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血小板减少症患者1400例病因
血小板减少症患者1400例病因
月第 32 卷
2结果 2. 1 TP 患者病因构成比 1 400 例 TP 患者的病因大致分为 四类,NHSD 810 例( 57. 9% ) 、HSD 414 例( 29. 6% ) 、诊断不明 169 例( 12. 0% ) 、假性血小板减少症 ( pseudothrombocytopenia, PTCP) 7 例( 0. 5% ) 。
1. 2 观察内容 ①病因构成比。②血小板数量、血小板压积、 血小板分布宽度( PDW) 、平均血小板体积( MPV) 、白细胞计数 ( WBC) 和血红蛋白( Hb) 变化,乳酸脱氢酶( LDH) 及其他生化 指标的变化。③骨髓情况。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AS9. 1 统计软件,数据进行正态性检 验,正态分布资料以 x ± s 表示,非正态分布资料以 Md( Min ~ Max) 表示。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 t 检验,两个以上样本均数比 较采用方差分析,组与组之间两两比较采用经过正态转换后的 LSD 检验。率或构成比比较采用 χ2 检验。采用 Spearman 秩和 相关进行相关性分析。
16 ~ 92〔平均( 55. 6 ± 36. 2) 〕岁。TP 诊断标准依据文献〔1〕,血 小板减少 程 度 参 照 美 国 国 立 癌 症 研 究 所 常 见 毒 性 分 级 标 准 ( NCI-CTC) 3. 0 版〔2〕分 为: Ⅰ 度: ( 75 ~ 100 ) × 109 / L,Ⅱ 度: ( 50 ~ 74. 9) × 109 / L,Ⅲ度: ( 25 ~ 49. 9) × 109 / L,Ⅳ度: < 25 × 109 / L。
NHSD 引起 TP 者 810 例: ①脾功能亢进 213 例( 26. 3% ) , 男 126 例,女 87 例,年龄( 56 ± 12) 岁,其中乙型肝炎后肝硬化 脾亢 99 例,占脾功能亢进 40. 5% ,丙型肝炎后肝硬化脾亢 41 例( 19. 2% ) ,酒 精 性 肝 硬 化 18 例 ( 8. 4% ) ,不 明 原 因 41 例 ( 19. 2% ) ,自身免疫性肝炎肝硬化、药物性肝硬化、胆汁淤积性 肝硬化各 1 例( 0. 5% ) ,不明原因脾亢 11 例( 5. 2% ) 。②肝炎 58 例( 7. 2% ) : 男 26 例,女 32 例,年龄( 54 ± 16) 岁,乙型病毒 性肝炎 37 例,丙型病毒性肝炎 17 例,不明原因肝炎 4 例。③ 药物性血小板减少 134 例( 16. 5% ) : 男 60 例,女 74 例,年龄 ( 54 ± 16) 岁,肝素相关 24 例,硫酸氯吡格雷( 波利维) 13 例,化 疗药物 74 例,其他 23 例〔除草剂 1 例、苯巴比妥 + 非那西丁 + 咖啡因 + 氨基比林( 去痛片) 加氨基比林咖啡因 1 例、鹿眠灵 1 例、佐匹克隆加睡眠卫士 1 例、抗菌药 10 例、不明药物 9 例〕。 ④循环系统疾病 46 例( 5. 7% ) : 男 25 例,女 21 例,年龄( 67 ± 11) 岁,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 35 例( 占循环系统疾病 76% ) , 心律失常 7 例,风湿性心脏病 3 例,扩张型心肌病 1 例。⑤实 体肿瘤 42 例( 5. 2% ) : 男 18 例,女 24 例,年龄( 59 ± 11) 岁,消 化系统肿瘤 19 例( 肝癌 9 例、胃癌 6 例、结肠癌 3 例、胰腺癌 1 例) ,肺癌 9 例,宫颈癌 3 例,甲状腺癌 2 例,其他 9 例( 膀胱癌、 颈椎恶性肿瘤、口底恶性肿瘤、喉癌、肾癌、外阴癌、纤维肉瘤、 乳腺癌、原发灶不明鳞状细胞癌各 1 例) 。⑥风湿性疾病 28 例 ( 3. 5% ) : 男 6 例,女 22 例,年龄( 42 ± 18) 岁,系统性红斑狼疮 21 例,干 燥 综 合 征 5 例,未 分 类 2 例。⑦ 内 分 泌 疾 病 27 例 ( 3. 3% ) : 男 14 例,女 13 例,年龄( 50 ± 15) 岁,糖尿病 12 例,甲 状腺功能亢进 11 例,甲状腺功能减退 3 例,垂体危象 1 例。⑧ 感染 153 例( 18. 9% ) : 男 72 例,女 81 例,年龄( 62 ± 17) 岁。⑨ 肾功能不全 90 例( 11. 1% ) : 男 47 例,女 43 例,年龄( 55 ± 16) 岁。⑩妊娠 19 例( 2. 3% ) : 均为女性,年龄 ( 30 ± 7) 岁。HSD 引起 TP 者病因构成比见表 1。 2. 2 血小板减少程度与疾病关系 NHSD 与 HSD 比较,NHSD 引起的 TP 多为Ⅰ ~ Ⅱ度,HSD 引起的 TP 多为Ⅲ ~ Ⅳ度,NHSD 的 BPC 按 Ⅰ ~ Ⅳ 度 减 少 依 次 为 328 例 ( 40. 5% ) 、271 例 ( 33. 5% ) 、145 例( 17. 9% ) 、66 例( 8. 1% ) ,HSD 的 BPC 按Ⅰ ~ Ⅳ度 减 少 依 次 为 65 例 ( 15. 7% ) 、66 例 ( 15. 9% ) 、81 例 ( 19. 6% ) 、202 例( 48. 8% ) ,引起 TP 的两类疾病患者 BPC 减少 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290. 09,P < 0. 05) 。
1 资料与方法 1. 1 病历资料 选择 2009 年 10 月至 2010 年 11 月在我院住 院部收治的 1 400 例初诊 TP 患者,男 651 例,女 749 例,年龄
通讯作者: 王秀丽( 1959-) ,女,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血液系统疾 病诊治研究。
第一作者: 王 颖( 1976-) ,女,主治医师,在读硕士,主要从事血液系统 疾病诊治研究。
血小板减少症患者 1 400 例病因分析
王 颖 顾发卉 李小丰 卢爱萍 崔红花 王秀丽 ( 吉林大学第二临床医院,吉林 长春 130041)
〔摘 要〕 目的 探讨初诊血小板减少症( thrombopenia,TP) 住院患者的病因和特点。方法 收集 2009 年 10 月至 2010 年 11 月 1 400 例住院 初诊 TP 患者的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病因构成、血小板参数变化、实验室指标变化和骨髓特点。结果 ①病因构成比: 非血液系统疾病占 57. 9% ,血 液系统疾病占 29. 6% ,诊断不明 12. 0% ,假性血小板减少症 0. 5% 。②非血液系统疾病引起 TP 的患者血小板数减少程度较血液系统疾病患者轻,分 别为 68( 3 ~ 99) × 109 / L 和 27( 1 ~ 98) × 109 /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③巨幼细胞性贫血( MA) 所致 TP 患者的血小板分布宽度( PDW) 升 高,实体肿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所致 TP 患者的 PDW 升高或正常。再生障碍性贫血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所致 TP 患者的平均血小板体积( MPV) 降 低或正常,MA 和急性冠脉综合征所致 TP 患者的 MPV 升高或正常。④感染和药物所致 TP 患者的乳酸脱氢酶升高或正常,均与血小板计数呈负相 关。肾功能不全所致 TP 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与肌酐水平呈正相关。⑤459 例患者行骨髓检查,其中血液系统疾病 309 例、诊断不明 20 例、非血液系统 疾病 130 例,骨髓为增生活跃以上 110 例、增生低下 20 例,巨核细胞总数大于 150 个 15 例、小于 7 个 24 例。结论 TP 病因复杂,非血液系统疾病为 主要原因,其血小板减少多为Ⅰ ~ Ⅱ度,骨髓检查多无特征性改变,需结合病史、症状、体征及理化检查综合分析寻找病因。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症; 病因; 血小板参数 〔中图分类号〕 R5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9202( 2012) 05-0925-04; doi: 10. 3969 / j. issn. 1005-9202. 2012. 05. 018
血小 板 减 少 症 ( TP) 是 临 床 常 见 病 症。血 液 系 统 疾 病 ( HSD) 和非血液系统疾病 ( NHSD) 均可引起血小板减 少,因 NHSD 引起的 TP 缺乏特异性诊断标准,临床医生经常难以明 确 TP 病因,甚至引起漏诊或误诊。因此,本文将我院 1 400 例 TP 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为 TP 早期诊断提供思路和 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