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节专制下的启蒙优秀课件

第三节专制下的启蒙优秀课件


学习方法小结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定时期 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在意 识形态领域的反映,当然也受当时思想 文化的影响。故探源一场思想文化运动
发生的因素,要抓住当时政治、经济、 思想文化等方面的时代特征进行分析。
二、感受理性之光
1、发生时间:17~18世纪 2、性质: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①反对君主专制
②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③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
二、感受理性之光 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
……为此,提出一立条法原权则,要防止滥用权力, 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议力会),形成一种能联合各 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分与种权权力既调节又配合, 又互相行制政约权,即权力要制分衡开掌握和使司用法。权
(—国—王)主张:提倡自然权利学说;反对天主教会,主张法治 反对君主专制,又赞成实行“开明专制”
思想评价:对欧洲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有局限性。
2、孟德斯鸠
二、感受理性之光
(资产阶级国家学说和法学理论奠基者)
“当立法
权和行政
权集中在
同一个人
之手,自
(1)代表著作:《论法的精神》
由就不复 存在”。
(2)思想主张:
1、内容: 2、核心:三权分立,彼此制衡(分权与制衡) 3、意义: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为近代资本主义 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政治 阶级力量: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 因素 政治阻碍: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思想 文化
精神动力: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进 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科学动力:自然科学的发展启迪人们对社 会规律思考,奠定了理性主义 的思想基础
智者学派普罗塔戈拉
•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 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 在的尺度。
高潮:18世纪 法国 扩展:18世纪 欧洲
6、斗争矛
头:
封建主义和教权主义
尝试 定义:
是发生在17、18世纪欧洲的一场以 理性主义为武器,反对封建主义和 教权主义,从而为资产阶级革命作 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的思想解放 运动。
了解进程感受思想 兴起时期:英国 P110
霍布斯
洛克
主张:
天赋人权
社会契约;
二、感受理性之光
1、发生时间:17~18世纪 2、发展过程 3、思想核心:理性主义 4、主要内容
宣传理性 提倡自由、平等、科学,反对专制、等级、迷信 构建了资本主义的政治蓝图
二、感受理性之光
1、发生时间:17~18世纪 2、性质: 3、思想核心:理性主义
4、主要内容 5、发展过程
兴起:17世纪 英国
艺术家笔下的牛顿像神一样在制定宇宙规律
在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下,在17、18世纪,自然科学有了 突飞猛进的发展,科学家们揭示了许多自然界的奥秘, 教会的很多说教不攻自破,人们有了更多的自信,为启 蒙思想提供了锐利武器。 如牛顿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则是在这一风气 影响下最伟大的发现,它一下子揭开了宇宙的面纱,把 它的秘密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牛顿发现了一个基本的 宇宙的法则,这个法则既支配了整个宇宙,也支配了最 微小的物体。这样一来,自然界就成为一架按照自然法 则运行的庞大的机械装置,这一架机械装置可以靠观察 、实验、测量及计算被人们所认识。由此类推,支配人 类社会的法则依靠人的理性也可以为人们所发现。在牛 顿的启发下,启蒙思想家们力图发现支配人事和社会的 永恒的法则。到18世纪上半期,自然科学研究在物理学 、植物学、地理学等领域内取得了更加显著的成就,使 得人们认识到人类是可以征服自然的,人类社会是不断 前进的。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人开始用科学方法取代宗 教信仰作为理解世界的途径。也使人们逐渐摆脱了对宗 教和神学的迷信。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启蒙运动 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成熟---
伏尔泰
孟德斯鸠
卢梭
一、背景
问题:启蒙运动是在什么背景下兴起的? (要求:参照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分析)
1、经济根源:什么经济发展?
提 2、政治因素:推动力量?阻碍力量? 示 3、思想文化因素:历史继承与发展?
新文化因素推动?
一经济、根启源蒙:运资动本的主义背经景济的进一步发展

莎士比亚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 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 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 限!多么文雅的举动! 在行为上多么像天使! 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 神!宇宙的精灵!万物 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牛顿和苹果树
• 牛顿在1687年出版 的《自然哲学的数 学原理》中提出了 力学三定律和万
有引力定律F=G (m1m2/r2)
• 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通过殖民扩张、 海外贸易、贩卖黑奴等活动,增加了欧 洲的资本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但封建专制制度障碍资本主义进一步发 展, ,英国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国王 的权力开始受到限制。这一变化引起了 欧洲国家的广泛注意。为了推翻封建 “旧制度”,资产阶级必须制造舆论。 启蒙运动便是在这个要求下产生的。
二、感受理性之光
1、发生时间:17~18世纪 2、性质:
3、思想核心: 理性主义
(1)“理性”的概念:人的思考和判断。强调凡事 都依靠人的思考去判断,而不依赖天意和神的旨意。 (2)理性主义的目的:保障人的自然权利。 (3)实质:资产阶级要求科学、自由、平等,反对 封建主义。
(4)内容:①反对封建专制、教权和封建特权;② 主张“主权在民”,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 人自由;③主张实行法治 (5)学说:天赋人权、自然权利学说、社会契约论、主权在 民、三权分立学说、理性科学等
第三节专制下的启 蒙
自由
平等
墓道的顶端,有两个对称独立的棺木。分别属于伏尔泰和 卢梭。他们是大革命的精神导师,地位崇高,因此享受到独立 安放的特殊待遇。
卢梭一生的呐喊简单而响亮:人生而平等!伏尔泰的棺木 上写着“他使人类懂得,精神应该是自由的”。
他们两位一个说平等,一个说自由,构成了资产阶级理想 的两大基石。
主 张:
限制“公 权”,主 权在民
分权学说
影响:
成为推翻君权神授 之说,摧毁封建专 制制度的理论武器
意义:
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提供了理论基础
高潮时期:
二、感受理性之光
1、伏尔泰——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
捍卫你说话的权力。 ——伏尔泰
教皇是“魔鬼一样的骗子”,是“两
足禽兽”,教士和主教是“卑鄙的流 氓”。 自由只服从法律。 法国应建立依靠资产阶级力量的开明 君主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