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7 力与平衡问题综合
【题文】(物理卷·2015届河北省冀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2014.09))2.如图,固定斜面,CD 段光滑,DE 段粗糙,A 、B 两物体叠放在一起从C 点由静止下滑,下滑过程中A 、B 保持相对静止,则( )
A .在CD 段时,A 受三个力作用
B .在DE 段时,A 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C .在DE 段时,A 受摩擦力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上
D .整个下滑过程中,A 、B 均处于失重状态
【答案】【知识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B1 B4 B7
【答案解析】 C 解析::A 、在CD 段,整体的加速度a=()gsin A B A B
m m m m θ++=g sinθ,隔离对A 分析,有:m A gsinθ+f A =m A a ,解得f A =0,可知A 受重力和支持力两个力作用.故A 错误.B 、设DE 段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在DE 段,整体的加速度a=()gsin ()gsin A B A B A B
m m m m m m θμθ+-++=gsinθ-μgcosθ,隔离对A 分析,有:m A gsinθ+f A =m A a ,解得f A =-μm A gcosθ,方向沿斜面向上.若匀速运动,A 受到静摩擦力也是沿斜面向上,所以A 一定受三个力.故B 错误,C 正确.D 、整体下滑的过程中,CD 段加速度沿斜面向下,A 、B 均处于失重状态.在DE 段,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不处于失重状态.故D 错误.故选:C .
【思路点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整体的加速度,隔离对A 分析,判断B 对A 是否有摩擦力.本题考查了物体的受力分析,A 、B 保持相对静止,之间有无摩擦力是解决本题的突破口,本题通过整体隔离分析,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
【题文】(物理卷·2015届河北省冀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2014.09))4.如图所示,重物A 被绕过小滑轮P 的细线所悬挂,小滑轮P 被一根细线系于天花板上的O 点。
B 放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O '是三根线的结点,bO '水平拉着B 物体,aO '、bO '与cO '夹角如图所示。
细线、小滑轮的重力和细线与滑轮间的摩擦力均可忽略,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
若悬挂小滑轮的细线OP 的张力是203N ,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2
10m/s g =)
( )
A.重物A的质量为2kg B.桌面对B物体的摩擦力为103N
C.重物C的质量为1kg D.OP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o
【答案】【知识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B3 B4 B7
【答案解析】 D 解析:设悬挂小滑轮的斜线中的拉力与O′a绳的拉力分别为T1和T,则有:
2Tcos30°=T1得:T=20N.重物A的质量m A=T
g
=2kg,故A正确;结点O′为研究对象,受力
如图,
1c c
根据平衡条件桌面对B物体的摩擦力与O′b的拉力相等,即:F23
3
N,故B正确.D、由于动滑轮两侧绳子的拉力大小相等,根据对称性可知,细线OP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故D错误.题目要求选错误的,故选:D.
【思路点拨】根据悬挂小滑轮的斜线中的拉力与O′a绳的拉力关系,求出O′a绳的拉力.以结点O′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根据平衡条件求出弹簧的弹力和绳O′b的拉力.重物A的重力大小等于O′a绳的拉力大小.再根据物体B平衡求出桌面对物体B的摩擦力.本题涉及滑轮和结点平衡问题.根据动滑轮不省力的特点,确定细线OP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是关键.
【题文】(理综卷·2015届重庆南开中学高三9月月考(2014.09))8.(16分)如图所示,装置BO′O可绕竖直轴O′O转动,可视为质点的小球A与两细线连接后分别系于B、C 两点,装置静止时细线AB水平,细线A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37°.已知小球的质量m,细线AC长l,B点距C点的水平距离和竖直距离相等.
(1)当装置处于静止状态时,求AB 和AC 细线上的拉力大小;
(2)若AB 细线水平且拉力等于重力的一半,求此时装置匀速
转动的角速度1ω的大小;
(3)若耍使AB 细线上的拉力为零,求装置匀速转动的角速度ω
的取值范围.
【答案】【知识点】共点力的平衡 受力分析 向心力B3 B4 B7 C5
【答案解析】(1)35,44mg mg (2)512g l (3)5543g g l l
ω≤≤ 解析:受力分析如右图,由平衡条件
35,44
AB AC T mg T mg == (2)受力分析如(1)问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
cos T mg θ=
21sin (sin )AB T T m l θθω-=
解得 1512g l
ω=(3)由题意,当ω 最小时绳AC 与竖直方向夹角0137θ= 受力分析如右图
211min tan (sin )mg m l θθω= 得min 54g l ω= 当ω 最大时绳AC 与竖直方向夹角0253θ=
212max tan (sin )mg m l θθω=
得max 53g l
ω= 所以ω 取值范围为
5543g g l l ω≤≤ 【思路点拨】当静止时受力分析,列平衡方程,根据共点力的平衡直接求解;当圆周运动时,根据竖直方向合力为零,水平方向合力提供向心力,本题主要考虑向心力,注意用指向圆心的力减去背离圆心的力提供向心力。
【题文】(理综卷·2015届广西桂林中学高三8月月考(2014.08))17.如图所示,物体A 、B 用细绳连接后跨过滑轮.A 静止在倾角为450
的斜面上,B 悬挂着.已知质量m A = 2m B ,不计滑轮摩擦,现将斜面倾角由450增大到500,但物体仍保持静止,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绳子的张力将增大
B .物体A 对斜面的压力将增大
C .绳子的张力及A 受到的静摩擦力都不变
D .物体A 受到的静摩擦力将增大
【答案】【知识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B3 B4 B7
【答案解析】 D 解析: 物体B 受竖直向下的重力mg 和竖直向上的绳子拉力T ,由二力平衡得到:T=mg ;以物体A 为研究对象,物体A 受力如下图所示:
A静止,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得:f+T-2mgsinθ=0,N-2mgcosθ=0,
解得:f=2mgsinθ-T=2mgsinθ-mg,N=2mgcosθ,当θ不断变大时,f不断变大,N不断变小;A、绳子张力T=mg保持不变,故A错误;B、物体A对斜面的压力N′=N=2mgcosθ将变小,故B错误;C、绳子张力不变,摩擦力变大,故C错误;D、物体A受到的静摩擦力将增大,故D正确;故选D.
【思路点拨】先对物体B受力分析,受重力和绳子拉力,由二力平衡得到拉力等于物体B的重力;再对物体A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拉力和静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列式分析. 本题关键是先对物体m受力分析,再对物体2m受力分析,然后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列式求解.
【题文】(理综卷·2014届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2014.05))14.如图所示,物体B叠放在物体A上,A、B的质量均为m,且上、下表面均与斜面平行,它们以共同速度沿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C匀速下滑,则
A.A、B间没有静摩擦力
B.A受到B的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
C.A受到斜面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2mgsin θ
D.A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 θ
【答案】【知识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滑动摩擦力;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B2 B3 B7
【答案解析】 C 解析: A、对B受力分析可知,B受重力、支持力;将重力分解可知重力有沿斜面向下的分力,要使B能匀速下滑,受力一定平衡,故A对B应有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故A错误;B、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A受到B的摩擦力应沿斜面向下,故B错误;C、对整体分析,并将整体重力分解,可知沿斜面方向上,重力的分力与摩擦力等大反向,故A受的滑动摩擦力沿斜面向上,大小为2mgsinθ,故C正确;D、由于AB间为静摩擦力,无法确定动摩擦因数,故D错误;故选C.
【思路点拨】对B物体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可以得出A受力的情况,得出AB间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再对整体受力分析可得出A受斜面的摩擦力情况.在求摩擦力时,一定要先
判断物体受到的力是动摩擦力还是静摩擦力;若为静摩擦力,可由受力平衡进行分析;但如果是滑动摩擦力,可以由滑动摩擦力的公式求出,但是要注意物体也可能处于平衡状态,故也可以由共点力的平衡求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