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急性脑血管病诊疗新概念

急性脑血管病诊疗新概念

急性脑血管病诊疗新概念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神经内科 任明山
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模式
Time is Brain
Physiology is Brain
rtPA和尿激酶应用
MRI(diffusion/perfusion)
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的关键
Penumbra( Penumbra(缺血半 暗带) 暗带)
超急性期溶栓治疗的现状
在美国,仅1%-7%患者接受了 1%溶栓治疗。 其最主要的原发生脑出血。 故rtPA溶栓对缺血性卒中的治疗 rtPA溶栓对缺血性卒中的治疗 并未产生明显的影响。
超急性期溶栓治疗
尿激酶: 尿激酶:100万IU-150万IU,溶于生理盐 IU水 100-200ml中,持续静滴30min。 10030min。 rtPA:剂量0.9mg/kg (最大剂量90mg), 先静脉推注10% (1min),其余剂量连续 静滴,60min滴完。
溶栓适应征
1.年龄18-75岁。 1.年龄182.发病在3-6h以内。 2.发病在 3.脑功能损害的体征持续存在超过1小时 3.脑功能损害的体征持续存在超过 ,且比较严重, ,且比较严重, NIHSS (美国国立卫生研 究院卒中量表) 究院卒中量表)7-22分。 4.脑CT已排除颅内出血,且无早期脑梗 4.脑 死低密度改变及其他明显早期脑梗死改 变。 5.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5.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电衰竭(20mL/(100g.min) 0mL/(100g.min)
膜衰竭(15mL/(100g.min) mL/(100g.min)
目前缺血性卒中的治疗
原则:根据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类 型、分期为核心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型、分期为核心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在内科支持治疗基础上,可酌情选用 改善脑循环、脑保护、抗脑水肿降颅 压等措施。 重点是超早期治疗,在< 重点是超早期治疗,在<6小时的时间 窗内有适应证者可行溶栓治疗,挽救 缺血半暗带。
影像学指导的治疗策略
高级CT和MR影像技术使脑生理功能 的评定成为可能 MRI(Diffusion/Perfusion) MRI(Diffusion/Perfusion)非匹配区作 为判断缺血半暗带的参数为超过溶 栓时间窗患者治疗决策的建立提供 了理论依据。
影像学指导的治疗策略
判断有无脑出血及SAH,CT优于MRI。 SAH, 判断颅内大血管有无梗塞,CTA优于MRA 。MRA极易受运动伪影的影响。 判断不可逆梗塞区域,弥散加权MR影像 优于CTA和CBV。 判断缺血半暗带区,灌注加权MR影像。
“Holy Grail” of stroke physiology
脑缺血半暗带
正常脑血流50mL/(100g.min) 出现临床症状(30mL/(100g.min) 0mL/(100g.min)
细胞膜去极化 ,钙离子内流 导致细胞死亡 。梗塞灶中心 周围的缺血边 缘区尚处于电 衰竭状态,称 缺血半暗带 (penumbra)
急性期脑梗塞CT征象
占位效应 灰质结构的低 密度(灰白质 交界部位模糊 ,岛叶征) 一根以上的高 密度血管影
6小时
28小时
4小时
32小时
患者,男性,63岁 患者,男性,63岁
发病3小时
MR后数分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