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固结灌浆施工专项方案

固结灌浆施工专项方案

杭州市钱塘江引水入城隧洞试验段工程某支洞










编制:审核:审批:
年月日
固结灌浆施工专项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杭州市钱塘江引水入城隧洞试验段某支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sL62--94)
3、杭州市钱塘江引水入城隧洞试验段某支洞工程施工图纸及现场设代技术联系单
4、本单位隧洞施工经验及拥有的科技工法成果
二、设计要求
1、固结灌浆浆液水灰比为1:1
2、固结灌浆孔深入围岩3.5m,每排9孔,排距2m,灌浆压力孔口2m为0.2mpa,孔内其余段为0.5mpa,内段灌浆时止浆塞应塞于基岩面以下1.5m处。

3、固结灌浆检查孔数量不应小于灌浆孔总数的5%,具体位置根据现场情况确定,压水试验标准为不大于3Lu。

4、固结灌浆实施后对仍有局部渗水区段采用风钻钻孔(¢46)穿透砼层伸入岩面15cm并埋设PVC管进行集中引排。

具体位置为0K+434及0K+619两处位置
三、施工内容
某支洞固结灌浆作业段为Ⅳ类围岩段、Ⅲ类围岩局部地段及近主洞段50m区域内,主要内容为:
灌浆孔:灌浆孔排距2m,每排9个梅花型交错布置。

固结灌浆:该工序设计要求分段进行灌浆,先进行孔口2m灌浆,
待孔口2m灌浆完成后再进行其余段灌浆。

三、灌浆施工技术
(一)、一般规定
1、固结灌浆在有混凝土覆盖的情况下进行。

钻孔灌浆必须在相应部位的混凝土达到50%的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
2、固结灌浆应按分序加密的原则进行,可分为二序或三序施工。

(二)、钻孔
1、钻灌浆孔时应对岩层、岩性以及孔内各种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2、钻孔遇有洞穴、塌孔或掉块难以钻进时,可先进行灌浆处理,而后继续钻进。

如发现集中漏水,应查明漏水部位、漏水量和漏水原因,经处理后,再行钻进。

3、钻进结束等待灌浆或灌浆结束等待钻进时,孔口均应堵盖妥加保护。

(三)、钻孔冲洗、裂隙冲洗和压水试验
1、灌浆孔在灌浆前应采用压力水进行裂隙冲洗,直至回水清净为止。

冲洗压力可为灌浆压力的80%,该值若大于1mpa时,采用1mpa
2、灌浆孔灌浆前的压水试验应在裂隙冲洗后进行,采用单点法,(按下表执行)试验孔数不少于总孔数的5%。

单点法压水试验成果计算和表示方法:压水试验成果以透水率q 表示,可按公式计算。

q=Q/pL q—透水率,Lu;Q—压入流量,L/min;P—作用于试段内的全部压力,MPa;L—试段长度,m;
压水试验压力值选用表
3、压水试验检查宜在该部位灌浆结束3~7天后进行,检查孔的数量不宜少于灌浆孔总数的5%。

孔段合格率应在80%以上,不合格孔段的透水率值不超过设计规定的50%,且不集中,灌浆质量可认为合格。

(四)、灌浆方法和灌浆方式
1、灌浆方法,由于设计要求压力不同。

使用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法
2、压浆方式,采用纯压式。

(五)、灌浆结束标准和封孔方法
1、固结灌浆,在规定的压力下当注入不大于0.4L/min时,继续灌注30min,灌浆可以结束。

2、固结灌浆孔封闭应采用“机械压浆封孔法”或“压力灌浆封孔法”。

(六)、特殊情况处理
1、灌浆过程中,发现冒浆、漏浆,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嵌缝、表面封堵、低压、浓浆、限流、限量、间歇灌浆等方法进行处理。

2、灌浆工作必须连续进行,若因故中断,可按下述原则进行处
理:
a、应及早恢复灌浆。

否则应立即冲洗钻孔,而后恢复灌浆。

若无法冲洗或冲洗无效,则应进行扫孔,而后恢复灌浆
B、恢复灌浆时,应使用开灌比级的水泥浆进行灌注。

如注入率与中断前的相近,即可改用中断前比级的水泥浆继续灌注;如注入率较中断前的减少较多,则浆液应逐级加浓继续灌注。

C、恢复灌浆后,如注入率较中断前的减少很多,且在短时间内停止吸浆,应采取补救措施
四、施工组织
1、施工平面布置
充分利用现有场地,合理布置施工现场有利于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施工质量,确保安全文明生产
2、灌浆材料
A、灌浆水泥应妥善保存,严格防潮并缩短存放时间,不得使用受潮结块的水泥。

B、灌浆用水应采用符合拌制水工混凝土用水的要求。

C、根据灌浆需要,可在水泥浆液中加入外加剂
3、灌浆设备和机具
A、搅拌机的转速和拌和能力应分别与所搅拌浆液的类型和灌浆泵的排浆量相适应,保证能均匀、连续的拌制浆液。

B、灌浆泵的技术性能与所灌注的浆液的类型、浓度相适应。

额定工作压力应大于最大灌浆压力的1.5倍,压力波动范围宜小于灌浆
压力的20%,排浆量能满足灌浆最大注入率的要求。

C、灌浆管路应保持浆液流动畅通,并应能承受1.5倍的最大灌浆压力。

4、主要施工机械表
5、施工技术准备
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应尽早组织全体技术人员,认真阅读设计文件和相关技术资料,了解设计意图,熟悉设计内容,掌握设计要求,并据此制定工作计划,工作目标和工作标准。

为现场技术人员更好的组织指挥生产做好准备,及时配好材料采购员、材料管理员、资料员、设备管理员,并做好协调工作。

按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建立施工技术档案,并有专人管理
6、劳动力准备
根据工作内容、施工周期、工种要求,合理配备专业工种人员和普通劳动力。

作业人员在现有隧洞施工人员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增加,其配置如下表
施工人员配置表
五、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在项目部的统一管理下进行,由项目部进行宏观调控,确保工程整体各个工序齐头并进,创造一个和谐的施工现场,保质保量的按时完成施工任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