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料推荐------------------------------------------------------ 人教版语文课外古诗词背诵(赏析版)人教版语文课外古诗词背诵(赏析版)整理:童蕾莎八年级上册 1《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晞,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春天的太阳散步恩惠,万物欣欣向荣)长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华,通花。
焜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
衰:为了押韵,这里可以按古音读作cuī。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徒,白白地)《长歌行》是南朝宋代文人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中的一首五言古诗,是劝诫世人惜时奋进的名篇。
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
本诗借物言理,以园中青青的葵菜作比喻。
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因为1/ 17它们都怕秋天很快地到来,就要枯黄衰败了。
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一个人少年时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努力学习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之时后悔也来不及了。
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努力向上,牢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警训,催人奋进。
开篇唱人生而从园中葵起调,这在写法上被称作托物起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用生动巧妙的比喻,来揭示时光就像流水一样不会倒转,人老了就不会再年轻这一客观规律,从而突出人应珍惜宝贵时光这一中心意思。
比喻贴切,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使诗句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劝诫人们珍惜时光,及早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徒然叹息。
全诗看起来平淡,都是些当时年间的口头用语,但仔细体味,就会觉得意味深长,乃是在平浅的语句中寄寓着不平凡的内容,词浅意深,淡而多味。
2《野望》王绩东皋(gāo)薄(b)暮望,徙倚(xǐ yǐ) 欲何依。
(东皋,诗人隐居的地方。
薄暮徙倚,来回地走。
---------------------------------------------------------------最新资料推荐------------------------------------------------------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落晖,落日)牧人驱犊(d) 返,猎马带禽归。
(犊,小牛,这里指牛群。
禽,鸟兽,这里指猎物。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采薇:相传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
古时采薇代指隐居生活。
薇是一种植物。
)选自《东皋子集》。
王绩(约 589-644) ,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 人。
唐代诗人。
野望,古诗名,《野望》诗以王绩与杜甫所作流传最广。
王绩《野望》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着几分彷徨,孤独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也是现存唐诗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诗。
本诗描绘了萧瑟恬静的秋天黄昏景色,表现了诗人当时孤独、抑郁的心情。
第一句写傍晚在东皋伫望,第二句写望后产生的寂寞惘然心情。
3/ 17三四句写晚景,用树树、山山、皆、唯极写秋色、落晖的浓重。
五六句通过人事活动,进一步写晚景。
最后两句说面对牧者猎者虽相见而不相识。
自己甘愿过采薇而食的隐居生活。
这首诗写景抒情朴素自然,摆脱了初唐轻靡华艳的诗风,在当时的诗坛上别具一格。
3《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木落,树木的叶子落下来。
燕南度,大雁南飞。
)我家襄(xiāng) 水曲,遥隔楚云端。
(襄水,指汉水,流经孟浩然的家乡襄阳。
曲,曲折转弯处。
楚云端:长江中游一带云的尽头。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天际:天边。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迷津:迷失道路。
津,渡口,在某些句子中津的解释是道路的意思。
---------------------------------------------------------------最新资料推荐------------------------------------------------------ 平海夕漫漫:形容长江水势很大) 选自《孟浩然集》。
《早寒江上有怀》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所作的一首怀乡思归的抒情诗。
此诗以兴开首,借鸿雁南飞,引起客居思归之情。
中间写望见孤帆远去,想到自己无法偕同的怅惘,最后写欲归不得的郁积。
诗人在异乡遥望故乡,深深地眷念襄阳、襄水,但故乡可望而不可及,只能垂下思乡之泪、遥看天际孤帆。
这一种飘零之感只有羁旅中人才能深切地体会到。
此诗真切描写江上早寒的凄清景色,描写诗人船上思念家乡的愁苦心态,表现了诗人怀乡思归的无限怅惘之情和人生失意的郁闷。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张丞相:指张九龄(673-740),唐玄宗时宰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涵虚: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
涵:包容。
虚:虚空,空间。
5/ 17混太清:与天混成一体。
清:指天空。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云梦泽:古时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带低洼地区。
洞庭湖是它南部的一角。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济,渡。
端居,安居。
圣明,指太平盛世。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这是一首投赠之作,诗人希望时任中书令的张九龄予以援引,但是,诗人却没有直说,而是通过面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欲渡无舟的感叹,以及临渊而羡鱼的情怀,曲折地表达出来。
诗的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后四句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
首先点明时令,时值八月,湖水泛溢,可见当年秋汛汹涌,一个平字,可见湖水涨漫,已溢出堤岸,造成湖水与湖岸相平的景象。
洞庭本来就号称八百里,加上这样的浩大水势,其水岸相接、---------------------------------------------------------------最新资料推荐------------------------------------------------------ 广阔无垠的情状更增浩瀚气势。
此时,诗人面对洞庭,极目远望,则不仅水岸相平,而且呈现出水天相接的景象,仰观俯瞰,天空映照湖中,似乎是湖水包孕了天宇,涵虚,足见其大,混太清,足见其阔。
如此壮阔的湖面,自然风云激荡,波涛汹涌,古老的云梦泽似乎在惊涛中沸滚蒸腾,雄伟的岳阳城似乎被巨浪冲撞得摇荡不已,一个蒸字,一个撼字,力重千钧,自然的湖泊一下子具有了自觉的意识,静态的地理由此取得了飞扬的动势,足见其非凡的艺术表现力和撼人心魄的艺术效果。
诗歌后面四句,转入抒情。
欲济无舟楫,触景兴怀,就近设喻。
诗人面对浩浩湖水,想到自己满怀壮志,却无人知赏,不禁悲从中来,就正如想渡过湖去却没有船只一样。
端居耻圣明,意谓在这个伟大光明的太平盛世,自己本该一展宏图,大有可为;现在却是闲居无聊,浪费光阴。
这两句是正式向张丞相表白心志,说明自己心向神往出仕求官,却找不到门路。
最后两句,说自己坐在湖边观看那些垂竿钓鱼的人,却白白地产生羡慕之情。
古代俗语说,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
诗人借了这句谚语来暗喻自己有出来作一番事业的愿望,只怕7/ 17没有人引荐,所以这里说徒有,向张丞相发出呼吁。
钓鱼者暗指当政掌权的人物,其实是专指张丞相而言。
5《黄鹤楼》崔颢(ho)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昔人:指传说中骑鹤的仙人。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汉阳:地名,现在湖北武汉的汉阳区,与黄鹤楼隔江相望。
鹦鹉洲,长江中的小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选自《全唐诗》卷一三零。
崔颢(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
唐代诗人。
这首诗是吊古怀乡的佳作。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黄鹤楼久远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一幕幕在眼前回放,但终归物在人非、鹤去楼空。
本句具有一种普遍包举的意味,抒发了诗人岁月难再、世事茫然的空幻感,也为下文写乡关难归的无限愁思铺垫,因而成为深值关注和反复品味的名句。
诗作以一愁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最新资料推荐------------------------------------------------------ 情,同时又和开篇的暗喻相照应,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做到了言外传情,情内展画,画外余音。
6《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郭: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孤蓬,又名飞蓬,枯后根断,常随风飞旋。
这里比喻即将孤身远行的朋友。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比喻游子的心情像浮云一样飘忽不定,以落日对大地的依恋比喻与友人难分难舍。
)挥手自兹(zī)去,萧萧班马鸣。
(兹,此。
萧萧,马的嘶叫声。
班马,离群的马,这里指载人远离的马。
)选自《李太白全集》。
这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诗,诗人与友人策马辞行,情意绵绵,动人肺腑。
李白的送友诗,除绝句《赠汪伦》之外,以这首五言律诗最为有名。
诗中青翠的山岭,清澈的流水,火红的落日,洁白的浮云,相互映衬,色彩璀璨。
9/ 17班马长鸣,形象新鲜活泼。
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情景交融,声色具备。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二句,以工整的对偶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尤耐人咀味。
全诗语言自然朴素,不事夸饰。
诗的节奏明快,感情真挚热诚而又豁达乐观,毫无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
这正是评家深为赞赏的李白送别诗的特色。
7《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zhāo)。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排云,推开白云。
排,推开,有冲破的意思。
碧霄,青天。
)选自《刘禹锡集》。
《秋词》二首是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的作品,这两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
前两句是议论,直接表达了秋日胜春朝的看法。
后两句晴空中排云而上的白鹤形象,把诗人的豪迈乐观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8《鲁山山行》梅尧臣(鲁山,在今河南鲁山县)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最新资料推荐------------------------------------------------------ (适,恰好。
野情,喜爱山野之情。
惬(qi) ,心满意足。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随处改:【山峰】随观看的角度变化而变化。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霜叶落下,熊爬上树;树林清静,鹿在溪边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