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缺乳
西药
1、溴隐停2.5mg,Bid,7~14天,餐中服(适
用于已有大量乳汁分泌者) 2、已烯雌酚5mg,tid ×3日; 以后用5mg,qd×3日; 再用2mg,qd ×3日
谢谢!
方药:通乳丹
通乳丹
人参 黄芪---补气健脾,生血化乳
当归 麦冬---养血滋阴
木通 桔梗---宣络通乳 猪珍汤加黄芪、漏芦、陈皮、木通(或通草)桔 梗 猪蹄(2个,去爪壳) 若脾胃虚弱、纳呆者,或痰滞者不宜用之。
肝气郁滞
主证:产后乳汁分泌少,或全无,乳房胀硬、疼
自通,而乳亦通矣”
病因病机
气血虚弱-乳汁化源不足
肝郁气滞-气机不畅,乳脉不畅 痰浊阻滞—乳络不通
诊 断
病史:素体气血虚弱,产时失血过多,或素性抑
郁,产后情志不遂,乳腺发育不良,乳头内陷
临床表现:乳汁甚少或全无
检查:乳腺发育正常,乳房柔软或胀硬而痛,乳
汁清稀或浓稠,或乳腺发育欠佳。
鉴别诊断:乳痈
成熟乳
产后14日后
呈淡黄色, 质稠
蛋白质减少 脂肪和乳糖 增多
呈白色 含有形物质 及SIgA
含较多有形 物质及SIgA
特 点
多发于产后二、三天至半月内。 产后即乳房不胀,乳汁稀少,不足哺乳,或全无
乳汁。
新产后哺乳正常,因突然高热或七情所伤,乳汁
骤减。
历史沿革
《诸病源候论》列有“产后乳无汁候”,认为其病因系“既产
则血水俱下,津液暴竭,经血不足”使然。
《备急千金要方》列出21首下乳方,其中有猪蹄、鲫鱼等 《三因极-病证方论》分虚实论缺乳,并提出治法“虚当补之,
盛当疏之”
《妇人大全良方》认为“乳汁为气血所化”“乳汁资于冲任”
,主张对于虚证用补气养血方法治疗
《儒门事亲》提出情志因素导致乳汁不能 《傅青主女科》从气血论治缺乳,分虚实治疗,“阳明之气血
痛,乳汁稠+肝郁气滞证。
治法:疏肝解郁,通络下乳。
方药:下乳涌泉散。(《清太医院配方》)
下乳涌泉散
青皮、柴胡--舒肝解郁
四物、天花粉---养血滋液
穿山甲、王不留行、漏芦--活络下乳
桔梗、通草---宣络通乳 甘草---调和诸药
乳积化热,加蒲公英、夏枯草、赤芍 乳房胀痛甚,加橘络、丝瓜络、香附 红肿热痛,高热寒战,或结块波动感—按乳痈治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依据乳汁和乳房的情况辨虚实
虚-乳房柔软不胀不痛,挤压乳汁点滴而出,质稀。
实-乳房胀满而痛,挤压乳汁疼痛难出,质稠。
治疗法则
虚则补之,实则疏之
具体治法--调理气血,通络下乳
气血虚弱
主证:产后乳汁少,甚或全无,乳汁清
稀,乳房柔软,无胀满感+气血虚弱证
治法:补气养血,佐以通乳。
针灸:膻中、乳根
预防与调摄
孕前调治:尽早诊治乳腺发育不良,肥胖者加
强锻炼。 孕期保健:纠正贫血,调畅情志,清洁乳房、 牵拉乳头,穿着宽松。 产后调摄:调畅情志;注意恶露的情况,足够 睡眠,正确哺乳,合理营养,饮食不可过于滋腻 早期治疗(半月内疗效较好)
回乳
中药
1、炒麦芽120克,代茶饮 2、炒麦芽200克,蝉衣5克代茶饮 3、炒麦芽200克,神曲10克代茶饮 4、外敷回乳:芒硝120克布包外敷双乳。
产褥期乳房的变化
乳房的主要变化是泌乳。 产后2~3天乳房逐渐增大,变坚实,局部温度
增高,开始分泌初乳。 初乳、过渡乳、成熟乳 产妇的乳汁分泌量与乳腺的发育成正比,也与 产妇营养、健康和精神状况有关。
垂体催乳素是乳汁分泌的基础 吸吮是保持乳腺不断泌乳的关键
初乳
产后7日内
过渡乳
产后7-14日
产后缺乳
江门市五邑中医院产后区 赵丽红
目的要求
掌握缺乳的定义、辨证论治 熟悉缺乳主要机理
概 述
产后产妇乳汁极少,甚或全无者,不能满足哺
乳的需要,称为产后缺乳。 缺乳以产后第2-3天至半月内为常见,也可 发生在整个哺乳期。 发病率约为20~30%。 中医称为“产后乳汁不行”,“乳汁不足”或 “产后乳无汁”等。
疗。
痰浊阻滞
主证:乳汁少或无,乳房硕大或下垂或不胀,乳 汁不稠 ,形体肥胖,胸闷痰多,舌淡胖,苔腻, 脉沉细
治法:健脾化痰通乳
方药:苍附导痰丸合漏芦散
其他疗法
食疗
1、猪蹄2只,通草24克,同炖,去通草食猪蹄,饮汤
2、花生米120克,黄豆120克,炖猪蹄
3、鲤鱼100-150克,葱50克,煎汤饮服 4、碎核桃肉,加猪油、红糖冲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