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世界经济史(第二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 高德步 王珏 著 第二
世界经济史(第二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 高德步 王珏 著 第二
9
第二节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三、出口替代阶段 20世纪60—70年代,这些国家和地区转向实行以出口 替代为主的工业化战略。 弊端: 进口替代战略是以内部市场为基础的,随着时间的 推移,经济发展必将受到内部市场规模的限制,一旦没 有需求推动,经济就难以发展。 与进口替代共生的贸易保护主义,渐渐地也会暴露 出保护落后、低效率的弊端,造成生产缺乏竞争、成本 居高不下和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的严重后果。 到20世纪50年代末,推行进口替代的国家增长速度明显 变缓,甚至出现停滞的现象。
2019/1/23 13
第二节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2019/1/23
8
第二节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韩国 政府用高关税、高估韩元、多重汇率和多种限制办法 来保护本国工业和控制进口,将开发国内市场作为主要 任务。
香港 上海大批的资本家来到香港,他们带来的资金、设备 和熟练劳动力,正好满足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海外市场 对大批机器设备的需求。
2019/1/23
3
2019/1/23
第一节 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人们一般把发展中国家分为几个组别 : 石油输出国 新兴工业化国家 最不发达国家和其他国家 二、工业化战略 古典经济学关于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着两种理论: (1)经济增长是资本积累、劳动力增加和技术进步等 生产因素增长的结果 。 (2)经济增长是生产结构转变的结果。
2019/1/23 6
第二节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二、进口替代阶段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前期,亚洲四小龙实行了第一次 进口替代战略 政府当局利用各种管制政策保护国 内市场 复式汇率制度 高值汇率 对非耐用消费品征弱的非耐用消费品 进口替代产业的发展
2019/1/23
12
2019/1/23
第二节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韩国 (1)1961—1963年,当时的军政府对外汇实行管制、税 收体制和其他政策进行改革,采取必要措施鼓励出口和 外资的引进。 (2)从1964年起,政府开始制定和实施一整套与出口替 代相协调的措施:汇率改革、促进出口的措施和进口自 由化计划。 香港 香港地区的出口替代在20世纪50年代已经小有成就。
7
第二节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新加坡
(1)1959年颁布和实施《新兴工业法》和《工业扩展 法》。 (2)实行部分贸易保护,逐步增加课征进口税的范围, 并规定进口限额(平均名义税率为5% )。 (3)1963年新加坡加入马来西亚联邦 。
台湾
(1)发展棉纺织业 (3)实行复式汇率
(2)实行外汇管制 (4)采取关税限制
2019/1/23 10
第二节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严峻的现实使这些国家先后改变了工业化战略,国内经济实行对外 开放,积极引进外国资金和技术,放宽外资政策,调整汇率,鼓励 出口,利用本地劳动力资源优势,创办出口加工区,大力发展具有 国际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
新加坡
(1)重新定义新兴工业 ,生产出口商品的工业企业获得新兴工业的 地位,享受税收方面的优惠,出口所得的外汇不需向国家缴售,出 口商可以向新加坡出口信贷保险公司购买出口信贷保险,然后把保 单抵押给本地银行,以取得贷款。 (2)建立了一套吸引外资的办法。 (3)建立许多工业区 。
第二十四章 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
重点内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的兴起和工 业化战略 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发展 东南亚金融危机 巴西、印度、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工业化及 存在的问题
2019/1/23 1
第二十四章 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巴西、印度和石油输出国
2019/1/23
2
第一节 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一、发展中国家 首先在亚洲掀起了民族解放的风暴。 1、朝鲜、越南、老挝、印度尼西亚等国于1945年取得政 治独立。 2、菲律宾、叙利亚、约旦等国在1946年独立。 3、印度和巴基斯坦1947年独立。 4、斯里兰卡(当时为锡兰)和缅甸1948年取得胜利。 5、中国在1949年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6、1955—1965年的10年间,非洲有33个国家独立,仅 仅1960年一年,非洲就有17个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 为 “非洲独立年” 。
2019/1/23 11
第二节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台湾 (1)台湾当局降低关税率,建立出口退税和出口补贴制 度。 (2)放宽进口管制,简化汇率,将十几种复式汇率统一 为单一汇率,并对定值过高的货币进行贬值,将新台币 贬值62% 。 (3)制定和颁布一系列有关投资和技术合作的奖励措施, 吸引外资、侨资到台湾投资工业 。 (4)建立出口加工区,为外资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5)引导产业顺利转型和升级,扩大出口 。
2019/1/23
4
第一节 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在新古典发展理论和总结发展中国家发展经验的基础上, 经济学家提出了进口替代和出口替代的理论: (1)进口替代战略,就是通过建立和发展本国的制造 业和其他工业,替代过去的制成品进口,以带动经济增 长,实现本国的工业化。 (2)出口替代战略,是基于贸易是经济增长发动机的 理论,建议本国的工业生产面向世界市场,并以制成品 出口逐步替代过去的初级产品出口。 (3) 实行这种战略时,通常要经过三个相互交替的 阶段: 第一阶段是鼓励初级产品出口的阶段;第二阶 段是进口替代阶段; 第三阶段是出口替代阶段。
2019/1/23
5
第二节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一、工业化战略的选择 进口替代-出口替代-高级进口替代 亚洲四小龙选择 的工业化战略的原因: (1)这四个国家和地区无论从土地面积还是人口来说 都较小,再加上国民收入低,购买力低下,因此国内和 地区内市场狭小,海外市场相对更有吸引力。 (2)它们地理位置优越,都是半岛或海岛,有较长的 海岸线和优越的深水港,都处在交通要道上,而且在近 代一直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获得商业信息和进行国 际商业活动的成本相对较低。 (3)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发展中 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