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码头防波堤工程施工总结

码头防波堤工程施工总结

码头防波堤工程施工总结“5401”码头防波堤工程施工总结1 工程概况1.1工程简介该工程名称为“5401”码头防波堤工程;建设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XX部队基本建设办公室;设计单位XXX工程勘察设计院;施工单位XX省筑港总公司;工程监理单位XX港湾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1.2 地理位置与各种自然条件1.2.1地理位置:“5401”码头防波堤工程地理位置处于福建省南部沿海,东山岛苏尖湾北侧水域。

地理坐标为:东经117º26¹E,北纬23º39¹E,苏尖湾背靠东山岛,湾口朝向东南,水域敞开,湾口北部为苏峰山,南侧为大肉山,湾内西侧为低山丘向南延伸。

陆域地址位于东山县西铺镇亲营澳。

1)气温:累年极端最高气温 36.6ºC(1956年8月1日)累年极端最低气温 3.8ºC(1957年2月12日)多年平均气温 20.8º月平均最高气温 27.3ºC(8月份)月平均最低气温 12.8ºC(2月份)2)降水:累年最大降水量 1583.7mm(1961年)累年最小降水量 674.2mm(1962年)多年平均降水量 1071.20mm降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5~8月份,以6月份为最多。

5~8月份的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61%。

11月至翌年2月四个月的降水量之和仅约100mm,占全年降水量的9%,全年降水量≥25mm的降水日数平均为13.1天。

3)风况:本地区多年平均风速为7.1m/s,常风为NE向,频率约26%,其次为ENE向,频率约22%为强风向,最大风速为40m/s。

全年除6~8月为南风向外,其余三个季节均为东北风为主,强风或≥6级风(瞬时风速)的年平均日数为108天。

4)港湾海洋水文条件:根据苏尖湾附近东山海洋站(地理坐标117º31′E,23º47′N)1960~1980年验潮资料统计分析:东山海域潮汐性质为不规则半日潮,潮汐形态数F=0.58。

潮位基准面采用理论最低潮面,理论最低潮面在黄海零下1.66m,平均海平面在黄海零上0.44m.潮汐特征值(理论最低潮面)分述如下:累年最高潮位 4.46m 累年最低潮位 -0.35m平均高潮位 3.28m 平均低潮位 0.99m平均海平面 0.44m最大潮差 4.10m 最小潮差 0.43m平均潮差 2.30m5)港区地形地貌:工程海域原始地貌为滨海侵蚀性海蚀地貌,“5401”码头防波堤工程—水工部分所处地形为东北高,西南低,除分布有礁盘外,其它为海蚀作用沉积的粉细砂,现可分为潮间带、浅海区;岸坡坡度较平缓。

1.3 工程规模及主体结构型式1.3.1 该工程包括:防波堤长1340米,其中堤头段330米,堤身段730米,堤根段280米。

5000吨级深水码头泊位(含滚装坡道)共长202米。

500DWT浮码头2座为1#和3#浮码头(不含趸船及锚链系统)、500DWT加油浮码头1座(不含趸船及锚链系统)、2#变电所一座、防波堤码头供水、供电、供油等相应配套设施。

本次验收内容:5000DWT级码头工程、防波堤工程全部工程内容、2#变电所工程(除高压通电调试外)、港口设备、电气、通信安装工程、浮码头两座分别为1#和3#浮码头。

挡砂堤及4#、6#浮码头等未完项目后续验收。

1.3.2工程结构型式:防波堤工程为抛填堤心石、直立式挡浪墙、外侧扭王字块体护面结构,5000吨级码头工程为沉箱及卸荷板重力式码头结构形式。

1.3.3 主要工程数量清单(详见表1及表2)1.4 工程造价:“5401”码头防波堤工程中标合同总价款为11090.01万元,工程竣工结算总价为 11082.0826 万元。

1.5工程施工开竣工日期:该工程于2005年6月18日由山东省筑港总公司中标,于2005年7月30日与“XX”部队基建办签署施工合同。

于2005年9月8日正式开工至2007年10月20日工程全部竣工。

2 总体工序施工顺序及主要工序施工情况介绍2.1施工设置表 1表 2预制个68卸荷板安装个68沉箱内填石m³10851沉箱后沿填石m³10000现浇胸墙m³3343堤心石m³1713护底块石m³1797大块石护面m³3914钢引桥、钢撑杆制作t 351现浇桥面砼C30 m³557.2现浇撑杆墩砼C30 m³977钢引桥、钢撑杆安装个18钢结构构件防腐m³1600D500L850橡胶护舷安装套242.1.1现场管理人员办公、生活临时设置:项目部部分管理人员住在部队提供的军营楼房,另在军营楼房对面建成二层钢结构板房44间,设置经理室1间、副经理室2间、施工处1间、工程科1间、办公室1间、供应科1间、设备科1间、实验室2间、会议室2间伙房3间,另有宿舍33间,集体生活办公为一体。

2.1.2 场地设置2.1.2.1扭王字预制场地布置:场址选择:经考察扭王字预制场选在亲营村支部对面农田土地,租地共10000m2。

预制场场地为农田软土,全做了砼硬化处理,C20砼面层厚度10cm。

满足预制500块扭王字施工能力,并且保证道路畅通。

(1)搅拌站布置:设置两组JS750型强制式搅拌机组成的搅拌站施工,搅拌站旁边设蓄水池,存水量40m3,搅拌站旁边设临时存放水泥平台,存量共约80T,搅拌站占地共约450m2。

(2)砂、石子堆料场:设砂、大、小石子堆场共约900m2,设置一个水泥库房,面积200m2。

(3)劳务人员、临时办公室布置:设置钢结构临时板房两层共8间,占地80m2,设临时办公室1间、劳务人员生活、住宿7间。

(4)水电布置:场内设一台360KVA变压器,低压线路通至现场,满足用电需要,自来水由业主提供水源接至现场,供水量满足施工需要。

预制场地较大,设置排水坡,以保证排水畅通。

2.1.2.2沉箱预制场地布置(1)沉箱预制场、设在项目部办公室外面沙滩上,场地面积110.1*27.2=2994.72m2,沉箱预制底座宽度为27.2m,场地顶面标高+4.0m,预制场靠海侧为砌石挡土墙,顶标高4.0m,顶宽0.5m,底宽1.25m,高2m。

预制场设置两排29个沉箱底座,采用C20混凝土厚18cm全部硬化处理。

(2)钢筋加工场设在沉箱预制场一侧,占地约为600m2,现场不设置砂、石子堆场和搅拌场。

砼由堤根处拌合站拌合运至沉箱预制场,进行混凝土浇注。

(3)用电配置情况:部队营房后侧设一500KW变压器,此距沉箱预制场地约为300m,电由此位置处通到现场,水由办公住房处通到现场。

2.1.2.3乱石堆场及现场搅拌场地、块石出运码头(1)乱石堆场布置在靠近堤心石回填沿线位置,占地约8000m2,块石出运设在搅拌站以南两处,分别采用浆砌方块及一吨以上大块石垛垒结构。

(2)砂、石子堆场设在靠近驳岸侧,场地共约1100m2,其中,砂占地400m2、大、小石子各占地400m2和300m2。

(3)搅拌站设为一组JS1500型自动计量强制式搅拌站,占地600m2,设一蓄水池,蓄水量60m2,设100吨水泥及粉煤灰罐各一个。

2.1.2.4卸荷板预制场地卸荷板预制场防波堤0+600—0+900m段内侧一线,场地采用10cm厚砼硬化处理。

2.1.2.5钢结构加工场地搅拌站以南块石出运码头于2007年3月完成抛石后,在此处设置了钢结构加工场地,长45m宽15m范围内全部进行了厚15cm混凝土硬化处理。

满足一次加工两个钢引桥制作能力。

2.2 工程总体施工顺序本工程施工中以堤心石从零点回填及码头工序施工两条作业为主线。

堤心石回填施工中为+4.1米标高为界分上、下两层进行,回填下层堤心石的同时,进行扭王字预制,外侧压脚体石抛填、外坡大块石理坡等项目施工,并及时安装+6.0米以下扭王字护面以形成掩护,然后陆续浇注防波堤挡浪墙,再完成挡浪墙后堤心石、垫层石及+6.0标高以上扭王字块体安装,最后再完成挡浪墙内侧+4.1米标高以上堤心石、内坡垫层石及顶面六角块预制铺砌等施工。

在堤心石回填施工的同时,进行码头基槽挖泥、沉箱预制等作业面的施工。

最后再进行码头设施、系船柱、橡胶护舷安装等作业面施工。

浮码头项目的施工,在进行撑杆墩、桥台基础混凝土浇注及预埋件的安置的同时。

进行钢引桥、钢撑杆的加工制作及安装,最后待业主趸船制作完毕后,进行趸船、钢引桥、钢撑杆的安装作业。

水、电、油、消防施工顺序,在防波堤、码头施工过程中先按设计要求位置及设计图纸留好预埋管道、钢板、地脚螺栓等,待码头、防坡堤沉降稳定后再进行管道的加工焊接及安装。

2.3主要工序施工情况介绍2.3.1 5000DWT码头工程主要工序施工情况2.3.1.1基槽挖泥5000吨码头基槽挖泥共14.87万方,基槽长260米。

基槽挖泥分东侧146米和西侧140米两幅完成。

基槽挖泥于2005年11月6日开始,东侧146 米于2006年4月6日挖完并组织验收,西侧140米于2006年4月20日完成并组织验收。

基槽挖泥采用一艘8m3抓斗式挖泥船配两艘500m3自航泥驳施工。

挖泥采用分段分层开挖,挖泥过程中定位由岸上导标及船上GPS定位系统同时控制,以确保开挖位置及边线位置确定。

开挖质量采用双向控制,即控制设计标高及土质状况。

每分段挖泥完成由业主、监理参加,严格按规范要求详细验收后,再组织设计单位、地质监督部门共同验收,形成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该基槽挖泥经验收其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

2.3.1.2基床抛石码头基床抛石共9.2万方,施工中每一段基槽挖泥验收合格后及时进行基床抛石,以避免基槽回淤发生,基床码头自2006年4月6日开始至2006年9月20日全部结束。

码头基床抛石因厚度较大有15米、17米等,以及为达到基床爆夯、锤夯等施工要求,基床抛石采用了分层、分段完成。

东侧0-2~0+234米的基床采用分两层抛石、爆夯,顶层爆夯完成找补抛石后再进行重锤夯实。

西侧0+234~0+274米分一层抛石、爆夯后,一次抛至标高-7.7米,再进行重锤夯实。

基床抛石施工工艺:基床抛石采用粗抛和细抛找补相结合的方法。

粗抛采用挖掘机、铲车铲石直接装至开底自卸抛石船上。

自卸开底方驳对岸上导标定位自行粗抛。

细抛则由挖掘机、装载机铲石装平板抛石方驳,装满后平板方驳靠近定位船定位,由挖掘机卸石进行细抛。

粗抛和细抛时抛石船均靠在专用抛石定位船上,对岸上导标及截止位置标控制定位,由专人点水测水深控制抛石进度、位置及标高。

基床抛石质量控制情况:块石质量保证未风化,不成片状,级配良好。

基床抛石过程中,为达到10~100kg块石级配要求,进入现场的超重量块石,我方先后组织了两台破碎头进行二次破碎,使其达到质量要求。

抛石中标高和边线严格测量点水及岸上导标控制,基床抛石质量经测量验收均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