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检测(含答案)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检测(含答案)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
(检测用时: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16分)
1.蚯蚓喜欢生活在 和 的环境里。

2.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 。

3.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牛顿”作力的单位,简称“ ”,用大写字母 “ ”表示。

4.种子发芽必须具备的条件是有一定的 、适宜的 和空气。

.地球内部可以分成地壳、地幔和 三部分。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前的字母选填在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16分)
1.生态瓶里的生物数量和种类( )。

A .越多越好
B .越少越好
C .平衡才好
2.从地形图上可知道,中国的西部多( )。

A .高山
B .平原
C .盆地
3.由于受水、大风、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做( )。

A .侵蚀
B .风化
C .沉积
4.下面不能会聚太阳光的是( )。

A .凹透镜
B .凸透镜
C .平面镜 5.我们滑滑梯的运动方式是( )。

A .滑动
B .滚动
C .推动
6.物质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 )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

A .会
B .不会
C .不一定会
7.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就( )。

A .大
B .小
8.一天之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长短变化是( )。

A .总是由长变短
B .总是由短变长
C .由长变短,再由短变长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每小题2分,共18分)
1.像电灯这样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 )
2.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来越低,压力越来越小。

( )
3.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

( )
4.弹力是物体形状改变时产生的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

( )
5.实验证明:光不一定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

( )
6.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

( )
7.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 )
8.物体重,运动时的摩擦力小;物体轻,运动时的摩擦力大。

( )
9.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不会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

( )
四、科学认识(16分)
(一)用手电筒从上面和侧面照射一个
长方体,分别画出它们在墙上或
桌面上的影子。

(每画对一处2
分,共4分)
(二)下面是探究岩石变化的过程。

请根据下图,在括号内和横线上填合适的内容。

(每空2分,共6分) 得分 阅卷人
得分 阅卷人
推测一下这些碎石再继续变化,最终会变成什么呢?。

(三)请根据下面的动植物,完成填空。

(每小题2分,共6分)
蛇 菜花 青蛙 虫
1.根据以上四种生物的名称,写出一条食物链。

( )→( )→( )→( )
2.属于生产者的是 。

3.直接以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是 。

五、实验探究(18分)
(一)以下是设计种子发芽是否与水有关系的实验,根据要求填空。

(8分)
1.研究的问题: 。

(2分)
2.实验仪器: 、盘子、吸水纸、 、镊子。

(每空1分,共2分)
3.实验步骤:
(1)分别在盘子里放入几层吸水纸,将其中一个盘子的吸水纸浸湿,另一个盘子
保持干燥。

(2)用镊子在两个盘子的吸水纸上分别放上30粒萝卜种子。

得分 阅卷人
岩石 岩石碎裂 小石子和沙
( ) ( )
(3)把两个盘子放到相同环境下,观察种子的发芽情况。

4.观察到的现象:观察到有水的盘子里的种子,无水的盘子里的种子。

(每空1分,共2分)
5.实验结论:。

(2分)(二)观察土壤,寻找土壤的成分。

把观察到的现象和实验结论记录在下面的横线上。

(每空2分,共10分)
1.实验方法:在校园或田野里,找一些土壤,用塑料袋装好,带回教室进行观察。

2.写出实验现象和结论:
(1)把土倒在一张纸上,用肉眼观察土壤里有水、沙、小石子、草根、黏土等。

(2)把土壤晾干、捻碎,用牙签把土壤颗粒分开,借助放大镜仔细观察土壤可看到土壤的颗粒大小不一样。

土壤中有沙、小石子、黏土等。

(3)把土壤放到水中时会,水面上飘着的有一些是腐殖质。

搅拌水中的土壤,然后静置一段时间,我们又看到土壤的沉积物分成了两层,最上面的一层是,下层的是。

(4)土壤的主要成分有:、小石子、黏土、腐殖质、和空气等。

(2分)
六、回答题(16分)
1.炎热的夏天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比较适宜?为什么?(5分)
2.各举一例说明,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哪些设计是为了增大摩擦力?哪些设计是
为了减少摩擦力?(4分)
3.繁茂的草原上生活着老鹰、兔子和兔子喜欢吃的草,忽然一群猎人的到来,使老鹰几乎灭绝,一些年过去了,这片草原变成了荒漠戈壁,你能理解这是为什么吗?通过这个事例,人们为了维护生态平衡应该做些什么?(7分)
五年级科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16分)
1.黑暗、潮湿; 2.反射; 3.牛、N ; 4.水分、温度; 5.地核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每小题2分,共16分)
1.C 2.A 3.B 4.C 5.A 6.A 7.B 8.C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每小题2分,共18分)
1.√ 2.× 3.√ 4.√ 5.× 6.√ 7.√ 8.× 9.×
四、科学认识(16分)
(一)用手电筒从上面和侧面照射一个长方体,分别画出它们在墙上或桌面上的影子。

(每画对一处2分,共4分)
(二)下面是探究岩石变化的过程。

请根据下图,在括号内和横线上填合适的内容。

(每空2分,共6分)
这些碎石再继续变化,最终会变成:土壤(泥土) 。

(三)请根据下面的动植物,完成填空。

(每小题2分,共6分)
1.根据以上四种生物的名称,写出一条食物链。

( 菜花 )→( 虫 )→( 青蛙 )→( 蛇 )
2.属于生产者的是 菜花 。

岩石 岩石碎裂 小石子和沙
( 继续风化 ) ( 风化 )
3.直接以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是虫。

五、实验探究(18分)
(一)以下是设计种子发芽是否与水有关系的实验,根据要求填空。

(8分)
1.研究的问题:种子发芽是否需要水。

(2分)
2.实验仪器:种子、盘子、吸水纸、水、镊子。

(每空1分,共2分)
3.观察到的现象:观察到有水的盘子里的种子发芽,无水的盘子里的种子没有发芽。

(每空1分,共2分)
4.实验结论:种子发芽需要水。

(2分)
(二)观察土壤,寻找土壤的成分。

把观察到的现象和实验结论记录在下面的横线上。

(每空2分,共10分)
1.实验方法:在校园或田野里,找一些土壤,用塑料袋装好,带回教室进行观察。

2.写出实验现象和结论:
(1)把土倒在一张纸上,用肉眼观察土壤里有水、沙、小石子、草根、黏土等。

(2)把土壤晾干、捻碎,用牙签把土壤颗粒分开,借助放大镜仔细观察土壤可看到土壤的颗粒大小不一样。

土壤中有沙、小石子、黏土等。

(3)把土壤放到水中时会冒泡,水面上飘着的有一些是腐殖质。

搅拌水中的土壤,然后静置一段时间,我们又看到土壤的沉积物分成了两层,最上面的一层是黏土,下层的是沙。

(4)土壤的主要成分有: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

六、简答题(16分)
1.炎热的夏天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比较适宜?为什么?(5分)
答:穿白色(浅色)的衣服比较适宜,(2分)因为白色(浅色)衣服反射阳光的本领大。

或者白色(浅色)衣服比深色衣服吸热慢得多。

(3分)
2.各举一例说明,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哪些设计是为了增大摩擦力?哪些设计是为了减少摩擦力?(4分)
答:人们穿带有花纹底的鞋是为了增大摩擦力;(2分)人们给单车上的轮轴和链条加油是为了减少摩擦力。

(2分)
3.繁茂的草原上生活着老鹰、兔子和兔子喜欢吃的草,忽然一群猎人的到来,使老鹰几乎灭绝,一些年过去了,这片草原变成了荒漠戈壁,你能理解这是为什么吗?通过这个事例,人类为了维护生态平衡应该做些什么?(7分)
答:因为鹰少了,兔子大量繁殖,草就会很快被吃光,由于没有植被,就会形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小气候恶化,降水减少,植物更难生长,慢慢就形成荒漠戈壁了。

(4分)人类为了维护生态平衡应该做到如下:(1)植树造林,防止土地沙化;(2)控制人口增长,不浪费资源;(3)治理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等。

(3分)
注:第六大题的3个小题,学生答出的与此答案相符的说法即可得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