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羊水栓塞PPT课件

羊水栓塞PPT课件

17
细胞介质 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产物
18
羊水进入血循环后,明确地触发介质产生的机理 介质在AFE中扮演的确切角色 抑制前列腺素、白三烯合成的药物对AFE的预防和治
疗作用
19
AFE的发生机理仍有 待进一步探讨
20
1946年基本明确了羊水栓塞的病理变化 尸检中在肺小动脉和肺毛细血管中可以发现胎儿
17
Haemorrhage
14
Early pregnancy deaths
14
Anaesthesia
6
Other direct
4
OBSTETRICS, GYNAECOLOGY AND REPRODUCTIVE MEDICINE2008
3
4
5
6
上海医科大学妇产科医院近10年来AFE的发生率为 1∶29862
1
1926 由Meyer首次报道. 1941 Steiner and Luschbaugh报道一例死亡后
经病理证实
2
Thromboembolism
41
Pre-eclampsia and eclampsia 18
Genital tract sepsis
18
Amniotic fluid embolism
34
抗过敏 解除肺动脉高压,预防心力衰竭 纠正凝血功能障碍 处理产科问题,及早除去病因
35
nitric oxide at 40 ppm produced a dramatic improvement in the patient cardiorespiratory status
组织因子活性(µ/mg) 10 20 50 50
2000
24
羊水中所含的促凝物质类似于组织凝血活酶(Ⅲ因 子),可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
25
羊水中还含有第Ⅹ因子激活物质、肺表面活性物质及 胎粪中的胰蛋白酶样物质,通过血液的外凝系统,使 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
26
羊水本身又抑制子宫收缩,使子宫张力下降,致使子 宫血不凝而出血不止。
降低
血小板 ,Fg , FDP,3P试验阳性 凝血酶时间延长
28
血小板<100×109/L或进行性下降 纤维蛋白原<1.5g/L 凝血酶原时间>15秒或超过对照组3秒以上 鱼精蛋白副凝(三P)试验阳性 试管法凝血时间>30分钟(正常8~12分钟) 血涂片可见破碎的红细胞 以上检查中有3项阳性方能诊断DIC 两项异常应再做一项纤溶试验,有异常方可确诊
10
羊水中的有形成分→机械性阻塞和刺激→ 血管痉挛→肺动脉广泛栓塞,肺动脉高压 → 休克 → 心肺功能衰竭
↓ 大量凝血因子消耗→凝血功能障碍→大量出血
11
死亡
12
James报道一例 临床表现为DIC和持续的低血压 通过经食道超声诊断,尸检证实为胎儿细胞组
成的栓子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stetric Anesthesia (2004) 13, 279–283
上海新华医院资料其发生率为 1∶24514。
7
Clark等在1995年报道美国AFE的发病率大约在1∶8 000~80 000,死亡率高达80%以上
8
一般认为1∶5000~1∶80000,死亡率高达50%~ 86%,其中有25~50%在1小时内死亡
9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常见的并发症,大约占羊水 栓塞的50%。
N. J. McDonnel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stetric Anesthesia (2007) 16, 269–273
36
肝素应用,现代观点已改变,倾向于小剂量,而且根 据引起DIC的基础疾病不同,不一定均用肝素
31
高龄产妇 生产次数多的产妇 胎盘早期剥离的病人 死胎的孕妇 胎儿窘迫 使用催生素催生而造成产痛非常强烈的产妇
32
前驱症状有短暂的烦躁不安、寒战、气急、紫绀 等
进一步可以出现呼吸困难、心率加快、血压下降, 甚至昏迷、抽搐,几分钟内死亡
33
急性DIC,暂时性高凝状态,血中纤维蛋白原下降, 激活纤溶系统后血液由高凝状态迅速转入纤溶状 态,发生严重的产后出血,表现为以宫腔出血为 主的全身出血且血液不凝。
13
含有异常成分的羊水 →母体对羊水产生特殊反应 → 肺血管痉挛→肺动脉高压→休克→心肺功能衰竭
14
Kitzmiller用分娩时的羊水注入猫体内,引起AFE的症 状,而用妊娠的羊水注入却不会出现任何反应
15
羊水栓塞=过敏样反应
16
花生四烯酸代谢物 白三烯
前列腺素(PGI2) 血栓素(TXA2)
27
典型DIC的3个时期
高凝期固 性 实验 室检 查
激活, 凝血酶 微血栓形成
升高
凝血时间 血小板粘附性
凝血系统激活的同时纤 溶系统也被激活;凝血 因子和血小板消耗;
降低
血小板,Fg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凝血时间延长
纤溶系统继发性激活, 纤溶酶大量生 成;FDP产生;
29
无条件测纤维蛋白原可用简易的血凝结时间观察 试验,以>16分钟为阳性
30
取静脉血5ml置试管中观察,如6~10分钟凝结,提示 纤维蛋白原值正常;11~15分钟凝结,纤维蛋白原值 >1.5g/L;16~30分钟凝结,纤维蛋白原值为1.0~ 1.5g/L;如>30分钟,纤维蛋白原值<1.0g/L。
鳞状上皮、无定形碎片、胎脂、粘液或毳毛等所 组成的羊水栓子 DIC
21
凝血过程三个阶段:
内凝途径
外凝途径
凝血活酶形成 ( Ⅹa Ⅴ PL Ca2+ )
凝血酶生成
纤维蛋白生成
反馈性加速凝血酶原 向凝血酶的转化
诱导血小板的不可逆聚集 激活Ⅻ、ⅩIII 激活纤溶酶原,增强
纤溶系统活性
22
内凝系统
SK
PK


ⅩⅡ
ⅩⅡa
凝血旁路

HMWK
(选择通路)

ⅩⅠ
ⅩⅠa
催化作用 变化的方向
血纤维形成
Ca2+ Ⅸa
外凝系统 磷
ⅠⅩ
PF3 Ⅷ
ⅦⅢ


Ca2+
Ⅹa
Ca2+ (传统通路) 表 面


PF3 Ⅴ

Ca2+

Ⅱa
ⅩⅢ Ca2Ⅹ+ Ⅲa Ⅰa

Ⅰa
Ⅰa Ⅰa
血液凝固机制
Ⅰa
23
组织 肝脏 肌肉 脑 肺脏 胎盘蜕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