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鸦片战争发生的必然性资料集合

鸦片战争发生的必然性资料集合

一、清朝的衰落1经济:鸦片战争前,中国是清王朝统治下的一个独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占着主要地位,农民不但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而且生产自己需要的大部分手工业品。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封建社会内部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逐渐增长。

但是,在封建生产关系的桎梏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因素发展缓慢。

2政治:18世纪下半叶,清王朝已经走上衰败的道路。

其吏治腐败,军备废弛,财政枯竭,土地高度集中,农民与地主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广大人民生活每况愈下,整个社会动荡不安。

自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农民的反抗斗争连绵不绝。

1796年爆发的白莲教大起义,遍及鄂、川、豫、陕、甘五省,参加群众数十万,绵延近十年。

1813年爆发的天理会起义,波及豫、鲁、冀等省。

3军事:军队也很腐化,武备废弛。

鸦片战争前,清王朝拥有八旗军22万和绿营兵66万。

但无论是八旗还是绿营,都以腐败不堪,军官不理营务,克粮冒饷,花天酒地。

士兵不勤操练。

至于沿海的水师,大都老弱无用,战船多半都是用薄板旧钉锭成,遇击即破。

这样腐败的军队根本没有战斗力。

二、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殖民扩张1战前的世界:正当清朝国势日趋衰微之时,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却非常迅速。

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18世纪,英国出现“工业革命”,工业生产的发展突飞猛进,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工业国家。

继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欧美大陆各国相继发生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到18世纪,西方资本主义获得长足发展。

2西方的殖民扩张:“掠夺是一切资产阶级的生存原则”,伴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开始寻找新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市场,开拓更为广阔的殖民地。

以英国为首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早就对中国及东方各国怀有野心。

16世纪末,英国殖民势力开始侵入印度,并于1600年建立东印度公司,以垄断东方贸易。

1793年,英国派遣马嘎尔尼率使团来华,提出开放宁波、舟山、天津等地为商埠,割让舟山附近的岛屿与广州附近的地方,减轻税率等侵略要求,遭到清政府的拒绝。

尔后,英国兵船多次侵扰我国东南沿海。

除英国之外,法国、美国等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亦将殖民扩张的触角伸向东方,加紧向包括中国在内的远东地区进行侵略扩张。

俄国则致力于对中国领土的扩张。

17世纪中叶,武装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和贝加尔湖以东地区。

1689年,中俄两国经过平等协商,订立了《尼布楚条约》,1727年,又签订了《布连斯奇条约》。

这两个条约规定了两国东段和中段边界。

18世纪中叶起,沙俄侵略者不断侵占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我国领土,相继吞并了西部哈萨克和北部哈萨克。

西方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疯狂的殖民扩张,使古老的中国面临着一场空前的挑战和危机。

鸦片战争的必然性鸦片战争的必然性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摘要:鸦片战争前中国日趋衰落的国力构成了英国侵略中国的可能性,而英国为了满足自身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迫切要求扩大海外殖民地和市场,这就又决定了英国要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必然性。

英国是 19 世纪上半期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扩大海外殖民地和市场,英国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打开中国的大门,充当了侵略中国的急先锋。

可见鸦片战争是欧美资本主义向外扩张、开拓殖民地和海外市场的必然产物。

关键词:鸦片战,必然性;中国落后,西方,侵略鸦片战争为什么会到来,为什么泱泱大国会如此的不堪一击,这有很多方面的原因。

鸦片战争的爆发不是偶然的,它是在清朝封建统治面临严重危机的时刻,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意列强在工业革命后在全球进行对外扩张的结果。

一 19 世纪上半期,我国周边的一些国家相继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或列强的势力范围,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与中国之间的缓冲地带越来越少了,它们必然要把古老而又落后的中国当作下一个掠夺对象。

经济方面,鸦片战争前,中国是清王朝统治下的一个独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占着主要地位,农民不但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而且生产自己需要的大部分手工业品。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封建社会内部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逐渐增长。

但是,在封建生产关系的桎梏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因素发展缓慢。

政治方面,18 世纪下半叶,清王朝已经走上衰败的道路。

其吏治腐败,军备废弛,财政枯竭,土地高度集中,农民与地主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广大人民生活每况愈下,整个社会动荡不安。

自 18 世纪末到 19 世纪初,农民的反抗斗争连绵不绝。

1796 年爆发的白莲教大起义,遍及鄂、川、豫、陕、甘五省,参加群众数十万,绵延近十年。

1813 年爆发的天理会起义,波及豫、鲁、冀等省。

和英国后来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制度相比,中国当时高度发展的君主专制制度无疑是落后的。

中国的封建制度决定了其只能发展小农经济,发展这种自给自足的经济决定了中国不可能会接受商业的发展。

所以当英国希望能和中国通商时,中国政府方面是不会同意的。

因为这样会打乱原本有序的社会发展,不利于统治阶层的统治。

所以在这方面,英国要想通过光明正大的方式来和中国同上是不可能的。

所以只能寻早起他路径,而鸦片则是最好的方式,这在下文将会详述。

换一个角度来说,就算中国方面愿意与中国通商,在当时的情况下,英商也不会在中国取得市场。

所以,英商若要改变中国长期保持出超的状况是不可能的。

因此,正是因为中国的腐败制度决定了英商只能另辟蹊径。

这也是鸦片之所以会在中国泛滥,鸦片战争之所以会发生的一个隐因素。

军事方面,军队也很腐化,武备废弛。

英国使者在华期间 ,他们仔细观察了各地驻防的清军及其武器装备 ,很是蔑视 ,暗嘲“此辈宽衣大袖之兵 ,既未受过军事教育 ,而所用军器又不过刀、枪、弓、矢之属 ,一旦不幸 ,洋兵长驱而来 ,此辈果能抵抗与否” 约半个世纪后 ,清军在鸦片战争中的表现 ,被他不幸而言中。

而此时中国 ,并没有从这次交往中引起警觉 ,依然沉湎于“天朝上国” 的自我陶醉中。

在承德时,马戛尔尼曾遇见清军重要将领福康安 ,为套近乎 ,主动介绍自己带来的卫士能演练欧洲新式武器 ,如有兴趣 ,可让他们当场演示。

未料福康安反应十分冷淡 ,称: “看亦可 , 不看亦可。

” 末了还补上一句: “这火器操法 ,谅来没有什么希罕。

” [1 ]113 在参观英国礼品时 ,乾隆帝曾对一个有 110 门炮位的,名为“君王” 号的战舰模型有兴趣 ,并询问了有关战舰制造等问题 ,又观看了火炮的试射表演 ,但最后对英国武器的杀伤力表示反感 , 认为它与仁慈的原则不能调和。

此后 ,这样作为礼品的英国兵器被弃置一旁 , 无人过问。

直到 1860 年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 ,发现它们仍完好无损地堆在一边 ,便又重新运回了伦敦。

[ 2 ] 二这正如当时马克思所说;西方的原始积累“在对中国的鸦片战争中,继续发生作用。

”[ 3 ]西方列强的对外侵略扩张,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所决定的。

列宁所著《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文中有个深刻的分析:“资本主义如果不经常扩大其统治范围,如果不开发新的地方并把非资本主义的古老国家卷入世界经济漩涡之中,它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 正当清朝国势日趋衰微之时,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却非常迅速。

1640 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18 世纪,英国出现“工业革命”,工业生产的发展突飞猛进,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工业国家。

继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欧美大陆各国相继发生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到 18 世纪,西方资本主义获得长足发展。

而中国此时正沉浸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从乾隆给英国国王回信中能反映其志满意得的虚骄心态: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 ,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 ,是以加恩体恤 ,在澳门开设洋行 ,俾得日用有资 ,并沾余润。

” [4 ]545 “掠夺是一切资产阶级的生存原则”,伴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开始寻找新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市场,开拓更为广阔的殖民地。

以英国为首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早就对中国及东方各国怀有野心。

16 世纪末,英国殖民势力开始侵入印度,并于 1600 年建立东印度公司,以垄断东方贸易。

1793 年,英国派遣马嘎尔尼率使团来华,提出开放宁波、舟山、天津等地为商埠,割让舟山附近的岛屿与广州附近的地方,减轻税率等侵略要求,遭到清政府的拒绝。

中外贸易逆差,以英国为例从 18 世纪中期起,在中国的对外贸易国里,英国居首位。

中英贸易中,中国一直处于出超地位。

在 18 世纪的 100 年中,英国输送到中国的现银达两亿多元。

直到 19 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在正当贸易方面,每年仍出超达二、三百万两白银以上。

长期以来,英商就是以大量白银弥补对中国的贸易逆差的。

为改变这种状况,他们一直想扩大英国工业品在中国的销售市场。

但问题是英国本上输入中国的商品中没有一样是中国人欢迎的。

英国最早输入的王牌货是毛织品,但东印度公司在 1800 年前向中国贩卖毛织品一直是亏本的。

这一点外国资产阶级也供认不讳:“我们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一毛织品贸易,这个词必然是‘失败’”。

东印度公司运来中国的第二宗货物是金属品,以铅料、锡料、铜料为主,还包括少量的金属制品如刀子、钟表等,但销路有限,有时还亏本。

惟一能保证获利的是从印度运来的棉花,但数量不大,因为这与英国本国新兴棉纺织业的需要相冲突,不能全部解决中英贸易上的逆差问题。

而鸦片正好解决了这种问题,“鸦片烟来自英吉利,洋人严禁其国人吸食……而专诱他国,以耗其财,弱其人。

”[ 5 ] 以上所说的都是鸦片战争为什么会爆发的原因,而禁烟也是其中之一,但禁烟更多的是扮演一种导火线的角色,体现出来更多的是一种偶然。

纵然没有林则徐的禁烟,这场战争也是在所难免的。

这是一个偶然事件触发了一个必然事件的发生。

所以,这个原因就不再详述。

终上所述,鸦片战争的爆发并不是偶然的,有其必然性。

这是两个世界,两种不同的制度撞击的结果,是中国无法适应世界发展的结果,只是来得早或来得迟的差别罢了 [ 1 ] 马戛尔尼. 1793 乾隆英使觐见记[M] .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 [ 2 ] 国际背景下的鸦片战争[ 3 ]《资本论》第一卷 [ 4 ] 斯当东. 英使谒见乾隆纪实[M] .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 戴鞍钢 [ 5 ] 魏源《道光洋艘征抚纪》鸦片战争的必然性探索历史鸦片战争的必然性 2009-2010学年秋季南理工《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小组学习报告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划时代的重大事变。

中国近代历史就是以此为开端的。

鸦片战争为什么爆发?中外史学界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不一致的,有的西方学者认为这场战争爆发是由于“商务上的误会”,有的认为是导源于“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