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课标要求:1.通过贯穿全诗的思绪和激情,理解诗人对大堰河的赞美怀念之情,实质是对大堰河的赞美与怀念之情,实质是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的赞颂。
2.学习、把握诗中的节奏和旋律,体验诗人对劳动人民真挚、热烈的感情以及对旧世界的仇恨和诅咒,提高审美能力。
3.了解排比、反复的修辞方法,以及对比的写法在诗中的运用和作用。
二,内容概述《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一首献给“母亲”——一个普通中国农妇最真诚的颂歌,它也是一首带有自传性的抒情诗,是艾青三十年代早期最著名的作品。
这首诗写于诗人被监禁期间,一个下雪的早晨,羁难中诗人由眼前飘洒的雪片,联想到大堰河“被雪压着的草盖着的坟墓”,含泪写下了这首诗。
毫无疑问,他从农民母亲那里获得了对抗命运的力量。
这首诗以诗人幼年生活为背景,以抒情主人公“我”与乳母大堰河及其一家的关系为主线,以大堰河一生的悲惨遭遇为副线,深刻地展示了旧中国农村凋敝衰败的景象和勤劳善良的中国农民的凄苦人生,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大堰河真挚的怀念和热切的赞美以及对旧世界的仇恨和诅咒之情。
三,要点整理:(分三课时)第一课时:1.导入:1933年1月的一个早晨,一个年轻人站在阴冷、潮湿的牢房里,外面是漫天飞舞的雪花。
他不由得因冷而神飞,睹雪而思人,想起了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普通农妇,他的保姆——大堰河,挥笔写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这一首蕴涵了浓浓深情的诗歌。
这位诗人就是艾青,2.注音释义大堰河:(堰yàn):诗人的保姆原没有名字,大家都叫她“大叶荷”。
作者在本篇诗中根据浙江一带的方言的谐音把“大叶荷”改为“大堰河”。
典押:(押yā)即典当。
虱子:(虱:shī):人、猪、牛身上的一种寄生物。
忸怩:(忸怩niǔ ní)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
冰屑:(屑xiè):碎末。
悉索:(悉索xī suǒ)像声词。
团箕:(箕jī)圆形的簸箕。
凌侮:(侮wǔ)欺压,欺负;轻慢。
几束稻草:(束shù):捆。
叱骂:(叱chì)责骂。
3.反复诵读,体会诗人的感情第二课时:1.明晰结构:这首诗一共13节,根据时间的先后顺序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节)写“我”和大堰河虽然阶级出身不同,却有着割不断的血肉联系。
“大堰河,是我的保姆”一句为全诗奠定了浓郁的抒情基调。
第二部分(3~10节)诗人在狱中看到窗外大雪,触景生情,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追述大堰河勤劳善良、为生活奔忙而受尽苦难的一生。
第三部分(11~13节)诗人思绪回到现实,回到监狱,用儿子对母亲的情感,为大堰河“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
并将这种情感扩大,直接抒发了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敬爱之情。
2.难点:⑴.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剖析:大堰河是卑微得连自己姓名都没有的穷苦劳动妇女。
没有姓名,没有人生自由,悲苦低微,靠出卖乳汁和汗水谋生!说明了大堰河贫穷,社会地位低下。
诗人为什么不想念自己的父母,却想念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普通农妇――大堰河,设置悬念,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
⑵.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你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椅.剖析:通过想象和联想,描绘了一组冷落凄清的画面:荒凉的坟墓、冷落的故居、典押了的园地、长了青苔的石椅,通过一连串的排比,在对悲惨凄凉气氛的浓重渲染中,深切地抒发了诗人对保姆大堰河的思念和哀悼之情,并由此自然地引出第二部分对大堰河悲惨一生的回忆。
⑶.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
剖析:紫色不像红色那么抢眼,它深沉,不显眼,不张扬,但又给人以高贵的感觉,就像大堰河,她是一个没有什么地位的农村妇女,甚至没有正式的名字,是个童养媳,但她一样拥有伟大无私的母爱和淳朴善良的高贵品质。
在这句诗里,作者把对大堰河的情感和评价,巧妙地借助于色彩表达出来。
从而唤起读者的联想,让读者通过联想去领悟、理解、体味其中的内涵,这远比‘高贵的灵魂’或‘伟大的灵魂’要含蓄典雅得多。
⑷.呈给爱我如爱她自己的儿子般的大堰河。
剖析:大堰河的性格特征和不幸遭遇,在旧社会颇有典型性。
诗人在这句中明确写道:这首诗是“呈给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
由此可见,“大堰河”是千千万万劳动妇女的化身,是人类的保姆。
诗人对她的讴歌和赞美,实质上是对广大劳动妇女的讴歌和赞美。
第三课时:审美鉴赏诗人和他的保姆——《大堰河——我的保姆》赏析诗人的目光注视着她——“大堰河——我的保姆”。
在那个黑夜沉沉的世界里,诗人的目光诚挚而深沉,她,在诗人的目光里,清晰而明亮。
她给诗人的印象太深刻了。
诗人出生在中国农村的土地之上,长在“大堰河”的怀中。
她的奶汁——她用她的血肉酿成的生命之泉,不仅养育了诗人和身体,也养育了诗人的感情。
诗人的出生是艰难的,父母并不欢迎他出世,这个世界似乎也并不欢迎他出世。
而养母“大堰河”把全部的爱给了他。
当他到了上学的年龄,离开养母回到亲生父母身边的时候,他感到了父母的陌生,更感到了养母对他的重要。
养母的奶汁,可以说注定了诗人一生的命运——正直、善良、纯朴,因而有了更多的艰难和坎坷……这首诗采用了朴实的写法,从头至尾,始终围绕着“我”与“她”的关系而写。
从“我”所看到的、经历的、感觉的、想到的……来一层一层地写“她”。
全诗在叙事中抒情,注重细节的刻画。
这些细节极富表现力,是诗人从生活体验中精心选择的结果。
而感情,就浓注于这些精采的细节之中。
如“在你搭好了灶火之后,/在你拍去了围裙上的炭灰之后,/在你尝到饭已煮熟了之后,/在你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上之后,/在你补好了儿子们的为山腰荆棘扯破的衣服之后,/在你把小儿被柴刀砍伤了的手包好之后……”这一系列的细节描写,把“大堰河”这一劳动妇女的朴实、辛劳以及对“我”的爱,极鲜明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这首诗还有一个重要特色,那就是大量的排比句的运用。
如“大堰河,含泪的去了!/同着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大堰河,她含泪的去了。
”这组排比句是对大堰河的悲惨一生的概括,也是作者对这黑暗社会的不公正的控诉。
《大堰河──我的保姆》中流溢着爱,这既是大堰河对她的乳儿的纯洁的、无私的爱,又是她的乳儿──诗人对养育他的乳母的刻骨铭心的爱,然而诗人并未以他的一己之爱为满足,《大堰河──我的保姆》是献给大堰河的,同时也是献给“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这表明了诗人的博大胸怀,同时也是这首诗的普遍价值之所在。
四,课堂练习: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艾青(ài)自怨自艾(yì)贝壳(ké) 金蝉脱壳(qiào)B.火钵(bō) 冰屑悉索(xiāo)团箕(jī) 关云长(chánɡ)C.炖肉(dùn) 忸怩不安(niè)凄苦(qī) 碾了三番(niǎn)D.晒好(shài) 天伦叙乐(lún)欺侮(fù) 大堰河(yàn)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有两个错字的一项是()A.家俱抚摸雕花扭扣B.菜蓝辉煌凌侮凄苦C.棺材叱骂漂泊咒语D.青苔坑凳围裙瓦菲3.下列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1)大堰河纯洁无私的内心世界如同雪一样的洁白无瑕,而白雪覆盖大地的________的景象正好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悼念。
(2)三十年代末的上海,一位著名诗人见到了艾青,曾________地说,德国有莱茵河,法国有塞纳河,埃及有尼罗河,那么,我可以骄傲地说,中国有大堰河。
(3)艾青对他的养母大堰河的爱是发自内心的,因为大堰河对他的爱是让他________的。
A.庄严肃穆激动刻骨铭心B.寒冷萧条激动刻骨铭心C.寒冷萧条感激耿耿于怀D.庄严肃穆感激耿耿于怀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大堰河——我的保姆》以强烈的感情抒发了对一位普通而又伟大的劳动妇女——乳母大堰河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B.在诗歌中,除了“乌黑的酱碗”“扯破的衣服”“四块钱的棺材”“几束稻草”这些意象在阐释着大堰河的贫困外,她始终含着笑立在作者的记忆深处。
C.艾青是“在冷漠和被歧视的空气里长大”的,因此他对他的养母大堰河的爱是发自内心的。
D.大堰河给世界的是无私地赠予、不停地劳作、毫无保留地贡献她的一切——从血汗、乳汁到赤诚的心,直到她死。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诗中描写了他在父母家里的忸怩不安和对大堰河感情上的依恋,反映了诗人叛逆性格和反抗精神的萌芽。
B.诗中,没有剑拔弩张之势,没有咄咄逼人之感,他对大堰河深厚的感情,都表现在娓娓动听的陈述之中。
C.全篇不断地使用排比和重复的修辞手法,在反复地吟咏中,更使诗人的感情凝重隽永,意犹未尽。
D.大堰河多么渴望能和她的乳儿、儿媳生活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
五,拓展提升训练:阅读选段,回答下题。
大堰河,在她的梦没有做醒的时候已死了。
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她死时,平时打骂她的丈夫也为她流泪,五个儿子,个个哭得很悲,她死时,轻轻地呼着她的乳儿的名字,大堰河,已死了,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
大堰河,含泪的去了!同着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大堰河,她含泪的去了。
1..大堰河的“梦”是什么?你如何看待她的“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作者反复说“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有何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大堰河的家人对她死的反应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诗中的几个数量词组有什么作用?“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这句话有什么深刻的含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