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与业务操作PPT课件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与业务操作PPT课件
许多国家商业银行存入央行的存款准备金一般 是无息的。但我国是有息的(参见表10-1)。
9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及其业务操作
➢法定准备金政策 ➢再贴现政策 ➢公开市场业务
10
➢再贴现政策
1. 再贴现政策的涵义和操作
再贴现政策,是指央行通过提高或降低 再贴现率,来影响存款货币类机构从央 行获得的再贴现贷款和超额准备,从而 达到增减货币供应量,实现货币政策目 标的一种政策措施。它一般包括两方面 内容:
目前,实行央行制度的国家一般都实行法定存款 准备金制度。
6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2.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作用
保证存款货币类机构资金的流动性,降 低商业银行过度贷款的冲动。
集中一部分信贷资金,增强央行调节地 区和银行间短期资金余缺的能力(为何 不通过增减B的方式来实现呢?因为通 过信用放款,央行对其提供的基础货币 是否适当缺乏准确地把握,增加了宏观 调控的难度)。
指央行规定存款货币类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强 制要求它们按规定比率上缴存款准备金;这些机 构的超额准备随法定准备金率的调整而增减,能 达到改变信用规模、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效果。
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向央行缴存存款准 备金并规定法定准备率,始于1913年的联邦储备 法。该制度建立之初是为了保持商业银行的清偿 力,在1935年银行法赋予联储调整法定准备金的 权利之后,它才成为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
不定期公布再贴现优先支持的行业、企业和产 品目录。并从总量比例、期限比例和投向比例 三方面对各授权窗口的再贴现操作效果实行量 化考核。
14
➢再贴现政策
1. 再贴现政策的涵义和操作(续)
人民银行对各授权窗口的再贴现实行总 量控制,并根据金融宏观调控需要适时 调增或调减各授权窗口的再贴现限额。
人民银行再贷款再贴现利率的情况见表 10-3所示。
✓ 再贴现率的调整; ✓ 规定向央行申请再贴现的资格。
11
➢再贴现政策
1. 再贴现政策的涵义和操作(续)
该政策是由早期的再贴现业务(一种纯粹 的信用业务)发展而来。但随着央行职能 的完善和宏观调节作用的加强,它逐步演 化为一种调节Ms的货币政策工具。
在美国,基础贴现率适用于所有的调节性 贷款。而其他贴现贷款则不同程度地与市 场利率挂钩(见表10-2所示)。
6.84
6.39
1998-7-1
5.67 5.58
5.49
5.22
1998-12-7 5.13 5.04
4.86
4.59
1999-6-10 3.78 3.69
3.51
3.24
2001-9-11
2002-2-21 3.24 3.15
2.97
2.7
2004-3-25 3.87 3.78
3.6
3.33
单位:%
通过影响货币乘数达到调节Ms的目标。 7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3. 该政策工具的优缺点
优点:对所有存款货币银行的影响是平等的, 对Ms影响力极强——力度大、速度快、效果明 显。
局限性:对经济的振动过大,且法定准备金率 的提高,可能使超额准备率较低的银行立即陷 入流动性困境。这要求央行采取其他措施提供 流动性支持。
13
➢再贴现政策
1. 再贴现政策的涵义和操作(续)
中国人民银行再贴现的操作体系:
✓ 总行设再贴现窗口; ✓ 一级分行和计划单列市分行设授权窗口; ✓ 部分二级分行经授权后设转授权窗口; ✓ 县级支行和未被转授权的二级分行经授权窗口
或转授权窗口审批后,经办再贴现业务。 人民银行根据金融宏观调控和结构调整的需要,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工具被称为“猛药”,央 行在运用时通常较为慎重。
8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4. 法定准备金率的调整及其世界范围内的降 低趋势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适时调整,是该政策工具 发挥作用的基本方式。我国在1984年开始实施 该制度,此后经历过多次调整。
199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央行降低了其法定存 款准备金率,以增强其银行的国际竞争力。
15
表10-3 中国人民银行再贷款再贴现利率
调整时间
对金融机构贷款 1年 8个月以内 3个月以内 20天以内
1996-5-1 10.98 10.17
10.08
9
1996-8-23 10.62 10.17
9.729Fra bibliotek1997-10-23 9.36 9.09
8.82
8.55
1998-3-21 7.92 7.02
12
表10-2 美国三种贴现贷款利率 贷款种类 贴现率情况 与市场利率的关系
调节性贷款 基础贴现率
低于联邦基金利率
季节性贷款 与市场利率挂钩 高于基础贴现率
延伸性贷款 30天后与市场利率挂钩 高于基础贴现率
这也表明:联储仅希望货币类金融机构通过再贴现调节临时性头寸缺口,而 不希望通过它解决较长期限的资金不足的意图。
再贴现 ** ** ** 6.03 4.32 3.96 2.16 2.97 2.97 3.24
注:**按同档次中央银行贷款利率下浮5-10%。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16
➢再贴现政策的作用
2. 再贴现政策的作用
其升降会影响存款货币类机构的准备金和资金 成本,从而影响其贷款量和货币供给量。
通过规定再贴现票据种类或实行差别再贴现率, 能够实现信贷结构的调整。
3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及其业务操作
一般货币政策工具是对货币供给总 量或信用总量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政 策工具。其根本特点是针对总量进 行调节,中央银行经常使用且对整 个宏观经济运行发生影响。
4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及其业务操作
➢法定准备金政策 ➢再贴现政策 ➢公开市场业务
5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1.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涵义
第十章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与业务操作
1
货币政策工具是央行为实现货币政 策目标而使用的各种策略手段。
货币政策工具是央行可以直接控制 的,其运用有利于央行货币政策目 标的实现。
货币政策工具可分为一般性政策工 具、选择性政策工具和其他补充性 政策工具三类。
2
本章主要内容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及其业务操作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其他政策工具
其升降可产生货币政策变动方向和力度的告示 作用,从而影响公众预期。
防止金融恐慌:在危机时它是央行发挥“最后 贷款人”作用的主要形式。
17
➢再贴现政策的作用
3. 再贴现政策的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