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筋绑扎工程施工工艺

钢筋绑扎工程施工工艺

1 钢筋工程施工工艺1.1 适用范围1.1.1 本工艺适用于本项目工程混凝土工程的钢筋加工、制作、绑扎作业。

1.2施工准备1.2.1 材料要求1 混凝土结构所用的钢筋其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国家产品标准。

2 钢筋应按进场的批次进行检查和验收,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进场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每批钢筋应由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同一等级、同一交货状态组成,并不得大于60t。

2)检查每批钢筋的外观质量。

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结症和折叠;表面的凸块和其他缺陷的深度和高度不得大于所在部位的尺寸的允许偏差(带肋钢筋为横肋的高度);测量本批钢筋的直径偏差;3)经外观检查合格的每批钢筋中任选两根钢筋,在其上各截取1组试样,每组试样各制3根试件,分别作拉伸(含抗拉强度、屈服点、伸长率)和冷弯试验。

带肋钢筋应按规定增加反向弯曲试验项目。

4)当试样有1个试验项目不符合要求时,应另取2倍数量的试件对不合格项目作第2 次试验,当仍有1根不合格时,则该批钢筋应判为不合格。

3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进行钢筋的隐蔽工程验收。

钢筋的数量、位置和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预埋件的规格、数量和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4 钢筋在运输和储存时,不得损坏标志,存放时应按钢筋类型、直径、钢号、批号、厂家等条件进行分类堆放,设分类标志牌、不得混淆;同时应避免锈蚀和污染(一般应架空地面0.3m以上,并苫盖防雨);在码放时应将外观检查不合格的钢筋及时剔除。

5 钢筋的级别、种类和直径应按设计要求采用。

当需要代换时,应由原设计单位做变更设计。

6 工地应对运进的钢筋进行检验,作为使用本批钢筋的使用依据。

7 经检验合格的钢筋在加工和安装过程中出现异常现象(如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时,应作化学成分分析。

8 当对钢筋质量或类别有疑问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抽样鉴定,并不得用于主要承重结构的重要部位。

9 焊接用电焊条应与钢材强度相适应,焊条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钢焊条》GB/T5117的规定。

1.2.2 施工机具与设备1 钢筋加工设备(钢筋切断机、钢筋调直机、数控钢筋弯曲机、数控卷笼机、电焊机),钢筋笼运输设备(运输汽车)、吊装设备(吊车)等。

2 钢筋绑扎工具(钢筋勾、石笔、墨斗、钢尺、撬棍等)。

1.2.3 作业条件1 现场道路畅通,施工场地已清理平整,现场用水、用电接通,备有夜间照明设施。

2 钢筋工程所需的原材料数量已备足,进场。

3 钢筋加工场地应平整坚实,钢筋加工机械、焊接设备按平面布置图,合理确定安装位置。

设备测试和试运转检测合格。

1.2.4 技术准备1 根据施工部位、结构型式、环境条件、工程量、安全要求等因素,制定专项方案批准后实施。

2 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并履行书面交底手续;熟悉施工图纸及配筋图。

3 按结构部位,编制钢筋加工单并通过专业工程师批准。

4 经专业技术培训,考试合格;焊工等专业技术工种应持证上岗。

1.3 操作工艺1.3.1 工艺流程钢筋加工场建设→钢筋加工设备安装→原材料进场检查、检测试验→钢筋下料→钢筋加工→钢筋焊接→钢筋安装→检查、检测。

1.3.2 钢筋加工场建设1 施工现场应单独设置钢筋加工场。

钢筋加工场场地应平整坚实,采用推土机推土、刮平、压路机压实。

钢筋加工厂生产场地地面宜采用全部硬化处理,先将场地平整,其上浇筑150mm 厚的C25混凝土。

2 钢筋加工现场周围应设置防护栏及警示标志,钢筋加工场内不得有架空线路。

3 钢筋加工场内的照明应采用外部有金属保护网的照明器。

1.3.3 钢筋加工设备1 钢筋加工设备应按平面布置图设计,合理确定安装位置。

钢筋加工设备周围不得有障碍物。

2 钢筋加工机械必须安装稳固。

钢筋加工设备每次安装完成后,必须按该设备说明书的要求和有关规定进行测试和试运转,经安全技术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3 室外作业的钢筋加工设备应设置防雨雪、防火棚。

4 钢筋加工机械和钢筋加工工具必须按制造商提供的使用说明书允许的使用范围内使用。

钢筋笳工机械和钢筋加工工具必须按使用说明书所规定的操作程序操作。

1.3.4 原材料进场检查、检测试验原材料进场检查、检测试验应符合第1.2.1条规定,合格后方可投人使用。

1.3.5 钢筋下料1 钢筋配料钢筋下料前,应根据来料的长短和所需长度进行配料。

下料前应核对钢筋品种、规格、级别及加工数量;下料后应按种类和使用部位分别挂牌标明,并分别堆放。

2 钢筋除锈钢筋均应清除油污和锤打能剥落的浮皮、铁锈。

除锈可通过钢筋冷拉或钢筋调直机调直过程中完成;也可采用电动除锈机或人工除锈方法。

(1)除锈后钢筋表面有严重的麻坑、斑点或带有蜂窝状锈迹钢筋,不得使用。

(2)钢筋表面的油渍、漆污、水泥浆和用锤敲击能剥落的浮皮、铁锈等均应清除干净。

3 钢筋调直(1)对局部曲折、弯曲或成盘的钢筋应加以调直。

(2)钢筋调直使用调直机调直,也可采用平直锤、人工锤击矫直粗钢筋和用绞磨拉直细钢筋。

(3)当利用冷拉方法矫直钢筋时,钢筋的矫直伸长率为:HPB235级钢筋不得大于2%;HRB335级钢筋不得大于1%。

4 钢筋切割(1)钢筋成型前,应根据配料表要求长度分别截断,用钢筋切断机进行,也可用断丝钳切断。

(2)应将同规格钢筋根据不同长短搭配、统筹排料;一般先断长料,后断短料,以减少短头和损耗。

避免用短尺量长料,防止产生累计误差,应在工作台上标出尺寸、刻度,并设置控制断料尺寸用的挡板。

切断过程中如发现劈裂、缩头或严重的弯头等,应切除。

切断后钢筋断口不得有马蹄形或起弯等现象,钢筋长度偏差不应小于±10mm。

5 计算钢筋下料长度计算钢筋下料长度,除应按设计给出的结构尺寸外,尚应计入下列各值:—钢筋弯钩造成的伸长(扣减);—钢筋弯钩的加长部分(增加);—钢筋弯起的加长部分(增加)。

1.3.6 钢筋加工1 钢筋弯曲成型钢筋的弯曲成型采用弯曲机进行,在少量钢筋加工时,可用手工弯曲成型,系在成型台上用手摇扳子弯制0 8 mm以下钢筋,或用扳柱铁扳和扳子,弯制(O 32mm以下钢筋。

曲线钢筋可在钢筋弯曲机的工作盘放置辅助工具成型成型,螺旋筋(或圆钢筋)可用圆盘或滚筒成型。

3)钢筋弯曲时应将各弯曲点位置划出,划线尺寸应根据不同弯曲角度和钢筋直径扣除钢筋弯曲调整值。

划线应在工作台上进行,如无划线台而直接以尺度量划线时,应使用长度适当的木尺,不宜用短尺(木折尺)接量,以防发生差错。

第一根钢筋弯曲成型后,应与配料表进行复核,符合要求后再成批加工。

成型后的钢筋要求形状正确,平面上无凹曲,弯点处无裂缝。

其尺寸允许偏差为:全长土 10mm,弯起钢筋起弯点位移20mm,弯起钢筋的起弯高度±5mm,箍筋边长±5mm。

2 钢筋末端弯钩钢筋弯制和末端弯钩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未作具体规定时,HPB235级钢筋末端需作180°弯钩,HRB335级级钢筋末端需作90°及135°弯折时,其尺寸要求应符合表1.3.6-1 (钢筋弯制及末端弯钩形状)的规定。

表1.3.6-1 钢筋弯制及末端弯钩形状弯曲部位弯曲角度形状图钢筋种类公称直径d(mm)弯曲直径D 平直段长度末端弯钩180ºHPB235HPB3006~22 ≥2.5d ≥3d 135ºHRB3356~25 ≥3d5≥d28~40 ≥4dHRB4006~25 ≥4d28~40 ≥5dRRB4008~25 ≥3d28~40 ≥4d90ºHRB3356~25 ≥3d≥3d 28~40 ≥4d50 ≥5d中间弯制90º以下各类≥20d3 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的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弯钩形式可按表1.3.6-2项次1所示进行加工,有抗震要求的按表1.3.6-2项次2进行加工。

表1.3.6-2 箍筋末端弯钩项次结构类别弯曲角度图示1 一般结构90º/180º2 一般结构90º/90º3 抗震结构135º/135º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HRB335级钢筋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4倍;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对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4 钢筋宜在常温状态下加工,不宜加热(梁体横隔板锚固钢筋釆用HRB335级钢筋时,应采用热弯工艺)。

钢筋宜从中部开始逐步弯向两端,弯钩应一次弯成。

1.3.7 钢筋接头1 热轧钢筋的接头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接头应釆用闪光对焊或电弧焊连接,并以闪光对焊为主。

(2)拉杆中的钢筋,不论其直径大小,均应采用焊接接头。

(3)仅在确无条件施行焊接时,对直径25 mm及以下的钢筋方可釆用绑扎搭接。

对轴心受拉或小偏心受拉构件中的主钢筋均应焊接,不应采用绑扎接头。

(4)在钢筋密列的结构内,当钢筋间净距小于其直径的1.5倍或30nun(竖向)和 45mm (横向)时,不得使用搭接接头。

搭接接头的配置,在任何截面内都应与邻近的钢筋保持适当距离。

(5)跨度大于10m的梁不得采用搭接接头。

(6)当施工中分不清受拉区或受压区时,接头设置应符合受拉区的规定。

2 对于钢筋焊接接头的焊接工艺、参数、质量以及操作人员的培训、考试等要求凡本标准未做规定的,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 18的有关规定。

1.3.8 搭接、帮条电弧焊接接头热轧光圆钢筋和热轧带肋钢筋的接头釆用搭接、帮条电弧焊接时,除应满足强度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 搭接接头的长度、帮条的长度和焊缝的总长度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2 搭接接头钢筋的端部应预弯,搭接钢筋的轴线应位于同一直线上。

3 帮条电弧焊的帮条,宜采用与被焊钢筋同级别、同直径的钢筋;当釆用同级别不同直径的钢筋作帮条,且被焊钢筋与帮条钢筋均为HPB235级钢筋时,两帮条钢筋的直径应大于或等于被焊钢筋的0.8d,当被焊钢筋与帮条钢筋为HRB335级钢筋时,两帮条钢筋的直径应大于或等于0.9d。

帮条和被焊钢筋的轴线应在同一平面上。

4 焊缝高度h应等于或大于0.3d,并不得小于4mm,焊缝宽度b应等于或大于0.7d,并不得小于8mm。

5 钢筋与钢板进行搭接焊时,搭接长度应等于或大于钢筋直径的4倍(HPB235级钢筋)或5倍(HRB335级钢筋)。

焊缝高度h应等于或大于0.35d,并不得小于4mm,焊缝宽度b应等于或大于0.5d,并不得小于6mm。

在加工场施行电弧焊接时,均应采用双面焊缝;仅在脚手架上施焊时,方可采用单面焊接,采用单面焊,其帮条或搭接长度应符合表1.3.9-1的规定。

表1.3.9-1 钢筋帮条长度注:d为主筋直径(mm)。

7 电弧焊接所用焊条应符合设计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