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连墙施工技术

地连墙施工技术


第二部分 施工工艺
■ 钢筋笼下设
钢筋笼制作完成后在起吊前检查所有埋设的埋件、钢 筋接驳器的数量和位置以及监测设备安装是否准确,符合 质量标准要求后方能起吊入槽。
在钢筋笼吊放前要再次复核导墙上4个支点的标高,精 确计算吊筋长度,保证钢筋笼位置的准确。在钢筋笼下放 到位后,由于吊点位置与测点不完全一致,吊筋会拉长等 ,会影响钢筋笼的标高,应立即用水准仪测量钢筋笼的笼 顶标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将笼顶标高调整至设计 标高。
• 2、钢筋笼起吊桁架应根据钢筋笼起吊过程中的刚度及整体稳定性的计 算结果确定。
• 3、钢筋笼主筋交点应50%并应均匀分布点焊,主筋与桁架及吊点处应 100%点焊。
• 4、钢筋笼应设保护层垫板,纵向间距为3m~5m,横向设置2块~3块; 定位垫板宜采用4mm~6mm厚钢板制作成“”型,与主筋焊接。
第二部分 施工工艺
◆地下连续墙的钢筋接驳器是连续墙钢筋施工的同时,根据以后 地下结构楼板的标高要求,为以后地下连续墙和楼板整体连接而预 埋在地下连续墙钢筋笼上的接驳件,基坑开挖后,预埋的接驳器
第二部分 施工工艺
普遍存在接驳器锈蚀、丝牙破坏、方位角偏差大造成接驳器和结 构主筋无法连接、拧不到位、连接困难等状况,造成部分接驳器无 法和主体结构的钢筋连接,影响结构墙板的整体性,常常需要另行植 筋再连接。
第二部分 施工工艺
地连墙主筋与水平筋固定
桁架筋安装
第二部分 施工工艺
钢筋笼整体
异型幅钢筋笼
第二部分 施工工艺
定 位 器
第二部分 施工工艺
钢筋笼加工平台应具有较强刚度和稳定性,防止钢筋笼在平台 加工时因自重产 生变形。实际操作上,可采用槽钢、工字钢等型 材配合钢筋焊接加工成平台,平台 长度根据钢筋笼长确定。
测四点 钢尺 钢尺
检查范围 每幅钢筋笼
检查频率 3 3 3 3
4
20% 20%
第二部分 施工工艺
■泥浆制备
通过泥浆对槽壁施加压力以保护挖成的深槽形状不变,灌注混凝土 时把泥浆置换出来。泥浆材料通常由膨润土、水、化学处理剂和一些惰 性物质组成。
• 4、钢筋笼吊放时应对准槽段中心线缓慢沉入,不得强行入槽。 • 5、钢筋笼的迎土面及迎坑面朝向应正确放置,严禁反放。 • 6、钢筋笼应在清基后及时吊放。 • 7、异形槽段钢筋笼起吊前应对转角处进行加强处理,并随入槽过程逐
渐割除。
钢筋笼制作质量控制
• 1、钢筋制作平台的平整度应控制在20mm以内。 • 2、钢筋笼安装误差应小于20mm。
为了防止钢筋笼在起吊过程中产生不可复原的变形,各种形状 钢筋笼均设置纵、横向桁架筋,施工中桁架筋严格按照设计和规 范要求进行焊接以保证钢筋笼自身刚度。
第二部分 施工工艺
监测设备安装
钢筋接驳器预埋
第二部分 施工工艺
◆ 监测所需预埋的如测斜管、声测管、土压力计等设备在地连 墙钢筋笼制作时进行合理布设,避免与后续混凝土导管冲突,所 有外露的缆线必须穿设套管固定并包裹严密,防止在钢筋笼吊装 、浇筑砼过程中产生移位、管内进浆导致监测工作无法进行。
第二部分 施工工艺
钢筋笼入槽
第二部分 施工工艺
钢筋笼起吊
第二部分 施工工艺
在钢筋笼下设时,对准槽段中心轴线,吊直扶稳,缓缓下沉,避 免碰撞孔壁。
下节钢筋笼下到孔口时,采用加强的槽钢将钢筋笼的加强顶部稳 固住并架立在导墙上。然后起吊上节钢筋笼,竖直后,使上、下节各 主筋一一对上,用U型卡扣进行连接。
钢筋笼的吊装要求
• 1、吊车的选用应满足吊装高度及起重量的要求,主吊和副吊应根据计 算确定。
• 2、钢筋笼吊点布置应根据吊装工艺和计算确定,并应进行钢筋笼整体 起吊的刚度等安全验算,按计算结果配置吊具、吊点加固钢筋和吊筋等 。吊筋长度应根据实测导墙标高确定。
• 3、钢筋笼起吊前应检查吊车回转半径600mm内无障碍物,并进行试吊 。
第一部分 场地布置
钢筋笼加工区
半成品加工区 原材存放区
第二部分 施工工艺
施工准备
设备安装














施工流程图
泥浆循环系统
抓 斗 开 槽
开 挖 至 岩 层
铣 削 岩 层
成 槽 验 收
清 孔 换 浆
清 孔 验 收
原材检测

钢筋笼加工
钢筋笼下设


预埋件安装 止水板安装
下 砼 导管下设
测斜管安装
第二部分 施工工艺
■ 导墙制作 导墙是保证地下连续墙位置准确和成槽质量的关键,在施工
期间,导墙经常承受钢筋笼、浇注砼用的导管、机械设备等静、 动荷载的作用,因而必须认真设计和施工,才能进行地下连续墙 的正式施工。
◆ 给成槽机成槽提供导向; ◆ 储存泥浆和防止槽口坍塌; ◆ 作为施工时水平与垂直测量的基准;
第二部分 施工工艺
◆ 设计条形的封盖板似“L”状。接驳器的单独封盖拧到位置后,将条形 封盖板沿接驳器的连线方向插入。一般采用铝彩钢板做成条形替代,沿接 驳器连线方向封盖,细铁丝拧紧。凿地下连续墙保护层时,理论上接驳器 段的保护层也会成条片状掉下。
第二部分 施工工艺
接驳器定位
接驳器封盖
第二部分 施工工艺
第一部分 场地布置
■ 钢筋加工区 地连墙钢筋笼加工区原则上设立在地连墙成槽区附近,便于钢
筋笼的运输和安装。加工场地在压实原地面的基础上,铺设碎石,浇 筑混凝土面层。加工场地尺寸按照最长幅段钢筋笼尺寸设置,钢筋笼 以单元槽段为单位整体加工,场地能同时加工两个槽段的钢筋笼。在 钢筋加工场地附近设置原材料存放区、半成品加工区、钢筋笼堆放区 。
在钢筋笼接近至预定高程时,检查笼体平面位置,如超出标准, 则进行调整。当钢筋笼下设到预定高程时,用槽钢将钢筋笼架立在导 墙上,并用水准仪校准槽钢的顶面高程,确保在同一个水平面上。
第二部分 施工工艺
钢筋笼制作要求
• 1、钢筋笼加工场地和制作平台应平整,分节制作的钢筋笼在同胎制作 时应试拼装,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主筋接头搭接长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搭接位置应错开50%。三级钢及Φ25以上的二级钢应采用机械连接。
■ 钢筋笼制作 根据钢筋笼设计图纸,在制作前绘制钢筋笼的加工图。并根据导管
的布置要求,预先留好浇注导管的位置。两根注浆管根据设计焊接在 钢筋笼的适当位置上。钢筋接驳器根据主体结构的布置图设置在钢筋 笼上。基坑监控组件根据设计需要预埋在钢筋笼的上的。所有预埋件 要安装准确。
第二部分 施工工艺
现在常用的柔性接头地连墙钢筋笼加工流程一般为:钢筋加工平 台搭设——底层水 平筋与接头固定——底层主筋与水平筋固定—— 纵向桁架——横向桁架——顶层主筋—— 顶层分布筋——吊点加固 、接头筋。
第二部分 施工工艺
临时支撑

宽度(设计墙厚+30 mm ~50mm) 垂直度
注:H表示墙导墙面的平深整度。度 导墙平面位置 导墙顶面标高
允许偏差
<±10mm <H/500 ≤5mm
<±10mm ±20mm
检查频率
范围

每幅
每幅 每幅 每幅 每幅
第二部分 施工工艺
第二部分 施工工艺
单机起吊
第二部分 施工工艺
双机抬吊
第二部分 施工工艺
钢筋笼吊装的注意要点
⑴ 吊装钢筋笼前,吊装前施工方案必须进过专家论证,应对钢 筋笼进行“质量三检”,并填写“隐蔽工程验收单”,请监理验 收签证,否则,不能进行吊装作业。 ⑵ 吊装钢筋笼前,应搞清开挖面方向,因为开挖面与临土面的 配筋往往是不对称的,如搞错,则受力条件完全相反了。 ⑶ 如果用履带式起重机长距离吊运钢筋笼,钢筋笼必须呈垂 直悬空状态。 ⑷ 吊装拐角形钢筋笼时,应设置“人字形”桁架,并增加一 些特殊的斜拉杆加强其刚度,防止钢筋笼变形,待钢筋笼下槽时 ,再渐次拆除。
第二部分 施工工艺
接驳器植筋
第二部分 施工工艺
◆ 原因分析 ① 钢筋笼本身的平整度不够,接驳器和分布筋是点接触,定位难控制,焊 接处易产生变形。 ② 基坑开挖后地下连续墙凿毛时破坏了接驳器的丝牙。 ③ 钢筋笼吊装入槽过程中和导墙摩碰造成接驳器掉盖。 ④ 接驳器预留设没有考虑钢筋笼的沉降。
第二部分 施工工艺
地连墙施工技术
2020年7月27日星期一
第一部分 场地布置
施工现场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地下连续墙成墙区;泥浆系统 区;钢筋笼加工区。三个区域由便道相连,泥浆系统管路要布置 到地下连续墙成墙区。
根据地质和结构特点,本工程的地连墙施工采用“抓铣结合” 成槽工艺,即浅层粉砂与黏土复合地层采用液压抓斗成槽,进入 岩层后换用铣槽机进行成槽施工。
第二部分 施工工艺
◆ 导墙结构施工
钢筋绑扎
模板安装
砼浇筑
第二部分 施工工艺
混凝土强度达到5mpa后拆除模板。 拆模后立即再次检查导墙的 中心轴线和净空尺寸以及侧墙砼的浇筑质量, 如发现侧墙砼侵入净 空或墙体出现空洞应及时修凿或封堵。 模板拆除后立即架设木支撑 ,支撑上下各一道,呈梅花型布置,间距 1.0~1.5m。 经检查合格后 立即进行土方回填,防止导墙位移。在导墙的砼达到设计强度前, 禁止任何重型机械和运输设备在其旁边通过,同时在导墙顶翼面上 用红油漆作好分幅线并标上幅号,导墙施工缝与地下墙接缝错开。
钢筋笼起吊
钢筋笼的起吊通常采用履带式起重机进行,因为钢笼起 吊后,起重机需要将垂直吊起的钢笼运输至孔口进行下放 。
钢筋笼的起吊与安放应根据其重量与长度,选择匹配的 吊车,一般采用单机起吊和双机抬吊方式,由专人统一指 挥。入槽时应徐徐下降、平稳入槽,不得强行快速下放, 入槽后应根据测定的导墙高程准确控制笼顶标高。
通过对接驳器施工易出现的质量问题, 考虑两点接驳器施工质量的 改进,克服接驳器定位偏差和丝牙破坏、锈蚀等弊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