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市场的均衡 PPT
除此之外,从LM曲线的推导过程可以看出,货币投 机需求和货币交易需求的变动也会导致LM曲线位置 改变。详见教材PP540的分析。
根据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我们可以将货币需求写 成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函数
Lkyhr
当货币市场实现均衡时货币的需求和供给相等, 于是我们有
mkyhr
这其实就是LM曲线的方程,为便于分析我们可以 将其该写如下:
IS曲线越平缓;而投资对利率越敏感,IS曲线也
越平缓。它们的影响在分析宏观政策的作用时还
会提到。
影响IS曲线位置的因素有很多,在简单的两部门模型 中,它首先取决于投资曲线和储蓄曲线的位置。这可 以从IS曲线的推导过程中看出。(图)
由外生变量引起的投资的增加和储蓄的减少,会导致 IS曲线向外移动;而投资的减少和储蓄的增加将导致 IS曲线向内移动。
Q
双均衡的实现过程 r
O
A
LM
E
IS
Q
第二节 IS-LM曲线的操纵
一、影响LM曲线位置的因素及LM的斜率 • 货币流通速度 v • 名义货币供应量 m • 一般物价水平 P
以上三个变量的变化都是通过它们对实际货币供应 量的影响从而影响LM曲线的位置的。
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导致LM曲线向外移动
m1L1(y)
需求: LL 1(y)L2(r)
LM曲线的几何推导
m1L1(y)
y
y1
y2
B C
A D
LM
m1
mm1m2
m
a 1
m
b 1
m
a 2
m
b 2
m2
r2
r1 m2 L2(r)
r
LM 曲线 r
O
L<M
LM
D
A
B
C
L>M
Q
三、双均衡:IS-LM模型的解 r r0
O y0
LM
IS y
r C
O
B LM
A
D
IS
r
r1
r2
IS
O
y1
y2
y
IS 曲线是产品市场均衡状态的一个简单图象。它表示 的是:与任一给定的利率水平相对应的均衡国民收入 水平,在这样的国民收入水平上,投资等于储蓄。
简单说来,IS 曲线就是 s(y)i(r)
s=s(y)
S
45°
s2
y
y2
B
D
y1
C
s1
i1
r2
A
r1
IS r
i2
i
i = i(r)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I=S 的简化均衡条件 AE
100 I
O
200S
I=S1500Fra bibliotekS=-200+1/5NI
I=100
NI
从货币市场到商品市场的传递过程
MS MS’ r
r
r1 rr23
MD
I
O
MO
I1 I3 I2
I
I,S
NI1 NI3
NI2
NI
S
第四章 双重均衡----“IS-LM”模型
m1
m
a 1
m
b 1
mm1m2
y
y1
y2
m
a 2
m
b 2
B
r2
m2
m2 L2(r)
A
r1
LM
r
在影响LM曲线位置的因素中,货币量的增加、货币 流通速度的加快以及物价水平的下降都会导致LM曲 线向右移动;而上述因素相反方向的变化则会导致 LM曲线向左移动。
其中特别重要的是,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会使LM曲线 向右移动,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会引起LM曲线向左 移动。这是分析政策作用的很有用的工具。
r ky m hh
可以看出LM曲线的斜率是由k 和h 决定的,其中 前者与流通速度有关,而后者反映的是货币需求 对利率的敏感程度。
r
r
LM
L
O
mO
m
在图上两条曲线根据斜率不同可以划分为三个区 域。在不同的区域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是不同的,由此也引出不同学派之间关于政策有 效性的争论。
根据双均衡模型推导凯恩斯总需求曲线
换一个表述方法,假如投资函数为:
iedr
消费函数为: cy
在这样一个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可以 用以下公式来计算:
y edr 1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国民收入和利率之间的依赖关系: 利率越高,国民收入水平越低;而利率越低国民收入 水平则越高。
上面国民收入计算公式中反映出来的国民收入和利率之 间的关系,就可以用所谓的 IS曲线来表示。
r
LM(P1)
LM(P2)
r1
LM(P3)
r2
r3 LM
O
Q1 Q2
Q3
Q
P
P1
P2
P3
AD
Q
二、IS曲线的斜率及其位置的移动
根据国民收入决定的公式,我们可以得到利率与 国民收入对应关系的另一种表达式:
rae1y
dd
其中 1 d
便是IS曲线的斜率。显然它取决于消
费倾向和投资对利率的敏感程度。消费倾向越高,
• 为什么要引入双重均衡分析法 • IS 和 LM 的含义
第一节 IS-LM 模型的推导 一、商品市场的均衡:IS 曲线
投资为常数时的均衡国民收入
N ICIG P EX MP NC TIM 1MP M CP M C T M PM I PM
当我们把投资视为利率的函数时国民收入为
N ICI(r)G P E XMP NC TIM 1MP M CP M C T M PM I PM
IS 曲线 r
O
A
D I<S
C
B
I>S
IS
Q
二、货币市场的均衡:LM曲线
货币需求:
M M D (y ) D M (r ) D M (y ,r ) D
给定货币供给的用途分配:
M SM1S M2S
给定货币量的实际购买力,就等于货币量除以物价 总水平。以上公式还可以简单记作:
mm1m2
货币供给的两部分分别用于满足两种用途上的货币
第三章 货币市场的均衡
第一节 货币的需求
一、关于货币与财富
二、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 •交易需求 •处于谨慎的考虑 •投机性预期
MDT = MDT( NI ) MDA = MDA( r )
投机需求与利率
预期的作用如何对货币总需求产生影响
BP R r
R = 5 在 r = 5%时
BPR 5 100 r 0.05
判断利率升降的标准: 有效利率(或基准利率)
当 r = 6%时
BPR 5 811 r 0.06 3
三、货币需求曲线 r
O
MD(NI2, r) MD(NI1, r) M
第二节 货币市场的均衡机制
一、均衡机制 r
MS
Excess supply
r1 re
MD
O
M
货币市场实现均衡的过程
M SM,D BD , BD B,S BP ,r, MAD , M DMS
以上是利率在非均衡状态下自动下调的过程,如果现实 中的利率水平低于均衡利率,那么调整过程与上述相反。
二、货币供给变动的影响
MS MS’ r
re
r2
MD’
r1
MD
O
M
三、货币市场的调整过程对商品市场的影响
这是理解货币政策作用机制的重要环节。我们将 在此讨论货币市场发生的变化如何传递到商品市 场上,从而对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过程发生影响。
A
r1
IS r
i2
i
i = i(r)
BACK
ye1gT1 dr
当政府支出增加 g ,国民收入的增量为
y 1 g
1
这也正是IS曲线向右移动的幅度。
如果税收减少 T ,IS曲线向右移动的幅度为
T 1
相反方向的变化同理。
第三节 凯恩斯理论的基本框架
•国民收入决定于总支出,主要是消费和投资。 •消费取决于消费倾向和收入。 •消费倾向比较稳定,所以影响收入的更重要的因素 是投资,它通过乘数作用影响国民收入。
随着模型的扩充,影响IS位置的因素还会增加,在三 部门的情况下。政府支出的增加和税收的减少,会导 致IS曲线向外移动;而增加税收和减少支出则会导致 IS曲线向内移动。
概括地讲,凡是扩张性的力量都会导致IS曲线向外移 动,而凡是紧缩性的力量都将导致IS曲线向内移动。
详见教材PP524-526的分析。
引入政府部门后,均衡国民收入的计算公式为:
•投资由利率和资本的边际效率决定,与利率成反向 变化的关系。
•利率由流动偏好和货币数量决定。 •资本边际效率由预期收益和投资成本决定。 •在总需求不足的萧条时期,货币政策在刺激总需求 方面不如财政政策有效。
简单说来,IS 曲线就是 s(y)i(r)
s=s(y)
S
45°
s2
y
y2
B
D
y1
C
s1
i1
r2
我们先来一起回顾商品市场上均衡国民收入 决定过程。(以简单的两部门模型为例)
两种方法计算均衡国民收入的过程,可以用下图表示。
AE
AE=NI
AE=C+I
C=200+4/5NI
CI AE
200 C
100 I
45°
O
I=S
1500
S=-200+1/5NI
I=100
NI
200S
当时我们一直假定投资是一个常数,或者说被视为一个 外生变量,现在我们可以考虑投资变动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