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人力资本投资

第五章人力资本投资


观点一:人力资本往往与经济学相关(能 力、收入流),故描述为人力资本投资。 而人力资源往往与管理学相联系,即人力 资源管理。
观点二:人力资本是与旧的物质资本相对 应提出的一个范畴,而人力资源则是与传
统的人事管理的范畴相对应产生的一个概
念。
第五章人力资本投资
•20
n 二、人力资本投资概述
(一)人力资本投资的概念和含义
•13
• (二)人力资本理论的实践意义
• 1.人力资本理论促使许多国家把人力资源开发纳入
国家的经济发展规划
• 2.人力资本理论使人们认识到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
的高度互补性,从而使经济发展规划制定得更为科学
• 3.人力资本理论极大地促进了国家、社会、家庭对
教育的投入,推动了教育的迅速发展和人口质量的提
n 非经济收益包括由于上大学而得到 的社会地位的提高、知识面的扩展 所带来的生活兴趣的广泛等。
第五章人力资本投资
•30
美国男性劳动者年平均工资报酬(1992)
第五章人力资本投资
•4
•“经济之谜”
•“现代经济增长之谜”
•“个人收入分配平均化趋势之谜”
•“里昂惕夫之谜”
•“库兹涅茨之谜”
•“工人收入增长之谜”
第五章人力资本投资
•5
n
1.“现代经济增长之谜”。20世纪50年代,一些美国经济学家在对
美国经济增长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个令人困惑的现象,即美国的产出增
有下降,反而大为提高。这是为什么?
n
7.“资源短缺型国家现代化之迷”。物资是发展的基础。一般认为
,资源短缺国家是难以实现现代化的。但是像没有煤炭、石油、铁矿
石的日本、丹麦、瑞士,也都实现了现代化,这又是为什么呢?
n
8.“战后战败国崛起之迷”。日本、西德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几
乎被夷为平地的战败国。机器、设备、厂房荡然无存,但是在战后二
n 舒尔茨对1929—1957年美国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
的关系作了定量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各级教育
投资的平均收益率为17%;教育投资增长的收益占
劳动收入增长的比重为70%。
第五章人力资本投资
•8
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n 西奥多·舒尔茨:他把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和 人力资本联系在一起,代表作为《论人力资本 投资》。其观点有:
第五章人力资本投资
•17
•2.独特的性质:
• 私有性
•依附性
•递增性
•可变性
•层次性
•不可视性和难以度量性
•时效性
第五章人力资本投资
•18
关于人力资本概念的几种表述
人力资本是“隐含于人自身中的各种生产知识与 技能的存量总和”
根据雅各布•明塞尔的观点,积累的技能,实际上 是一个通常使用的有关人力资本的定义。
第五章人力资本投资
2020/12/11
第五章人力资本投资
•第五章 人力资本投资 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及其意义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与基本模型 教育投资的分析 在职培训 中国的人力资本投资
第五章人力资本投资
•2
• 第一节 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及其意

• 一、人力资本理论历史背景
第五章人力资本投资
•12
•二、人力资本理论的贡献与意 义
•(一)人力资本理论的理论贡献
•1.人力资本理论把消费真正纳入了生产过程
•2.人力资本理论带来了资本理论、增长理论 和收入分配理论的革命性变化
•3.人力资本理论使人在物质生产中的决定作 用得到复归
•4.人力资本理论作为一种有力的分析工具,
第五章人力资本投资
n 人力资本投资内部收益率法:在实际中,人
们在计算内部收益率时,首先是通过使收益的
现值与成本相等,即根据
= 求出内
部收益率r,然后再将这种内部收益率与其他投
资的报酬率s加以比较。如果人力资本投资的内
部收益率r超过了其他投资的报酬率s,则人力
资本投资计划就是有利可图的。
第五章人力资本投资
•25
(四)人力资本投资:基本模型
第五章人力资本投资
•11
新增长理论的兴起
n 罗默建立的经济增长理论---知识推进型模型,除
考虑资本和劳动生产要素外,加进了了第三个要素 ---知识。认为知识作为生产要素的加入,将使资本 和劳动等投入要素也产生递增收益。从而解释了增 长之谜。
n 总之,解决增长与收益之间偏差这一问题有两种
方法:或包含人力资本,或考察技术进步。这两种 方法都建立知识积累模型,都充分强调人力资本投 资,并作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第五章人力资本投资
•22
•(三)人力资本投资的形式
• • 1.普通教育 • 2.职业技术培训 • 岗前学习、脱产学习、干中学习 • 3.健康保健—促进健康、增进体质费用 • 4.劳动力流动:国内流动、国际流动、企 业人员内部流动
第五章人力资本投资
•23
(四)人力资本投资:基本模型
n 人力资本投资净现值法 所谓净现值法就是
n 人力资本存在于人的身上,表现为知识、技 能、体力(健康状况)价值的总和
n 人力资本是投资形成的 n 人力资本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 n 人力资本投资是效益最佳的投资 n 人力资本投资的消费部分实质是耐用性的
第五章人力资本投资
•9
n 加里·贝克尔 他将新古典的分析方法应用于人力
资本投资研究,并提出了一套理论分析框架。其 代表作为《人力资本》、《家庭经济分析》。


over…
第五章人力资本投资
•14
•第二节 人力资本 •和人力资本投资概述
• 一、人力资本概述
•(一)人力资本的概念和含义
•概念:人力资本是通过人力投资形成的、寄寓在劳 动者身上并能够为其带来持久性收入来源的生产能力 。它的主要内容是:劳动者的知识、技能、体力(身 体健康状况)等。
第五章人力资本投资
概念:通过增加人的资源而影响未来的货币 和物质收入的各种活动。——贝克尔
• 含义:
• 1.人力资本投资的对象是人 • 2.人力资本投资需要放弃眼前利益 • 3.人力资本投资旨在未来可以获得收益 • 4.人力资本投资可以增强人的生产能力
第五章人力资本投资
•21
•(二)人力资本投资的特点:
• 1.投资主体多元化:国家(或社会)、企 业及家庭(或个人) • 2.投资收益取得的迟效性与长期性 • 3.投资收益的广泛性 • 4.投资收益的多重性(货币收益、心理收 益、社会收益)
n 个人人力资本投资两种不同的情况
第五章人力资本投资
•26
n A: 直线MC’代表的是具有较高边 际成本的人,他们对人力资本的 需求要少一些。
n B:那些预计自己从追加的人力
资本投资中获得未来收益较少的
人,MB”代表,也需要较少的人
力资本投资。
Over…
第五章人力资本投资
•27
第三节 教育投资的分析
三十年里,这两个国家的经济却令人惊异地崛起了,这其中又有什么
奥秘?
第五章人力资本投资
n 对“经济之谜”的一些解释:
n 贝克尔指出,劳动并不能用人时衡量,因为与其 他人相比,经过训练的人具有更高的生产力。由 于生产中投入的劳动力并非同质,较高质量的劳 动力具有更强的生产能力和更高的生产效率。
n 丹尼森的研究表明,在1929年-1957年期间,美国 的经济增长中有五分之一是来自教育,由于工人 受教育水平提高,使劳动力的平均质量提高0.97 个百分点,对美国国民收入增长率的贡献为0.67 个百分点,占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的23%。
本形成的研究中发现,在美国经济增长的同时,其资本形成的速度却
下降了。这意味着相对于国民收入的增长,美国的净资本形成却在减
少。这一发现与美国这个历来被认为是资本高度密集的国家的储蓄与
资本的作用相矛盾,从而使传统的资本理论再次受到质疑。
n
3.“里昂梯夫之谜”。美国是一个资本充裕的国家,根据流行的比
较利益贸易理论,其出口应该是以资本密集型的产品为主。但是,根
长率远远超过了生产要素的投入增长率,但根据传统的增长理论,两
者应该相等,因为产出的增长只取决于资本和劳动力数量的增加。那
么,是什么导致了产出增长超过投入增长的这部分“余值”(residual
)?在经济增长之源中究竟漏掉了什么?面对这种现象,传统的增长
理论走入了困境,因为它不能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
n
2.“库茨涅茨之谜”。美国的著名经济学家库茨涅茨在对美国的资
欧文•费希尔(IRVING FISHER,1930)曾将资本 定义为能够产生一个收入流的任何资产。积累的 人类工作能力可以在与物质资本同样的意义上被 视为一种资产,尽管它不能被买卖(当然可以被 租让),并且对于此种资本的投资经常涉及像教 育一类的非市场活动。
第五章人力资本投资
•19
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
福利经济学似乎也得到了验证。但问题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第五章人力资本投资
n
5..“个人收入分配平均化趋势之谜”。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个人
收入统计资料表明:进入20世纪以后,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
来,这些国家的个人收入分配之间的差别呈现出逐步缩小的趋势。而
无论是从累进税制,还是从公共转移支付,均难以对此做出合理的解
•10
n 雅各布·明塞尔 在收入分配和劳动力市场行为等问
题的研究过程中开创了人力资本的方法,代表作为 《人力资本投资与个人收入分配》。其贡献如下:
n 他最早建立了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模型 n 最先提出了人力资本挣得函数
n 将人力资本理论与分析方法应用于劳动 市场行为与家庭决策
n 提出了“追赶”时期的概念,并用于分 析在职培训对终生收入模式的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