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代文化常识精练4(带答案)

古代文化常识精练4(带答案)

文化常识精练(四)1.在中国古代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地位独尊。

以下属于对皇帝尊称的是()①天子②孤③圣上④殿下⑤陛下⑥圣驾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⑤⑥ D.②④⑤⑥2.在人与人交往中,礼貌称呼是很重要的,它有“尊称、谦称、雅称、婉称”等书面语,下面属于他人母亲雅称的是()A.椿萱 B.萱堂 C.泰山、泰水 D.巾帼3.司马光著的《资治通鉴•赤壁之战》载:“初,鲁肃闻刘表卒,……肃曰:‘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咸归附之,已据有六郡,兵精粮多,足以立事。

今为君计,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

而欲投吴巨,巨是凡人,偏在远群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备甚悦。

……”这段话中的“孙讨虏聪明仁惠”的“讨虏”是指()A.爵名 B.官名 C.籍贯 D.郡望4.《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二十六年(前 221)下令“更名民曰黔首”。

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27)下令“使黔首自实田”。

黔首之称,在战国时已经广泛使用,含义与当时常见的“民”、“庶民”相同。

下列选项中同属于对百姓称呼的是()①黎庶②苍生③优伶④氓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5.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有“贫贱之交”、“金兰之交”、“刎颈之交”;、“患难之交”、“莫逆之交”、“竹马之交”、“布衣之交”、“忘年交”、“忘形交”、“车笠交”、“君子交”、“神交”等。

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记载廉颇和蔺相如之间的关系应属于()A.金兰之交 B.贫贱之交 C.刎颈之交 D.莫逆之交6、在学史过程中,经常碰到“河西”、“河东”、“河南”、“河北”、“江东”、“江南”、“关东”、“关中”、“关西”、“东洋”、“西洋”、“南洋”和“北洋”等一些历史地理概念。

下列选项中属于同一历史地理概念的是()①《群英会蒋干中计》:“即传令悉召江左英杰与子翼相见。

”②李清照诗云:“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③《赤壁之战》:“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④《史记•项羽本纪》:“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7.在中国古代最令妖邪胆战心惊并且法力无边的四大神兽就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兽了,故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以正四方,王者制宫阙殿阁取法焉”。

就中国房屋的一般座向,其中“玄武”应该置于宫阙殿阁的()A.前方 B.后方 C.左边 D.右边8.下列历史现象中不是以帝王年号命名的()A.靖康之变 B.靖难之役 C.长庆会盟 D.绍兴和议9.国家将一些传统节日列为法定假日以更好地尊重传统文化。

下列法定假日中属于“二十四节气”的是()A.中秋 B.端午 C.清明 D.春节10.我国古代受科技水平和计时手段的限制,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

其中“四更”与时钟的对应是()A.21点—23点 B.23点—1点C.1点—3点 D.3点—5点11.在“国学大师”文怀沙先生书房内有一块匾额,匾额上有“正、清、和”三个大字,这三个字体现了老先生对传统文化的崇尚。

下列有关解释正确的是()A.正、清、和分别是道、佛、儒的精神内涵B.正、清、和分别是法、佛、道的精神内涵C.正、清、和分别是儒、道、佛的精神内涵D.正、清、和分别是法、道、儒的精神内涵12.避讳是一种古老的礼法制度,也是中国古代特有的历史文化现象。

避帝王名讳为“公讳”,避父母名讳为“家讳”,避圣人名讳为“圣讳”。

下列属于“公讳”的是()A.“秦号楚为荆者,以庄襄王名子楚” B.“少陵而尔牵诗兴,可是无心赋海棠”C.“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D.“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13.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下列诗词中不是描绘元宵节的是()A.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B.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D.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14.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春以正月始。

古孟、仲、季指代第一、第二、第三,所以在阴历中,又利用其给一年十二个月依次命名。

依此推算,《宋史》“己卯,诏每岁以季秋亲祠明堂”中所写的“季秋”,应是中国古代阴历的()A.八月 B.九月 C.十月 D.十一月15.“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A三个月B三年C三个季度D三十年16.“阳关大道”原是指通往那里的道路()A东海 B西域C南国D中原17.我们常说的“鸿雁传书”源自于以下哪个历史故事?()A文姬归汉B霸王别姬C苏武牧羊 D楚汉相争18.下列不属于我国四大传说故事的是()A《牛郎织女》 B《孟姜女》C《白蛇传》 D《山海经》19“三冥节”指的是()A、鬼节五月节下元节B、清明节中元节下元节C、鬼节端午节中元节D、重阳节冥节下元节20.《范进中举》一文中,范进“中举”是参加了()A.乡试B.会试C.院试D.殿试21.先秦和秦汉文学中常出现“关”和“山”,如“关中”、“山东”等。

请问“关”和“山” 分别指哪那道关和哪座山()A.山海关和泰山 B.雁门关和太行山 C.玉门关和贺兰山D.函谷关和崤山22.“拜”是古人常用的表示礼节的方式。

在拜礼中,礼节最重的是()A.空首B.顿首C.稽首D.肃拜23.指出内容有错误的一项()A.古人常用某些词语作为年纪的别称或解释,如“垂髫”指童年,“不惑”指四十岁,“黄发”指长寿之人。

B.《孔雀东南飞》中“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的“人定初”指二更刚开始。

C.古代“社”指土地神,“稷”指谷神,帝王所居,左宗庙,右社稷,以时祭祀,十分看重,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D.古代学校有:“庠”、“序”、“太学”等名称,明清时最高学府称“国子监”,入监读书的人称为“监生”。

24.“花甲重逢,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还多一度春秋。

”这幅寿联写的岁数是:( )A.60岁B.70岁C.100岁D.141岁25.下列描写古代历史名人名家的对联,说法错误的是:()A.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

——颂李白B.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颂杜甫C.枫叶四弦秋,棖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勾留江上别离情。

——颂白居易D.云过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茵。

——颂王昭君26.在下面几种语境中敬词使用恰当的一项是()语境:①麻烦别人②请人改文③求人原谅④请人批评A.打扰斧正指教包涵B.劳驾打扰赐教斧正C.打扰斧正包涵指教 D.包涵打扰赐教斧正27.科举制度中参加县府考试、省级考试、京城考试和皇宫大殿考试合格者分别称:()A.乡试——举人会试——贡士殿试——进士院试——秀才B.院试——秀才乡试——举人会试——贡士殿试——进士C.会试——贡士殿试——进士院试——秀才乡试——举人D.殿试——进士院试——秀才乡试——举人会试——贡士28.下列作品集《柳河东集》、《聊斋志异》、《范文正公集》、《李太白全集》、《稼轩长短句》、《王右丞集》、《白氏长庆集》命名方法分别是:()A.地名年号谥号字号官职书房名B.地名书房名谥号号字官职年号C.书房名地名官职号字谥号年号D.地名书房名谥号字号官职年号29.“江阴”、“汉阳”、“衡阳”、“华阴”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长江南岸汉水的南边衡山的南边华山的北边B.长江北岸汉水的北边衡山的北边华山的南边C.长江南岸汉水的北边衡山的南边华山的北边D.长江北岸汉水的北边衡山的南边华山的南边30.每更就是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即120分钟,所以每更里的每点只占24分钟。

那古时候“五更三点”、“三更四点”相当于现在的时间是:()A.早晨6时12分凌晨2时36分B.早晨5时又12分钟 1时又36分钟C.早晨6时12分 1时又36分钟D.早晨5时又12分钟凌晨2时36分31.古代的“史圣”、“医圣”、“书圣”、“画圣”、“茶圣”、“诗圣”分别是:()A.张仲景王羲之吴道子陆羽杜甫司马迁B.司马迁张仲景王羲之吴道子陆羽杜甫C.王羲之吴道子陆羽杜甫司马迁张仲景D.吴道子陆羽杜甫司马迁张仲景王羲之32.唐代称为“诗魔”、“诗鬼”、“诗佛”、“诗仙”、“诗圣”、“诗豪”的诗人分别是:()A.王维李白杜甫刘禹锡白居易李贺B.李贺王维李白杜甫刘禹锡白居易C.白居易李贺王维李白杜甫刘禹锡D.李白杜甫刘禹锡白居易李贺王维33.清代张鹏翮撰写的三苏祠的门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其中“千古文章四大家”中“四大家”是:()A.韩愈欧阳修苏轼王安石B.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王安石C.柳宗元欧阳修苏洵王安石D.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34.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浩如烟海,二十四史乃是中华文化遗产的精华,而“前四史”,是二十四史中的精华。

“前四史”是指:()A.《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B.《国语》《左传》《战国策》《史记》C.《左传》《战国策》《史记》《资治通鉴》D.《战国策》《史记》《汉书》《后汉书》35.古时经常用“俄、俄顷、顷刻、少顷、旋、寻、无何(亡何)、斯须、须臾、未几”表示短暂时间,下面几种关于时间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间月:隔月明年:第二年即日:当天B.亭午:正午质明:天亮了翌日:第二天C.食顷:一顿饭工夫兼旬:十天畴昔:从前D.经年:一年夜阑:深夜宵: 晚上36.公元2000年是干支纪年的庚辰年,计算公元2015年的干支纪年,应是:()A.甲午年B.丙申年C.乙未年D.丁酉年37.“三省”中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的机构和“六部”中负责军事、军政事务的机构分别是:()A.尚书省兵部B.门下省吏部C.中书省刑部D.尚书省工部38.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所提出,是儒家的经典著作。

其中“四书”是指:()A.《诗经》《尚书》《周易》《春秋》B.《大学》《中庸》《论语》《孟子》C.《国语》《左传》《礼记》《春秋》D.《诗经》《尚书》《礼记》《周易》39.《四库全书》是乾隆皇帝亲自组织的中国历史上一部规模最大的丛书,为后代学者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提供了较完善的文献资料。

“四库”是指:()A.仁义礼智B.礼乐书数C.诗书礼易D.经史子集40.古代的“及笄之年”、“弱冠之年”、“而立之年”、“不惑之年”、“花甲之年”指称的年龄分别是:()A.15岁 20岁 30岁 40岁 60岁B.女子15岁男子20岁 50岁 60岁 70岁C.女子15岁男子20岁 30岁 40岁 60岁D.13岁 20岁 30岁 50岁 60岁41.五岳中“东岳”、“西岳”、“南岳”、“北岳”、“中岳”分别指的是:()A.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嵩山B.华山衡山恒山嵩山泰山C.衡山恒山嵩山泰山华山D.恒山嵩山泰山华山衡山42.“五行”中分别代表“生长的物质”、“散发热能的物质”、“大自然本身”、“循环流动的物质”、“坚固的物质”的物质元素是:()A.金木水火土B.火土水金木C.木火土水金D.土水金木火43.五刑是中国古代五种刑罚之统称,在不同时期,五种刑罚的具体所指并不相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