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泰勒对管理思想的贡献。
1)以科学的精神看待管理
2)关注效率
2.埃默森的效率原则与泰勒关注的效率有何区别?
埃默森将组织效率与个人效率相区分。
3.泰勒----科学管理之父
1)对生产效率的理解----工作定额
2)一流工人的重要性
3)标准化和工时研究
4)差别计件工资制
5)职能工长制
6)组织管理的例外原则
7)科学管理的“心理革命"
追随者
1)卡尔.G.巴思
2)亨利.L.甘特--任务与奖金系统、工业
习惯、甘特图
3)吉尔布雷斯夫妇:弗兰克----建筑行业
的系统化、继续动作研究与疲劳研究4)莉莲----管理心
理学
5)埃默森----直线与幕僚组织、效率原则
(将组织效率与个人效率相区分)
6)莫里斯.库克
4.人事管理的双重继承
1)将人事管理作为“福利”或“工业改良”
的观念
2)科学管理
5.心理学
1)威廉.冯特----实验心理学奠基人(迈
向科学的心理学)
2)雨果.芒斯特伯格----工业心理学
6.社会人时代
1)怀庭.威廉姆斯(工业社会学先驱)----朴素实证主义
【霍桑实验?美国社会福音派?】
2)维尔弗雷多.帕累托----“社会系统”
概念
3)埃米尔.涂尔干----机械社会、有机社
会
4)社会行为学派
①查尔斯.霍顿.库利----“镜像自
我”
②乔治.赫伯特.米德----主我客我、
创立社会心理学
③克里斯蒂安.冯.埃伦费尔和马克
斯.韦特默----格式塔心理学
5) 早期实证研究
6) 决策中的雇员参与
7.法约尔(管理过程之父)---- 一般管理理
论
1)管理十四原则
2)管理要素(管理五职能)
8.法约尔的主要贡献
1)研究了管理的一般性和普遍性,为管理
理论的形成构成了一个理论框架,奠定
了管理学的基础
2) 提出了管理教育的必要性
9.马克思.韦伯(现代社会学、公共行政学创
始人之一)----组织理论之父
1) 权力的类型
①理性----法定权利
②传统权利
③超凡权利
2)官僚制度的要素
3)科层制组织的特征
4)科层制组织的结构
10.韦伯对管理思想史的贡献。
1)打破传统封建管理模式
2)为大型组织管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组
织理论
马克斯韦伯设法摆脱传统的超凡的领导和组织,为权利建立一种法定基础,并且为人员的选拔和活动的实施提供有序的安排。
11.霍桑实验
1)工作场所照明实验----人类个体的心
理状态?(查尔斯.E.斯诺)
2)继电器装配室试验
①小规模的群体
②监督风格
③更高的收入
④对实验的新鲜感
⑤对操作人员的关注
3)大规模访谈----注重人际关系的领导
风格
4)接线工作室观察(绕线室)----群体行
为
12.乔治.梅奥----人际关系理论
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3)新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满意度
人际关系运动的目标----有效的人际合作
人际关系运动的手段----通过恢复社会规范促进工业生活的发展
失范社会解组人际关系的领导
梅奥对霍桑实验中与传统假设不符行为的解释
1)影响生产效率的根本因素不是工作本身,而是工人自身
2)决定工人工作效率因素中,工人在团体中所感受到的融洽性和安全感较之奖励性工资有更为重要的作用
【社会人是对经济人的补充,而不是取代】
13.帕克.玛丽.福莱特1)群体原则
2)冲突解决
3)企业哲学家
4)权威与权利----命令去个性化,服从转
变为“情境规律”,从权威转向知识5)领导的任务
13.切斯特.巴纳德----系统组织管理理论
1)正式组织
2)协作系统的要素
①协作的意愿-----需要“诱因经济”,包括:客观的诱因;通过说服来改变个人的主观态度
②共同的目标----最普遍的要素
③沟通-----原则
3)非正式组织及其功能
4)权威理论
①个人主观接受把沟通作为权威----领导的权威
②沟通的客观、正式的性质-----正式的权威/职位的权威
5)经理人员的职能
①提供一个沟通系统
②促进对基本个人的保护
③制定并界定目标
6)维护方法
7)管理过程--“对整个组织及与此有关的全部状况的领悟”----包括内部的平衡和对外部环境的适应
14.玛丽.帕克.福莱特与切斯特.巴纳德
15.人际关系运动研究人类行为活动的基本前提----所有的组织行为都包含某种人的倍数效应(格式塔心理学家的观点)16.群体分析结构的形成
埃杜瓦德.林德曼----“参与观察者”
雅各布.L.莫雷诺
1)社会测量法
2)社会关系网络图
3)心理剧与社会剧
库尔特.勒温----群体动力学
17. 人际关系研究和培训的发展
18. 亚伯拉罕.H.马斯诺----五需求层次理论
1)生理需求
2)安全需求
3)情感需求
4)受人尊重的需求
5)自我实现的需求
詹姆斯.F.林肯--《激励管理》--个人激励
19. 群体激励计划----斯坎伦计划
20. 工作扩展
21. 参与管理----权利平等化
詹姆斯.C.沃西----“更扁平的”组织结构
小威廉.B.吉文和查尔斯.P.麦考密克----“自上而下的管理”
吉文----参与哲学
麦考密克---多层管理计划(初级董事会制度)及优点
22. 密西根大学(伦西斯.利克特)----两种不同导向的领导风格
1)以员工为导向
2)以生产为导向
俄亥俄州立大学(拉尔夫.M.斯托格迪尔和卡罗尔.L.沙特尔)----对领导持双维观点
1)结构维度----领导者发挥作用,进一步推动群体的工作目标
2)关怀维度----强调追随者的需求和人际关系
两个大学关于领导着行为的共同点23.威廉.福特.怀特----餐厅研究----“参与式行为研究”的提倡者
E.怀特.巴基----五个主要的“组织纽带”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融合的要素
二战后英国煤矿业对新技术的引进----技术变革能破坏社会系统
24.赫伯特.A.西蒙----《管理行为》----管理就是决策
乔治.C.霍曼斯
将群体的整个社会系统划分为外部系统和内部系统
群体行为维度分类(霍曼斯模型)
①活动
②互动
③情绪
塔尔科特.帕森斯----“社会行动的唯意志论”
25. 人与组织两个阶段----微观层面、宏观层面
人际关系主义者及其行为主义继承人的修正
26. 詹姆斯.D.穆尼、艾伦.C.赖利----《工业,前进》
组织的原则(形式主义观)
1)协调
2)阶梯原则
3)职能原则
27.亨利.丹尼森----组织工程学、四类倾向激励
C.坎比.鲍尔德及同事----所有管理者都关注的四种基本要素:人员、资金、机器和材料
管理学会的目标
阿瑟.G.安德森----《工业工程和工厂管理》(采用工业工程学)----人性方面、利益相关群体
28.卢瑟.古利克
1)POSDCORB七职能
①计划
②组织(组织主要目标)
③人事
④指挥
⑤协调
⑥报告
⑦预算
2)一致性原则
3)对活动进行分类四种主要的方法
①按目标
②按所使用的过程
③按与之打交道的人或服务的人或事
④按提供服务的地点
29.林德尔.福恩斯.厄威克
8条原则
①目标原则
②相符原则
③责任原则
④等级原则
⑤控制跨度原则
⑥专业化原则
⑦协调原则
⑧明确性原则
V.A.格莱库纳斯---双因素(支持控制跨度原则)
①“注意力跨度”的心理学原则
②“交叉关系”、“直接的群体关系”、“直接的单一关系”
30. 拉尔夫.柯里尔.戴维斯----管理理论家与实践家之父
1)工厂管理的基本职能和原则在应用中
具有普适性
2)建立组织实行考虑的事项3)有机职能----计划、组织和控制
4)职业经理人的需要
5)8项控制职能
①例行计划
②日程安排
③准备
④调度
⑤指挥
⑥监督
⑦比较
⑧矫正措施
6)控制的三阶段
①
②事先控制
③
④及时控制
⑤
⑥矫正措施
比较戴维斯与法约尔
31.
32. 哈里.霍普夫
1)
2)形式服从(组织结构)
3)“优化学”
32.
33.苏门.卡尔森----沟通占据了高层管理者的大部分时间
杰克逊.马丁德尔高级管理层的标准
34.
35.阿道夫.伯利和加德纳.米恩斯----最高管理层未意识到他们是服务于股东利益的
罗伯特.A.戈登-----大型管理企业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
36.
37.约翰.R.康芒斯----所有权转让、
38.罗纳德.H.科斯1)2)交易成本
3)产权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