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核医学课件

核医学课件

2018/9/27 14
四.检查方法分类:
1.静态----动态 3.平面----断层
5.阳性----阴性 6.早期----延迟(2H以后)
2018/9/27 15
2.局部----全身 4.静息----负荷
99mTc
:钼锝发生器产生,物理半衰期为6.02
小时,γ 衰变发射能量为140Kev的单一γ 射线, 被广泛应用于核素显像。 1. 99mTcO4-用于甲状腺、甲状旁腺显像 2. 99mTc—MIBI 用于心肌灌注显像----被动弥散 方式进入心肌细胞线立体,无再分布现象.也可用 于肿瘤显像 3. 99mTc—DTPA用于肾动态血流灌注显像及 GFR测定 4. 99mTc—MDP 用于骨显像
ECT简介
秦皇岛第一医院核医学科
2018/9/27 1
目的:
1. 了解ECT的成像原理等有关基 本知识
2. 了解SPECT的临床应用,特 别是在骨 、心脏 、肾脏 、甲状 腺 、脑 、消化道、肺及肿瘤等 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2018/9/27 2
核医学科归属及分支核医学Fra bibliotek实验核医学
临床核医学
体外分析
影像核医学(ECT)
23
(三) 正常图像 1.对称 2.均匀 3.合理 4.规整 5.通畅
2018/9/27 24
(四) 异常图像 1.浓聚----热区 2.稀疏或缺损-----冷区
2018/9/27
25
SPECT的临床应用
2018/9/27
26
一. 骨骼系统
2018/9/27
27
(一)适应症:
1.肿瘤 2.创伤和骨折 3.代谢性骨病 4. 观察移植骨的血供和成活情况,人工关节 置换后的随访。 5. 急性骨髓炎,股骨头缺血坏死,关节炎的早期 诊断和鉴别诊断。 6 .畸形性骨炎的定位诊断及治疗后随访。 7. 评价骨关节疾病的疗效。 8. 骨病灶活检前的定位。
2018/9/27 17
六 影像检查有效辐射剂量的比较:
项目 有效 辐射剂量(单位:mSv)





2018/9/27
核医学心脏检查 核医学 骨 检查 核医学 肾 检查 X线 胸片 X线 腹片 X线 钡餐 CT 颅脑 CT 胸 CT 腹
3.1 3.5 1.6 0.01 1.1 4.6 8 8.3 7.2
18
七.ECT图像分析 (一) 质量 (二) 伪影 (三) 正常图像 (四) 异常图像
2018/9/27 19
(一) 质量
1. 范围全 2. 位置标准 3. 结构层次清晰—图像处理
2018/9/27
20
(二) 伪影
1.受检者因素 2.显像剂 3.显像技术
2018/9/27 21
1.受检者因素
2018/9/27 40
C 地塞米松介入延迟骨显像:3h显像结束后 口服地塞米松6.75mg,24h骨显像前分3次服完, 24h骨显像。计算24h/3h放射性摄取比值RUR。 RUR>1.22者为恶性,否则良性。此法判断恶 性肿瘤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 81.5%、87.5%、83.1%。 D肿瘤MIBI阳性显像:恶性肿瘤区放射性高 度浓聚;良性者放射性浓聚不明显。
2018/9/27 32
2018/9/27
33
4.过度显像---骨放射性显著的、
普遍的摄取增加,多均匀对称,软组织 放射性很少,肾影可缺损,又称为超级骨 显像;产生的机制可能是弥漫的反应性 骨形成。 1)常见于继发性甲旁亢、前列腺、乳 腺癌的骨转移 2)少见于原发性甲旁亢、软骨病 3)罕见于结肠、肺癌的骨转移、维生 素D过多症
2018/9/27 47
3.股骨头缺血坏死:MRI是首选
方法,次为骨显像。 早期,局部血供减少,骨显像呈放 射性摄取减少的冷区; 中期,缺损区周围有浓聚反应; 晚期,放射性呈现异常浓聚。
(二)异常图像分析:
1.放射性浓聚区---热区 2.放射性稀疏区—冷区 3.甜面圈征 4.过度显像 5.闪烁现象
2018/9/27 31
3.甜面圈征----中心呈显著的放射性
冷区,环绕冷区的周围呈现异常放射性增 高的圆环。常见于: 1)创伤----愈合的无菌坏死骨、骨膜下 血肿、外科缺陷、不愈合的骨折、不存活 的移植骨、辐射治疗 2)急性骨髓炎 3)肿瘤---巨细胞瘤、多发骨髓瘤、源于 肾癌、乳腺癌、肺癌及骨肉瘤的骨转移 4)畸形性骨炎、嗜酸性肉芽肿等
2018/9/27 36
2018/9/27
37
2018/9/27
38
2018/9/27
39
2)原发骨肿瘤:
(1)良、恶性骨肿瘤的鉴别: A骨显像图:病变区放射性摄取正常或轻度 增加,多为良性,放射性摄取强烈或明显增加, 多为恶性。但此法特异性差,仅为61%。 B三相骨显像:血流灌注相和血池相上,恶 性骨肿瘤部位为血供增加或高血供,患/健侧计 数值明显增高,TF 值也增高。【TF=(24h患/ 健侧计数值)/(4h患/健侧计数值)】。而良 性骨肿瘤部位血供正常或轻度增加,患/健侧计 数值及TF 值稍增高。此法鉴别的准确率约80%。
2018/9/27 16
5. 99mTc—SC或植酸钠用于肝脾胶体显像 6.99mTc—RBC消化道出血显像 7. 99mTc—DTPA/MAA肺通气/血流灌注 显像 8. 99mTc— ECD 用于脑血流灌注显像
131I:主要发射β线,用于显像的γ线只占
10%,半衰期为8.04天。
1. 131I-6-碘胆固醇 用于肾上腺皮质显像 2.131I-MIBG 用于肾上腺髓质显像
(1) 体动或呼吸过大 (2) 组织衰减 切除的乳腺—肋骨,下 垂的乳房---心肝,横膈----心肌下壁 (3) 体内外异物 (4) 核素污染—尿汗泪及唾液 (5) 体位不当 (6) 生理条件---甲状腺显像时哺乳期 的乳腺明显显影 (7) 病人准备---饮水不足
2018/9/27 22
2.显像剂
2018/9/27
41
2018/9/27
42
(2)恶性骨肿瘤:
A 成骨肉瘤:病变部位放射性高度浓聚,且分布不均, 热区中可见到冷的斑块,骨轮廓常变形。显像主要目 的探查远端的骨转移,而非了解局部病灶。 B 软骨肉瘤:浓密的斑片状放射性摄取,与成骨肉 瘤鉴别困难。 C 尤文氏肉瘤:骨干或干骺端及软组织内放射性浓 聚,分布较均匀。 D 多发骨髓瘤:病灶以多发为主,单纯热区占2/3, 热区合并冷区占1/3,其中颅骨和髂骨的病灶中央放射 性缺损而周围为环形的放射性增高,呈典型的轮圈征。
射线能量
探测方式 检查费用
2018/9/27
140Kev,低
结构简单γ相机 相对低廉 较低
511Kev,高
符合线路γ相机 昂贵 高
10
分辩力
二. SPECT检查体系设备简介: 1. 检查床、扫描架、探测器、 准直器、操作台、控制器、显示 器。 2.钼锝发生器、活度仪。 3.身高体重计、心电图机、防护 及通风设施。 4.工作站、打印机。
核素检查
核素治疗
SPECT
2018/9/27
PET
3
医学影像学分类
医 学 影 像 学
超声诊断学
磁共振诊断学
X-ray诊断学
2018/9/27
核医学影像诊断学
4
ECT 的 基 本 知 识
ECT的含义及成像原理:
ECT是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的简写,即放射性核素发射 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2018/9/27 28
1.骨肿瘤
1)早期发现全身任何部位的原发及转 移性骨肿瘤 2)肿瘤放疗野的确定及疗效评价; 3)良、恶性骨肿瘤的鉴别。
2018/9/27
29
2 创伤和骨折
(1)诊断X线平片难以发现 的骨折,如肋骨及颅骨骨折 等; (2)诊断骨折是否愈合, 区分新鲜与陈旧性骨折。
2018/9/27 30
2.骨创伤:
1)骨折: (1)胸骨、骶骨、肩胛骨、手足骨处的骨折诊 断帮助较大。 (2)骨折后骨显像异常的出现与其病程密切相 关。分三期 A 急性期,创伤后2~4周,局部放射性呈弥 散性的增加,其中可见一线形活性影像。 B 亚急性期,大约持续8~12周,局部线形影 像放射性最浓。
2018/9/27 45
SPECT (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单 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PE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2018/9/27 9
SPECT与PET对比图表
项 目 SPECT 单光子发射型 Tc-99m等 6.02h 钼锝发生器 PET 正电子发射型 F-18等 109min 回旋加速器 中文名称 常用核素种类 半衰期 核素生产
位困难。
2018/9/27 7
ECT与TCT对比
项目
中文名称 显像原理
ECT
发射型断层显像 核素引入,体内 分布,体外探测 脏器功能、代谢 高
TCT
穿透型断层显像 发出射线,穿透 身体,对侧成像 脏器解剖结构 低
反映疾病的角度
敏感性
特异性
分辨力及定位
2018/9/27
较低

较高
良好
8
3. SPECT与PET
2018/9/27 34
5.闪烁现象
某些肿瘤的骨转移灶治疗后,症状 明显减轻,但骨显像却见放射性浓聚增 加,再治疗一段时间后,又会消退或改 善的现象;是骨愈合和修复的表现。
2018/9/27
35
(五)异常放射性浓聚的类型及分布特点
1. 肿瘤 1)转移瘤: (1)多发性的无规则的放射性热区,分布以中轴骨居 多,四肢骨远端较少见。 (2)少数转移瘤为孤立病灶,以中轴骨为多。中轴 骨的孤立骨显像异常,68%为转移瘤。 (3)少数转移瘤为放射性减低的凉或冷区,为溶骨 性破坏改变。 (4)弥漫性骨转移,少数转移瘤可出现超级骨显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