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1.1.3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规划

3.1.1.3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规划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高尔夫与游艇方向)专业建设规划(2012-2017)一、专业概述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是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对高尔夫运动、游艇等旅游休闲行业具有较强认知,具有服务意识、管理潜质和创新能力,能从事高尔夫服务、游艇服务、俱乐部管理与服务、休闲产品营销、休闲企事业单位基层管理及现代服务业经营与管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主要是面向高尔夫及游艇企业服务与管理的第一线,培养学生牢固掌握高尔夫球童、旅游休闲企业服务人员和营销人员等职业岗位(群)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二、专业建设总体目标本专业于2012年秋季开始招生。

计划到2017年底,把本专业建设成为办学条件较好、教学质量较高,产学合作密切、具有鲜明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对重庆市和高尔夫、游艇等旅游休闲行业发展具有较大促进作用的示范性专业。

积极开展专业建设,以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为基础,开办集高尔夫教练方向、高尔夫营销方向、高尔夫球童服务方向、游艇管理、游艇驾驶、游艇营销等定单班人才培养,在此基础上申报高尔夫专业,形成以高尔夫专业为核心专业群,实现规模扩张。

通过积极地校企合作,与国内知名高尔夫和游艇企业开展订单培养,并创新合作模式构建校企深度融合的高尔夫和游艇学院。

三、专业建设的内容和规划(一)人才培养建设1.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将技能培养与素质教育的思想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把真正属于基础性的东西精选出来;专业课教学要突出实用性与技能性操作的要求,针对高尔夫和游艇相关岗位操作强的特点,加强旅游服务与管理实验教学,注重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把与专业有关的新技术知识及时充实进去,把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教给学生。

2.以订单培养为主要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推动和不断改进产学一体的教学模式。

使人才培养能够充分贴近企业,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和实践环境。

3.要不断总结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不断完善教育教学管理的制度,规范教学文件,力足专业实际,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高度,规划专业与学科发展;要大胆进行观念创新,紧紧围绕社会对高尔夫、游艇等职业人才需求的现实,在教学手段,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实践技能训练等环节进行积极的改革和不懈探索,同时,学习和借鉴其他优秀院校办学的成功经验和作法,形成具有学院特色的人才培养教育模式。

(二)师资队伍建设双师素质教师、专兼结合、校企合作的专业教学团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同时也是实现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

1.培养院级专业带头人1名。

带头人能够带领团队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的确立和编写工作,组织教师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带领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进行课程建设,积极申报院级、省级教学科研课题。

在课程开发、工学结合方面带头做出成绩。

2.培养3—5名骨干教师。

着重在课程开发、校企合作和专业理论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和提高,使骨干教师在课程建设、教学科研等方面发挥骨干作用。

3.完成5-10名兼职教师、企业导师的聘用和培训工作。

利用企业行业的优势,建立一支兼职教师和企业导师队伍。

经过对兼职教师的培训,使其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能够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将行业发展趋势和发展动态及时纳入教学内容。

4.派遣专任教师到旅游企业锻炼,每年每人不低于1个月的时间,使其综合素质与实践教学能力有大幅度提高。

5.通过有计划接收应届重点院校硕士研究生充实教师团队,平均每年补充1-2名左右,到2017年末,按生师比16:1,教师数量达到10人。

引进博士研究生参与到教师团队,提升教师团队的教学和科研能力6.“双师素质”教师培养。

到2012年末,“双师素质”教师的比例大幅度提高。

7.积极鼓励教师提高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鼓励教师参与和申报教学科研课题,鼓励教师发表论文,开展相关的社会服务。

力图在五年内使本专业的教师科研团队能获得1-2项市教委的课题,3-5项院级课题;论文总数超过10篇;社会服务项目不少于5项.(三)实训基地建设通过积极向学院申报,加快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计划于2017年12月之前完成校内的高尔夫实训场地和游艇实训室的建设,以及相关教学设施设备的配置。

在未完成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之前,通过采取采购简易的高尔夫教学设备和设施,利用学校的活动场地,初步满足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

1.建立高尔夫练习场。

主要为满足高尔夫运动技能、场地服务技能等课程和科目的教学。

练习场应配备打位10个左右,并配备适量的练习杆、练习球、打击垫、分隔挡板、球网、球靶等设施。

2.建立高尔夫实训室。

主要是满足高尔夫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实训室主要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高尔夫球场沙盘、练习果岭、高尔夫套杆、高尔夫基本器具、高尔夫文化墙等主要设施。

3.建立游艇实训室。

主要是满足游艇基础知识学习和游艇服务技能训练的需要。

主要设施有游艇模型、多媒体教学设备、游艇服务所需的器具和设施等。

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一方面立足于使由于校内条件无法训练的科目能够通过校外实训基地得以完成,另一方面在于通过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提供重要的平台。

要以订单培养为切入点,通过采取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在5年内建立3-6个校外实训基地。

以满足教学、实训和顶岗实习的需要。

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要跳出地域的限制,要敢于将校外实训基地设立在高尔夫和游艇行业发展得最为成熟的地区,跳出地域的限制。

(四)教学模式改革要以创新的教学思想制订教学目标体系,以创新的教学模式组织实施教学,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为目标,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要依据高尔夫和游艇服务和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特点与要求,改革教学内容。

理论知识本着“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适当压缩理论教学的课时比例,突出基本技能知识的要求与综合操作能力的训练。

通过多种方式,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做到因材施教、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

1.要使课堂讲授与开展讨论相结合,采用启发式教学,发挥学生能动学习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师生之间形成互动,构起交流的平台。

2.充分利用现有条件,进一步搞好实践教学。

使学生在模拟工作环境下贴近高尔夫和游艇服务行业实际,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每门专业课程的每一项实训操作,使学生掌握必须的实践技能,提高服务职业能力。

3.要进一步加大利用现代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进行实验教学的比重。

积极鼓励教师使用多媒体手段组织教学,使教学内容系统化、直观化,便于理解和掌握,弥补传统授课方式的局限性,使教学过程与形式、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与学的实际效果。

4.要强化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案例模拟教学等方式。

教师要注意收集教学案例资料,同时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编写有针对性的案例素材,指导学生围绕教学案例,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案例,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进行探讨交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进一步培养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5.要求校内外专家和行业精英,有针对性地组织有关专题讲座,扩大学生视野,使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献身专业的信念,引导学生形成思考问题,研究问题的良好习惯。

(五)课程资源建设1.教材选用方面,要更加注重针对性与实用性,主要选择优秀教材,使教材的选用范围逐步趋于稳定,避免在教材使用上的随意性,保证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提供优秀的教材。

同时,可使主讲教师在教材建设方面学习优秀高等院校在教材建设上的先进观念和先进经验。

2.积极鼓励教师独立或与企业行家合作编写教材。

使教材能够符合专业教学的实际需要,能够体现时代特点、行业特征和学院特色。

计划在2017年之前,出版1-2本的专业教材。

3.建立课程资料库和教学辅助资料。

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建立包括教学视频、企业培训资料、教学案例、行业企业数据的专业资料库。

组织教师编写一些实用的与主教材配套的如“学习指导书”、“习题集”和“教学案例”等,以更好地满足教学的实际需要。

4.加强精品课程建设。

计划在5年内,以高尔夫和游艇方向的主干课程为基础,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建设1—3门校级精品课程;并在校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积极申报1-2门市级精品课程。

四、实现目标的主要措施(一)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促进改革发展专业建设应该着眼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实验与实训基地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关键环节,充分突出各专业特色和优势,拓宽专业口径,增强各学科专业间的相互支撑;根据本院专业特色定位,形成主干专业和相关专业互为联系的专业群,提高专业建设水平,促进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二)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推动课程建设加大课程建设力度,应该首先从师资队伍的建设入手,扶持和培养重点学科和骨干专业,优先配置优秀师资,并公开选拔学科带头人,走“精品课程,名牌教师”之路。

(三)以课程建设为重点,带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又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基本保障。

人才培养主要是通过课程教学来实现的,专业的课程设置是否合理将直接关系到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四)以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为保障,促进专业建设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要充分发挥实习实训基地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加强与相关企业的横向联系,建立稳定的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为学生创造在动态的经营管理与服务环境中接受熏陶、经受锻炼的机会,以保障高等教育的职业属性和行业属性。

专业教师也要通过组织实践教学、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指导专业实习等方式丰富自身的实践经验,提高自己的实践教学能力。

(五)以科研为动力,促进专业建设科研工作和专业建设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会促进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得到不断发展。

(六)以精品课程建设为突破口,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大举措。

精品课程建设要遵循高等教育的自身发展规律,适应高等院校教学发展趋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教育创新,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体系等诸环节的深刻变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