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氯碱-聚氯乙烯生产盐酸及氯化氢工段安全操作及事故预防详细版

氯碱-聚氯乙烯生产盐酸及氯化氢工段安全操作及事故预防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4980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And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编辑: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安全管理范本系列)氯碱-聚氯乙烯生产盐酸及氯化氢工段安全操作及事故预防详细版氯碱-聚氯乙烯生产盐酸及氯化氢工段安全操作及事故预防详细版提示语:本安全管理文件适合使用于平时合理组织的生产过程中,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预期的生产目标。

,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一、生产特点盐酸、氯化氢工序屉个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接触腐蚀性化学物品的工段。

1.有毒、有害、防止中毒氯气是有窒息性的毒性很大的气体,确保管道、设备的气密性。

防止氯气外逸是十分熏要的。

尤其是当合成炉因突然故障(如氯气压力突然升高、电源突然中断、炉压因纳氏泵跳电发生倒压而增高等)熄火时,合成炉内氯气大量过量而发生氯气外逸。

氯气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通过呼吸道和皮肤粘膜产生中毒作用。

其中毒症状为流泪怕光、流鼻涕、咽喉肿痛、气急、胸闷、直至肺气肿、死亡。

氯气的排放标准为小于1mg/m3,居民区为小于0.1mg/m。

因此维持合成炉有准确的氯氢配比。

维持氯系统有良好的气密性.维持氯气压力稳,维持电源的双重供电是十分必要的。

氯化氢气体同样是有毒、有害、有强烈刺激性的气体。

对呼吸道、皮肤粘膜有很强的刺激、腐蚀怍用,可使之充血、糜烂。

其排放的最高允许浓度为15mg/m3。

2.易燃、易爆.防止火警氢气是易燃、易爆气体,极易自燃,在800℃以上或点火时则放出青白色火焰,发生猛烈爆炸而生成水。

因而安全要求是很高的。

氨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中,含氢量在4.1~74.2%(vo1)是爆炸区间。

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中,含氢量在4.5~95%(vo1)是爆炸区同,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中含氢量在3.5~97%(vo1)是爆炸范围。

氯气、氢气和空气混合气的爆炸上下浓度极限如图9-16所示。

氢气和空气的混合气的燃点为450℃。

而与氧气的混合气的燃点为450℃。

在生产厂房中大量氢气外溢的情况下,亦可能生成易爆的氢气、空气的混合气。

为了氯碱生产的安全,氢气、空气的混合气中氢的允许含量为4%(vo1)。

氮气或二氧化碳,等惰性组分对混合气的着火极限、爆炸极限是有影响的。

因此,如果在氢气和空气的易爆混和气中加入一定量的氮气和二氧化碳,就不会发生爆炸。

例如,在l体积的氢气和空气混合气中加入16.5体积的氮气或10.3体积的兰氧化碳。

就可以防止爆炸。

因此.氯碱生产过程中合成炉系统在开车点炉或检修动火时。

氧气管道、设备往往要用氮气冲洗稀释。

经分析。

需控制易爆混合气含氢量合格(含氢量≤0.4%)才能动火,动火点需距氢气柜25mm之遥.氯内含氢也是必须控制的指标。

氯氢混合气在正常温度或无光照下不起作用,但在日光或人造光的波长为470mm或者温度超过50℃,两种气体将爆炸性地反应生成氯化氢。

电槽阳出来的的氯气中含有空气、氢、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

氯气中含氢量小于1%(体积)一般无爆炸危险。

但当氯气、氢气的混合气中含氢量为3~7%(vol)时,点燃时伴有爆炸;含氢量达83~93%(体积)时,压力增高但不爆炸。

由此可见,氯内含氢量必须严格控制。

3.防止腐蚀性物品的化学灼伤在盐酸、氯化氢的生产过程中,常接触盐酸、硫酸等强腐蚀性化学物品。

硫酸在浓度较高的情况下,如纳氏泵中硫酸浓度可达92%以上,对人体的表皮细胞有相当强的腐蚀性,常是脱水性的灼伤。

若溅入眼球中,将使结膜红肿,晶状体萎缩,直至渗入视网膜,使之失明。

为防止化学灼伤.要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切忌在硫酸中冲入水,否则易发生爆破性喷溅.容易伤害。

盐酸同佯是一种强无机酸.也会灼伤皮肤粘膜。

一旦人体接触盐酸,应立即用水冲洗,并要求设备、工艺管道有良好晶密闭性,另外要选择合理的材质,防止泄漏发生。

二、安全操作要点1.正确控制合成反应的氯氢配比合成反应时,氯与氢的配比应为1︰1.05~1︰1。

一日发出比例查调,均会发生事故.氢气过量太多,会使尾气含氢量增加,若尾部产生摩擦易发生爆炸;另外含氢增加会影响氯化氢的纯度;还可以影响氯乙烯合成中得率。

氯气过量危害就更大,首先尾气带氯排放,污染环境,造成人体伤害,其次严重影响钢制合成炉使用寿命,因过量氯会与铁反应生成二氯化铁、三氯化铁,易堵塞后部管道及设备;另外氯化氢气体中含有游离氯,在氯乙烯合成程中氯气与乙炔反应生成氯乙炔而发生爆炸。

由此可见.严格控制氯氢配比是安全生产所必需的有效手段。

正常氯氢配比的混合气火焰是青白色的,一旦发生氯配比增大,火焰颜色渐渐变成浇黄、黄色、深黄、浇红、.红色、深红,直至发紫。

因此时刻注意火焰颜色,及时调整氯氢配比,始终保持正常控制范围是相当重要的。

2.确保事故处理装置的完好事故氯化氢处理装置是处理紧急情况下正压氯化氢和氯气的应急装置。

它具备二种功能,即处理盐酸、氯化氢设备、管道中的剩气,不使其外溢;另外,可处理因纳氏泵故障,造成出口管网中的带压氯化氢气体之释放、汇压。

并可抽吸氯化氢总管中剩余气体,有效防止有害气体的外滥。

要确保事故处理装置的完好,才能防止有替气体的外溢。

对整个处理装置来说,要随时准备处理事故发生后产生的有外溢可能的气体。

其中在处理各台炉子的剩气时。

要保证水封有效;让其进入水吸收塔,吸收掉气相中所含的氯化氢,再进入碱吸收塔,将气相中所含的氯气吸收掉;再去排空,如图9-17所示。

在处理正压氮化氢气体时就开启水封阀。

让其冲掉水封,依次进入水吸收塔和碱吸收塔,将氯化氧气体充分吸收掉,再作排空。

确保处理装置的完好,就必须确保装置开得出、启得动。

碱吸收液浓度配制合适,水吸收液随时更新,日常要勤维修保养。

3.开、停车注意要点(1)合成系统点炉前必需认真做好以下工作:①认真检查设备、管线、阀设,确信进炉氧气、氯气管线上所有阀门严闭;②认真检查炉顶防爆膜坚挺、有效,防雨遮盖严密;⑧认真检查燃烧器,确保其完好;①氨气管网试压,确认其不漏(非全厂停车点炉可不执行此条);⑤氢气系统用氮气进行置换;⑥合成炉看火视镜清晰透亮;⑦水夹套或水蒸汽炉检查水源是否正常(排除剩气);(2)冷却系统;①冷却水系统泵、阀、管线开通循环;②冷却水压保持0.15~0.20MPa;③冷却器底部冷凝阀打开。

(3)吸收系统①膜式吸收塔冷却系统开通循环,②吸收水泵开启,并保持回流。

确保吸收水压力为0.5~0.55MPa;③出酸阀打开;④尾气系统无泄漏⑤鼓风机开启,并调节一定量的抽力。

(4)氯化氧冷冻脱水系统①开启冷冻盐水循环系统;②冷冻塔底部冷凝酸阀打开;③更换酸雾捕集器上防爆膜;④用氯化氢试压;确认系统不漏。

(5)氯化氢压缩输送系统①硫酸贮罐有一定最贮存;②进、出管网试压,确认无泄漏;⑨冷却水开启循环;④各类气阀门严闭(包专最分配台);开车要点:(1)合成炉系统①分析氢气纯度在98%以,分析氯气纯度在60%以上,氯内含氢在1%以下(非全厂停车点炉时,氮气纯度在90%以上,氯内含氢在0.6%以下);②坚持先点氢、后点氯,以氯代空气的原则;③一次点火失败,绝不能立即再点,必须间隔20分钟后再点;(2)吸收系统①待合成炉点上后,即开吸收水,防止氯化氢气体外溢;②依据进吸收塔稀酸温度,调节进塔吸收水量;③及时测嚣出酸浓度;⑶尾气系统①点炉时,调节尾气鼓风机抽气量;②分析尾气中含氢、禽氧、含氯化氢量;(4)氯化氢干燥、输送系统①待氯化氢纯度90%以上,氯化氢含氧在0.53%以下,氯化氢含氢1~2.5%,无游离氮,才具备送氯乙烯合成条件;②在输往氯化氢干燥系统时,必须先打回流做处理盐酸,分析合格后再开分配台通氯乙烯阀门,然后依据氯乙烯所需流量及时调节纳氏泵量;③冷冻干燥的盐水温度也需依据氯化氢流量予以调节;停车要点:(1)停合成炉必须在减少进炉的氯气、氢气流量前提下,做到“先断氢.后断氯”,或同时一起切断气源,防止炉子爆破发生;(2)打开炉门必须在停炉后半小时进行,绝不允许停炉后立即打开炉;(3)氯化氢剩气用事故氯化氢处理装置予以处理掉;(4)氢气系统(包括气柜、氢气管路)用氮气置换过,其中含氢必须达到0.4%以下(若因故单台炉停车,则气柜不用氮气置换)。

(5)氯气系统用空气置换(非大修停炉,可以不用空气置换)4.系统检修注意要点(1)在单台炉因故停车检修时,周围合成炉的生产系统正在正常生产,系统检修之安全与否将直接影响周围炉的正常生产,应予以高度重视。

(2)若需动火必须做好以下工作①氢气管道(指单台炉所属)、合成炉动火属一级动火,需经安全部门及厂部审批;其余部位动火属二级动火,需经车间主任审批。

②系统动火前必须拆除炉顶防爆膜,进炉的氢气、氯气管道上盲板(办理装拆盲板手续),拆掉炉顶,停下尾气鼓风机,周围炉的氢气系统遮盖石棉布,尾气风机也遮好石棉布。

若风向不利,还得停下左右炉。

在动火部位有良好接地(防止静电作用),现场有专人监护。

并准备好1211灭火机等消防器材。

若需进入合成炉补焊,还得办理进入容器的申请手续;动火部位较高的话,还需办理登高作业申请手续。

(3)参与检修人员需戴上必需的劳动防护用品,防止酸等化学品灼伤。

(4)参与检修人员应高度重视安全,切实把“无电当作有电,无酸当作有酸”,作业时切实做好“三不伤害”。

三、常见事故及预防1.合成炉火焰变色产生原因,合成炉正常火焰颜色为青白色,除此之外均为不正常的火焰,即进炉的氯气、氢气配比不当造成,若火焰发黄、发红.即进炉氯气量增多。

预防措施:严格控制氯气、氢气配比。

2.合成炉看火视镜发黑,看不清产生原因:看火视镜发黑、看不清会严重影响操作者的视线,乃至影响进炉氯气、氢气配比的控制.造成视镜看不清原因是氢气长时闽过量,或视镜处漏入空气。

预防措施:适度减少进炉氯气量或补漏。

3.合成炉火焰微红,摆动不稳定产生原因:火焰颜色突然微红(非经过黄色转红色),火焰晃动说明输氢有问题,氢气纯度突然降低,这是十分危险的,时间一长,炉顶防爆膜爆破不可避免。

预防措施:立即通知电解检查,若一时不能处理好,只能紧急停车。

4.合成炉出口压力渐增或突然增高产生原因:(1)进炉的氯气、氢气量增加,这会使合成炉出口压力升高,因为氯化氢流量增加,此系正常的炉压上升,直至满负荷生产,炉压达到极大值;(2)出酸系统不畅,比如氯化氢冷却器出酸(冷凝盐酸)不畅,首先想到冷凝酸阀可能未开,其次可能出酸口被异物堵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