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海市普陀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6.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了负电,这是由于毛皮束缚的电子能力比较强B. 能够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食盐水溶液C. 用绸子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带正电,这是由于绸子上的正电荷转移到了玻璃棒上D. 电子是带有最小负电荷的粒子,所带电荷量为1.6×10−19C2.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口技”表演,模仿的是人的音色B. “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响度大C.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指的是声音音调太高,太刺耳D.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3.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α角,要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20°,则平面镜()A. 沿顺时针方向转动10°B. 沿顺时针方向转动20°C. 沿逆时针方向转动20°D. 沿逆时针方向转动10°4.从比热容表中可知,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用规格相同的两个试管分别装上质量相同的煤油和水,隔着石棉网用相同热源同时对两试管均匀加热,实验后,画出如图所示的图象,其中能正确反映该实验情况的图象是A. B. C. D.5.在四冲程柴油机的做功冲程中,汽缸内气体的()A. 内能减小B. 质量增大C. 压强变大D. 温度升高6.下列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 B. C. D.7.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无示数。
断开开关,用一个完好的灯泡替换灯L1,闭合开关后,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仍无示数。
则原来电路故障可能是()A. 灯L1、L2均开路B. 灯L1短路,灯L2开路C. 灯L1,L2均短路D. 灯L1开路,灯L2短路8.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他们对地面的压力相等,现在A、B上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高度△ℎ,若△ℎ=L时,A、B剩余部分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关系为p A′=p B′.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若△ℎ<L时,A、B剩余部分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关系为p A′>p B′B. 若△ℎ<L时,A、B剩余部分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关系为p A′<p B′C. 若△ℎ>L时,A、B剩余部分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关系为p A′=p B′D. 若△ℎ>L时,A、B剩余部分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关系为p A′>p 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0分)9.我国家庭电路中,电灯正常工作的电压为______伏,电灯与电灯之间是______连接的(选填“串联”或“并联”)。
家庭电路中用______表计量每月所消耗的______。
测电笔的使用方法是正确捏住测电笔,且使笔尖插入三孔插座的______(选填“左”或“右”)孔,可以观察到氖管发光。
10.小刚在立定跳远起跳时,用力向后蹬地,就能获得向前的力,这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的.离开地面后,由于______ ,他在空中还能继续向前运动.11.重为50N的木块在大小为1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10s内在水平面上沿拉力方向前进2m,拉力做功为______J,功率为______W;在此过程中重力对木块做功为______J。
12.如图是一种泡沫灭火器局部示意图,当按压控制杆时,控制杆绕点O转动,可打开阀门。
灭火器的控制杆相当于简单机械中的______,灭火器放在烈日下温度会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这是通过______的方法使其内能增加,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为了安全,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
13.根据欧姆定律公式I=UR ,可以导出R=UI,关于这个导出公式,正确的说法是______A.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C.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D.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0时,导体的电阻也为0理由:______ .14.如图所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________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每次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速度大小_____;实验中是通过改变_________来改变小车所受阻力的大小的。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0分)15.用20牛的水平向右的压力把重10牛的物体压在竖直的墙上,画出物体对墙面的压力和物体受到的重力。
16.在图中,根据磁感线的方向,标出通电螺线管和小磁针的N、S极及电源的正、负极。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5.0分)17.请记录下列量具所测物理量的数值:(1)图1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N。
(2)图2中温度计是根据______ 制成的。
此时的温度计示数是______℃。
18.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将______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为了得到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关系,物体需放在______位置多次实验(选填“同一”或“不同”)。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和凸透镜放置在如图所示的位置,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______的像,该像一定是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
若保持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移至65厘米刻度处,光屏上______成清晰像(选填“一定”、“可能”或“不能”)19.小李和小芳为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用A、B两个液体压强计和其它器材自制了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
①其中,液体压强计U形管左右液面高度差可以间接反映______。
②小李先将圆柱体水平插入到甲液体深度h处、A、B两个液体压强计U形管左右液面高度差如图(b)所示,再将圆柱体水平插入到乙、丙液体同一深度h,并将相关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一中。
表一序号深度液体种类A压强计左右液面高度差(厘米)B压强计左右液面高度差(厘米)1h 甲H1H12乙H2H23丙H3H3(1)分析比较表一中的实验序号1、2或3的第四和第五列数据及相关实验现象,可得的初步结论是:______。
(2)分析比较表一中的实验序号______的数据及相关实验现象,可得的初步结论是:不同种液体相同深度,______。
(3)接着,小芳将圆柱体竖直插入到甲液体中,A、B两个液体压强计U形管左右液面高度差如图(c)所示,由此可得的初步结论是:______。
20.小汇做“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实验器材齐全且完好。
电源有两个(电压分别为4伏、6伏)、待测小灯(标有“2.5V”字样)、滑动变阻器有(A:“5Ω3A”和B:“10Ω2A”)两种规格。
他选择器材正确连接电路后,移动滑片使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最大,闭合电键时,发现小灯发光较刺眼,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
①此时电流表的示数______安,所用的滑动变阻器______(选填“A”或“B”)。
②为了测出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接下来的主要实验操作是:______。
若小灯正常发光时的电流为0.3安,则小灯的额定功率为______瓦。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6.0分)21.请在图中用笔代替导线,按要求连接电路。
要求:(1)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电灯;(2)电灯L1、L2并联;(3)电流表测通过灯L1的电流(L1的电流约为0.3A左右);(4)所画导线不能交叉。
22.一个质量为160kg,体积为0.1m3的物体沉在水底。
(g取10N/kg)求:(1)物体受到的重力。
(2)物体受到的浮力。
23.质量为1千克的水温度降低了20℃,求水放出的热量Q放.[c水=4.2×103焦/(千克⋅℃)]。
24.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小灯泡L标有“3V0.75W”字样,滑动变阻器R1的最大电阻值为20Ω,定值电阻R2=20Ω,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压表的量程为0~3V.求:(1)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多少?(2)只闭合开关S和S2,将变阻器R1的滑片P移到中点时,电流表示数为0.15A,则电源电压是多少?(3)只闭合开关S、S1和S3,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小灯泡L的I−U关系如图乙所示,在保证各电路元件安全的情况下,滑动变阻器R1允许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化范围是多少?25.如图所示,底面积为S1的均匀圆柱体A和底面积为S2的圆柱形容器B置于水平地面上。
已知知A的密度为2×103千克/米 3,B中盛有重为200牛的液体,①若A的体积为4×10−3米 3,求A的质量m A②若B的底面积为5×10−2米 2,求液体对B容器底部的压强p B③现将质量为m,密度为ρ的甲物体分別放在A上面和浸没在B容器的液体中(液体未溢出),当圆柱体体A对桌面压强的变化量与液体对B容器底压强的变化量相等时,求B容器中液体的密度ρ液。
六、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26.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
闭合开关后,电流表A1、A的示数分别为0.8A、1.4A.求:(注意:有计算过程的应写明过程)(1)经过灯L1的电流I1和L2的电流I2分别为多少?(2)灯L1和L2的两端的电压分别为多少?【答案与解析】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摩擦起电、导体、元电荷,属于电学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大。
不同的物质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本领有强有弱,两种物质相互摩擦时,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本领强的夺得电子,因多余电子带负电,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本领弱的失去电子,因缺少电子带正电;摩擦起电的实质不是创造了电,而是电子的转移;电子是带有最小负电荷的粒子,所带电荷量为1.6×10−19C。
A.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橡胶棒带了负电,这是由于橡胶棒得到了电子,即橡胶棒束缚电子的能力比毛皮强,故A错误;B.导体和绝缘体没有绝对的界限,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故B错误;C.用绸子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带正电,这是由于玻璃棒上的电子转移到绸子上,故C错误;D.电子是带有最小负电荷的粒子,所带电荷量为1.6×10−19C,故D正确。
故选D。
2.答案:C解析:解:A、因为每个人的发声结构不同,“口技”演员主要是模仿别人的音色,故A正确;B、“震耳欲聋”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大,故B正确;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大,故C错误;D、“隔墙有耳”,声音是靠固体墙传过来的,说明固体能够传声,故D正确.故选:C.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频率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振幅大小影响响度,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声音能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知道声音产生的特性、声音的传播等,属于综合性的题目.3.答案:D解析:解:因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法线成α角,即入射角为90°−α.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也为90°−α,当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20°,说明入射角和反射角各增大10°时,可知,入射角为90°−α+10°,因此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变为90°−(90°−α+10°)=α−10°,故平面镜应沿逆时针方向转动10°.故选D.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入射角指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指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在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此题主要考查了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同时还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并且要会利用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进行有关的计算.4.答案:C解析:略5.答案:A解析:解:内燃机的做功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气体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做功冲程中活塞向下运动,气缸内气体质量不变,体积变大,故气体的密度减小,压强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