杂,气候多样;面积广大,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季风环流典型;青藏高原隆起使大陆性气候增强续表大洲区域定位地形特征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山地分布于北部和南部;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山地东西走向、分布南北,平原东西贯通,以及有曲折的海岸线,使欧洲气候海洋性特征明显,并由西向东大陆性不断增强续表大洲区域定位地形特征地形对气候的影响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号称“高原大陆”;东部有世界著名的“东非裂谷带”纬度的对称分布及起伏和缓的地形,使非洲气候南北对称分布;东非高原地势较高,虽在赤道附近,却为热带草原气候北美洲地形分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区:西部高山区、中部平原区、东部山地区中部平原贯通南北,大陆性显著;西部山地阻挡太平洋水汽深入,使西岸气候呈狭长分布,降水自东向西逐渐减少南美洲西部是安第斯山脉,东部高原,中部平原西部山脉阻挡太平洋水汽深入,西岸气候狭长分布;高原地势较低,平原向东开口,利于大西洋气流的深入;山脉东侧为迎风坡,降水多,南部东侧的巴塔哥尼亚高原为背风坡,降水少大洋洲澳大利亚大陆分三大地形区:西部低矮的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和缓的山地东部山地阻挡太平洋气流深入,东侧降水较多,气候呈狭长分布;西侧背风坡,降水少,是小麦—牧羊带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南极洲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冰川广布平均海拔高,以及冰雪陆面对阳光反射强烈,是酷寒原因之一七大洲空间定位经纬网成为区域地理试题中重要的背景要素。

应该在脑中用重要的经纬线编织一个“数字化”的立体地球。

如选择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180°经线、20°W、160°E、120°E等经纬线,识记这些经纬线穿越的主要大洲、国家、地形区、河流、气候区等。

然后进行组合叠加,形成“脑图”。

再如可先掌握世界主要大洲、大洋的经纬度分布图,然后再具体了解七大洲经纬度范围及位置特征。

大洲经纬度范围位置特征亚洲26°E-169°W10°S-80°N赤道、北回归线、北极圈通过,跨南北半球和低、中、高三个纬度带非洲17°W-51°E南、北回归线通过,跨南北半球,以热带为主地形对气候影响的分析思路(1)地势高低对气候的影响①地形起伏对山地气候的影响:山地上随着海拔的增加,气温降低,降水增加,但是超过某一高度就不断减少,日照与降水量相反,在高山顶上还有冰雪覆盖,从而形成山地的垂直气候分布。

②地形起伏对山脉两侧气候的影响:高耸的山脉往往成为低层空气流动运行的障碍,高大的山脉往往成为气候的分界线。

(2)地形分布对气候的影响地形分布改变某地的气温与降水的分布,也会使某种气候只局限分布于某一狭窄的区域。

①若山脉走向与来自海洋的盛行风向一致,有利于海洋水汽深入内陆,气候类型的分布面积大;②若山脉走向与来自海洋的盛行风向垂直且山脉直逼海岸,气候类型的分布面积小,往往仅分布在沿海平原的狭长地带。

(3)地形类型对气候的影响在同一纬度地区。

由于地形类型的不同,使得影响气候的因子也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

如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为热带雨林气候,西侧为热带草原气候就是受中部山地的影响。

而造成降水量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

(4)山坡方向对气候的影响山地的迎风坡比背风坡降水量多,阳坡比阴坡气温高。

分析地形特征的方法步骤分析地形特征是区域地理中常见的题型,但准确把握答题要领是非常关键的。

明确地形特征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描述,清楚影响地形特征的因素有哪些。

描述地形特征的方法:(1)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

(2)地势起伏状况。

(3)多种地形条件下,分析主要地形分布。

(4)剖面图中,重要地形剖面特征。

【例1】下图为某洲大陆沿22°S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完成(1)—(2)题。

(1)图中乙地气候类型属于( )A.热带季风气候B.热带稀树草原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D.高原山地气候(2)导致乙地降水量与甲地明显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乙地( )A.处于盛行风向的迎风坡上B.受沿岸寒流影响C.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D.受高峻地势影响析题助思:自主解答:(1)__B__ (2)__A__对|点|微|练(2017·北京丰台区模拟)如图示意沿南纬20°纬线的海陆分布。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 )A.①大洋西部多岛弧和海沟B.③大洋海域北部封闭,南部开敞C.⑤海峡是两大洲的分界线D.⑦大洋海域呈“S”型,风大浪急解析据图分析,①是太平洋,大洋西部多岛弧和海沟;③是大西洋,大洋海域北部、南部都开敞;⑤海峡为莫桑比克海峡,不是大洲分界线;⑦是印度洋,大洋海域呈“S”型的是大西洋。

答案A2.图中( )A.②大陆地跨东、西、南、北半球B.④大陆以高原为主,地形起伏较小C.⑥岛屿位于中国的东南部海域D.⑧大陆的东部地区火山活动较频繁解析②是南美大陆,位于西半球,地跨南、北半球;④是非洲大陆,以高原为主,地形起伏较小;⑥为马达加斯加岛,位于非洲东南部海域;⑧为澳大利亚大陆,东部地区位于板块内部,火山活动较少。

答案B考点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和成因1.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方法技巧】世界气温和降水局部特殊分布及原因特殊分布1.俄罗斯北极圈以内的摩尔曼斯克港口终年不冻。

北大西洋暖流和来自大西洋的暖湿西风带来了较多的热量和水汽。

2.我国东南部形成了“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季风气候,夏季受湿润的夏季风影响降水多。

3.南美东南部安第斯山以东降水少的原因。

南美东南部安第斯山以东位于西风的背风地带。

大陆东岸地带盛行干燥的离岸风,沿岸寒流减湿作用明显。

这些原因导致该区域全年降水少,形成了温带沙漠气候。

成因分析影响降水量的因素有海陆位置、地形、洋流、大气运动等。

一般来讲,距离海洋近,降水量多,距离海洋远、降水量少;迎风坡降水量多,背风坡降水量少;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下沉气流天气干燥;来自海洋的风湿润,来自大陆的风干燥等。

影响降水的诸多因素(1)海陆位置;(2)地形因素,包括山脉走向、迎风坡、背风坡以及地形类型;(3)气压带、风带;(4)季风因素;(5)气旋、锋面;(6)下垫面;(7)洋流;(8)人类活动等因素。

【例2】(2015·安徽文综)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1)—(2)题。

(1)图示区域西部沿海地区降水丰富,主要是由于( )A.反气旋频繁过境B.受沿岸寒流影响C.东北季风受到地形抬升D.西南季风带来丰沛水汽(2)甲地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风力堆积B.风力侵蚀C.流水堆积D.流水侵蚀析题助思:自主解答:(1)__D__ (2)__C__对|点|微|练(2017·成都一诊)读“某地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3—4题。

3.下面四幅地形剖面图中,能正确表示上图沿45°纬线地形剖面的是( )A.①B.②C.③D.④解析注意图中降水量的变化,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结合降水量的变化判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