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与礼仪课——丹麦篇讲义
导引: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和美人鱼
一.丹麦的地理位置及气候:
1.地理位置:
丹麦在地理上被称为“西北欧桥梁”,位于北欧波罗的海和北欧之间的欧洲北部日德兰半岛上及附近岛屿,面积4.308万平方公里,可算是北欧最小的王国。
南部就是德国,北部濒临大西洋北海和波罗的
海。
瑞典和挪威分别位于丹麦以北及西北方向,与丹麦隔海相望。
2.气候:
丹麦的纬度虽高,但属于海洋性气候,又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因此气候比较温和。
5月至8月阳光充足, 适合旅游; 12月至次年1月,白昼短促,且多阴天位居北纬54度以北,属寒冷地带,比较上气候算是温暖的。
3.丹麦的国旗和国徽:
丹麦国旗又称为“丹尼布洛”(丹麦语:Dannebrog),意思为“丹麦人的旗”或“红色
的旗”。
丹麦国旗历史久远,是世界上第一面“国旗”,也对其他很多国家,特别是北欧国家的国旗计起了重大影响。
丹麦国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2世纪。
盾徽顶部华丽威严的王冠象征丹麦王国的国
王。
丹麦国歌:丹麦没有明文规定的国歌,起着国歌作用的爱国歌曲有两首。
一首是
1779年由约翰内斯作词,罗艾尔特作曲的《克里斯钦挺立在桅杆旁》。
另一首是1819年前后由汉斯作曲的《有一处好地方》。
这两首歌曲分别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抒发了丹麦人民的爱国情感。
二.丹麦王室:
丹麦王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国。
当今的丹麦君主玛格丽特二世女王的祖先可以追本溯源到公元940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现在丹麦的国际领袖是玛格丽特二世(女王),首相拉尔斯·拉斯穆森。
多年来,丹麦王室与人民之间一直维持着亲密的关系,因此在现在欧洲国家中,丹麦王室是最富有的,丹麦王室也非常受到人们的爱戴。
三.丹麦首都哥本哈根:
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是全国最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北欧最大的海港所在地和北欧最大城市,有居民140万。
四.丹麦人口及分布:
1.人口:人口521万,其中丹麦人占全国人口的绝大部分,主要是斯堪的纳维亚人,另外
还有少部分犹太人和瑞典人等。
2.语言:官方语言为丹麦语,商业洽谈和可用语为英语或德语。
五.丹麦的宗教情况:
新教福音信义会是丹麦国教会,教徒占全国人口的94%左右,但实际上丹麦只有不到5%的人经常去教会礼拜。
一系列宗教节日:
夏季到来后,丹麦有一系列宗教节日。
首先是大祈祷日,即复活节后的第四个星期五,这是丹麦特有的一个宗教节日,它把不同的宗教节日集中在这一天。
接着是耶稣升天日,即复活节40天之后的第一个星期四。
然后是降灵节,即复活节后的第七个星期日,开始于6月份。
其实这些节日原有的宗教意义都已不复存在,说到底是让丹麦人在夏季里迎来一个又一个休闲的假日,因为暖暖的太阳、湛蓝的天空对丹麦人来说实在是太难得了。
六.丹麦与中国:
丹麦于1950年1月9日与我国建交。
今年将是中丹两国关系史上重要的一年,即两国建交60周年
七.丹麦的建筑:
丹麦的建筑风格十分有特色。
他们在设计时十分注重采光,带有浓重的地中海风情,而且讲究独门独户,有很多独家的别墅,建筑多融精致与坚固于一体。
八.丹麦的传统节日:
1,新年
1月1日,丹麦人与世界各国人民一样庆祝新的一年的开始。
新年前夜,丹麦人喜欢在自家门前燃放烟花。
有趣的是,丹麦人把烟花称做“中国人”,因为火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制作烟花的技术也是从中国传到丹麦的。
除夕夜里,一簇簇烟花飞上夜空,五彩缤纷,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气氛。
2.忏悔节
2月底。
过去这是宗教斋戒期的前夜,现在是孩子们盛装打扮的一个有趣的狂欢节日。
这一天,孩子们穿上各种色彩华丽、样式古怪的服装,比如戴上礼帽或是蒙上佐罗式的眼罩,去敲邻居家的门,要求赠予礼品。
他们还聚集一堂,轮流用棒球球棒敲一个悬挂着的大木桶,当木桶被打破时,里面的糖果糕点滚落出来,孩子们便欢天喜地地分而食之,而打破桶的幸运孩子就成为斋戒期的“国王”或“王后”。
3.复活节
春分过后第一次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就是复活节,一般在3月底或4月初。
这是基督教纪念耶稣复活的一个宗教节日,按照传统,复活节有不少很有特色的庆祝活动,蛋和兔子都是复活节的象征,因为蛋孕育着新的生命,含有复活之意,兔子则因繁殖力很强,也被视为新生命的象征。
复活节时,商店里会出售各种复活节小兔和彩蛋,有的是巧克力做成的。
现在复活节在丹麦恐怕已没有多少宗教意义了,它是丹麦人借机放一周假的好日子。
利用这个机会,丹麦人或是去挪威滑雪,或是去阿尔卑斯山旅游,要不就干脆呆在家里修整花园。
4.愚人节
4月1日,愚人节是西方的传统节日。
5.国际劳动节
5月1日。
这是传统的劳动人民的节日,也是丹麦的法定假日。
这一天,上了年纪的人在工会的组织下聚集在公园里,他们喝着啤酒,晒着太阳,也有人会发表演讲。
现在这个日子对丹麦人来说只是一个休假日,已经基本失去了原有的含义。
7.宪法日
6月5日。
这是丹麦的法定节日,纪念l849年通过的第一部丹麦宪法。
这一天丹麦到处悬挂起国旗,政治家们出来发表演说.宣传自己的政治见解,选民们则悠然自得地坐在草地上休息,享受宪法为他们带来的自由权利。
九.丹麦的基本礼仪:
1.餐饮礼仪:
丹麦人的主食以面食为主,尤爱吃面包。
副食爱吃羊肉,牛肉。
蔬菜常吃的是西红柿,洋白菜等。
他们喜欢喝酒,所以每次在宴请时总要指定一人为司机,他滴酒不沾,否则不论喝多少,都不准开车。
但丹麦人平时常饮咖啡,酸牛奶和花茶。
2. 旅游礼仪:
丹麦旅游业发达,它有服务周到的民航客机飞往世界名地,国内有旅游专用机。
在丹麦,自行车是与汽车同等重要的交通工具,全国有300多万辆自行车,这是丹麦不同于其他欧洲国家的特色之一。
另外,在丹麦坐出租车是不必付小费的。
3.服饰礼仪:
丹麦人在正式社交场合很注意着装整齐,通常西装革履,衣冠楚楚。
举行盛大晚宴时,人们还习惯穿夜礼服。
但日常生活中衣着较随便,不少人喜欢穿流行服饰或运动服。
夏季时,丹麦的一些海滨胜地到处可见穿着游泳衣裤的游客。
4.仪态礼仪:
大多数丹麦人的举止大方,性格豪放,但在交谈时喜欢离得稍远一些,这是一种民俗习惯,并不是疏远对方。
他们善于结交异国朋友,与南欧人不同,约束较少,行为自由,但也有不少的规矩(例如:到当地的人家里拜访,进门后如果主人请你脱大衣,则表明主人愿意留你,否则就是主人不想留你)。
5.相见礼仪:
丹麦人在社交场合与客人相见时,一般都以握手为礼。
古老习俗:一些丹麦的姑娘还保留着一种古老的习俗,她们在高雅的场合与有身份的男子见面时,常施屈膝礼,有的还将手伸出,手掌自然下垂,这是让对方施吻手礼的表示。
6.商务礼仪:
(1)时间:前往丹麦进行商业活动最适宜的季节是每年9月至次年的5月,因为每年
的6月至9月当地的商人多休假。
他们实行五天工作制,办公时间一般是从上午8时或9
时到下午4时。
(与法国相似)
(2)会见:同丹麦商人谈判前,最好能制定一个完备的建议再提交给他们,他们不喜
欢无休止地讨价还价。
丹麦人善于推销,所以,在与丹麦商人打交道时应当注意计划性,只有靠优质的商品才能顺利打开市场。
7.婚丧礼仪:
丹麦婚礼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们习惯于给他们的恋人戒指或一束花,作为订婚礼
物。
但在丹麦的一些地方,人们认为送给未婚妻刻满情诗、木制的棒槌是吉利的,因为棒槌能带来好运和美满。
让我们感到奇怪的是,筹办婚姻会好几天,可却是秘密进行的,因为公开筹办会触怒鬼怪或引起他们的嫉妒。
在婚庆快要结束的时候,人们把一大坛啤酒抬到园子里。
新郎新娘的手握在酒坛上方,然后酒坛被打得粉碎。
在场的适婚女子会把碎片捡起来,捡到最大的碎片的女子注定会第一个结婚,而捡到最小的注定会终生不嫁。
丹麦丧礼:
当地人去世后,有土葬和火葬两种方式,信奉路德教的人按传统的宗教仪式举行葬礼。
8.礼仪禁忌:
丹麦人忌讳13和星期五。
他们忌讳有人打扰他们,找他们谈公事。
丹麦人不喜欢谈论政治和社会问题,也不喜欢别人打听有关他们的私事。
丹麦人不喜欢甚至是忌讳四人交叉握手。
他们在招待朋友时还认为,用一根火柴或用打火机打一次火给三个以上的人点烟是很不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