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不良事件课件
(一)书面报告。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按护理 部规定执行。
(二)紧急电话报告,仅限于在不良事件可 能迅速引发严重后果的(如意外坠楼、术中 死亡、住院期间意外死亡等)紧急情况使用。
五、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处 理流程
说明: 1、当发生不良事件后,当事人填写书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
表》记录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过程、采取的措施等内容,一般 不良事件要求24~48h内报告,重大事件、情况紧急者应在处理的同时 口头或电话报告职能科,由其核实结果后再上报分管院领导。 2、职能科室接到报告后立即调查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管 理等各个环节,制定对策及整改措施,督促相关科室限期整改,及时消 除不良事件造成的影响,尽量将医疗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 3、涉及药物不良反应、院内感染、输血反应的实行双重填报。 4、以上处理结果填写《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最后统一报医 务科备案。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表.doc.
第二节医疗风险预警及处置办法
医疗风险预警分级:分三级
一、一级预警范围
1、违反工作纪律 (1)上班或值班时间擅自离岗、脱岗,班前班中饮酒影响正常
工作。 (2)为患者进行诊疗服务过程中,不遵守职业礼仪,聊天、打
手机。 (3)违反职业道德和医疗保护原则,不负责任地透露或散布有
室借故拒绝或拖延转入
3、医疗保障缺陷
(1)抢救药品器材质量不合格、过期失效、供应、补充、更 换不及时、账物不符。
中出现严重并发症等。 5、手术相关问题:如手术患者、部位和术式选择错误、患者术中死
亡、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手术器械遗留在体内、住院期间同一手术的 再次手术、麻醉相关事件等。 6、医患沟通:包括医患沟通不良、医患语言冲突、医患行为冲突等。 7、其他非上列导致医疗不良后果的事件。
三、接收报告部门
(9)三级医师查房不及时、不认真、记录、签名、审签不规范、 不及时。
(10)住院患者病情恶化治疗效果不佳时,未及时请上级医师会 诊指导。
(11)疑难病例未及时提请科内、科间或院内会诊。 (12)对需要立即执行的医嘱,医师未通知护理人员从而导致执 行延迟。
(13)对危重患者未进行床头交接班,或未按规定书写交班记录。 (14)临床医师发现传染病未按要求进行报告,出现迟报、漏报。 (15)麻醉医师对手术患者术前未查房,或术后24小时内未随访。 (16)手术科室对重大手术未按手术分级管理权限履行报批手续。 (17)手术医师在手术后未及时诊查患者,患者手术后3日内无 上级医师查房。
1、医疗不良事件尚未发生纠纷的或者已有纠纷 苗头的上报医务科。
2、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3、感染相关不良事件上报院感科。 4、药品不良事件上报药剂科。 5、器械不良事件上报设备科。 6、设施不良事件上报 办公室。 7、服务及行风不良事件上报医务科。 8、安全不良事件上报保卫科。
四、报告形式
关患者的情况。 (4)不负责任地任意解释医院规定和其他科室、其他医务
人员的工作,造成患方误会或不满。 (5)诊疗工作中违反各项医疗保险有关规定。 (6)违反医德规范,以医谋私,吃拿卡要,收受红包。
2、违反诊疗规范
(1)违反首诊负责制有关规定。 (2)危重患者来诊后,未在3分钟内开始抢救。 (3)危重患者在做CT或MRI等检查前医疗风险不良后果,尚未引起患者投诉 (19)因医方对择期手术准备不足,延误手术进行;未按医院要 求上午九时准时开展手术。 (20)供应或使用过期失效的灭菌器械或不合格材料,尚未造成 不良后果。 (21)护理环节未正确执行医嘱。 (22)错采标本,错贴标签,错用抗凝剂等导致不能正常检验。 (23)违反处方管理规定,药物适应证、禁忌证、剂量、用法、 配伍等方面出现错误,尚未造成不良后果。 (24)发生严重工伤、重大事故、传染病暴发流行等事件时,未 及时上报。 (25)患者转科治疗过程中,转出科室未提前联系妥当或转入科
医疗不良事件培训
---医务科
第一节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 度
一、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定义
本制度所称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指在临 床诊疗活动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 能影响患者的诊疗结果、增加患者的痛苦和 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 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安 全的因素和事件。
途中无医护人员陪同。 (4)门急诊医师对3次就诊未能确诊的患者未安排会诊或请
上级医师复诊。 (5)门诊、急诊或住院医师会诊时,未在规定时限内到达,
或未诊查患者只看病历进行“书面会诊”或“电话会诊”。 (6)医生无暇书写书面医嘱,口头医嘱较多。 (7)门急诊医师不见病人即开具“住院通知单”。 (8)病房医师不查病人即开写医嘱。
二、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类别
根据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所属类别不同,我院划分为7类: l、病房诊治问题:包括错误诊断、严重漏诊、错误治疗、治疗不及时、
院内感染等。 2、不良治疗:包括错用药、多用药、漏用药、药物不良反应、输液
反应、输血反应等。 3、意外事件:包括跌倒、坠床、烫伤、自残、自杀、失踪、猝死等。 4、辅助诊查问题:包括报告错误、标本丢失、标本错误、检查过程
六、奖罚机制
1、鼓励自愿报告,对主动报告且积极整改者,视情节轻重 可减轻或免于处罚。对阻止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的报告者予以 50~200元现金奖励。
2、隐瞒不报经查实,视情节轻重给予50-200元的处罚;由 此引发纠纷或事故的另按本院医疗纠纷处置办法处罚。
3、医患沟通办公室每季度对收集到的不良事件报告进行分 析,公示处理结果及有关的好建议,跟踪处理、整改意见的 落实情况。
4、每年由院质量管理委员会对不良事件报告中的突出个人 和集体提出奖励建议并报请院务会通过。
5、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起执行。
不良事件报告流程图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职能科室(医务、护理、后勤、保卫、药剂、院办)
重大事件 分管领导
院领导
一般事件(提出处理意见) 组织相关委员会讨论提出整改意见
召开院务会(决定实施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