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诊断学》课程教学介绍

《诊断学》课程教学介绍

《诊断学》课程简介一、总学时数物理诊断学 5年制:总学时80,理论学时38,实习学时42,学分4.5二、承担课程教学单位诊断学教研室。

三、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诊断学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

是为医学生从基础医学学习过渡到临床医学学习而设立的一门必修课。

主要内容包括:问诊、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器械检查等。

通过学习掌握诊断疾病的原理和方法,学会采集、综合、分析客观的临床资料,应用所学过的基础医学理论,阐明各种表现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概括诊断依据,提出符合疾病本质的结论——诊断。

为学习临床医学各学科课程奠定基础。

四、课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培养良好医德医风的素质教育,以病人为中心,耐心倾听病人的陈述,细心观察病情的变化,关心体贴病人的疾苦,取得病人的信任和配合。

(一)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1.掌握问诊的内容、方法和技巧,主诉和现病史的采集要点主诉、症状、体征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临床意义。

2.掌握症状与体征的定义,常见症状的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和伴随症状,了解症状分析对诊断疾病的重要作用。

3.掌握视、触、叩、听、嗅基本检查方法的适应范围,各部位检查内容,正常及异常体征的产生机制和临床意义。

4.掌握诊断疾病的步骤和临床思维方法,熟悉病历书写的种类、格式和内容。

掌握病历书写在医疗、教学、科研、法律依据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5.掌握正常心电图各波段与心脏活动的相关性及其正常值;掌握异常心电图的特征。

(二)基本技能1.能独立进行系统而有针对性的问诊。

2.能以规范化手法独立进行系统、全面而有重点的体格检查。

3.能将问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所提供的资料,进行系统整理、综合、分析,作出初步诊断,写出格式正确、文字通顺字体规范、表达清晰、符合要求的完整病历。

4.掌握心电图机的正确操作。

五、必须先修习的课程全部基础医学课程。

六、所用教材和参考书籍1.教材:诊断学.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参考书籍:林传骧. 检体诊断学. 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5Willms JL,Schneiderman H. Pocket guide to physical diagnosis. Baltimore:Williams & Wikins,1996。

Swartz MH. Textbook of Physical Diagnosis-History taking and examination. Second Edition,Philadelphia:W. B. Saunders Company,1994波拉·斯蒂曼. 临床诊断学教程(中英对照). 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5。

七、学习安排八、考试成绩的折算方法平时成绩10%技能成绩20%理论成绩70%说明:实验诊断学课程性质和任务、基本内容和要求、学时安排见后。

一、目的和要求诊断学是医学教育中由基础医学过渡到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是临床各专业学科的重要基础,是培养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基本技能的关键学科。

掌握正确的问诊和系统体格检查,正确选择实验室检查项目和正确评价其结果十分重要。

在诊断学学习中培养良好的医生素质,掌握诊断疾病的步骤,建立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

二、重点和难点学习诊断学的基本要求和学习方法。

三、讲授内容和要点1.诊断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2.诊断学的内容。

3.诊断学的学习要领和要求。

四、外文词汇diagnostics诊断学,history taking病史采集,primary diagnosis初步诊断,symptom症状,sign体征,impression印象,physical examination体格检查(物理检查),laboratory examination实验室检查,assistant examination辅助检查,differential diagnosis鉴别诊断。

五、复习思考题1.如何理解诊断学是临床各专业学科的重要基础课程?2.诊断学包括哪些内容?3.如何获取全面、真实、客观的病史资料和体格检查结果?一、目的和要求1.掌握问诊的方法和技巧。

2.掌握主要的问诊内容。

3.掌握主诉与现病史的采集要点。

4.熟悉系统回顾问诊要点。

5.熟悉特殊情况的问诊技巧。

二、重点和难点1.重点:问诊的主要内容及主诉与现病史的采集要点。

2.问诊的方法与技巧。

三、讲授内容和要点1.问诊的重要性:问诊是采取病史,了解病情发生发展的重要方法,是诊断疾病的第一步。

临床上部分疾病仅通过问诊即可基本确定诊断。

如感冒、糖尿病等。

2.问诊的方法、技巧及注意事项1)问诊前过渡性谈话,增加病人的信任感与配合愿望。

2)由主诉开始,逐步深入进行询问,注意问诊的目的,层次与顺序。

3)由简单问题开始,逐渐问及需思考或记忆回答的问题。

4)态度诚恳,耐心启发。

5)避免诱问、逼问及重复提问。

6)避免使用特定意义的医学术语,如鼻衄、隐血等。

7)注意核实疑问点。

3.问诊的内容(1)一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出生地、民族、婚姻、住址、工作单位、职业、入院日期、记录日期、病史陈述者及可靠程度。

(2)主诉:病人的主要症状或体征及其发生以来的时间。

如“咽痛、高热2天”。

(3)现病史:患病的发生,发展及演变过程,包括:①起病情况与时间。

如起病急、缓等。

②主要症状的特点。

如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和程度等。

③病因与诱因。

④病情的发展与演变。

⑤伴随症状。

⑥诊治经过。

⑦一般情况:如精神、体力、食欲、睡眠与大小便等。

(4)既往史:包括曾患病史、外伤手术、预防注射及过敏史等。

(5)系统回顾:按系统询问可能发生的疾病,包括:①呼吸系统: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胸痛等。

②循环系统:心悸、心前区疼痛等。

③消化系统:反酸、嗳气、腹胀、腹痛等。

④泌尿系统:尿频、尿急、尿痛、尿颜色改变等。

⑤造血系统:乏力、头晕、眼花、耳鸣、心悸、皮肤出血,肝、脾、淋巴结肿大等。

⑥内分泌系统:畏寒、怕热、多汗、乏力、烦渴、多尿、体重改变等。

⑦神经系统:头痛、失眠、嗜睡、晕厥、瘫痪、感觉与定向障碍等。

⑧肌肉骨骼系统:肌体肌肉麻木、疼痛、萎缩、关节肿痛、运动障碍、骨折等。

(6)个人史:包括①社会经历:出生地、居留地等。

②职业及工作条件。

③习惯与嗜好:烟酒、饮食等。

④冶游史。

(7)婚姻史。

(8)月经史:记录格式:行经期(天)初潮年龄月经周期(天)末次月经时期(LMP)或绝经年龄(9)生育史。

(10)家族史。

4.特殊情况的问诊技巧(1)缄默与忧伤。

(2)焦虑与抑郁。

(3)多话与唠叨。

(4)愤怒与敌意。

(5)多种症状并存。

(6)文化程度低下或语言障碍。

(7)重危,晚期患者。

(8)残疾患者。

(9)老年人。

(10)儿童。

(11)精神疾病患者。

四、外文词汇inquiry问诊,chief complaints主诉,history of present illness现病史,past history既往史,personal history个人史,menstrual history月经史,childbearing history生育史。

五、复习思考题1.问诊有哪些主要内容?2.采集现病史时应注意哪些要点?3. 问诊时应注意哪些技巧与事项?症状学咳嗽、咳痰、咯血、胸痛一、目的和要求1.掌握咯血的病因、咯血与呕血的鉴别。

2.掌握胸痛的临床表现。

3.熟悉咳嗽、咳痰的病因和临床表现。

二、重点和难点1.咯血与呕血的鉴别。

2.胸痛的临床表现。

三、讲授内容和要点1.简介咳嗽、咳痰的病因。

2.介绍咳嗽的临床表现。

强调咳嗽的性质、时间与节律、咳嗽的音色和痰的性状和量等临床特征的临床意义。

3.简介咯血的病因和临床特点。

介绍咯血与呕血的鉴别要点。

4.介绍胸痛的临床表现。

强调通过胸痛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和影响疼痛因素等临床表现判断引起胸痛的病因。

四、自学内容和要点咳嗽与咯血的伴随症状和问诊要点。

五、外文词汇cough咳嗽,expectoration咳痰,hemoptysis咯血,trachitis气管炎,emphysema肺气肿,tuberculosis结核,chest pain胸痛。

六、复习思考题1.咯血的临床特点及病因。

2.咯血应如何与呕血鉴别?3.痰液检查临床上有何重要性。

4.简介胸痛的临床表现。

呼吸困难一、目的和要求1.掌握肺源性呼吸困难的临床表现特点及临床意义。

2.掌握心源性呼吸困难发生的机制和临床表现。

二、重点和难点心源性呼吸困难和肺源性呼吸困难的临床特点。

三、讲授内容和要点介绍呼吸困难的发生机制和临床表现。

重点介绍肺源性呼吸困难的类型、心源性呼吸困难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特点。

四、自学内容和要点呼吸困难的伴随症状。

五、外文词汇dyspnea呼吸困难,orthopnea端坐呼吸,cardiac asthma心性哮喘。

六、复习思考题1.临床上有哪些原因导致呼吸困难?2.心性哮喘为什么发生在夜间,有何特点?3.何谓Kussmaul呼吸、Cheyne-stokes呼吸,Biots呼吸?腹痛一、目的和要求1.掌握急性腹痛的病因,熟识慢性腹痛的病因。

2.熟悉腹痛的临床表现。

3.了解腹痛的发病机制。

二、重点和难点1.急性腹痛的病因。

2.腹痛的分析。

三、讲授内容和要点1.病因急性腹痛:⑴ 腹腔器官急性炎症。

⑵ 空腔脏器阻塞或扩张。

⑶ 脏器扭转或破裂。

⑷ 腹膜炎症。

⑸ 腹腔内血管阻塞。

⑹ 腹壁疾病。

⑺ 胸腔疾病所致的腹部牵涉性痛。

⑻ 全身性疾病所致的腹痛。

慢性腹痛:⑴ 腹腔脏器的慢性炎症。

⑵ 空腔脏器的张力变化。

⑶ 胃、十二指肠溃疡。

⑷ 腹腔脏器的扭转或梗阻。

⑸ 脏器包膜的牵张。

⑹ 中毒与代谢障碍。

⑺ 肿瘤压迫及浸润。

⑻ 胃肠神经功能紊乱。

2.发生机制⑴ 内脏性腹痛。

⑵ 躯体性腹痛。

⑶ 牵涉痛。

3.临床表现⑴ 腹痛部位。

⑵ 腹痛性质和程度。

⑶ 诱发因素。

⑷ 发作时间与体位的关系。

4.伴随症状5.问诊要点⑴ 腹痛起病情况。

⑵ 腹痛的性质和严重度。

⑶ 腹痛的部位。

⑷ 腹痛的时间。

⑸ 腹痛的伴随症状。

四、自学内容和要点腹痛的发生机制和伴随症状。

五、外文词汇abdominal pain腹痛,referred pain牵涉痛,radiating pain放射痛,colicky pain绞痛,throbbing pain搏动性痛,stabbing pain刺痛。

六、复习思考题1.患者有腹痛,你应从哪几个方面加以分析?2.急性腹痛有哪些原因?腹泻一、目的和要求1.熟识腹泻的病因。

2.了解腹泻的发病机理与临床表现。

二、重点和难点腹泻的概念,常见病因。

三、讲授内容和要点1.概念腹泻指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带有粘液、脓血或未消化的食物。

相关主题