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铁件氧化检验规范

钢铁件氧化检验规范

1规范的目的与发黑定义﹕
1.1规范的目的
为检验员提供规范和检验方法﹐指导其正确检验发黑产品从而保证产品质量。

1.2发黑的定义。

发黑处理是为了防锈,其原理是将钢铁制品表面迅速氧化,使之形成致密氧化膜保护层以防止钢铁件生锈;钢铁的氧化分发黑或发蓝,有高温与常温发黑之分,高温发黑膜的主要成分为Fe3O4。

2 适用范围﹕
金属加工件氧化发黑及发蓝检验。

3.检验环境
3.1照明标准: 目视检验时应将样品放置在冷白色荧光灯之环境中,亮度亦须达到300勒克斯(即相当于
40瓦日光灯下500mm处的光亮度)。

3.2 目视位置: 眼睛距离待检零件或组件约45~60CM之间(约一臂之长)。

3.3 目视角度: 目视眼光与所视之平面在成45 度及90度间来回。

3.4 目视时间: 每个检视面5--10秒。

4.检验所需设备:
4.1滴管,脱脂棉或滤纸。

4.2酚酞酒精。

4.3硫酸铜溶液(3%)CuSo
4.5H
2
O。

5.氧化质量要求
5.1 外观
5.1.1颜色:
A.碳钢、低合金钢应为黑色。

B.合金钢按其化学成分和含量的不同可呈蓝色、紫色至褐色。

C.铸铁、硅钢呈金黄色至浅黄色。

D.铸钢呈暗褐色。

5.1.2膜层结晶致密、均匀,产品无露底,无明显色差、发白等异常现象。

5.1.3允许的缺陷
A.由于热处理、焊接或表面加工状态不同而有的不同的颜色和光泽。

B.顶针孔内发白;经氰化、氮化处理的表面发灰白、浅红或虹色。

C.轻微的水印.
5.1.4 不允许的缺陷
A.白斑、发花
这种现象主要表现为氧化膜的色泽深浅不一,出现白斑、发花。

B.颜色不正
产品发黑后出现偏蓝色、绿色挂灰或发红。

C.氧化膜不牢
由于发黑前产品除油清洗不彻底、发黑处理时间过长,发黑层过厚,形成了发黑浮层,附着力差,产品酸洗后的清水冲洗不干净,将残酸带到发黑液中,造成局部反应过度;工件表面有浮锈。

D锈斑
发黑改变产品颜色的原因是氧化反应,所以发黑后的产品需及时进行脱水封闭。

如果发黑后的产品不及时浸油封闭,已活化的元素和空气继续反应,有时会出现变色现象。

E.膜层损伤。

在产品的氧化、清洁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的碰撞、划伤造成的膜层损伤时不允许的。

5.2 清洗质量
表面不得有残留碱存在。

5.3 耐蚀性
在零件Ra0.8以上的光洁度机加工表面上用3%硫酸铜溶液检验后不得出现接触铜(发红或触铜斑点,锈点-有铜析出)。

6.验收规则和检验方法
6.1 外观检验
6.1.1.大型零件和重要零件要100%进行外观检验;不合格的零件退回重新氧化处理;
6.1.2.小零件每批次5~10%做外观检验,其中若有一个不合格,再取双倍数量的零件复检,若仍有不合格,
则该批次零件退回重新氧化处理。

6.1.3 检验方法
应在天然散射或无反射光的白色透射光线下目视检查。

光的照度不得低于300勒克斯(即相当于零件放在40瓦日光灯下500mm处的光照度)
6.2 清洗质量检验
6.2.1.验收规则
每批零件中抽2~8个零件检查清洗质量,若有一个不合格,则整批零件退回重新清洗。

6.2.2.检验方法
在氧化的零件上滴上1~2滴0.1%的酚酞酒精溶液,若滴液变红,则证明有残留碱存在。

6.3 耐蚀性检验
6.3.1.验收规则
每批零件中抽2~3个零件检查耐蚀性,若有一个不合格,则整批零件退回重新氧化处理。

6.2.2.检验方法
在被检零件最好的机加工面滴上1~2滴3%硫酸铜(CuSo
4.5H
2
O)溶液,经20S,用脱脂棉或滤纸吸去滴
液,检查该处是否出现接触铜(发红或触铜斑点,锈点-有铜析出),有出现即为不合格。

6.4 不合格品的处理
对不合格的发黑零件,要去除氧化膜,重新发黑处理。

不合格的氧化膜可用有机溶剂除油和化学除油,清
洗干净后,在100~150g/L的HC
l 或H
2
SO
4
溶液中浸蚀50~80秒即可除净。

7.参考标准
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