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微生物课件原核微生物
细菌的大小用微米(μm)来表示,1μm=10-3 mm。 球菌:通常在0.5-1μm; 杆菌: 0.5-1×1-5μm; 螺旋菌:0.3-1μm×1-50μm; 杆菌和螺旋菌大小的表示通常用宽×长来表示。 细菌的大小受培养时间的影响,通常幼龄菌体比老菌体要大,
同时也受测定方法的影响,测活菌的大小要比测染色涂片的大 小大1/3-1/4。
螺旋菌:
菌体弯曲一圈以上,回转如螺旋,螺旋数目和 螺距大小因种而异。鞭毛二端生细胞壁坚韧, 菌体较硬。
弧菌与螺旋菌的差别:前者一端生鞭毛, 后者两端都 生鞭毛。
有些螺旋菌的菌体僵硬,借鞭毛运动;有些 螺旋菌的菌体柔软,借轴丝收缩运动并称 为螺旋体
螺旋体菌:
菌体柔软,依靠缠绕原生质柱的轴丝伸缩运动
4、特殊形态
细菌的菌落特征
湿润、较光滑、较透明、较粘稠、易挑取、质地 均匀以及菌落正反面或边缘与中央部位的颜色一 致等。
无鞭毛菌无鞭毛、不能运动的细菌,随着菌落中个体数
目的剧增,只能依靠“硬挤”的方式来扩大菌落的体积和 面积,形成了较小、较厚及边缘极其圆整的菌落。
鞭毛菌菌落大而扁平、形态不规则和边缘多缺刻。运动
能力强的细菌还会出现树根状甚至能移动的菌落。前者如 蕈状芽孢杆菌,后者如普通变形杆菌。
荚膜菌菌落十分光滑,并呈透明的蛋清状,形状较大。 芽孢细菌因芽孢引起的折光率变化而使菌落的外形变得
很不透明或有“干燥”之感,并因其细胞分裂后常连成长 链状而引起菌落表面粗糙、有褶皱感,再加上它们一般都 有周生鞭毛,因此产生了既粗糙、多褶、不透明,又有外 形及边缘不规则特征的独特菌落。
同形分裂
裂殖 (横分裂) 异形分裂 :如柄细菌
繁殖 方式
多次分裂 :如蛭弧菌 芽殖 :如生丝微菌
劈裂 :如节杆菌,分裂后呈V形
四、细菌的群体形态
1、菌落(colony)
单个微生物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表
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有一定
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生长群体,称为菌落。如果菌落是由1个单
优选微生物课件原核微生 物
第一节 真细菌(Bacteria)
一、细胞的形态
球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基
本
形
杆状
态
螺旋状
分别称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
1、球菌(coccus)
细胞个体呈球形或椭圆形,不同种的球菌在细胞分 裂时会形成不同的空间排列方式,常被作为分类依据。
双球菌
链球菌
四链球菌
八叠球菌
葡萄球菌
2、杆菌(rod)
5、不良环境条件下的异常形态
当环境条件不适合某细菌生长时, 会导致细菌产 生异常形态
例如巴氏醋杆菌(Acetobacter pasteurium) 当培养温度改变时,菌体会由短杆状变为纺锤状, 丝状或链锁状。
但这种因环境条件不适而产生的异常菌体当环境条 件恢复正常时菌体也会恢复正常的形态。
二、大小与重量 细菌大小:
五、细菌的常见代表
(一)球 菌
Micrococcus Staphylococcus Streptococcus
小球菌属(Micrococcus)
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
直径为0.5~1.5um 的球菌, 细胞无规则的分裂成为 葡萄状的群体。化能有机营养型, 利用有机物作为碳 源和能源, 兼厌气性, 在有氧无氧条件下都能生长。 大多数生活在温血动物的皮屑, 皮腺和粘膜上。
细菌的繁殖首先是从DNA的复制开始的, 随着DNA复制 的完成,细胞膜内陷,接着细胞壁跟随内陷, 最后一 分为二成为2个子细胞。
现在只在少数的细菌中发现了有性生殖,如E. Coli, Pseudomonas.等。
细菌的繁殖方式
细菌主要是通过无性繁殖产生后代。其繁殖方式 是二分裂(binary fission) ,简称裂殖(fission) 。
细胞呈杆状或圆柱形,一般其粗细(直径)比较稳定, 而长度则常因培养时间、培养条件不同而有较大变化。
单杆菌
双杆菌
链杆菌
球杆菌
杆菌是细菌中种类最多的,生产中所应用的细菌也大多是杆菌。
3、螺旋状菌(spiral-shaped bacteria)
弧菌 螺旋菌 螺旋体菌
弧 菌:
菌体只有一个弯曲,其程度不足一圈,形“C字 或逗号,鞭毛偏端生。
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 -
facultatively anaerobic or microaerophilic, catalase negative, gram-positive, Cell arranges in pairs or chains, usually nonmotile. A few species are anaerobic rather than facultative.
(二)G- 的无芽孢杆菌
Representatives: Escherchia coli Alcaligenes Proteus Flavobacteria Pseudomonas Rhizobium Azotobacter
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细胞发展而来的,则它就是1个纯种细胞群或克隆(clone)。
当固体培养基表面众多菌落连成一片时,便成为菌苔(1awn) 。
2、菌落特征 各种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菌落具有一定的稳定
性和专一性特征。 菌落特征是衡量菌种纯度、辨认和鉴定菌种的重要
依据。 菌落特征包括大小,形状,隆起形状,边缘情
况,表面状态,表面光泽,质地,颜色,透明度等。
最小的细菌:芬兰科学家最近发现了一种引起尿结 石的纳米细菌(nanobacteria)其直径只有50nm,比最 大的病毒还小。
最大的细菌:德国科学家在纳米比亚海底沉积物中 发现了一种硫细菌,其大小在0.1-0.3mm,有些可达 0.75mm。
三、繁殖
细菌的繁殖主要是以二分分裂方式进行无性繁殖。但 也有少数细菌靠出芽繁殖或者劈裂繁殖。
1.有些细菌单细胞连结成丝状的群体,外面由鞘套包围,如 浮游球衣菌(Sphaerotilusnatans); 2.有的细菌菌体分叉,如双歧杆菌属(Bificlobacterium)。 3.有的菌体末端有柄,如柄杆菌属(Caulobacter)。 4.有的菌体有附属物 如臂微菌属 (Ancalomicrobi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