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仲裁范围仲裁与仲裁法概述编讲:戴鹏1、可以仲裁的纠纷:财产纠纷(平等主体之间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 2、不能仲裁的纠纷:(一)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二)依法应当由行政机 关处理的行政争议。
注意:劳动争议和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业承包合同纠纷可以仲裁,但是不是《仲裁法》意义上的仲 裁,由法律另行规定。
二、仲裁的原则与基本制度(一)基本原则:自愿原则;根据事实,符合法律规定、公平合理原则;独立仲裁原则(二)基本制度:1、协议仲裁制度:仲裁必须依据双方当事人之间所订立的有效的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 就没有仲裁2、或裁或审制度:有效的仲裁协议排斥除法院对案件的司法管辖权。
只有在没有仲裁协议 或者仲裁协议无效的情况下,法院才可以行使司法管辖权予以审理。
3、一裁终局制度: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即为终局裁决。
(且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 力)仲裁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仲裁委员会或者 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三、仲裁委员会 仲裁委员会的设立:设立地区(省级人民政府所在市,其他有需要的设区的市)设立程序、登记机关、设立条件,仲裁委员会的组成 担任仲裁员的条件: 公道正派与业务上的要求:(一)从事仲裁工作满 8 年的;(二)从事律师工作满 8 年的;(三) 曾任审判员满 8 年的;(四)从事法律研究、教学工作并具有高级职称的;(五)具有法律知 识、从事经济贸易等专业工作并具有高级职称或者具有同等专业水平的。
三、仲裁协议(一)形式:书面形式,(仲裁条款、仲裁协议书、其他书面形式文) (二)内容:1、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2、仲裁事项:争议事项具有可仲裁性 3、选定的仲裁委员会(明确具体) a、仲裁协议约定的仲裁机构名称不准确,但能够确定具体的仲裁机构的,应当认定选定了 仲裁机构。
b、仲裁协议仅约定纠纷适用的仲裁规则的,视为未约定仲裁机构,但当事人达成补充协议 或者按照约定的仲裁规则能够确定仲裁机构的除外。
c、仲裁协议约定两个以上仲裁机构的,当事人可以协议选择其中的一个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当事人不能就仲裁机构选择达成一致的,仲裁协议无效。
d、仲裁协议约定由某地的仲裁机构仲裁且该地仅有一个仲裁机构的,该仲裁机构视为约定 的仲裁机构。
该地有两个以上仲裁机构的,当事人可以协议选择其中的一个仲裁机构申请仲 裁;当事人不能就仲裁机构选择达成一致的,仲裁协议无效。
e、当事人约定争议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协议无效。
但 一方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另一方未在仲裁法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期间内提出异议的除外。
(三)效力 A、效力体现 1、对当事人——约束当事人纠纷解决方式选择权,纠纷发生后当事人只能通过向仲裁协议 所确定的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不能就该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对法院——排除其司法管辖权。
注意:该制度与人民法院的应诉管辖权的联系 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未声明有仲裁 协议,人民法院受理后,另一方在首次开庭前提交仲裁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起诉,但仲裁协议无效 的除外;另一方在首次开庭前未对人民法院受理该案提出异议的,视为放弃仲裁协议,人民法院应当继续 审理。
(仲裁法26条)3、对仲裁委员会——授予其管辖权并限定其仲裁范围 B、效力的确认 1、确认机关:a、人民法院裁定: 仲裁协议约定的仲裁机构所在地;约定仲裁机构不明确为仲裁协议签订地或者被申请人住所地。
(中级人民法院)涉外仲裁协议的效力的确认:仲裁协议约定的仲裁机构所在地、仲裁协议签订地、申 请人住所地、被申请人住所地(中级人民法院)。
如涉及海事海商纠纷,由上述地点的海事法院管辖;如上述地点无海事法院,由就近 的海事法院管辖。
b、仲裁委员会决定。
注意:法院的确认权优先仲裁法20条 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或者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 定。
一方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另一方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的,由人民法院裁定。
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应当在仲裁庭首次开庭前提出。
最高法批复: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一方当事人申请仲裁机构确认仲裁协议效力,另一方当事 人请求人民法院确认仲裁协议无效,如果仲裁机构先于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并已作出决定,人民法院不予受 理;如果仲裁机构接受申请后尚未作出决定,人民法院应予受理,同时通知仲裁机构终止仲裁。
2、申请确认时间:仲裁庭首次开庭前①仲裁法解释 依照仲裁法第二十条第二款的规定,当事人在仲裁庭首次开庭前没有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提出 异议,而后向人民法院申请确认仲裁协议无效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仲裁机构对仲裁协议的效力作出决定后,当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请确认仲裁协议效力或者申请撤销仲裁机 构的决定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C、仲裁条款的独立性:仲裁协议独立存在,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或者无效,不影响仲 裁协议的效力。
D、仲裁条款效力的扩张: 1、当事人订立仲裁协议后合并、分立的,仲裁协议对其权利义务的继受人有效,另有约定 的除外。
2、 当事人订立仲裁协议后死亡的,仲裁协议对承继其仲裁事项中的权利义务的继承人有效, 另有约定的除外。
3、债权债务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的,仲裁协议对受让人有效,但当事人另有约定、在受让债① 真题链接(07.卷三.48)A 市水天公司与 B 市龙江公司签订一份运输合同,并约定如发生争议提交 A 市的 C 仲裁委员会 仲裁。
后因水天公司未按约支付运费,龙江公司向 C 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在第一次开庭时,水天公司未 出庭参加仲裁审理,而是在开庭审理后的第二天向 A 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确认仲裁协议无效。
C 仲裁委员会应当如何处理本案?A、应当裁定中止仲裁程序B、应当裁定终结仲裁程序C、应当裁定驳回仲裁申请D、应当继续审理答案:D权债务时受让人明确反对或者不知有单独仲裁协议的除外。
② (四)仲裁协议的无效与失效 无效:1、以口头方式订立的仲裁协议无效;2、约定的仲裁事项超出法律规定的仲裁范围,仲裁协议无效; 3、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仲裁协议无效; 4、一方采取胁迫手段,迫使对方订立仲裁协议的,该协议无效; 5、仲裁协议对仲裁事项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或者仲裁协议对仲裁委员会没有约 定或者约定不明确,当事人对此又达不成协议的,仲裁协议无效 失效:1、该纠纷已经裁决(包括裁决被撤销、不予执行) 2、当事人协议放弃已经签订的仲裁协议,使该仲裁协议失效。
(明示放弃、明示或者 默示变更纠纷解决方式)3、期限届满后果:对当事人、法院、仲裁委员会③② 真题链接(07、卷三、89)A 市甲公司与 B 市乙公司在 B 市签订了一份钢材购销合同,约定合同履行地在 A 市.同时双方 还商定因履行该合同所发生的纠纷,提交 C 仲裁委员会仲裁.后因乙公司无法履行该合同,经甲公司同意 , 乙公司的债权债务转让给 D 市的丙公司,但丙公司明确声明不接受仲裁条款。
关于本案仲裁条款的效力, 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A、因丙公司已明确声明不接受合同中的仲裁条款,所以仲裁条款对其无效B、因丙公司受让合同中的债权债务,所以仲裁条款对其有效C、丙公司声明只有取得甲公司同意,该仲裁条款对丙公司才无效D、丙公司只有取得乙公司同意,该仲裁条款对丙公司才无效声明答案:BCD(10.卷三.84)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钢材购销合同,约定因该合同发生纠纷双方可向 A 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也可向合同履行地 B 法院起诉。
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双方达成的仲裁协议无效B、双方达成的管辖协议有效C.如甲公司向 A 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乙公司在仲裁庭首次开庭前未提出异议,A 仲裁委员会可对该案进行仲裁D.如甲公司向 B 法院起诉,乙公司在法院首次开庭时对法院管辖提出异议,法院应当驳回甲公司的起诉答案:ABC③ 真题链接(10,卷三。
43)甲、乙因遗产继承发生纠纷,双方书面约定由某仲裁委员会仲裁。
后甲反悔,向遗产所在地法院起诉。
法院受理后,乙向法院声明双方签订了仲裁协议。
关于法院的做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裁定驳回起诉B、裁定驳回诉讼请求C、裁定将案件移送某仲裁委员会审理D、法院裁定仲裁协议无效,对案件继续审理答案:D(03、卷三、64)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在下列哪些情形下仲裁协议无效?A 约定的仲裁事项属于平等主体之间有关人身关系的纠纷B.约定的仲裁事项是不动产纠纷,在民事诉讼法上属于法院专属管辖的案件C.载有仲裁条款的合同因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而无效D.仲裁条款约定“因本合同履行发生的一切争议,由地处北京市的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答案:AD五、仲裁程序 (一)仲裁中的保全 A、财产保全:1、当事人向仲裁委员会递交财产保全书面申请2、仲裁委员会应当将当事人的申请按照民诉法规定提交人民法院(被申请人 住所地或者财产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涉外仲裁中则提交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者财产所在地 中级人民法院)3、人民法院依照民诉法规定进行审查,并且裁定是否保全(对该裁定可依 照民诉法规定复议一次,复议不停止裁定执行)。
B、证据保全:1、当事人向仲裁委员会递交财产保全书面申请2、仲裁委员会应当将当事人的申请按照民诉法规定提交人民法院(证据所在 地基层人民法院,涉外仲裁中则提交证据所在地中级人民法院)3、人民法院依照民诉法规定进行审查,并且裁定是否保全。
总结:1、当事人应当向仲裁委申请,但仲裁委无权裁定,无权采取保全措施2、与民事诉讼不同:仲裁中只能依当事人申请保全证据和财产,民诉中法院可以依 职权保全。
(二)仲裁庭的组成 1、仲裁庭组成形式:当事人约定由一名仲裁员组成或者三名仲裁员组成;当事人没在指定 期限内约定的,由仲裁委主任指定。
2、仲裁员确定: A、三名仲裁员组成:当事人各自选定或者各自委托主任指定一名仲裁员,第三名仲裁员(即 首席仲裁员)由当事人共同选定或者共同委托主任指定。
当事人规定期间没有选定的,由主 任指定。
B、一名仲裁员:当事人共同选定或者共同委托主任指定 (三)仲裁员的回避与更换1、回避对象:仲裁员2、回避理由:a、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代理人的近亲属;b、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c、与本案当事人、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仲裁的; d、.私自会见当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当事人、代理人的请客送礼的。
3、回避方式:自行回避、申请回避4、回避决定:仲裁员——主任;主任——仲裁委员会 5、回避的后果:a、重新选定或者指定仲裁员(按照仲裁法程序)b、已经进行的程序是否重新进行:当事人可申请,由仲裁庭决定;仲裁庭 也可以自行决定。
④(对比:民诉中回避不会导致已经进行的程序重新进行) 6、仲裁员的更换(四)仲裁审理方式1、开庭审理为原则,书面审理为补充(要求当事人协议不开庭)2、不公开审理为原则,公开审理为补充(当事人协议公开的,可以公开,但是涉及国家秘 密的除外)(五)特殊问题1、撤回申请或者视为撤回申请A、撤回申请,撤回后反悔的可以依据仲裁协议重新仲裁(原仲裁协议依然有效)B、视为当事人撤回申请处理:a、申请人经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不到庭b、未经仲裁庭许可中途退庭的2、缺席裁决:被申请人经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许可中途退庭的注意对比:仲裁中无拘传制度,且由于仲裁纠纷均为财产纠纷,故无“必须到庭的被申请人”这一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