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三首》课件PPT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三首》课件PPT
•63
•64
小结
《清平乐·村居》这首词以简练的语言勾画出了一幅 优美的田园风景图,描绘出了一家五口各具情态的形 象,借此表达了作者对农村宁静、闲适生活的热爱和 向往之情。
•65
给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树头新绿未成阴( B) A.阴暗B.树荫C.阴影 2.白发谁家翁媪( B) A.老人 B.老妇 C.老头 3.最喜小儿亡赖( C) A.死B.丢掉C.无
词和词牌
词,又称为“诗余”、“长 短句”。它兴起于南朝,成形于晚 唐,盛行于宋代;最早是一种配乐 歌唱的诗,所以每首词都必须按一 定的歌谱填写,这歌谱叫词牌。
•45
词,有好多种类型。一种类型,就 有一个名字。如:词牌有“水调歌头 ”“西江月”“清平乐”……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宋代著名的 词人辛弃疾的词——《清平乐 村居》。
诗的特点
本诗运用动静结合的写法,既描写了 农村恬淡祥和的自然风光,又突出 了山村优美的意境。在一片宁静中 体会到大自然的清新气息。
•37
诗人为什么不痛痛快快地写农民们在田地里 热火朝天地干活,却写“无人过”呢?
诗人用“无人过”三个字,就让 我们想象到农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到 果园里去摘金黄的梅子,果肉肥美的 杏子,不辞辛苦地去麦地里锄草,去 油菜地里施肥,诗句婉转含蓄、化繁 为简,这就是诗的语言魅力啊!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18
树篱 头落 花疏 落疏 未一 成径 阴深
一家旅店开设在新市郊外,敞 亮的门窗面对一片秀丽的田野。
诗人伫立窗口,眼光透过稀 疏的篱墙投向一条田间小路。小 路又细又长,伸到很远很远的地 方;路旁树上,新叶闪着嫩绿, 还没有长成浓阴;油菜花正在盛 开,满地金黄,一片欣欣向荣的 阳春景象。
•11
树头花落未成阴。 暮春
•12
这稀疏的篱笆,长长的小路,叶儿不浓密的树 ,构成了一幅清新、质朴的农村春色图。在这一背 景下,作者又看到一幅更为活泼生动的图画。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抓住哪些景? 儿童 黄蝶 菜花
走:跑。急走:快跑。
追到没有? 处:地方。寻:寻找。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儿童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黄色的 蝴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48
写作背景
辛弃疾曾历任江西、湖南、湖北安抚使,任职 期间,打击贪官,救济灾民,颇有政绩。淳熙八 年被劾职,退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隐居长达 二十年,他退居乡间,与山民野老打成一片,过 着平凡质朴、恬淡安静的生活。此时,他一改过 去壮大场面的描述和豪杰人物的刻画,转而饱蘸 色彩去描绘田园风景画和俚俗乡情图。这首词题 为“村居”,是词人晚年遭受排斥、打击,壮志 难酬,归隐上饶地区农村时的作品。
•19
飞儿 入童 菜急 花走 无追 处黄 寻蝶
忽然,有个孩子从小路上追着一 只蝴蝶急匆匆地跑来,转眼间,蝴 蝶翩翩飞进了菜花丛里。小家伙找 啊,找啊,在一片黄菜花中,怎么 也弄不清蝴蝶藏在哪里了!
请不要失望吧,小朋友,你看 这满地金灿灿的没菜花不就像千万 朵黄色的蝴蝶在起舞吗?
•20
•21
《宿新市徐公店》描绘了幽静、宜人的田园 春光和儿童在菜花地边追蝴蝶的生动画面。 全诗洋溢着浓郁的乡村生活情趣,流露出作 者对儿童的喜爱之情,对乡村美景和田园生 活的热爱之情。
•13
油 菜 花
•14
黄蝶
•15
飞入菜花无处寻 。
•16
作者眼中的春天是 怎样的?
生机勃勃
诗歌大意
稀疏的篱笆旁有一条 小路伸向远方, 树上的花已经落了, 但树叶还不茂密。 一个孩子奔跑追赶一 只黄蝴蝶, 蝴蝶飞入金黄色的油 菜花中不见了。
•17
诗中前两联是静态描写,后两联是动态描写, 全诗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充满了春的气息,特 别是后两句,儿童捕蝶的画面跃然纸上,栩栩如 生,仿佛就是眼前。说说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感悟用词精妙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40
拓展应用 仿写诗句
梨子
桃子
樱桃
苹果
草莓
葡萄 •41
拓展应用仿写诗句
豆荚
黄瓜
尖椒
苦瓜
茄子
丝瓜
•42
•43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通过描写初 夏农村的自然景色,表现了作者对田园风光 的赞美、热爱之情。
•44
zá
chú
bō
(杂)草 (锄)草 (剥)削
•3
sù
xú
宿(住宿) 徐(徐缓)
zá
杂(杂乱)
yá
芽(发芽)
xī
稀(稀少)
yán
檐(屋檐)
lí
篱(篱笆)
qīng tíng
蜻蜓
wēng
翁(老翁)
•4
shū
疏(疏影)
lài
赖(依赖)
chú
锄(锄草)
bō
剥(剥削)
•5
宿新市徐公店
•6
知
杨万里(1127-1206),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 相媚好 ,白 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 小儿 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相媚好: 这里指互相逗趣、取乐。 翁媪: 老翁、老妇。
亡赖: 同 “无赖”,“亡” 读wú,这里指顽皮、淘气。
•51
初步感知
一座小茅草屋,茅草屋就在长在满青草的溪 边。听见茅草屋有人操着柔媚的吴方言口音带着 醉意在互相说话取笑,是谁呢?原来是一对白发 夫妻;再看看茅草屋外,老夫妻的大儿子在小溪 的东面锄豆田里的杂草,二儿子正在编鸡笼子, 调皮可爱的小儿子,趴在溪边剥着莲蓬,那憨稚 之态格外让人喜欢。 表达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
•26
朗读感悟
四时田园杂兴
宋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蛺蝶飞
•27
四时/田园/杂兴
宋 范成大 梅子 /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 菜花稀. 日长/篱落 /无人过, 唯有/ 蜻蜓/ 蛺蝶飞.
•28
梅子金黄杏子肥,
•29
麦花雪白菜花稀。
•30
,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古诗三首
•1
学习目标
1.认识“徐、篱”等6个生字。会写“宿、徐”等1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宿 新市徐公店》。 3.结合注释,理解诗词大意,抓住关键语句,想象诗词描 绘的画面,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田园生活的 热爱之情。
•2
xú
lí
shū
(徐) 缓 (篱)笆 (疏)影
诗
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诗人。
人
他和陆游、范成大三人是互相 佩服的朋友。他一生为官清廉
,为奸相所害,被罢官闲居十
五年。他的诗大量吸收民间语
言,描述细腻,形象鲜明,平
易自然。因为他长期居住农村
,对农村的田园生活十分熟悉
,所以描写自然景物也就更加
真切感人,别有风趣。
•7
宿——住宿 新市――地名,在今湖南省攸县北。 徐公店――姓徐的人家开的客店。(公: 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61
深入理解
词中的第三、四句写了哪些人 物的哪些活动?为什么这样构思?
大儿锄草,中儿编织鸡笼,小儿卧 剥莲蓬。通过这样简单的情节和场面, 寥寥几笔描画出一幅富有田园特色的生 活景象,表现了农村和平安宁、自然朴 素的生活,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62
深入理解
作者是怎样写出孩子们的 可爱的?
大儿子在河东豆地锄草,二儿子 在编织鸡笼,最喜欢的是顽皮的小儿 子,在河边伏着剥莲蓬取莲子。作者 采用白描手法,直接描写了三个儿子 的行动,刻画了他们的可爱形象。
•59
深入理解
(1)作者看到了什么?作者知道“ 白发翁媪”是谁吗?从哪个词语可以 看出来?
作者看到了白发翁媪,但是作者 不知道他们是谁。从“谁家”两个字 可以看出来。
•60
深入理解
(2)这一对“白发翁媪”在自己的茅 屋前干什么?作者知道他们在谈些什么 吗?
一对白发翁媪在自己的茅屋前亲昵地交 谈着。但是,他们是用方言——“吴音”交谈 ,作者根本听不懂。作者又不忍上去询问而 打断他们交谈,只得站在远处进行观察。
•52
初步感知
请同学们通读课文,想想本篇 课文主要描写了什么。
描写了农村美丽的风光,透露出 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53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4
深入理解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这句描绘了哪些景物?有 何特点?
这句描绘了茅舍、小溪、青 草这些农村中司空见惯的景色, 将它们组合成一幅画面。显得格 外清新优美,富有田园特色。
•34
诗文大意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
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
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
稀稀落落。天长了,农民
忙着在地里干活,中午也
不回家,门前没有人走动
;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
笆飞来飞去。
•35
感悟用词体会特点:
四时田园杂兴 宋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蛺蝶飞。 •36
诗题意思:在新市姓徐的人 开的客店里住宿。
•8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9
抓 篱落—— 篱笆。 字 疏疏—— 稀稀疏疏。 眼 一径—— 一条小路。
深—— 深远。
明 诗 意
树头—— 树枝头上。 未—— 没有。 阴—— 树叶茂盛浓密。 急走—— 急急忙忙地跑。古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