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1.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有哪四个?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生殖2.什么是兴奋性?近代生理学将组织细胞对刺激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称为兴奋性3.什么是阈值?兴奋性和阈值之间有什么关系?(1)将刺激作用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固定不变,只改变刺激强度,则刚能引起组织细胞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简称阈值。
(2)兴奋性的高低与阈值的大小呈反变关系。
4.何谓机体内环境和内环境稳态?内环境稳态有的生理意义?(1)细胞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称为内环境;内环境理化性质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内环境稳态。
(2)内环境稳态是细胞乃至整个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一是参与机体代谢的各种酶均需适宜的温度、酸碱度和一定离子浓度;二是对维持机体细胞形态和功能也起重要作用。
5.人体功能活动调节方式有哪些?那一个调节方式起主导作用?何谓神经-体液调节?试举例说明。
(1)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2)神经调节其主导作用。
(3)这种神经和体液复合调节的作用方式称为神经-体液调节。
例如:交感神经中枢兴奋时,除可通过神经纤维直接作用于心脏外,同时交感神经纤维还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通过血液循环加强心脏的活动。
6.正反馈、负反馈、前馈的概念以及哪种在体内普遍存在?正反馈和负反馈通常参与哪些生理过程?(1)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对控制部分的活动产生抑制作用,使控制部分的活动减弱,这种反馈称为负反馈。
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使其活动更加强,称为正反馈。
前馈是指在控制部分向受控部分发出活动指令的同时或稍前,又通过另一快捷的通道向受控部分发出指令。
(2)负反馈在体内普遍存在。
(3)排尿过程、血糖调节第二章细胞1.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形式有哪几种?被动转运(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原发性主动转运、继发性主动转运),胞吞和胞吐(入胞和出胞)。
2.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入胞和出胞的概念。
各方式转运哪一类物质?举例说明。
单纯扩散:(脂溶性)物质顺其浓度梯度的跨细胞膜转运过程。
脂溶性物质。
乙醇、水分子、O2和CO2。
易化扩散:(水溶性)物质借助膜转运蛋白质顺化学或电位梯度的跨膜转运。
亲水性物质。
葡萄糖、氨基酸和水溶性维生素。
主动转运:是指在膜蛋白质参与下,细胞依靠自身耗能过程,逆化学或电位梯度扩膜转运物质的过程。
离子。
Na+、K+和Ca2+。
入胞:细胞内大分子物质由细胞内排出的过程。
细胞的分泌物。
出胞:是指细胞外某些物质团块进入细胞的过程。
细菌、异物、大分子蛋白质和脂蛋白颗粒。
3.易化扩散包括哪两种形式?转运体转运、通道转运4.主动转运包括哪两种类型?原发性主动转运、继发性主动转运5.何谓钠泵?有何生理意义?钠泵:钠泵即Na+—K+泵,也称Na+—K+依赖式ATP酶。
钠泵分子为由α和β亚单位组成的二聚体蛋白质,含有能分别与ATP、Na+和K+结合的位点。
当细胞内Na+浓度升高或细胞外K+浓度升高时,都可激活钠泵蛋白的ATP 酶的活性,ATP分解所释放的能量用于将胞内的Na+泵至胞外,并将胞外的K+泵入胞内,完成逆浓度梯度的离子转运。
生理意义:○1建立势能储备是钠泵活动的最重要意义。
(为可兴奋细胞的电活动奠定基础,为一些营养物质的继发性主动转运提供能量。
)○2钠泵活动所致细胞内高K+,是细胞进行代谢反应的必要条件,例如蛋白质的合成。
○3钠泵活动还有助于维持细胞内外水、电解质平衡。
6.细胞的生物电包括哪三种?何谓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局部电位?生物电包括:心电、脑电和肌电。
静息电位:是指细胞未受到刺激而处于安静状态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的电位梯度。
动作电位:是指可兴奋细胞受到有效刺激时,在静息电位基础上产生的瞬时跨膜电位波动。
局部电位:阈下刺激引起的小幅度膜电位变化称局部电位。
7.采用细胞外电极记录完整神经干的电活动时,可记录到什么形态的电位?等电位——过性电位波动8.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分哪两个时相?形成的原因?顺次传导和跳跃式传导。
顺次传导是发生在无髓神经纤维,跳跃式传导是发生在有髓神经纤维。
9.可兴奋组织产生兴奋的客观标志是什么?客观标志:动作电位10.动作电位在同一细胞的传导是通过什么实现的?细胞膜离子通透性的改变11.细胞膜的跨膜信号传递包括哪几种?终板膜上的胆碱能受体属于那种方式的跨膜信号传递?(1)○1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传递;○2离子通道受体介导传递○3酶偶联受体介导传递(2)属于离子通道受体介导传递12.何谓终板电位?属于何种电位?(1)在乙酰胆碱作用下,终板膜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这一去极化的电位变化,称为终板电位。
(2)属于局部电位。
13.躯体运动神经是如何通过神经肌肉接头引起骨骼肌兴奋的?运动神经元兴奋,传导到突出前膜,引起Ca+内流,使含有乙酰胆碱的囊泡出胞,到间隙,作用于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出现通道,使Na+内流>Ca+外流,引起局部电位,达到一定程度即动作电位,引起骨骼肌细胞兴奋,也就引起了骨骼肌兴奋。
14.筒箭毒和有机磷农药对骨骼肌收缩有何影响?简述其机制?(1)前者抑制骨骼肌收缩。
后者促进骨骼肌收缩。
(2)筒箭毒可以同Ach竞争性地与终板的Ach受体牢固结合,阻断神经肌肉接头传递而使肌肉不能兴奋并失去收缩能力。
有机磷农药为胆碱酯酶抑制剂,可造成Ach在接头间隙的大量积聚,导致肌细胞处于持续去极化状态,出现肌肉痉挛及其他中毒症状。
15.什么叫兴奋–收缩藕联?骨骼肌兴奋–收缩藕联的结构基础?在兴奋-收缩耦联中起关键作用的离子是什么?兴奋—收缩藕联:将电兴奋和机械收缩联系起来的中介机制,称为兴奋—收缩藕联。
结构基础:三联管结构关键离子:Ca2+16.骨胳肌收缩机制是什么学说?骨骼肌收缩的最小功能单位是什么?(1)肌丝滑行学说。
(2)肌小节。
第三章血液1.何谓血浆渗透压?它包括哪两部分?(1)血浆所具有的吸引和保留水分子的能力称为血浆渗透压。
(2)包括:血浆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2.血浆晶体渗透压主要是由什么物质形成的?有何作用?NaCl;一是保持细胞内外的水平衡,二是细胞的正常形态及功能3.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是由什么物质形成的?有何作用?白蛋白;维持血管内外的水的平衡。
4.何谓等渗溶液和等张溶液?等渗溶液:等张溶液:能够使悬浮于其中的红细胞保持正常形态和大小的溶液。
5.红细胞的功能?有何生理特性?(1)一是运输O2和CO2;二是内有多种缓冲对,能缓冲机体产生的酸碱物质。
(2)渗透脆性、悬浮稳定性6.红细胞沉降率的概念?将新采集的血液经抗凝处理后,置于一支带刻度的细玻璃管内,红细胞将会因重力作用叠连在一起并下沉。
通常以红细胞在第一小时末下降的距离来表示红细胞沉降率。
7.红细胞的生成部位?原料?促进红细胞成熟的因子?调节红细胞的生成因素?(1)成人的红细胞均来源于骨髓。
胚胎开始是在卵黄囊造血,第二个月后由肝、脾造血,到第四个月以后便渐渐几乎完全依赖骨髓。
(2)铁和蛋白质(3)叶酸和维生素B12(4)促红细胞生成素、雄激素、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糖皮质激素8.白细胞的生理功能?白细胞的主要功能是防御异物的侵入。
如各种颗粒细胞及单核细胞的吞噬作用;淋巴细胞的免疫作用。
(1)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菌;吞噬和消除衰老红细胞和抗原抗体结合物(2)嗜酸性粒细胞:趋化性;吞噬功能(3)噬碱性粒细胞:胞内含有肝素和组胺,故其作用为,引起过敏反应;吸收嗜酸性粒细胞;抗凝(4)单核细胞:更强的吞噬功能(5)淋巴细胞: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9.血小板的功能?有何生理特性?(1)参与生理性止血;促进血液凝固;对血管壁的营养支持功能。
(2)黏附、聚集、释放、吸附、收缩10.血清的概念,血清与血浆有何区别。
(1)血清是指从凝血块中析出的液体部分。
(2)与血浆相比,血清中缺乏纤维蛋白原和大多数凝血因子,但又增添了少量凝血过程中血小板释放的物质。
11.化学性质不属于蛋白质的凝血因子是哪一个?因子IV——钙离子12.何谓血液凝固?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分哪三个步骤?(1)血液从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胶冻状凝块的过程即为血液凝固。
(2)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形成13.草酸盐和柠檬酸钠的抗凝作用原理?抗凝血酶Ⅲ和肝素抗凝机制有何不同?14.正常人血管内的血液为什么不会发生凝固?(1)血管内膜光滑(2)血流速度快(3)体内有重要的抗凝物质和纤维蛋白溶解物质。
15.正常成人血量的计算?约为体重的7%-8%16.ABO血型分类依据?ABO血型的抗原和抗体?血型鉴定的方法和鉴定的原理?(1)根据红细胞表面拥有何种凝集原。
有啥就是啥血型。
(2)O型:无抗原,有抗A和抗B凝集素A型:有A凝集原,有抗B凝集素B型:有B凝集原,有抗A凝集素AB型:有A和B凝集原,无抗体(3)17.什么是Rh血型?Rh血型的抗体?Rh血型的人群分布?临床指导意义?(1)(2)IgG(3)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名族中Rh阳性者约占99%,Rh阴性者约占1%;有些少数名族中如塔塔尔族阴性者较多,占15.8%,苗族阴性者占12.3%。
(4)18.何谓交叉配血?做交叉配血试验有何意义?(1)将供者的红细胞与受者的血清相混合;再将受者红细胞与供者血清相混合。
即为交叉配血。
(2)第四章血液循环1.何谓心动周期?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产生的原因?2.什么是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射血分数?心指数?心力储备?3.什么是心脏的前负荷?心脏的后负荷?4.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各个时期中有哪些离子参与?5.心肌细胞有何生理特性?6.心肌细胞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分哪三个时期?其兴奋性有哪些周期性变化?7.何谓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8.心内自律性最高的部位和传导性最慢的部位?9.心肌为什么不会产生强直收缩?10.正常心电图波形、间期、段各反映什么?11.分析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12.什么是中心静脉压?13.试述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原因及恢复过程?14.根据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机制,试分析水肿产生的的原因?(分析影响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因素。
)15.支配心脏的神经有哪些?兴奋时释放什么递质?和什么受体结合?对心脏产生什么作用?16.试述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的过程及生理意义。
17.试述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的过程及其生理意义。
18.在动物实验中,夹闭一侧颈总动脉,动物的血压有何变化?为什么?19.心血管活动的基本中枢基本中枢位于什么部位?第五章呼吸1.何谓呼吸?呼吸的全过程包括哪些过程或环节?(1)呼吸是指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2)包括外呼吸、气体运输、内呼吸2.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来源、主要成分和生理作用?来源:Ⅱ型肺泡上皮细胞主要成分:二棕榈酰卵磷脂生理作用:1、具有很强的降低肺泡表面张力作用;2、有助于维持肺泡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