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货币市场的均衡
从控制货币的要求出发
大而化之的货币理论定义是不够的,需要界限 非常具体的定义。国际上通用的 M1,M2,M3……系列。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把各国大多采用的M1直接 称之为货币。
货币的职能:
1、货币可以作为一种价值尺度; 2、货币可以作为一种流通手段; 3、货币可以代表财富,用于贮藏; 4、货币可以充当支付手段;
从职能出发给货币下定义
马克思:货币是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的统一。 《管子》:黄金、刀币、民之通施也;黄金、 刀币者,民之通货也。(流通与支付职能) 亚当斯密:货币是流通的大轮,是商业的大工 具。 通俗概括:是普遍被大家接受作为支付贷款和 服务的手段;是在交换中被普遍接受的任何东 西。
货币与财富
重商主义认为金银就是货币,货币就是财富。 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的确构成了社会财富 的一般性代表,但货币并不等于财富。 西方有一个寓言 一个国王祈求他用手指所点到的东西都可以变 成黄金,有一天他的愿望实现了。他碰到了食 物,食物变成黄金,碰到水,水变成黄金。 “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
商业银行
1、商业银行是金融中介机构的主体,也是一 国金融活动的主体和基础。 2、主要业务: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 3、职能有:
(1)作为融通资金的中介 (2)创造信用货币 (3)创造存款,扩张信用 (4)提供广泛的金融服务
商业银行创造存款的前提条件
部分储备金制度 非现金结算制度
第一节 货币与货币供给
一、货币的本质与职能
货币即一般化的购买力,它是一国经济中一般 公认的可用来支付商品和劳务款项的东西。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是用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 特殊商品。货币由各国中央银行发行,政府以 法律形式保证其在市场上流通。
货币有种种定义,从不同角度,不同深度,或 从理论角度,或从处理实际问题的角度。
贮藏手段
当买卖的链条一经中断,卖以后没有随之以买, 货币退出流通处于静止状态,则发挥贮藏职能。
支付手段
在发达的商品交换中,大宗交易是支付手段起 作用的主要场所。 支付手段发挥作用的另一个重要场所是国家财 政与银行信用领域。 在工资和各种劳动报酬的支付中,货币也发挥 支付手段职能。 发挥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通发挥流通手段职能 的货币一样,也是处于流通过程中现实的货币。
有价债券
是政府或企业向公众借贷的方式:政府以此弥补税 收不足;企业用以扩大生产。 是联系企业与投资人之间的纽带。
股票
注意
M1以外的其他货币不能直接用于流通 但是特定条件下都可以转化为M1,用于直接 流通。 由于金融创新,货币供给的定义呈现出多样化 和不断延伸的趋势,货币总量中所包含的形式 也越来越多。
三、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
主体:商业银行具有创造存款的功能,应为商 业银行可以接受活期存款。并可据以签发支票, 从而创造存款。 活期存款:事先不用通知就可随时提取的银行 存款。虽然活期可随时提取,但很少会出现所 有储户在同一时间里取走全部存款的现象。因 此银行可以把绝大多数部分存款用来从事贷款 或购买短期债券等营利活动,只需要留下一部 分存款作为应付提款需要的准备金就可以了。
价值尺度
货币是一种尺度,是一种单位,所有商品和劳 务的价值可用它衡量、用它表示,从而方便进 行比较。 比如:一件衣服500元,一张桌子1000元,一 套房子500000元。这三种商品的价值比是1: 2:500
流通手段
当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时,是流通手 段。物物交换……有了货币后,商品的交换过 程变为买卖的统一。
广义货币供给
定义:货币资产的各种不同形式,被定义为 M1加上不能直接考支票的所有储蓄存款(Ds) 和小额定期存款(Dt)以及货币市场基金。 特点:不能直接开出支票,但是比较容易转变 为活期存款,被称为准货币。 公式:M2=M1+Ds+Dt 更广义的货币供给:M3=M2+大额定期存款+ 政府债券+抵押债券
一般等价物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是起一般等价物作用的商 品,这是助长劳动价值说的共同定义。从经济 范畴相互联系的角度,特别是从货币与普通商 品的共性与特性的角度推导出来的。
社会的计算工具和选票
商品的生产劳动是否具有社会性就要通过商品与货币 的交换来检验。如果产品不为社会所需要,它就卖不 掉,就不能用它获得货币,从而也就不能获得社会上 其他成员的劳动生产品。 通过货币还可以证明某种劳动有多少是为社会所必须 的,如果某种生产劳动超过了自发社会分工的必要, 那么这种劳动的产品就会供过于求,该商品只能低价 出售,换得较少的货币。 一个社会生产什么东西,要取决于货币选票,消费者 对每一件商品是购买还是不购买,这是投不投选票, 愿意出较高的价格还是只愿意出较低的价格,这是投 多少选票。
二、货币供给的构成
货币供给:一国经济中货币的投入、创造和扩 张(收缩)的过程。其定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交易货币。M1,包括所有用于交易的 货币。 广义:货币资产的各种不同形式。 注意:现金的发行不等于货币供给。
狭义货币供给
定义:交易货币,记为M1。包括所有用于交 易的货币,即在银行之外存在的硬币、纸币, 再加上存入银行的活期存款。 公式:M1=Cu+De 特点:可以直接或通过支票进入流通,起到交 换媒介的作用。 与其他货币的区分标准:能否直接作为交硬币 硬币:供人们零星使用的小额铸币。 纸币: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货币价值符号。 其本身没有什么内在价值,只是因为法律规定 和公众普遍接受才具有了价值。 纸币与硬币构成现金。
支票账户(活期存款、银行货币) 能以支票提取现金的被储存于银行和其他金融 机构的款项。这种可签发支票的活期存款,无 须通过银行提取现金而可以通过开出支票直接 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或清偿到期债务。
部分存款准备金制度
部分存款准备金制度是为了防止商业银行受到挤兑的威 胁而采取的一种安全措施。
1、一方面,各商业银行为了安全对于已吸收的存 款,通常留存一定比例的准备金以应对提现; 2、另一方面,中央银行为防止银行受到挤兑风潮 而倒闭,也为了控制银行贷款的速度和数量,从 而控制货币供给,对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所吸收 的存款规定必须备有的准备金,称为法定准备金, 准备金占存款总额的比例称为法定准备金率。 3、各商业银行除了必须的法定准备金,有时还持 有一定量的超额准备金,其占吸收存款的比率称 为超额准备金率。自己持有一部分,大部分准备 金存入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