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

江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

江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一、总则●规划指导思想1、放眼经济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考虑加入"WTO"后技术、产业、资金流向对江阴的影响,调整产业结构,增强江阴市的竞争力。

2、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两个率先"要求,认真研究城镇发展战略、空间布局和发展时序。

3、结合市域行政区划调整的机遇,合理确定城镇发展空间,推进城市化进程。

4、处理好经济发展模式和空间布局的关系,形成市域城乡协调发展的城镇群体。

5、从江阴市交通枢纽的地位与作用入手,发挥通道优势,加强与张家港、靖江的协同发展。

6、处理好经济发展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关系,保护历史文化,体现城市特色。

●修编重点1、调整城镇空间布局调整城镇空间布局,精简发展主体,并提出配套的政策与措施。

2、调整乡镇工业园和乡村居民点根据区位条件,发展潜力,调整乡镇工业园的布局,优化市域产业空间布局。

逐步调整乡村居民点的布局,引导乡村人口向城镇集聚。

3、协调江阴与周边城市的关系完善市域综合交通网络,统筹协调区域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考虑新长铁路、沿江高速公路、锡澄高速公路对江阴城镇发展的影响,江阴与无锡、常州、张家港、靖江等周边城市的分工协作。

区域位置图一区域位置图二4、研究和体现城市特色贯彻城市设计理念,从江阴滨江的特点出发,保护自然山水,合理安排沿江岸线,保证城市生活岸线,从江阴交通枢纽的特点出发,发挥交通优势,建设物流园区;发掘江阴深厚的文化积淀,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延续历史文脉。

5、保护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环境质量,明确市域的生态建设目标和措施,从城乡协调发展角度出发,确定市域城镇聚集空间与绿色开敞空间,划定优先建设地区、引导建设地区和不宜建设地区,界定物种源、廊道和节点,保持物种的多样性,提出生态建设对策。

6、积极应对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对老城区、新城区、外来人口进行社会调查,了解民情民愿,在规划中加以体现,制定措施,以有利于社会稳定、协调发展。

●城市规划区全市域,总面积988平方公里。

●城市规划用地范围东起江阴市界,西至新沟河,南起南快速路,北至长江,总面积约198平方公里。

●规划期限近期:2002年至2006年。

中期:2007年至2010年。

远期:2011年至2020年。

远景:本世纪中叶。

市域近期空间利用规划图市域远期空间利用规划图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区域功能定位1、沪宁产业密集区中具有一定外向性和先导地位的重要加工制造基地,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区域。

2、江苏省沿江高新技术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要的工业港口城市、新兴交通枢纽和对外开放门户。

3、苏锡常向苏中苏北地区辐射的中转站,塑造良好区域空间形象的重要地区,区域内物流园区的有机组成部分和某些产业发展的领头羊。

区域空间利用规划图●与周边城市的协调1、与无锡在功能上,是无锡向北辐射的门户,是无锡港口工业基地,是无锡物流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础设施上,有8个主要的通道与无锡联系,分别为锡澄高速公路、无锡东干线、预留的第二过江通道、预留的第三过江通道、锡澄一级公路、锡沙一级公路、锡澄轨道交通、新长铁路。

在青阳东和长泾东预留苏锡常备选机场,肖山水厂为无锡北部城镇的供水水源。

2、与常州在功能上,是常州向北辐射的重要基地;基础设施上,有五个主要的通道与常州联系,分别为沿江高速公路、无锡西外环路、滨江公路、常澄公路、镇南铁路;常州的取水口及水厂在江阴境内的利港,江阴的石庄石化工业园与常州的圩塘之间江阴一侧控制不少于2公里的生态隔离区。

3、与张家港在港口功能上,江阴港与张家港互有分工,在交通设施上,有八个主要的通道与张家港联系,分别为沿江高速公路、滨江路、澄杨公路、无锡东干线、锡沙一级公路、澄熟公路、镇南铁路、澄张轨道交通。

规划长山、香山为生态隔离区,沿市界江阴一侧控制不少于2公里为林地和农业空间。

4、与靖江在功能上,江阴港与靖江港互有分工,中小型港口工业、修造船业逐步转移到靖江的江阴园区,体育、文化、医疗等公共设施适当考虑靖江的需求;在产业上,江阴的部分产业可逐步向靖江的江阴园区扩散;在交通设施上,有五个主要的通道与靖江联系,分别为新长铁路、锡澄高速公路、预留的第二过江通道、澄靖轨道交通、预留的第三过江通道。

●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1、通道利用战略充分利用江阴长江大桥、新长铁路及长江港口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发展物流和地缘优势产业,获取区位条件变化带来的新增集聚效益。

2、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通过外向拓展、跨域辐射、区域联合、市域整合等手段,整合内外市场,打破行政界线,塑造区域整体形象,加强与张家港、靖江两市空间协调发展和产业的分工协作。

3、多元型经济发展战略注重大型上市公司发展的同时,积极发展小型民营企业,注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

4、信息化带动的新型产业发展战略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信息化促进现代化,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实现经济快速发展。

5、可持续发展战略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城市化发展战略1、加快集聚发展,重点推进城区现代化。

2、整合澄西、澄东、长泾、青阳四个片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3、调整城镇空间布局,全面提高城镇建设水平。

●城市化水平预测市域总人口2006年137万人;2010年141万人;2020年145万人。

城镇人口2006年71万人;2010年82万人;2020年100万人。

城市化水平2006年51.8%;2010年58.2%;2020年69.0%。

城市化模式城市化外延发展与内涵发展并重,逐步过渡到以内涵发展为主、兼顾外延发展的城市化模式。

城市远景规划图●城镇体系结构规划城镇调整原则1、坚持集中、集约、集聚;2、优先考虑城区的发展;3、调整的城镇地域相邻,交通便利,充分考虑传统经济联系;4、以大带小、以强带弱、以发达带欠发达、发展潜力大带后劲不足。

城镇规模等级结构1、第一等级――城区人口规模55万,占全市城镇人口的55%。

2、第二等级――片区澄东片区人口规模17万,占全市城镇人口的17%;澄西片区人口规模14万,占全市城镇人口的14%;青阳片区人口规模6万,占全市城镇人口的6%;长泾片区人口规模8万,占全市城镇人口的8%。

城镇职能结构1、综合性中心城市――城区。

2、以产业为主的综合型片区――澄东片区、澄西片区、长泾片区、青阳片区。

城镇空间结构一城四区即中心城区、澄东片区、澄西片区、长泾片区、青阳片区。

三、沿江规划●港口性质与功能1、江阴港的性质江海河联运,内外贸货物运输、装卸与仓储、公用港口与货主码头相结合的多功能、综合性港口。

2、江阴港的功能运输换装和集疏运功能;商贸服务功能;高质量的口岸服务及生产生活服务功能;港口物流园区功能。

●沿江城镇规划璜土:江阴经济开发区石化工业园,配套相应的生活用地。

利港:向南发展,行政商业中心南移,发展为澄西片区的政治文化中心,为西部滨江工业的服务基地和生活基地。

申港:规划申港沿镇澄公路发展,北工南宿。

城区:优先发展高科技产业,加快发展生产服务业,黄田港港区建设为长江港口物流中心。

四、城市性质与规模●城市性质现代化的工业港口城市,交通枢纽,历史文化名城。

●城市人口规模55万人。

●城市用地规模6600公顷,人均建设用地120平方米。

五、城市总体布局●用地发展方向城市用地主要向东向西、次要向南发展。

城市总体规划图●布局结构形态规划城市结构形态为带状组团式,由指状绿地系统分隔成四个组团:中组团、东组团、西组团、南组团,在城市东、南、西部布置三个工业区,沿人民路、虹桥路、通江路形成" H"型城市中心。

六、城市建设用地规划●居住用地规划布局江阴城区规划7个居住区,分别为城中居住区、城东居住区、城西居住区、城南居住区、夏港居住区、山观居住区、云亭居住区。

●行政办公用地市级行政办公机构主要集中在澄江路一带,在现有行政办公用地的基础上适当扩大完善,形成以市政府为核心的行政办公区,另在城东新区控制一定的行政办公用地。

●商业金融业用地以人民路、虹桥路、通江路为轴线建设"H"形的市级商业中心。

市级商贸中心位于城东新城中心南部,结合其它公共设施统一布置。

专业市场分两片集中布置,一处位于城东新区南端锡澄高速公路出入口西侧,另一处位于锡澄公路南闸段。

居住区级商业设施应结合居住区规划统一。

农贸市场宜按500米左右服务半径设置,在旧城更新和新区建设时统一考虑。

●文化娱乐用地规划文化中心两处,一处为天华艺术中心,位于城东新区北部,设置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文化馆、江阴大剧院等设施。

一处为位于鲥鱼港路北端滨江地区的文化艺术中心,设置音乐厅、艺术馆等设施。

区级文化娱乐设施结合区级商业设施设置。

●体育用地在城东新区北部新建市体育中心,占地约40公顷,包括一个主体育场、一个主体育馆、一个游泳馆及其它训练、比赛场地,规模满足承办地区性综合体育赛事或单项国际体育赛事要求。

保留原体育中心,并对其场馆、设施进行更新,作为市民进行健身活动的场所。

各居住区结合中心设置体育运动场地,满足居民休闲健身的需要。

●医疗卫生用地规划期末医疗卫生设施床位总数达到2200床,4床/千人。

规划市级综合性医院3所,区级医院4所,新建疾病控制中心一个,位于长江路与黄山路交叉口东南。

市级综合性医院3所:市二院并入市人民医院,搬迁市人民医院至城东新区体育中心东侧,占地约10公顷,800床规模。

原市人民医院用地并入市中医院,市中医院扩大规模至4 00床规模。

改造并扩大市三院至200~300床规模,作为市级医院。

区级医院4所:改造利用现远望医院、夏港卫生院、南闸卫生院作为区级医院,另在城南新建1所区级医院,每所150~200床规模。

规划每万人设社区医疗点一个,具有为居民进行日常预防保健及简单医疗功能。

●教育科研设计用地在长山路西,澄南大道南规划教育科研区,在在定山高尚住宅区西侧规划科技研发区。

对散布在城区各处的科研设计单位,原则上予以保留和完善,对用地发展受限制的单位可在教育科研区集中建设。

●工业用地布局规划形成东部工业区、西部工业区、南部工业区三片工业区。

东部工业区――在开发区的基础上跨过白屈港继续向东发展,北部沿江地区重点发展港口工业,南部以发展高新技术工业为主。

西部工业区――位于夏港镇区西北,主要利用临江优势、现状制造业、加工业优势,发展成为重要的新材料产业、能源、冶金、机电产品制造业基地。

南部工业区――位于南闸镇区以东区域,为依托锡澄公路、新长铁路发展的相对独立工业组团,可发展纺织、机械等劳动密集型工业。

●仓储用地布局港区配套仓储区2处,分别为黄田港物流园区、长山港区配套仓储区。

黄田港仓储区为中转仓库,货物主要为件杂、集装箱、散货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