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沪科版高中生命科学拓展型课程:血糖的平衡及其调节_课件1

沪科版高中生命科学拓展型课程:血糖的平衡及其调节_课件1

血糖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 线粒体
(8)血糖和氨基酸相互转化,各要经过什么生理过程?
氨基转
血糖 换作用 氨基酸 (非必需氨基酸)
CHO
CHON
脱氨基作用
血糖
氨基酸 (几乎所有)
CHO
CHON
在正常情况下,由于血糖的来源和去路保持相对平衡, 所以血糖含量维持相对稳定。
2.血糖平衡的意义
血糖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血糖平衡能 使人体的各组织、器官得到充足的能量供应。
胰岛素 分泌增加
胰岛 A细胞
肾上腺
下丘脑 另一区域
血糖降低
血糖平衡的意义:为机体各种组织细胞 的正常代谢活动提供能源物质。

C6H12O6+6O2+6H2O
6CO2+12H2O+能量
血糖含量过低:头晕、心慌、四肢无 力,严重时导致死亡。
血糖含量过高:超过肾脏重吸收能力, 从肾脏排出,形成糖尿,营养流失。
病因: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
胰岛素分泌不足,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和在细胞内氧 化利用发生障碍,故组织细胞内能量供应不足,病人总感 到饥饿,饥饿而多食。
胰岛素分泌不足
血糖 增多
糖尿
带走 大量水分
多尿、口渴、多饮
糖氧化供能发生障碍
脂肪和蛋白质 分解加快
消瘦,体重减轻
1型糖尿病:与遗传、自身免疫、病毒等因素有关。 1型糖尿病防治措施:注射胰岛素或通过胰岛移植手术 治疗。
血糖的平衡及其调节
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为什么不吃早餐或早餐吃得不好,中午 就感到头晕、心慌,注意力难以集中?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不宜吃甜食?
(一)血糖的平衡
血液中的葡萄糖称血糖,正常情况下,其浓度在3.89~6.11 mol/L之间。
来源
去路
消化、吸收(主要)
肝糖原的分解
非糖物质的转化 (脂肪、氨基酸、
乳酸)
血糖浓 度
(3.89 ~6.11
mol/L)
氧化分解(主要)
合成糖原(肝糖 原、肌糖原)
转变为非糖物质: 脂肪、某些氨基酸
尿糖
来源
消化、吸收 (主要) 1
肝糖原的分解
2
非糖物质的转化(脂 3
肪、氨基酸、乳酸)
4
血糖浓度
去路 氧化分解 (主要)
( 3.89~ 5 合成糖原(肝糖
6.11
元、肌糖原)
3.糖尿病及其防治 假设你是一名医生,如何诊断糖尿病呢?
产生糖尿的情况:
糖尿病 一次性口服大量的可溶性糖 (200克以上) 肾功能发生障碍
3.糖尿病及其防治 诊断糖尿病时,既要验血,又要验尿。
糖尿病的主要症状:持续性高血糖和糖尿
如何检测患者的尿中有糖?
检测尿糖的试剂
斐林试剂:新制的Cu(OH)2 班氏试剂
小肠 主动运输
(4)肝糖原和血糖在什么条件下相互转化?肝糖原合成场所是
什么?
血糖浓度低
肝糖原
血糖
血糖浓度高
肝细胞的内质网
(5)肌糖原在什么条件下分解?产物是什么?
剧烈运动引起骨骼肌缺氧时
乳酸
(6)非糖物质在什么条件下转化为血糖?
长期饥饿,肝糖原缺乏 (7)血糖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其氧化分解的主要场所是什么?
a细胞 分泌
胰高血糖素
作用 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 糖物质的转化
由29个氨基酸组素是 胰高血糖素和 肾上腺素, 有拮抗作用的激素是 胰高血糖素和 胰岛素、肾上腺素和胰岛素。
胰岛素分泌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关系
血糖平衡的调节
血糖升高
下丘脑 某一区域
胰岛 胰高血糖素 肾上腺素 B细胞 分泌增多 分泌增多
2型糖尿病:可能与饮食结构、生活习惯、肥胖等有关。 2型糖尿病防治措施:保持愉快的心情、合理饮食结构、 经常运动。
控制饮食
不:糖、蜂蜜、巧克力、香蕉和糕点等食物; 少:含糖类较多的食物,如马铃薯、藕、芋 头等,肥肉、油炸食品等也应尽量少吃; 多:一些含膳食纤维较多的食物,如粗粮和 蔬菜等。
粗粮:玉米、高梁、大麦、燕麦、荞麦等。
肾脏对血糖平衡的调节起到一定的作用。
谢谢
2.高血糖症 (1)血糖浓度:空腹时血糖浓度高于6.11mmol/L。 血糖浓度在3.89-6.11mmol/L时不会出现糖 尿。只有当血糖含量高于6.11-7.8mmol/L的范 围时才会引发糖尿。 (2)引起高血糖的情况
糖尿病(胰岛素分泌过少)
一次性口服大量的可溶性糖
过度紧张(肾上腺素过量分泌)
症状严重的就必须注射胰岛素制剂
1.切除胰腺的狗排出的尿液常常会吸引许多蚂蚁,这是因为 A.肌糖原分解,血糖升高 B.非糖的物质转化,尿糖升高 C.蛋白质分解,尿糖升高 DD..胰岛素缺乏,狗出现糖尿
2.如果某人持续性出现糖尿,是否就能肯定他患有糖尿病? 不一定,如肾脏功能发生障碍的人,其肾小管不能有效
肾上腺素:氨基酸类激素
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从而升高血糖浓度。
(2)参与血糖调节的中枢 升高血糖的中枢
降低血糖的中枢
均位于下丘脑
血糖平衡的调节
b细胞
胰岛素
由51个 氨基酸
作 组成

降 低 血
①促进肝细胞、肌肉细胞、 脂肪细胞等细胞摄取、贮存 和利用葡萄糖;
糖 ②抑制氨基酸等非糖物质转
化成葡萄糖。
地将葡萄糖重吸收回血液,他的尿中就会出现葡萄糖。
作业
一、判断题
1.血糖的主要来源是食物中的糖类,而主要去路
是氧化分解供能。
(√ )
2.只有糖尿病病人才会出现糖尿。 ( × )
3.正常人在吃甜食过多引起高血糖时,就会出现
糖尿。
( ×)
二、分析说明题
右图分别是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在摄取葡萄糖后血糖含 量的变化曲线。请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试纸。
与还原糖的颜 色反应
加热煮沸,产 生砖红色沉淀
加热煮沸,产 生砖红色沉淀
如何用班氏试剂检测患者的尿中有糖?
1号:1ml班氏试剂+0.1ml正常人尿 2号:1ml班氏试剂+0.1ml糖尿病人尿
蓝色
颜色? 砖红色
12 加热煮沸1-2min
糖尿病患者还会出现“三多一少” (多食、多尿、多饮、体重减轻)的症状?
mol/L
6 转变为非糖物质:脂
肪、某些氨基酸
(1)参与1(消化、吸收)过程的酶有哪些? 唾液淀粉酶、胰肠淀粉酶、胰肠麦芽糖酶。
2(C6H10O5)n+nH2O 淀粉酶 nC12H22O11
C12H22O11+H2O 麦芽糖酶 2C6H12O6
(2)消化的场所在哪里? 口腔、小肠
(3)葡萄糖吸收的场所是什么?吸收的方式是什么?
1.曲线_2_为正常人的, 曲线_1_为糖尿病患者的。
190
2.假如在糖尿病患者摄 取葡萄糖1h后,给他注 射胰岛素,请在图中绘 出他体内血糖含量的变 100 化曲线。
1 2
0
1
2
3
摄取葡萄糖溶液
肾糖阈-- 肾脏所能保持的最高血
糖含量(160~180mg/dL)。
只有当血糖含量超过了 肾糖阈,超过了肾小管的重 吸收能力时,才会有一部分 葡萄糖随尿排出。
归纳 总结
1.调节血糖的激素主要有
肾上腺素 胰高血糖素 升高血糖
胰岛素 --降低血糖 2.血糖平衡是神经-体液 共同调节的结果。
3.在血糖调节过程中哪些器官起到了重要作用?
胰岛、肾上腺、肝脏、下丘脑、肾脏
(三)血糖平衡的失调
1.低血糖 (1)低血糖早期症状 血糖浓度:低于3.89mmol/L
症状:头昏、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 四肢无力等。 缓解:及时吃一些含糖较多的食物,或是喝 一杯浓糖水。 (2)低血糖晚期症状 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 症状:惊厥和昏迷等 缓解: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
血糖不足时,会导致人体供能不足;血糖浓 度过高时,会导致糖尿。
(二)血糖平衡的调节
(1)参与调节的激素:
胰岛素: 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促进糖原合成、葡萄糖氧化分解和转变 为非糖物质;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 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胰高血糖素: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和非糖物质转化成 葡萄糖,从而升高血糖浓度。
班氏试剂与斐林试剂的区别
斐林 试剂 (蓝 色)
班氏 试剂 (蓝 色)
成分
新制的CU(OH)2 (用NaOH和CUSO4配制
而成)
CUSO4、NaCO3、柠檬酸钠 (NaCO3、柠檬酸钠水 解产生的OH-和CU2+合
成微量的 CU(OH)2)
保存
易分解, 不能长时 间保存。
稳定,可 长时间保 存,并可 制成尿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