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质(安全生产)年某加油站安全评价课程设计优质

质(安全生产)年某加油站安全评价课程设计优质

(安全生产)年某加油站安全评价课程设计评价人员技术专家姓名:签字:目录第一章评价目的和依据 (8)1.1评价目的 (8)1.2评价依据 (8)1.2.1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制度 (8)1.2.2技术标准 (8)1.3评价范围 (8)1.4评价程序 (9)第2章建设项目概况 (10)2.1项目建设地点周边环境 (10)2.2项目基本情况 (11)2.2.1建设规模 (11)2.2.2加油区 (11)2.2.3站房、罩棚 (11)2.3加油站工艺流程简介 (12)2.4安全、消防设施 (12)第3章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13)3.1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的依据 (13)3.1.2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结果 (13)3.2重大危险源辨识 (13)3.3介质的危险性 (14)3.3.1油品的理化性质 (14)3.3.2油品的危险、有害特性分析 (15)3.4加油网点设施设备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6)3.4.1设施设备危险、有害因素调查 (16)3.4.2设施设备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6)3.5加油网点火灾和爆炸事故致因分析 (19)3.5.1可燃油气的产生 (19)3.5.2点火源 (20)3.6工艺流程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20)3.6.1工艺流程 (20)3.6.2卸油、加油及检修作业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21)3.7人的不安全行为 (22)3.8管理因素 (23)3.9事故案例分析 (23)第4章评价方法的选用和评价方法的确定 (24)4.1评价单元的划分 (24)4.1.1评价单元划分的原则 (24)4.1.2评价单元划分结果 (24)4.2评价方法的选择 (24)4.2.1评价方法选择结果 (24)4.2.2评价方法介绍 (24)第5章定性、定量评价 (25)5.1安全检查表评价 (25)5.1.1安全评价综合检查表 (25)5.1.2储罐区安全检查表 (25)5.1.3加油区安全检查表 (25)5.2作业条件风险分析 (34)5.2.1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 (34)5.2.2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 (34)5.2.3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C) (34)5.2.4危险性性等级划分标准 (34)第6章事故原因(案例)或后果模拟计算 (34)6.1概述 (37)6.2加油站储罐危险性分析 (37)6.3埋地油罐火灾爆炸事故的几种情况 (38)6.3.1油罐内无油液 (38)6.3.2油罐内有油液 (38)6.3.3油罐附件发生泄露 (38)6.3.4油罐外部火灾爆炸事故 (38)6.4加油站油品储罐火灾爆炸事故伤害范围数学模拟的模型选择 (39)6.4.1蒸汽云爆炸数学模型 (39)6.4.2池火灾数学模型 (40)6.5案例应用 (41)6.5.1案例概述 (42)6.5.2火灾爆炸数学模拟范围计算 (42)6.5.3计算结果分析 (42)第七章安全对策措施 (43)7.1前言 (43)7.2加油站常见的问题 (43)7.2.1地下油罐通气管管口阻火装置安装错误 (43)7.2.2电气线路、电气设备的敷设不符合消防安全技术的要求 (43)7.2.3对汽车油罐车卸油场地没有设静电接地装置 (43)7.2.4汽车油罐车采用敞开式和喷溅式卸油 (44)7.2.5加油站人员违反安全规定给塑料桶(瓶)加油 (44)7.2.6加油时不按照规定操作 (44)7.3具体对策措施 (44)7.3.1把好加油站的设计、审核、建设关 (44)7.3.2操作环境和人员管理 (45)7.3.3落实责任 (45)7.3.4强化消防监督 (45)7.4对危险作业的对策建议 (45)7.4.1卸油作业 (46)7.4.2加油作业 (46)7.4.3动火作业 (46)7.4.4电气作业 (46)7.4.5油罐清洗作业 (47)7.5火灾扑救对策措施 (48)第八章评价结论 (49)参考文献 (50)第1章评价目的和依据1.1评价目的(1)分析项目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2)评价项目运行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的程度,确定其危险等级;(3)针对本项目存在的危险提出适当的安全对策措施;(4)为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实施监督、管理、检查提供依据,建设单位安全管理的系统化、标准化和科学化提供依据;(5)作为本建设项目设立安全审查的必要组成文件。

1.2评价依据1.2.1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制度(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家主席令1998年第4号)(3)《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办法》(1994年中华人民共喝过安全部第18号)(4)《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劳部发[1995]56号)(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6)《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2005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令第1号)(7)《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2006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令第8号)(8)《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危化字[2004]43号(9)《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10)《安全预评价导则》(AQ8002-2007)(11)《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1.2.2技术标准(1)《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50016-2006)(2)《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建》(GB50057-2010)(3)《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4)《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2006)(5)《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1992)(6)《常用危险化学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7)《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8)《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14-1999)(9)《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10)《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190-2009)(11)《企业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12)《汽车加油加汽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1.3评价范围本次安全评价范围为新建某加油站和其工程相关的其他配套工程,包括仅和某加油站相关的总设计图、区域布置图、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消防、运输、职业安全卫生、采暖和通风。

加油站所经营的范围为汽油和柴油。

由经营品种的物理、化学性质决定,以及汽油、柴油的火灾和爆炸危险,其他的危险、有害因素作一般性分析。

油品的运输不在本次评价范围内。

1.4评价程序本项目的安全预评价工作程序如图1-1所示,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主要收集有关本项目的资料(包括相关的法规和规范、可行性研究报告、技术资料及该地区人文、气象资料等),进行项目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划分评价单元,选择评价方法,编制评价工作方案;第二阶段为实施评价阶段,结合项目实际情况,运用相应的评价方法对危险有害因素的危害等级及程度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据此提出安全对策措施;第三阶段为报告书编制阶段,主要是综合分析第二阶段所得的各种评价结果,提出结论与建议,完成安全预评价报告书的编制。

图1-1本项目安全预评价工作程序第2章建设项目概况2.1项目建设地点周边环境该加油站位于高速公路旁边,在服务区内。

加油站北面为化工厂,南侧为高速公路,西侧和东侧为农田和民房。

及附表油罐、加油机和通气管管口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m)和站内设施之间的防火距离(m)。

表2-1油罐、加油机和通气管管口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m)表2-2站内设施之间的防火距离(m)2.2项目基本情况2.2.1建设规模该站分为加油区和储罐区。

储油罐为卧式承重罐,埋于储油罐车道下面,其中50m 3埋地式汽油储罐2台、30m 3柴油储罐2台,设有3个加油岛,每个加油岛4台税控燃油加油机,依据《汽车加油加汽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2006年版)分级标准,柴油罐容积可折半计入油罐总容积,则本加油站总储量为130m 3,则该站消防设计等级为一级加油站。

2.2.2加油区加油站前面为自左向右的高速公路,分别设置有车辆出入口且出入口分开设置。

站内设有2个加油岛,采用加油机8台,供加油车辆使用。

加油区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该站设有2条6m 宽双车道。

2.2.3站房、罩棚站房为砖混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外墙采用颜色为中油乳白色,采用国标塑钢门窗,耐火等级为二级。

2.3加油站工艺流程简介(1)加油工艺:该站采用自吸式加油机。

通过加油机油泵把油品从油罐中抽出,经加油机油气分离器,计量器,再经加油枪加到授油器中。

加油工艺方块图如下:(2定卸油位置停稳熄火,接好静电接地线,静止15min 后计量,用耐静电耐油软管将油罐车出油口和油罐进油口连接好,开始卸油。

卸空油后拆除连通软管及静电接地线,封好油罐进油口和罐车出油口,等待约5min,罐车附近油气散尽后,罐车启动,缓慢离开罐区。

卸油工艺流程方块图如下:2.4安全、消防设施该加油站每两台加油机设有4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1只、6L泡沫灭火器1只,原有站房、箱式变压器前分别设置8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2只;油罐区附近设置35kg推车式干粉灭火器1个,加油站另配备消防器材箱和5块灭火毯,2m3灭火沙。

防雷防静电设施的配备及接地电阻,经防雷中心检验检测,并出具了防雷装置验收合格意见书。

该站站内给排水、电、通讯设施安装配套设施,站内取水为市政供水,采暖采用空调。

配备简易洗车设施及相应排水设施,站内设隔油池、化粪池和检查井各一座。

加油站独立变压器一台,市政供电。

该站油罐油品采用液位显示仪设备进行管理。

第3章危险、有害因素辨识3.1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的依据根据危险害因素的定义、产生原因及其分类,对系统中固有危险、相关危险有害因素及贮运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采用的相关一句如下:⑴《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⑵《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⑶《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⑷《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⑸《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⑹《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⑺汽油的理化特性;⑻柴油的理化特性;⑼相关事故案例。

3.1.2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结果加油站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有火灾爆炸危险性、触电危险性、机械伤害危险性、毒性危害危险性、限定性空间作业危险性、雷击危险性。

其中最主要的危险有害因素是火灾、爆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