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人力资本投资
教育程度不同人的收入流
17
与大学教育决策有关的结论:
1、其它条件不变,上大学的总成本降低,对上大 学的需求将增加;反之,总成本上升,对大学教育的 需求下降。
2、其它条件不变,大学毕业生与无大学学历劳动 者的收入差别扩大,则要求上大学的人数增加。即收 入流的规模会对教育决策产生影响。
3.年龄是影响决策的因素之一。
闻 链
求要少一些。
接
B:那些预计自己从追加的人力资本投资中获得未来收益较少的人, MB”代表,也需要较少的人力资本投资。
9
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投资的个人收益率 (用内部收益率法计算)
10
11
第二节 教育投资分析
一、教育投资的成本与收益 1、成本
–货币成本 • 直接成本是学杂费、书本费等,是接受大学 教育直接发生的费用。 • 间接成本,也称为机会成本,是由于上学而 无法去工作而放弃的收入。
6
公式:
–Q=
t i 1
Bi (1 r) i
-
n Cn j1 (1 r ) j
≥0
–
t B i
i1 (1 r) i
为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现值
–
n C n
j1 (1 r ) j
为人力资本投资成本现值
7
–2、内部收益率法:
• 内部收益率是个人所能接受的最低利息率, 它大于或等于其他投资的报酬率。
18
2000年美国教育程度与收入情况调查
教育程度
终身收入(按工作40年计 算)
职业性学位
440万美元
博士毕业
340万美元
硕士毕业
250万美元
大学毕业
210万美元
大专毕业
160万美元
受过高等教育但未获学位 150万美元
高中毕业
120美元
高中以下
100万美元 19
北京市户主学历与收入情况调查
20
• 二、教育投资的分析
2
–特征:
• 1、是一种无形资本; • 2、具有时效性; • 3、具有收益递增性; • 4、具有累积性; • 5、具有无限的潜在创造性。
3
二、人力资本投资的涵义与内容 –涵义 凡是能够有利于形成于改善劳动力素质结构、提 高人力资本利用效率的费用与行为都属于该范畴 –人力资本投资的内容
• 各级正规教育; • 在职培训活动; • 健康水平的提高; • 对孩子的培养; • 寻找工作的活动; • 劳动力迁移。
–非货币成本 • 指由于上大学所承受的心理成本。
12
13
• 1999年教育部文件《关于深化改革,全 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规定,高等学 校收取的学费最高不得超过生均培养成 本的25%。在欧美发达国家,公立学校的 学费一般占培养成本的13%-15%,而日本 和韩国则高达50%以上。
14
• 学费急剧上涨。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目前, 上大学的费用包括学费、住宿费、书本费和生 活费,平均每年8,000-12,000元,2004年我国 城镇居民年平均纯收入和农民年平均纯收入分 别为9,422元和2,936元,以此计算,供养一个 大学生,需要一个城镇居民4.2年纯收入,需 要一个农民13.6年纯收入。西部地区一个大学 生每年平均支出7,000元,相当于贫困地区9个 农民一年的纯收入;一个本科生4年最少花费 2.8万元,相当于贫困县一个农民35年的纯收 入。
第四章 人力资本投资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与基本模型 教育投资分析 在职培训 中国的人力资本投资
1
第一节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与基本模型
• 一、人力资本的涵义与特征 –涵义:
人力资本是一种非物质资本,它是体现在 劳动者身上的、并能为其带来永久收入的能 力,在一定时期内,主要表现为劳动者所拥 有的知识、技能、劳动熟练程度和健康状况 。
22
教育信息的收益和成本
图中,员工选择的原则是:工资报酬的贴现值与其教育成 本之间的差距最大时为最佳。对于教育成本为C、工资率为1 的员工来讲,教育年限为0的差距最大;对于教育成本为C/2、 工资率为2的员工来讲,教育年限为e*的时候差距最大。所以,
只有教育成本为C/2的人才会选择接受e*的教育。
–1、个人教育投资分析 对教育收益的评估,可能会被高估或低估: • 能力与学校教育在获取高报酬时都能发挥 作用(被高估) • 忽略构成报酬的福利部分(被低估) • 职业选择问题(专业不对口就业)能
• 教育的两个功能: –接受高等教育能提高生产效率 –信号功能:雇主能观察到的只是与雇员的生 产率相联系的一些特征如年龄、性别、工作 经验和受教育水平。如果企业主认为那些善 于学习、能够用较低成本达到一定教育水平 的人也是在工作中更有效率的人,那么员工 接收的教育年限可以起到这种甄别的作用
23
第三节 在职培训
在职培训的意义: 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 技术方面的快速变化 员工在各类岗位间的轮换变得普遍
24
• 一、在职培训的成本和收益
–1、成本 • 1、直接成本包括雇员在培训期间的工 资和举办培训活动所需要的费用。 • 2、机会成本有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受训人员在参加培训要花 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所带来的成本。 –另一部分是利用有经验的员工和机 器从事培训活动的成本。
4
三、人力资本投资:基本模型
– 人力资本的含义: • 在当前时期付出的成本可望它们在未来能 够带来的收益。 • 需将未来的收益值按某一贴现率折现 • 新闻链接
5
–1、净现值法 把未来收益与成本按预定的贴现率进行折现
后,比较两者的差额,如果差额为非负值,那 么作为追求效用最大化并抱有终身观点的决策 主体而言,就有继续投资的意愿;如果差额为 负值,则投资中止。
15
2、 收益
–经济收益:就是从终生收入来看,由于上大学 的人一生得到的收入总量高于没有上大学的人 一生得到的收入总量的部分。
–非经济收益:包括由于上大学而得到的社会地 位的提高、知识面的扩展所带来的生活兴趣的 广泛等。
16
3、模型分析
收入流A反映了未上大学的终生收入流,也就是代 表18岁高中毕业后不去上大学,立即工作;收入流 B反映了18岁上大学的人到65岁退休的终生收入流 。
• 首先通过使收益的现值与成本相等,
即根据 = t Bi i1 (1 r) i
n Cn j1 (1 r ) j
求出内部收益率r。
• 然后将r与其他投资的报酬率s比较。如r超过了其他 投资的报酬率s,则人力资本投资计划就是有利可图 的。
8
注意:
新
A:
直线MC’代表的是具有较高边际成本的人,他们对人力资本的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