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高考模拟试题三
《公共关系基础》
班级姓名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 )直接影响着组织或企业其他各方面的关系,如员工家属关系、本地顾客关系等。
A. 政府关系 B.社区关系 C.媒介关系 D.员工关系
2.认真了解受害者的情况,实事求是地承担相应的责任,并诚恳地道歉是( )。
A.受害者对策 B.组织内部对策 C. 业务往来单位对策 D.上级主管部门对策3.人们看到企业的产品广告、标志、名牌等,就能联想到企业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的精神、精良的产品质量,属于企业CS战略的( )。
A. 理念满意
B. 产品满意
C. 行为满意 D.视听满意
4.利用市场领导者宣传给公众头脑留下的一些空隙,迅速加以补充,从而占有一个重要位置的经营战略是( )。
A.市场领导者战略 B.市场挑战者战略C市场跟进者战略 D.市场独占者战略5.我国第一家专业公共关系公司成立于()
A.1984年 B.1985年 C.1986年 D.1987年
6.我们通常所说的攀比心理是指( )。
A. 从俗心理 B.求美心理 C. 偏好心理 D. 同步心理
7.反映组织社会影响大小的客观指标是( )。
A.美誉度 B. 且信誉度 C. 知名度 D.成熟度
8.在名牌战略中,利用企业某些已经产生重大效果的拳头产品来推广企业形象是( )。
A.名品战略 B.名家战略 C. 名人战略 D.名门战略
9.公共关系人员与公众面对面地沟通,直接了解情况、掌握信息,属于公共关系调查中的()
A.民意调查法 B.间接调查法 C.公众座谈法 D.直接调查法10.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距离也是一种传达态度的信息,亲密距离是指( )
A.约为3.65— 9米 B.约为0.45— 1.22米 C.约为1.22—— 3.65米 D. 0.45米以内11.()是壮会公众对一个组织机构的全部看法和评价,它通过公众的态度得以表现。
A.组织形象 B.组织信誉 C.公众态度 D.企业美誉12.在按照公众的态度对公众进行分类时,组织最希望()的态度得到根本性的转变。
A.顺意公众 B.逆意公众 C.边缘公众 D.独立公众13.()是指组织在经济工作中自觉地接受公众的监督,以公众舆论的好与坏作为评判企业各项工作好与坏的标准。
A.公众导向规律 B.管理职能规律 C.行为约束规律 D.舆论监督规律14.()是指组织在自身运作中对其发生的具有重大破坏性影响,造成组织形象受到损伤的意外事件进行全面处理,并使其转危为安的一整套工作过程。
A.危机公关 B.公关活动C.问题管理 D.舆论调查15.首次提出心理感应抗拒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马斯洛 B.阿什 C.霍夫兰 D.布林
16.人有不同的气质,一般认为,最适合担任公关工作的是( )类型的人。
A. 多血质B.黏液质 C.胆汁质D.抑郁质
17.利用市场领导者宣传给公众头脑留下的一些空隙,迅速加以补充,从而占有一个重要位置的经营战略是( )
A.市场领导者战略 B.市场挑战者战略 C. 市场跟进者战略 D.市场独占者战略18.()的用人原则,是面向社会,根据人的能力广选人才的一种用人原则。
A.用人施任,任人唯贤 B.广选博择、正视能力
C.取人之长、忍人之短 D.发现人才、培养人才
19.公共关系决策性职能的首项主要内容是:()。
A.发现问题、加强管理 B.咨询建议、决策参谋
C.防患未然、危机处理 D.创造效益、寻求发展
20.举行新闻发布会需要做好会前准备工作,而做好这项工作的首要条件是()。
A.选择会议地点B.确定参会人选
C.确定会议主题与时间 D.确定会议主持人和发言人
21.( )是新闻事件的最突出的特点,只有构思新颖、独特的媒介事件,才能引起记者的注意。
A. 新奇性 B.公众的兴趣 C. 名人效应 D.社会影响
22.公共关系案例编写的原则有:()。
A.客观性、全面性和动态性B.阅读案例、确定重点和深入分析
C.专题型、综合型和信息型D.真实性、现实性、实践性、典型性、可读性和系统性23.巴纳姆的公共关系手段是()。
A.编制神话 B.双向平稳 C.实事求是 D.投公众所灯24.组织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基础是( )。
A. 公共关系意识 B.公共关系观念 C. 公共关系状态 D.公共关系策划
25.1906年,艾维·李发表了著名文件是( )。
A.《有效的公共关系》 B.《原则宣言》 C. 《公众舆论的形成》 D.《公共关系学》26.在公关中,应当作组织的财富并悉心维护和“保养”的公众是()
A.随意公众 B.逆意公众 C.边缘公众 D.顺意公众
27.建设型公关主要适用于组织发展的( )。
A. 严重失调时期
B. 顺利发展时期
C. 稳定时期 D.初创时期
28.公众从对象的某些特征推及对象的整体,从而产生“以偏概全”的心理现象是( )。
A. 晕轮效应 B.刻板效应 C. 选择效应 D.首因效应
29.对广告有印象的人数与接触广告媒体的人数的比例是( )。
A. 记忆度 B.收视率 C. 注意度 D.对比度
30.在需要层次论中,归属和爱的需要为中间层次,是指()
. A.社交需要 B.安全需要 C.生理需要 D.自尊需要
二、名词解释
1.商谈:
2.公共关系状态:
3.暗示推销:
4.观念广告:
5.公共关系广告:
三、案例分析(25分)
案例一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有一个独家经营的小百货商店,产品单一,赢利并不多。
后来和它相邻处又开了一家经营项目类似的百货商店,两家从此展开了竞争。
老店新进的货,新店立即赶上,新店采用的服务,老店也不落后。
渐渐地,两家因竞争而矛盾重重,有时甚至大打出手。
可他们却没有注意到:他们各自的利润却比从前独一家时还多。
后来,一个内行人一语道破玄机,两家才意识到自己的发展离不开对方的竞争,于是双方握手言欢。
请问:
1、此例主要说明了公共关系的哪些问题?
2、你从这个事例中得到什么启示?
3、如果你是一个企业的经营者你将如何协调与同行业的关系?案例二: 音乐起, 摩擦生
音乐起, 北京某大学校园旁, 有一家服装厂, 这家服装厂的生产车间与这所大学教学人员的住宅区隔墙相望.有一段时间,这家工厂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为消除工人在重复劳动中产生的疲劳感和单调感,每到上午9~10 点之间,就在车间内播放各种流行音乐.可是在这段时间内,正是大学的教学科研人员从事科学研究的"黄金时间" ,他们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使自己的大脑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然而, 从仅隔一墙的服装厂传来的"震耳欲聋" 的流行音乐, 却破坏了他们的工作环境, 使他们无论如何也无法进入正常的思维状态. 这引起了大学里的教学和科研人员的不满和愤怒,他们多次找厂方交涉,但始终没有得到结果.无奈,不得不采取行动,投书报纸,呼吁社会舆论的支持及政府的干预.
问:
1.假如你是服装厂的公关部主任,请你进行公关策划,解决大学教学科研人员与服装生产厂的矛盾.
2.结合实际谈谈发展社区公共关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