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北师大乌海附校《落体法测重力加速度》概述
北师大乌海附校《落体法测重力加速度》概述
2
mgh
由此可知,只要测出下落高度h和相应的瞬时速度 v,就可求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g的值。
介绍实验设计的思路 分小组做实验
小组内进行实验误差分析 交流与讨论
1、实验器材
打点计时器、纸带、重物(带夹子)、刻 度尺、自由落体仪、电脑,等.
2 、 实 验 装 置
3、实验步骤
• • • • 安装置(竖直、稳定) 打点(先通电再打点) 换纸带,重复打点几次 挑选纸带并进行研究:记下第一个点的位置 O,选取6-10个较方便的点,量出各点到O的 距离,计算出各点的速度。 • 利用excel拟合高度hn /m 速度vn /m/s Vn2/2
1
2
3
4
5
6
可可以用 图象处理 数据?
图 象 法 处 理 数 据
1 2 gh = 2 v
1 2 2 v
为什么图 象通过原 点?
0
该图象的 斜率表示 什么? h
4、注意事项
(1)挑选纸带:选用第1、2两点间距接
近2mm的纸带进行研究.从原理上看,打 第一个点时速度为 0,那么第1、2两点间 1 2 距为2mm. 这意味着选用打第1个点的瞬 时开始下落的纸带.
谢谢!
1.理解实验原理,明确实验中需要直接测量 的物理量。 2.会根据实验中打出的纸带测定物体下落的 距离,掌握测量物体运动的瞬时速度的方法。 3.掌握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能定性的分析 产生实验误差的原因。
1 推导得: 2 mV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设物体的质量为m,从静止 开始下落,下落高度为h时速度为v,则应有: Ek EP
落体法测重力加 速度
北京师范大学乌海附属学校 王晓亮 2016.9.5
目录
• • • • • • 课标要求 教材和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实验原理 教学流程设计 具体的教学过程
1、能正确观测和如实记录实验数据,养成实 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会用正确的方法处理 实验数据。 2、能对实验误差进行初步分析。
1、在必修一第一章第4节中学生已经掌握用 打点计时器测瞬时速度的方法;在必修二 第七章第8节机械能守恒中学生知道物体做 自由落体运动时,重力势能全部转换为动 能。 2、学生会在用excel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时 会遇到困难。
4、注意事项
(2)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
做匀变速运动的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 等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
v中时
x v 2T
5、误差分析
(1)重物下落不是严格的自由落体运动(有空 气阻力和摩擦阻力),物体实际下落的加速度为 a,则a<g(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为了减小这种误 差:①尽量减小纸带与限位孔之间的摩擦, ②重 物选用质量较大而体积小的物体. (2)本实验的另一个误差来源于长度的测量, 属偶然误差。减小误差的方法是测下落距离时 都从O点量起,一次将各打点对应的下落高度 测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