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学基础
狭义的教育:人们专门设置的教育机构中 适时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
二、幼儿教育的概念(p2)
总括:
幼儿教育主要指的是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 儿所实施的教育,幼儿教育是学前教育或早 期教育的后半阶段,前面与0-3岁的婴儿教育 衔接,后面与初等教育衔接,是一个人教育 与发展的重要而特殊的阶段。
`
从广义上说,凡是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 知、情感、性格等方面发展的有目的的活动, 如幼儿在成人的指导下看电视、做家务、参 加社会活动等等,都可以说是幼儿教育。
⑤ 量力性和因材施教原则。夸美纽斯提出 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 及个别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
(一)夸美纽斯
2、幼儿教育思想 (1)学制: 婴幼儿期(0~6岁):家庭教育 童年期(6~12岁):国语学校 初步教育 少年期(12~18岁):拉丁语学校 中等
教育 青年期(18~24岁):大学 高等教育
(二)卢梭
卢梭,近代法国激进的启蒙 思想家、教育家.他不仅在 社会政治方面有独到见解, 而且提出了追求个性解放的 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在他的 重要著作《爱弥儿》中,通 过他所虚构的儿童爱弥儿从 出生到成人的教育过程,系 统地阐述了他的教育理论, 其中他的自然教育思想贯穿 于全书.
(二)卢梭
1、自然主义的儿童观
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创办幼儿学 校(性格形成学园)
没有大工业生产就没有幼儿教育机构的诞 生,幼儿教育机构是近代大工业生产的产 物。
二、幼儿教育机构产生和发展
(一)欧文在苏格兰的新拉纳克为1~6岁儿童创 立幼儿学校,堪称是欧洲最早的幼儿教育机构。
(二)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的诞生 1840年福禄培尔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 (三)幼儿教育机构的发展 1.国外幼儿教育机构的发展 (1)机构数量增加 (2)机构多样化 (3)师资和教育质量提高
幼儿教育学基础
第一章 绪论
授课人:王丽华
绪论
一、什么是教育学 二、什么是幼儿教育 三、幼儿教育的意义 四、什么是幼儿教育学 五、怎样学习幼儿教育学
一、什么是教育
广义的教育:有目的、有意识的对人的身 心施加影响并促进人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 展的一种社会实践性活动。主要指家庭教 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裴斯泰洛奇
教育学081班第二组
主要内容
人物简介 论教育目的 论教育心理化 论要素教育 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个人简介
裴斯泰洛奇(Johan Heinrich Pestalozzi,1746~ 1827 ),19世纪瑞士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世 界上享有盛誉的教育改革家。
1767年,其参加的进步青年团体“爱国者协会”被 政府取缔,并被短期拘捕。获释后,放弃学习,到 农村探求帮助农民和“教育救民”之路。
在原始社会时期,幼儿教育是完全融合在 生产和生活中,其主要任务是保证幼儿的 存活。
由于生产力低下,社会没有划分阶级,教 育是没有阶级性的,教育是平等的。
返回
奴隶、封建社会的幼儿教育,出现了教育 的阶级性、等级性。 在阶级社会出现了专门的学校,幼儿教育 和学校教育分期出现
返回
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生产的社会化带 来了幼儿教育的社会化,幼儿教育机构首 先在欧洲诞生。
第三次教育实验
1801年在一所小学 附设培养初等学校 教师的训练班,即 后来著名的布格多 夫学院。1805年迁 至伊佛东城,建立 伊佛东学校,一时 成为欧洲“教育圣 地”。1825年停办 。
该教育目的内涵
每个人生来都有天赋的潜能,都要求和可能得到发展 人的发展必须通过教育
教育意味着完整的人的发展 教育可以使人成为人格得到发展的真正独立的人
② 循序渐进原则。夸美纽斯主张要合理地 安排教学科目的顺序,做到由近及远, 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已知到未知, 由具体到抽象,同时也要适合儿童的年 龄特征。
(一)夸美纽斯
③ 彻底巩固性原则。夸美纽斯要求学生在 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并将所学的知 识加以练习和运用。
④ 主动性与自觉性原则。夸美纽斯主张“应 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 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提高学生学习的 主动性与自觉性。
(一)夸美纽斯 (2)论普及教育和统一学制
夸美纽斯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认为学校 教育的基本功能应当是给人以广泛的知识教 育,教育应当“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并 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普及教育的主张,论述了 关于统一学制的设想。
(一)夸美纽斯
(3)论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
夸美纽斯对近代教育学最大的贡献之一 ,就是他所确立的班级授课制。直到17世 纪,西欧各国仍普遍沿用个别施教制。
(一)夸美纽斯
3、评价
夸美纽斯把学前教育正式列入教育系统, 引起了后来教育家们对幼儿教育的重视。 他的学前教育思想总的说来有一定的合理 性和科学性。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性,科 学发展水平的限制,使其科学性和合理性 不够充分,同时在他思想中带有一定的宗 教色彩,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剔除的。被尊 称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和“现代教育 之父”
重视劳动教育,推崇手工劳动。
④ 注重道德、宗教、情感教育。
道德教育的内容是培养善良的情感、正确的 判断和坚强的意志。
(二)卢梭
4、评价:
卢梭按照儿童自然发展的要求和顺序进 行教育的学前教育思想,以及感觉训练的思 想对后继学前教育思想家的理论起到了重要 的启发和引导作用,但是他过分强调感觉训 练,忽视知识教育是不可取的。尽管自然主 义教育思想存在着一定局限性,但并不影响 教育实践对其合理成分的借鉴,其中关于儿 童教育的观念更值得参考。
根据学年制,每年招生一次,学生同时入 学,以便使全班学生的学习进度一致,学 年结束时,经过考试,同年级学生同时升 级:各年级应在同一时间开学和放假;他 还强调学校工作要有计划,使每月、每周 、每日、每时都按计划进行各项工作
(一)夸美纽斯
(4)论教学原则
① 直观性原则。夸美纽斯在感觉论的基础 上论证了直观教学的必要性,要求“在可 能的范围以内,一切事物都应尽量放到 感官跟前”。
四、幼儿教育学
幼儿教育学:一门研究3-6岁幼儿教育规律和 幼儿教育机构的教育工作规律的科学,它是 人们从教育幼儿的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来的教 育理论
三、怎样学习幼儿教育学
一、纵向深入——认真读书,勤于思考,钻研幼儿教育学理论
二、横向联合——联系幼儿教育实际,联系相邻学科和相关知识、信息 ,联系有关社会现象和问题
2.我国幼儿教育机构的发展
(1)我国近代第一所幼儿园诞生
我国第一所幼儿教育机构是1903年在湖 北武昌创办的湖北幼稚园。1904年改为 武昌蒙养院
(2)旧中国的幼儿园教育发展
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
陶行知(乡村儿童团)张雪门(北平香 山慈幼园)
3)新中国的幼儿教育发展 49年历史转折,文革期间(66-76年)曲折 起伏前进 (4)改革开放 多形式,多渠道发展;规范化,法制化 2020年,全面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 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 教育
(一)夸美纽斯
(2)道德教育 强调在幼儿期奠定他们美中良好品德的基
础
强调儿童要学习初步知识,特别是重视节 俭和勤劳等良好品质培养
道德方法和手段:训斥、榜样和练习
(一)夸美纽斯
(3)游戏是母育学校时期对儿童进行全 面教育的重要手段
(4)《世界图解》:历史上第一部对幼 儿进行启蒙教育的看图识字课本。
三、幼儿教育思想的发展
(一)夸美纽斯 (二)卢梭 (三)菲斯泰落奇 (四)福禄贝尔 (五)杜威 (六)蒙台梭利
夸美纽斯
夸美纽斯(J.A.Comenius, 1592—1670)是17世纪捷克 的伟大爱国者、教育改革家 和教育理论家,是人类教育 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
编写了学龄前儿童教育手册 《母育学校》,是教育史上 第一本系统论述学前教育的 专著。
1768年,于苏黎世比尔村建立诺伊霍夫(Neuhof) 新庄,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技术,因经营不善,五年 后破产。
1792年法国授予其法兰西“共和国公民”荣誉称号
1827年病逝,终年81岁。
主要著作
《林哈德和葛笃德》(1781—1787) 《隐者夜话》 (1780) 《论教学方法》(1800) 《葛笃德怎样教育她的子女》(1801) 《母亲读物》(1803) 《天鹅之歌》(1826)
1632撰写出世界教育史上第 一部系统的教育学理论《大 教学论》,这些教育著作使 夸美纽斯得了极大的声誉。
(一)夸美纽斯
1、教学基本理论
(1)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
“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是夸美纽斯整个数 育思想体系的根本性指导原则。夸美纽斯认 为,“教育适应自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 是教育要适应大自然的发展法则;二是教育 要适应儿童个体的自然发展,即适应儿童的 天性、年龄特征。
论教育心理化
世界上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 号的教育家
对专制主义和经院主义教育的批判:它违背 儿童的天性,采用不适合儿童发展的方法, 戕害儿童的个性和智慧。
教育心理学化,就是把教育提高到科学的水 平,将教育科学建立在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 基础上
教育心理学化内涵
〈一〉 〈二〉 〈三〉
要求将教育的目的和教育的理论指导置于儿 童本性发展的自然法则的基础上 必须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制适合儿童的学 习心理规律,即教学内容心理学化
首先发展触觉,其次视觉,最后发展听觉。
② 自然后果法
反对体罚,不赞成头口说教。当儿童犯了错误和 过失之后,不必直接去制止或处罚他们,而让 儿童在同自然的过程中,体会到自己所犯错误 和过失带来的自然后果。
(二)卢梭
③ 注重知识教育和劳动教育
智育的任务不在于传授系统的知识,而在于 发展儿童获得知识的能力,激发对所学知 识的兴趣。
作业
幼儿教育的概念 教育的概念 幼儿教育的意义
第二章 幼儿教育事业的产生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